250 likes | 397 Views
第六节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概 述. 流行病学 发病率约占人口的 2 %; 女性居多,未婚少女 2 %,已婚妇女 5 %,孕妇 7 %; 老年女性、 男性尿路感染率 10 %。. 定义. 尿路感染定义: 是指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感染性炎症。 分类: 急性、慢性 上尿路、下尿路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盏、肾小管、及输尿管的感染。 下尿道感染:膀胱、尿道感染。以膀胱炎多见。. 病 因. (一)病因: 大肠杆菌 约 70 %(最常见)
E N D
概 述 流行病学 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 女性居多,未婚少女2%,已婚妇女5%,孕妇7%; 老年女性、男性尿路感染率10%。
定义 尿路感染定义:是指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感染性炎症。 分类:急性、慢性 上尿路、下尿路 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盏、肾小管、及输尿管的感染。 下尿道感染:膀胱、尿道感染。以膀胱炎多见。
病 因 • (一)病因:大肠杆菌约70%(最常见) • 其次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粪链球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 • 绿脓杆菌常发生于尿路器械检查后,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常见于尿路结石患者。 • 致病菌常为一种,极少数为两种以上细菌,称为混合感染。
感染途径 • 1、上行感染(多见) • 2、血行感染(少见) • 3、淋巴管感染(更少见) • 4、直接感染
防御机制 • 1、尿路通畅时尿液能冲走绝大部分细菌 • 2、尿路粘膜可分泌IgG、IgA • 3、尿液含高浓度尿酸和有机酸,pH值低 • 4、男性排尿时前列腺液有杀菌作用
易感原因 • 1、尿流不畅和尿路梗阻 • 2、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尿路器械的使用 • 3、机体抵抗下降 • 4、女性 • 5、医源性感染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肾盂肾炎: 1、全身表现: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高达40℃,常伴有头痛、全身不适和疲乏无力等,有时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2、泌尿系统表现:膀胱刺激征、腰痛、肾区不适、肾区有压痛、叩击痛 3、尿液变化:混浊、血尿
临床表现 (二)慢性肾盂肾炎: 1、大多数为急性肾炎未彻底治愈。 2、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长就,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超过半年者。 3、伴有肾盂肾盏变形或双肾大小不等,表面凹凸不平,及肾小管功能持续减退者。 常有五种类型:复发型、低热型、血尿型、隐匿型、高血压型
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 肾脏周围炎 肾脓肿 败血症 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 1、尿蛋白(-)或(±) <2g/d 2、尿沉渣WBC↑↑,白细胞管型有助于肾盂肾炎诊断 3、尿细胞计数:常用于慢性肾盂肾炎: 1h尿细胞计数>30万为阳性 1h尿细胞计数<20万为阴性 血常规:WBC↑ 急性肾盂肾炎患者可有血白细胞升高, 中性粒细胞左移及ESR增高
实验室检查 尿细菌定量培养 • 尿含菌量≥105/ml为有意义菌尿,常为尿感。 • 两次中段尿培均为≥105/ml,且为同一菌种,可诊断尿感。 • 尿含菌量104~105/ml可疑菌尿需复查 • 尿含菌量<104/ml则可能为污染, • 革兰阴性杆菌>105/ml,或革兰阳性球菌>103/ml,称为真性菌尿 • 凡有真性细菌尿者诊断为尿感。
实验室检查 假阳性见于: ①尿标本被白带污染; ②尿标本在室温放置超过1h。 假阴性主要见于: ①患者7天内用过抗菌药; ②尿液在膀胱内停留不足6h; ③消毒药混入尿标本内。
实验室检查 肾功能检查: 尿抗体包裹细菌检查:尿细菌表面有抗体包裹则大多属于肾盂肾炎 静脉肾盂造影:有无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肿瘤 B超:了解泌尿系统有无畸形、结石等尿路复杂情况 双肾若不等大,肾变形,表示肾盂肾炎 影像检查 :KUB+IVP 目的在于找寻有否能用外科手术纠正的易感因素
诊 断 • (一)急性肾盂肾炎: 全身表现+尿路表现+尿液检查(WBC管型) • (二)慢性肾盂肾炎 病史:肾盂肾炎多次发作或病情达半年以上 检查:肾盂肾盏变形、缩窄、双肾大小不等
治疗 选药原则: 未有药敏试验结果时选用G-杆菌敏感的抗菌药。 膀胱炎要求抗菌药物尿浓度高, 肾盂肾炎要求血/尿药物浓度高,且最好用杀菌药物 疗效判断: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转; 失败: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 在追踪期间内复发。
急性 肾盂肾炎 治 疗 1、一般治疗 (1)急性期:休息1~2W (2)多饮水:尿≥2500ml (3)饮食: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2、抗菌药物的治疗: (1)磺胺类:SMZ 0.8g po Bid x3d (2)喹诺酮类: 氧氟沙星 0.2g po Bid X3d (3)氨基甙类 (4)青霉素类 (5)头孢类
急性 肾盂肾炎 治 疗 3、碱化尿液:碳酸氢钠 1.0g po tid 注意: (1)疗程一般为10-14天,或至症状完全消失,尿检 阴性后再用药3-5天。 (2)停药后,应每周复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1次,共 2-3W,至第6W再复查一次,若为阴性为临床痊愈 停药指征: (1)症状消失 (2)尿常规检查阴性 (3)培养3次都阴性
慢性 肾盂肾炎 治 疗 1、一般治疗:去除易感因素、多饮水、 勤排尿、加强营养 2、抗菌药物治疗: (1)选用敏感抗生素 (2)常需两类药物联合应用 (3)疗程长,2-4周 (4)低剂量抑菌疗法: 睡前服用呋喃坦啶1/3片,连续服用6~12月
护理诊断 治 疗 1、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2、疼痛:腰痛:与肾脏炎症导致肾脏包膜被牵拉 有关 3、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 4、焦虑:与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等因素有关 5、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痛:与膀胱炎症刺激 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防治知识
护理措施 治 疗 (一)休息: 1、急性发作期的第一周要卧床休息 2、慢性肾盂肾炎缓解期间不应从事重的体力活动 (二)饮食: 1、饮食:清淡、营养丰富、多种维生素 2、多饮水:≥2000ml /d (三)高热护理 (四)疼痛护理:卧床休息、曲屈位 (五)药物护理:喹诺酮类、氨基糖甙类
护理措施 治 疗 (六)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1、留取清晨第1次尿的清洁、新鲜中段尿液送检 2、要严格无菌操作,先用肥皂水充分清洁外阴、尿道口、包皮,再留取中段尿液于无菌容器内,并在1h内做细菌培养,或冷藏保存。 3、宜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药后5d收集标本,不宜多饮水,要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以提高阳性率
护理措施 治 疗 (六)清洁中段尿培养标本的采集: 1、留取清晨第1次尿的清洁、新鲜中段尿液送检 2、要严格无菌操作,先用肥皂水充分清洁外阴、尿道口、包皮,再留取中段尿液于无菌容器内,并在1h内做细菌培养,或冷藏保存。 3、宜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药后5d收集标本,不宜多饮水,要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以上,以提高阳性率
预 防 1、多饮水,勤排尿;(2—3小时尿1次) 2、注意外阴清洁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4、与性生活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尿感,于性 交后即排尿,服一次抗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