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美国宗教及宗教与中美关系

美国宗教及宗教与中美关系. 徐以骅.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 你们赞美大自然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悦人心目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芬芳。那么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 —— 精神,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 “ 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献身的对象,没有价值支柱,没有我们的意义所依附的东西,我们就没法生存,这是一个严峻的而有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意义上,一切人都有信仰,因为他们是人,他们无法自助。 ” —— 理查德 · 尼布尔. 既要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又要骋思宇宙以外深知人生真谛; 既要磨练辩才无碍的弘法利器,又要溺养各得其所的听德;

read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美国宗教及宗教与中美关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美国宗教及宗教与中美关系 徐以骅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

  2. “你们赞美大自然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悦人心目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芬芳。那么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呢?”“你们赞美大自然千变万化、无穷无尽、悦人心目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芬芳。那么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 “没有奋斗的目标,没有献身的对象,没有价值支柱,没有我们的意义所依附的东西,我们就没法生存,这是一个严峻的而有无法回避的事实。在这种意义上,一切人都有信仰,因为他们是人,他们无法自助。” ——理查德·尼布尔

  3. 既要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又要骋思宇宙以外深知人生真谛;既要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又要骋思宇宙以外深知人生真谛; • 既要磨练辩才无碍的弘法利器,又要溺养各得其所的听德; • 既要掌握专业的细节,又要一览天地万物浩浩文化的胜景; • 既要深契传统的内在泉源,又要放眼将来为人类至高无上的理想痛切陈辞。 我认为,宗教研究正是为现代乃至后现在社会培育知识分子的学问!——杜维明

  4. 一.“信与不信之间” 二.“一英里宽、一英寸厚” 三.“让宗教回归宗教” 目 录

  5. 一、“信与不信之间”——什么是宗教、如何研究宗教一、“信与不信之间”——什么是宗教、如何研究宗教 什么 是 宗教 如何 测量 宗教 如何 研究 宗教

  6. 宗教是 “终极关怀” (蒂利希) “对生存奥秘回应, 在混乱中寻求 意义的探索” (希克) 宗教是 “使事物最后 有意义的事” (韦伯) 宗教是 穷人的哲学 哲学是 富人的宗教 1.什么是宗教 宗教是 人对神的 “绝对依赖感” (施莱尔马赫) 宗教是四个C 教义:creed 教区:community 教规:code 教仪:cultus 宗教是人对神 “既敬畏又向往 的感情交织” (奥托) 宗教是 meaning(意义) morality(道德) community(社会)

  7. 2.如何测量宗教? 宗教既是 鸦片烟又 是兴奋剂; “和平使者” 又是 “动乱根源” 宗教的多维 (向度): 教义、伦理 情感、仪式 社区、知识 虔诚 宗教的 功能: 慰藉、牧师 先知、认同 合法性 社会化 宗教的变脸 神圣两面性 特蕾莎修女 Vs 宗教恐怖 主义 一维测定 还是多维 测定; 单一标准 还是多元 标准

  8. 3.如何研究 宗教 • 神学、人文和科学研究三大进路; • 保驾护航还是化约、解释、判断; • “从外面怎能欣赏教堂彩色玻璃的美丽?” • “未登堂入室如何评价他人室内陈设?” • 保持距离“个中人”(detached within); • “设身处地”加“旁观者清”; • “成见不可有,主见不可无”(韦卓民); • “心性之默应,同情之体会”(汤用彤); • *“信与不信之间” (牟仲鉴); • “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二、“一英里宽、一英寸厚”——宗教与美国社会二、“一英里宽、一英寸厚”——宗教与美国社会 1 宗教在美国社会 2 美国宗教、文化 ——特点 3 此种文化悖论 ——如何解释

