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 likes | 685 Views
第十三章 发情控制与胚胎工程. 第一节 发情控制. 概念:发情是母畜繁殖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人为方法改变母畜的发情,从而控制母畜的生殖的技术叫做发情控制。 意义:发情控制是繁殖控制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其它繁殖控制技术如胚胎移植重要的环节之一。 内容:发情控制技术包括:同期发情、诱导发情、超数排卵等. 一、母畜的同期发情 二、母畜的诱导发情 三 、母畜的超数排卵. 一、母畜的同期发情. (一)、同期发情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使母畜群在一个短时间内集中统一发情, 并能正常排卵、受精的技术叫同期发情 意义:
E N D
第一节 发情控制 • 概念:发情是母畜繁殖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人为方法改变母畜的发情,从而控制母畜的生殖的技术叫做发情控制。 • 意义:发情控制是繁殖控制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也是其它繁殖控制技术如胚胎移植重要的环节之一。 • 内容:发情控制技术包括:同期发情、诱导发情、超数排卵等
一、母畜的同期发情 二、母畜的诱导发情 三 、母畜的超数排卵
一、母畜的同期发情 (一)、同期发情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使母畜群在一个短时间内集中统一发情, 并能正常排卵、受精的技术叫同期发情 意义: 1.迅速而更广泛应用冷冻精液,推广人工授精技术。 2.便于组织集约化生产,实施科学化饲养管理。 3.提高繁殖力。 4.为胚胎移植创造条件。
(二)同期发情的原理 • 孕激素类激素同期发情处理原理—人工黄体法(延长黄体期) • 前列腺素同期发情处理原理—缩短黄体期 • 孕激素+前列腺素同期发情处理原理
1、延长黄体期同期发情原理 • 孕激素能够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和母畜发情 • 持续给母畜提供孕激素,这样即使母畜黄体退化后也不能发情 • 同时撤除孕激素后,由于大部分母畜卵巢上已没有黄体,所以抑制被解除后,母畜群同时卵泡发育和发情,从而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
2、缩短黄体法同期发情原理 • 母畜黄体期在发情周期中黄体期一般占发情周期的大部分时间。而黄体对前列腺素有反应的时间为发情周期的第5-16天 • 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大群母畜同时注射PGF,可使母畜群中大多数(理论值12/21近60%)达到同期发情。实际数值要高于60%。约67%左右。
经过一段时间的孕激素处理的母畜,部分母畜黄体已经退化,而另一部分黄体未退化的母畜也处于黄体对PG敏感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孕激素处理的母畜,部分母畜黄体已经退化,而另一部分黄体未退化的母畜也处于黄体对PG敏感期 • 注射PG后,会使黄体未退化的母畜黄体退化 • 同时撤除孕激素,由于所有母畜的黄体均已退化,从而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 优点:孕激素处理时间短,副作用小;同期发情率高 • 缺点:成本较高 3、孕激素+前列腺素(PG)同期发情处理原理
(三)同期发情的处理方法 1、一次PG法 母畜发情周期中大部分时间处在对PGF敏感期,因此,一次注射PGF,可使大部分母畜在注射后的72小时发情。尽管同期发情率较低,但处理很方便。
2、二次PG法同期发情处理 两次注射PGF间隔的时间为11天。
3、分批注射PG法 • 根据发情登记,第一批处理只对处于发情期第5-17天的母畜注射PGF • 间隔11天对上次未发情的和上次未处理的母畜注射PGF • 这种处理方法大约可使母畜群的90%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 优点:用药少,注射工作量小、同期发情率高 • 缺点:观察、登记烦琐,工作量大 返回
4、孕激素+PG法(1)孕激素+PG法同期发情原理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孕激素处理的母畜,部分母畜黄体已经退化,而另一部分黄体未退化的母畜也处于黄体对PG敏感期 • 注射PG后,会使黄体未退化的母畜黄体退化 • 同时撤除孕激素,由于所有母畜的黄体均已退化,从而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 优点:孕激素处理时间短,副作用小;同期发情率高 • 缺点:成本较高
(四)用于同期发情处理的激素 • 孕激素类 • 前列腺素F类 • 促性腺激素及促性腺释放激素类
1、孕激素类 • 孕激素类:炔诺酮、氯地孕酮、甲地孕酮 • 用法: • 阴道栓法:可靠,但成本较高 • 口服法:方法简单,用量不可靠 • 注射法:量准确,但非常麻烦 • 埋植法:较少应用
