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likes | 811 Views
綜合高中的 現況 與未來展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黃能堂. 國中畢業生準備好了嗎?. 國中畢業後的去向 就業? 升學?. 後期中等教育之類型. 高中 高職 五專 綜合高中.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民國 九十三年八月三十日 發布 自 九十五 學年度起實施 為普通高級中學、綜合高級中學、職業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發展課程綱要之基礎 為後期中等學校學生之共同必修科目. 共同核心課程領域科目與學分數. 普通高級中學教育目的. 延續國民教育階段之目的外,並以提昇普通教育素質,增進身心健康, 養成術德兼修、五育並重之現代公民 為目的。.
E N D
綜合高中的現況與未來展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黃能堂
國中畢業生準備好了嗎? • 國中畢業後的去向 • 就業? • 升學? 2
後期中等教育之類型 • 高中 • 高職 • 五專 • 綜合高中 3
後期中等教育共同核心課程 • 民國九十三年八月三十日發布 • 自九十五學年度起實施 • 為普通高級中學、綜合高級中學、職業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發展課程綱要之基礎 • 為後期中等學校學生之共同必修科目 4
普通高級中學教育目的 • 延續國民教育階段之目的外,並以提昇普通教育素質,增進身心健康,養成術德兼修、五育並重之現代公民為目的。 6
自行創業 公家機關 公民營企業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就業 一般大學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 軍警院校 空中大學、行專 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 出國留學 自行謀職 職訓中心 民營企業考試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就業 升學 高中畢業生 高中畢業進路
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目的 • 職業學校以教導專業知能、涵養職業道德、培育實用技術人才,並奠定其生涯發展之基礎為目的 8
高職群科課程 9
群科課程~群教育目標 • 培養學生具備該群共同核心能力,並為相關專業領域之學習或高一層級專業知能之進修奠定基礎。 • 培養健全該群相關產業之初級技術人才,能擔任該群領域有關之各項工作。 10
群科課程~科教育目標 • 各校應依據職業學校教育目標、群教育目標、學校特色、產業與學生需求及群核心能力等條件,訂定明確之科教育目標。 11
自行創業 公家機關 公民營企業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就業 甲級檢定 一般大學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 、技術學院附設二專 軍警院校 空中大學、行專 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 出國留學 自行謀職 職訓中心 民營企業考試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升學 證照 就業 高職畢業生 高職畢業進路 乙、丙級檢定
五年制專科學校教育目的 • 五專具有多元的選擇與發展的類科,教授應用科學技術,培養中級實用專業人才 • 理論與實務並用,除一般理論課程之外,尚有實習實作課程 13
五專學生畢業進路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就業 甲級檢定 插班大學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附設二技 軍警院校 空中大學、行專 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 出國留學 就業二年 乙、丙級檢定 自行謀職 職訓中心 民營企業考試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升學 證照 就業 五專畢業生 自行創業 公家機關 公民營企業 14
綜合高中 • 旨在統整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教學目標、學生來源、學生進路和教學資源的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 • 其目標在透過多元豐富的課程,協助學生既習得基本能力,又能適性發展,並裨益全民學校和社區高中理想之達成。 15
共同核心課程之基本理念 • 追求教育機會均等、平衡城鄉差距及維護學生學習權 • 培養各類後期中等學校學生應具備之共同基本素養 • 提供各類後期中等學校課程發展之基礎架構 16
臺灣面對的變遷 • 科技變遷 • 環境變遷 • 人口變遷 • … 17
臺灣面臨的人口變遷議題 • 家庭「少子化」 • 人口結構快速「老齡化」 • 「人口老化」 • 人口替代率不足 • 外籍新娘與移入人口 18
臺灣地區新生兒人數劇減 註:2005新生嬰兒數195331,2006年192887 ,2007年192021 19