  10. 世界基督宗教 第一大国 (60%成年人 去教堂) 世界最大的 宗教博物馆 (有30多万个 宗教场所) 发达国家中最 宗教的国家 1.宗教在 美国社会 不断增长: 17%(美国革命) 到60%(现在) “信教的民族”, “有教会之魂的 国度” 宗教奉献 567亿14倍于 三大球联赛 40亿(1992)

  11. 宗教趋势:排他 (WASP、三教鼎立) 同化(大熔炉) 多元化(交响乐) 周日上午 种族隔离 最严重 他类与非主流 “精神求索” “新时代运动” (风水) 1.宗教在 美国社会 对古老宗教 极为友好的 最现代国家 作为文化胶水 “公民宗教”: 从钱币到 总统宣誓 《纽约时报》 畅销书 宇航局 天主教符号

  12. * 物欲横流Vs.信仰发达;科学昌明Vs.宗教流行 * “精神分裂的民族”、“讲两种语言的民族”(贝尔) * “操劳物质的理想主义者”(桑塔雅纳) * “一个国家两种精神”,“一个国家两种文化” * “精英像瑞典人,百姓像印度人”(伯杰); * 世俗化的精英文化和宗教化的大众文化; * “圣经带”与“沙滩文化”、红州与蓝州; 2.美国宗教、 文化的特点

  13. * “一英里宽、一英寸厚”; • * “美国人首要的宗教主张就是 • 相信宗教”; • * “不管是什么信仰只要信仰就行” ;(小布什) • * 宗教信仰上“少小离家老大还”; • * 高层公寓宗教(看不见的宗教) • 巨型教会、电子教会; • * 古老宗教与现代科技的奇妙结合; • * “信仰但不归属”、“归属但不信仰”; • * “宗教无神论”、“内在世俗化” • “教义放任主义”。 2.美国宗教、 文化的特点

  14. 移民的 重要性 空间重要性(公里厘米) 政教分离 模式 社会 性格论 超市论 第三代文化返 祖、儿子忘却的 孙子要记起; 韩国、墨西哥 鼓励行动 主义、追求 简单化、 实用主义 友好中立、 一体确立、 第一自由、 “未约定的 伙伴” 从“传统导 向”、“自身 导向”到 “他人导向”; “单向度人” 宗教市场 竞争与管制 3. 如何解释此种文化悖论? 总之:多元、复杂、变化、见仁见智

  15. 三、“让宗教回归宗教”——宗教与当前中美关系三、“让宗教回归宗教”——宗教与当前中美关系 1. 中美宗教历史交往 2. 中美宗教问题的时代背景 3. 美国对华宗教政策 4. 我国的对策建议

  16. 1. 中美宗教历史交往 学校、医院、教堂福音布道三位一体 PUMC、13所教会高校 *学校、医院、教堂福音布道三位一体; *PUMC、13所教会高校; *从边缘/革命到中心/建制; *黄花岗、日知会、新生活运动; *基督教与中国外交(约翰三杰、韩叙/沈剑虹); *中美关系的感情纽带和隐痛。 从边缘/革命到中心/建制 黄花岗、日知会、新生活运动 基督教与中国外交(约翰三杰,韩叙,沈剑虹) 中美关系的感情纽带和隐痛

  17. 宗教保守派 政治觉醒; “弱国强宗教” “宗教跨国与 国家衰微” 全球宗教复兴、 “世界非世俗化” 从“上帝已死” 到“上帝报复” 宗教成为跨国意 识形态和行为体 “第三者”软硬兼 施的力量 各大宗教结构性 转移, 基督教 传教士肤色改变 黑人将军白人士兵 2. 中美宗教 问题的 时代背景 国际宗教 非政府组织 政治伊斯兰 传教运动 宗教互联网等 富国日益世俗 穷国日益宗教 “强宗教”或 “基要主义”普世化

  18. 宗教冲突取代意 识形态冲突成为 国际冲突主因 (宗教恐怖主义) 主权至上不干涉 他国内政和世界 政治世俗化 三大原则 2. 中美宗教 问题的 时代背景 从“威斯特伐利亚 放逐” 到“国际关系的宗教 复归” 神权至上 主权至上 人权至上