2、前列腺素F类 • 产品:氯前列烯醇ClO、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 、美国普强公司的律胎素、英特威公司的保顺产 • 用法: • 肌肉注射:容易操作,用药量较大 • 子宫内注射:将激素注入到母畜子宫内或阴道穹窿内,用量约为肌注的半 • 阴道粘膜注射:从阴道内壁刺入0.5cm左右,注入激素。用量约为肌注的一半。
3、促性腺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类 • 促性腺释放激素类:LHRH—A3等 • 促性腺激素类:PMSG(eCG)、FSH,LH、HCG(hCG) • 用法:一般为肌肉注射,HCG、LHRH、LH均可在发情时静脉注射
(五)、提高同期发情率的方法 1、在发情最集中的季节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如羊在秋分前后处理同期发情率最高 2、计划发情日应天气良好(可根据天气预报安排处理时间) 3、根据母畜的发情记录分组处理:如牛羊孕激素处理者,处于发情周期第6-17天的放栓12天,可确保取栓后所有的牛羊都处于无黄体状态,18-5天的牛羊10天后开始处理,当时均处于发情周期的第7-15天,故可进行10天处理,可获得较高同期发情率
4、用前列腺素处理者,处于发情周期第6-17天牛羊,前列腺素处理均处于黄体对PG敏感期,18-5天的牛羊10天后开始处理,当时均处于发情周期的第7-15天,黄体也同样对PG敏感,故有较高的同期发情率。4、用前列腺素处理者,处于发情周期第6-17天牛羊,前列腺素处理均处于黄体对PG敏感期,18-5天的牛羊10天后开始处理,当时均处于发情周期的第7-15天,黄体也同样对PG敏感,故有较高的同期发情率。 5、二次PG和孕激素+PG法,同期发情率较高 6、在PG处理前48小时,或在取栓前48小时,使用少量的孕马血清等促性腺激素有利于提高同期发情率。 7、同期发情处理时,结合公畜诱情有利于提高同期发情率
二、母畜的诱导发情 (一)诱导发情的概念与意义 • 概念:用外源激素或环境刺激等方法,使卵巢处于静止或病理状态的母畜表现正常发情、排卵、受精的技术 • 意义: • 使病理性乏情动物发情,治疗动物不育 • 使生理性乏情动物发情,缩短繁殖周期 • 使季节性乏情动物发情,保证畜产品均衡供应及提高其繁殖率
(二)母畜不发情的原因 • 遗传病:如先天性子宫扭转、子宫不发育等不育性疾病 • 营养因素: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幼稚病,成年营养不良,可诱导母畜持久黄体而导致不发情 • 季节性乏情 • 哺乳性乏情 • 病理性乏情 • 卵巢机能减退 • 持久黄体
(三)季节性乏情的诱导发情 • 生殖激素处理 • 直接采用促性腺激素法 • 孕激素+促性腺激素法 • 改变光照法:主要用于羊的诱导发情 • 公畜刺激法:羊的诱导发情
(四)哺乳期的诱导发情 • 牛的诱导发情 • 产后2周孕激素+PMSG • 牛初乳20ml,新斯的明10mg配种时注射促排3号100ug • 猪的诱导发情 • 产后PMSG+HCG • 公猪诱情法 • 断奶后14天未发情的:P.G.600
(五)病理性乏情的诱导发情 • 猪 • 后备母猪不发情:P.G.600,或PMSG500IU+HCG250IU • 断奶后14天不发情:同上 • 断奶后长期不发情:氯前列烯醇0.4mg+ P.G.600,或PMSG500IU+HCG250IU • 牛羊 • 氯前烯醇牛0.6mg,羊0.2mg和PMSG1000IU和500IU或促排3号 • 对营养不良的母畜应改善营养状况
三、 超数排卵 • 超数排卵的概念与意义 • 超数排卵的方法 • 超数排卵的效果 • 影响超排效果的因素
(一)超数排卵的概念与意义 • 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上更多卵泡的发育,并排出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的技术叫超数排卵,简称超排 • 意义: • 诱发母畜多胎 • 进行胚胎移植
(二)超数排卵的方法 • 超数排卵使用的药物与剂量 • 超数排卵的处理时间
1、超数排卵使用的药物与剂量 • PMSG :牛2000-3000IU,羊1000IU • 半衰期长,一次注射 • 需注射抗孕马血清 • FSH:牛40-50mg,羊20-25mg • 半衰期短,需多次注射 • 递减注射 • 辅助激素:PG、孕酮、LH、HCG
2、超数排卵的处理时间 • 可在发情周期的第9天左右开始处理,第11天注射PG • 也可在放栓后第11天开始处理,第13天注射PG,第14天撤栓
(三)超数排卵的效果 • 受胎率:略低于自然繁殖 • 排卵数:不是越多越好,10-15枚较好 • 回收率:输卵管采胚比子宫角采胚回收率高
(四)影响超排效果的因素 • 个体反应差别 • 年龄与胎次 • 超排时间 • 品种 • 季节 • 泌乳
一、 胚胎移植 (一)胚胎移植的概念及历史胚胎移植:将一头优良母畜配种后的早期胚胎取出,移植到另一头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母畜体内,使之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技术,也叫借腹怀胎。 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
