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likes | 741 Views
觀察研究法之小組報告. 組員 周函霓 91107046 蕭鈺潔 91107048 馬莉雯 91107049. 一、觀察研究的類別. (一) 依場所與結構區分的觀察研究 (二) 依方法區分的觀察研究 (三) 依紀錄區分的觀察研究. 二、觀察研究法的特徵、優點、限制. 讓馬莉來告訴你 …. 觀察行為的策略. 觀察行為是否發生 評定觀察行為品質的等級. (一)持續時間記錄( duration recording ):. (二)計算次數記錄( frequency-count recording ):. 標的行為每發生一次,觀察者就記錄一次。
E N D
觀察研究法之小組報告 組員 周函霓 91107046 蕭鈺潔 91107048 馬莉雯 91107049
一、觀察研究的類別 (一) 依場所與結構區分的觀察研究 (二) 依方法區分的觀察研究 (三) 依紀錄區分的觀察研究
二、觀察研究法的特徵、優點、限制 讓馬莉來告訴你…
觀察行為的策略 • 觀察行為是否發生 • 評定觀察行為品質的等級
(二)計算次數記錄(frequency-count recording): • 標的行為每發生一次,觀察者就記錄一次。 • 間斷性行為-求出單位時間的表現情形 • 連續性行為-單靠計數無法作成有意義的記錄
(四)連續記錄(continuous recording): ◎觀察者在觀察期間,記錄受試者的「所有」行為。 ◎博多稿(protocol)-把受試者在某環境中所做的每件事,按先後順序作簡要敘述。 ◎分析博多稿時,觀察者須敏銳理可能的重要行為類型。研究者分析博多稿,須先行閱讀,確立適用於該類資料內容的分析系統後,再讀一遍,將觀察到的行為列入已發展完成的系統中。
(五)時間取樣(time sampling): ◎將可用來作觀察的全部時間,選出若干間距,然後僅在這些選出的期間作觀察。 ◎可與前四種觀察法之任一種結合使用。 ◎時間間距的選取: 1.隨機-提供在整個觀察期間上任一點發生的代表性行為資料。 2.系統
觀察行為品質的等級 ◎對於觀察得來的行為,評以品質判斷的值。 ◎等級量表的編製: 1 、界定有待評定的變項或屬性。 2 、題目用字簡潔、精確;題數不宜過多。 3 、等級分配數以5~11為宜。 ◎等級量表的缺失: 1 、欲評定的行為特徵不易清晰描述。 2 、月暈效應。 3 、慷慨誤差、嚴格誤差、集中傾向誤差。
觀察者的訓練 訓練的步驟: 一、討論觀察的格式以及觀察行為的題目是否周 全。 二、錄製類似觀察者欲觀察行為的情境並探討該行 為。 三、所有接受訓練的觀察者必須參加練習觀察。使 用錄放影機教導受訓練者,之後到真實的情境 中(如班級)做觀察練習。 四、計算各練習觀察者間的信度係數。
觀察的偏差 一、觀察者對被觀察者的影響:當研究者的意向被觀察者發現,亦影響觀察結果的正確性。例視導課的報告-班級教學觀察 二、觀察者的偏差:觀察者過去的經驗等主觀意識對觀察的情境與結果產生不同解釋,即觀察結果缺乏客觀性。解決的方式為訓練期間注意觀察者。 三、評定誤差:採用等級量表亦發生四種偏差-寬大或慷慨誤差、集中傾向誤差、月暈效應。
觀察的偏差 四、效標混淆:觀察者已經預先知道被觀察者在研究中某一變項的表現,將影響觀察其他變項的結果。例班級教學觀察,觀察者略聞被觀察者的教學態度。 五、觀察者遺漏:可能由於個人的偏誤或者被觀察者同時出現多種欲觀察的行為,導致無法確實記錄事件發生的次數。 六、觀察者偏移:因為觀察時間過長,觀察者未再做更新訓練,影響其界定觀察變項的正確性。 七、信度衰退:晚期觀察紀錄的資料通常比早期的缺乏信度。
非強制性測量五種類型: • 利用某些時代的遺跡來瞭解擴建或毀損的變化。 • 以公差陸續發行之定期文件,探求研究問題所需資料。 • 利用私人檔案研究問題。 • 採取非限定的簡單觀察,受試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研究。 • 進行限定性觀察,研究者採有計畫的觀察研究,但受試者不知情。
觀查者信度與效度: (一)了解觀察者信度的方法 • 採用不同觀察者在相同情境中同時觀察。 • 使用同一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 • 使用不同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
觀查者信度與效度: (二)提升觀察信度與效度的方法 • 隨機選取觀察事件發生的時段。 • 觀察時準備的題目適中。 • 利用交互評分法評分觀察結果。 • 短時間的觀察。例如長時間觀察造成觀察結果的錯誤。
兩種信度係數 (一)整體信度:對於相同事件,兩個觀察者做全部觀察,所得結果的一致性。 • 整體信度=觀察者看法一致的次數∕一致次數+不一致次數。係數≥0.8 • 即使觀察者對於少見行為的觀察不一致,但整體信度依然高。
兩種信度係數 (二)發生信度 發生信度=兩個觀察者見到某一行為一致的次數∕兩個觀察者之一見到該行為的次數。係數≥0.7
結束了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