  19. 3. 美国对华宗教政策:对中国宗教问题的看法 改变世界宗教 与政治格局 基督羊羔 顺服中国龙 非暴力革命 天主教地下教会 基督教家庭聚会 邪教 西藏问题 中国是世界 第二大 基督教国家 与宗教有关的 问题,如 计划生育

  20. 政策上立法化、机构化、国际化、草根化四大趋势政策上立法化、机构化、国际化、草根化四大趋势 “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美国历史上最全面的人权立法 立法化 “美国国务院国际宗教自由办公室”、 “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 机构化 多边多管道国际宗教人权制度(多管齐下) 国际化 新人权运动与宗教美国(8000万福音派) 草根化 峰会、校园团契、夏令营、野地神学院、对华宣教会议等

  21. 《强权与万能之主: 关于美国、上帝与 世界事务的反思》 (奥尔布赖特) 《美国外交的灵魂》 (英博登) 普遍重视宗教, “核心因素” (克林顿) 美国朝野 关于宗教外交 的看法 宗教自由不仅 是人权问题, 而且是安全问题

  22. “以信仰为基础的外交” 道德、价值观、伦理观和普世原则——这套关于国际事务的理念一度曾是布道家和学者的专属领域——而今在美国外交政策圈子里却已深入人心。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 莱斯利·H·盖利等 宗教自由问题 成为独立外交 政策议题 美国朝野 关于宗教外交 的看法 “宗教自由和平论” 与“宗教自由安全论” “宗教回归”正在 改变美国现实主 义外交政策传统

  23. 宗教与当前美国政治 政治宗教化 宗教政治化 《美国的神 权政治》 • “红蓝对决” • “两个美国” • 文化战争 • 文化口水战 “最以信仰 为基础的 总统任期” (小布什:宗教温 和派与中间偏右) “宗教差距” “价值观选民” 2004年大选 Vs 2006中期选举

  24. 宗教与当前美国政治 宗教问题在中美 两国均属敏感问题。 在美国更具较大 媒体效应,而且涉 及两国所坚持原则 和底线,较少有讨 价还价的余地。 目前,宗教问题已 溢出传统外交渠道, 成为中美关系 结构性障碍。 “楔子问题” 环境问题 等… 共和党内 乡村俱乐部 共和党人对 主街共和党人 (宗教右翼) 的牵制 民主党主导 国会的贸易 保护主义结 合宗教及人 权关注 道德问题 身体化: 堕胎 同性婚姻 干细胞研究

  25. 4. 我国的对策建议 “严防死堵” “化暗为明” 福音社会化/慈善化 主流化/葛培理化 改变西方多管齐下与我国单打独斗的局面,适度考虑采取主动并发挥民间机构的作用 “以非治非 以社管社”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 和平统一是我国最核心和最基本的利益 这便是衡量我们宗教工作最重要的标准 事实上的 “宗教特区” 高估宗教安全的影响会造成资源的大量占用, 损害国家形象; 宗教的非传统安全或非安全方式处理 既非“大题小做”, 又非“小题大做” “让宗教回归宗教” 按程度和性质就事论事地看待宗教问题, 使宗教政策更充分地反映我国“强国弱宗教”的现实和 “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26. 4. 我国的对策建议 注重宗教形象,宗教日益成为 建构中国国际形象的要素 美国是宗教恐怖主义最大受害者,中国则最不可能在宗教领域对美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宗教可能成为两国对话合作的利益共同点 深入了解国外尤其是美国宗教,提升对话能力,如“第一自由”和“美国标准” 打破国外对中国基督教发展的“神话”,做国外学者和宗教领袖的工作 在中美宗教对话中宣传和突出民间宗教和中国传统宗教,包括庙会等形式和内容均极为丰富的民间宗教活动

  27. 谢 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