1、初始阶段 1890-1900 W.Heape将安哥拉兔和荷兰兔的受精卵分别移植到比利时兔的输卵管内,分别获得仔兔2只。 2、初级阶段 1900-1950 主要由英美科学家在家兔、绵羊、山羊小家畜方面研究,成功率35%左右。 3、发展阶段 1950-1970 日本首次在牛胚胎移植上成功,之后日、美采用非手术法移植成功。胚胎移植成功率达70-80%
4、实用化初始阶段 1970-1980 加美开始成立牛胚胎移植公司,1973年牛冻胚移植成功(英) 5、实用化研究阶段 1982- 大规模胚胎移植、核移植、嵌合体、胚胎分割、性别鉴定、体外受精在英美日德广泛开展。克隆羊诞生。
(二)胚胎移植的应用范围 1、在家畜改良方面的应用 • 人工授精技术可成几十到几百倍地提高了优秀种公畜的配种效能。但对优秀母畜来说,受其产仔数和世代间隔的限制,尤其是牛羊等繁殖力较低的畜种更是如此。 • 通过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技术(multiple ovul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MOET)牛羊的生长性状年遗传进展可比正常繁殖提高80%和70%;产奶性状提高33%。
2、在特定品种扩繁上的应用 • 牛羊等低繁殖力家畜,从引进到形成一个纯种群体需要7-8个世代,15-20年。而采用MEOT法,一次就可获得一个纯种群体。 • 80年代初,美、澳、新从欧洲引进的大型肉牛品种均采用胚胎移植技术扩繁。 • 2000年前后,我国的波尔山羊也是采用胚胎移植进行扩繁的。
3、在动物生物多样性上的应用 • 在保护动物遗传资源,提高家畜生产性能,挽救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方面,胚胎移植技术越越来发挥出重要作用。 • 冷冻能够很好地保存濒临灭绝动物的胚胎或生殖细胞,但该种动物雌性个体的减少,也是这种动物的胚胎或生殖细胞无法得到移植,科学家开始研究在该种动物的亚种或亲缘种中试验,并取得一些成功。如斑马胚胎移植给马,蒙古马胚胎移植给驴,白肢野牛移植给荷斯坦牛。
4 、其它方面应用 • 胚胎移植是克隆技术的必须过程 • 体外受精必须借助胚胎移植实现“试管婴儿的继续发育 • 转基因及动物生物反应器的研究也必须借助胚胎移植
(三) 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及原则 1、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 • 成年母畜卵巢上存在数千到上万个卵泡,在外源激素作用下,每个发情期的卵泡发育和排卵数可达十数个 • 每个发情周期生殖器官都有一个孕向发育 • 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 • 胚胎发育不存在免疫问题 • 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会与子宫发生生理和组联系 • 胚胎的遗传性不受受体的影响
2、 胚胎移植的基本原则 • 胚胎移植前后所处的环境的同一性 • 供体和受体在分类学上的相同属性 • 动物生理上的一致性:受体和供体在发情时间上的同期性 • 动物解剖位置上的一致性:空间环境的一致性 • 胚胎的发育期限:必须处于周期黄体期内 • 胚胎的质量:胚胎必须是正常的,并在处理过程中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 胚胎移植的技术程序 • 1.供体和受体的选择 • 2. 超数排卵处理 • 3.供体母畜的配种 • 4.胚胎的收集 • 5.胚胎的检查 • 6.胚胎的保存与培养 • 7.胚胎的移植 • 8.供体和受体的术后观察
1.供体和受体的选择 • 供体应具有相当高的育种价值 • 供体生殖机能应处于较高的状态:产后60天以上,无生殖系统疾病,体质强健 • 受体应容易购买,繁殖性能好,对地方适应性强,体型中上等,非优良品种 • 受体健康状况良好,已进入发情季节 • 供受体发情时间应接近或一致
2. 超数排卵处理 • 意义:让每个供体提供更多的胚胎 • 处理时间: • 牛:预计自然发情时间的前4天,或发情周期的第16-17天 • 羊:发情周期的第12-15天,促性腺激素处理的第二天或第三天,注射FSH
3.供体母畜的配种 • 必须用优秀的种公畜进行多次配种,一般隔8-12小时进行一次配种,直到发情结束。 • 配种前应对种公畜的精液进行质量检查。 • 优秀种公畜不足时,可考虑首次采用本交,以后采用人工授精,也可以全部采用人工授精。
4.胚胎的收集 • 胚胎冲洗液的配制: • 手术法收集胚胎 • 输卵管冲胚:顺向冲胚、逆向冲胚 • 子宫角冲胚 • 非手术法收集胚胎 • 二路法
5.胚胎的检查 • 收集到的冲洗液静置,冲洗液分离。 • 拣胚:将胚胎移至培养液或保存液中。 • 胚胎鉴定:根据透明带、胚胎细胞、发育阶段及细胞在透明带中的比例确定胚胎级别。
6.胚胎的保存 • 胚胎的降温:使胚胎停止发育,延长其体外生存时间 • 体外培养:将胚胎置于体温条件下,在培养液中,使其继续发育 • 胚胎冷冻:通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将胚胎降温冷冻后,保存于液氮中
7.胚胎移植 • 手术法移植 • 非手术法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