臺灣總生育率逐年降低 註:總生育率為一位婦女在生育年齡(15-49歲)所生的嬰兒數 20
臺灣總生育率排名倒數 註:臺灣自1984年開始全國婦女總生育率低於人口自然替代率2.1 2004年臺灣區總生育率1.180,2005年總生育率1.115,2006年1.115,2007年1.100 21
臺灣老年人口比例持續攀高 註: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老年(65歲以上)人口比率達7%以上即屬於高齡化社會 自民國82年,臺灣老年人口比例為7.1%,已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 2007年老年人口比例10.21% 22
臺灣跨國聯姻比例 註:跨國聯姻比例2003年最高為31.86%,2007年18.30% 23
新生嬰兒外籍生母比例 註:外籍配偶新生嬰兒比例2003年13.37%最高,2007年10.20% 24
新生兒生母教育程度比較 25
綜合高中的概念 • 融合普通科目與職業科目為一體 • 藉由統整、試探、分化、專精過程,輔導學生適性學習 • 提供學術性向、職業性向、性向未定的學生就讀的機會 26
彈性 分化 人本 綜合高中 試探 統整 基本理念 27
基本理念―統整 統整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應有的基本學科,使學生奠定分化專精和適性發展的基礎 28
基本理念―試探 高一課程以試探為主,使學生了解自己的性向、興趣及能力,發揮性向試探與適性分化的功能 29
基本理念―分化 自高二起,以有利學生適性發展的學術導向和專門導向學程,提供分化專精科目 30
基本理念―彈性 僅規範共同必修課程的科目名稱、學分數、課程綱要,賦予學校本位發展及學生多元修習的彈性 31
基本理念―人本 重視學生的異質性,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學習成功,具備公民生活和繼續進修的知能,又能適性發展 32
綜合高中的精神 • 適性發展、多元學習 • 同時提供學術學程與專門學程供學生選擇 • 透過統整、試探、分化、專精達到適性選擇、適性學習與適性發展 33
學生本位的綜合高中 • 多元課程 • 強化輔導 • 適性選課 34
現行綜高課程架構 35
選修空間大 • 部定必修( 54學分) • 校訂必修( 0 ~ 16學分) • 校訂科目( 126~144學分,含專門學程核心科目) 36
自行創業 公家機關 公民營企業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就業 甲級檢定 一般大學 科技大學、技術學院 、技術學院附設二專 軍警院校 空中大學、行專 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 出國留學 乙級檢定 自行謀職 職訓中心 民營企業考試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升學 證照 就業 綜合高中畢業生 綜高學生進路發展
綜高理論上的特色 • 應兼具高中、高職的教育功能 • 應提供學生本位的學習環境 • 應尊重學生的學習選擇 • 應強調學生的適性發展 • 應重視輔導工作 • 應加強學生的基本學科能力 • 應提供多元課程並開設較多選修科目 • 應重視課外活動 38
專精 科目 共同+專精 共同科目 統整、試探、分化、專精 • 三年級:分化、專精 • 學術或專門導向的專精科目為主 • 亦可綜合兩類進路選課,以達到適性選擇的目標 • 二年級:試探、分化 • 依性向及興趣適性選擇 • 兼重共同科目和專精科目 • 一年級:統整、試探 • 基礎學科、通識與試探課程 綜合高中協助每個孩子依據性向、興趣、能力走出自己的路 39
綜高選課機制的精神 • 尊重個別差異 • 提供自我探索空間 • 培養自我負責的生活態度 40
生涯規劃課程教材綱要 • 成長歷程與生涯發展(2) • 自我探索(2) • 定向測驗輔導(2) • 生涯角色(2) • 學習檔案(4) • 職場探索(3) • 升學進路探索(3) • 生涯抉擇(2) • 學程簡介與選擇(16) 41
生涯試探 • 開拓視野及生命廣度 • 確定方向及目標 • 課程、參觀、演講 • 高一不分流 • 不設門檻 42
適性選課 • 生涯(學程、職業)試探 • 分流(適性選擇) • 空白(堂)課程 • 跨學程、年級選課 • 跨校選課、開課 • 預選與改選 43
綜高運作上的特色 • 可不分科別編班 • 可跨學程∕跨年級彈性選課 • 可跨校運作(配合高中職社區化運作) • 可具有多重專長能力 • 雙主修:在兩個學程都修完核心課程(26-30學分),且兩學程的學分數都達40學分以上 • 可增加自我學習的機會 44
綜高之運作模式 提供多元課程 發展校本綜高特色 適切擴增綜高規模 落實選修機制 強化適性輔導 依循統整、試探、分化、專精的精神規劃課程
85年開辦綜高學程之學校 • 台北市:成淵高中(1)、開平高中(3) • 高雄市:高雄高商(6)、樹德家商(12) •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華僑中學(1)、彰師附工(8)、基隆商工(8)、淡江高中(8)、光啟高中(15)、關西高農(7)、竹北高中(4)、文興高中(4)、立仁工商(4)、新豐高中(4)、恆春工商(10)、關山工商(5)、海星高中(6)、明德女中(9) 46
85-100年綜合高中學校數 年度 47
綜高實地訪視指標 • 提供多元課程 • 落實選修機制 • 強化適性輔導 • 符應政策程度 • 其他(學校辦學特色、業務推動進步情形)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