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520 Views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李 英.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 Gravis. 概 念. 神经 - 肌肉接头 (Neuromuscular junction) 传递功能障碍 获得性自身免疫病 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 受体 (AChR). 神经肌肉接头处. 概 念. 临床特征. 部分和全身骨骼肌易疲劳 , 呈波动性肌无力特点 : 活动后加重 , 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 病因和发病机理. 神经轴突.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 , Ach ). 突触前膜. 乙酰胆碱受体( AchR ). 突触间隙.
E N D
概 念 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 传递功能障碍 获得性自身免疫病 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AChR) 神经肌肉接头处
概 念 临床特征 部分和全身骨骼肌易疲劳, 呈波动性肌无力特点: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
病因和发病机理 神经轴突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Ach) 突触前膜 乙酰胆碱受体(AchR) 突触间隙 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图 突触后膜
病因和发病机理 神经轴突 乙酰胆碱(Ach) 突触前膜 乙酰胆碱受体(AchR) 突触后膜
病因和发病机理 神经轴突 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Ach) 突触前膜 乙酰胆碱受体(AchR) 突触间隙 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图 突触后膜
病因和发病机制 抗体AChR-Ab和NMJ突触后膜受体Ach-R结合,发生免疫应答,引起突触后膜皱褶破坏(减少或丧失),突触间隙加宽,Ach-R密度减少 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兴奋性下降, NMJ传递障碍 正常的NMJ 阻碍Ach和Ach-R结合 MG病变的NMJ
免疫学说:约70%的MG患者胸腺肥大、 淋巴滤泡增生,15%的MG患者合并胸腺瘤 病因和发病机制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 病毒和其他非特异性感染因子 胸腺中“肌样细胞”表面AChR构型改变 遗传学说: MG患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8, DR3, DQB1)基因型频率较高, 提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特点 • 人群发病率8~20/10万 • 发病年龄两个高峰: 20~40岁女性患病率为男性2~3倍 40~60岁发病者男性多见 • 家族性罕见
临床表现 1.临床特征-肌无力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 极易疲劳 呈波动性 活动后加重 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
临床表现 2.临床症状-肌无力 眼外肌受累:上睑下垂(Ptosis),单侧或者双侧,90%以上首发
临床表现 2.临床症状-肌无力 眼外肌受累: • 斜视、复视(Diplopia) • 瞳孔括约肌不受累
临床表现 2.临床症状-肌无力 面肌受累 皱纹减少,表情困难、闭眼示齿无力 咀嚼肌受累 连续咀嚼困难,进食经常中断 延髓肌受累 饮水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鼻音 颈肌受累 颈肌受损时抬头困难
临床表现 2.临床症状-肌无力 四肢受累 上肢重于下肢, 近端重于远端 平滑肌和膀胱括约肌一般不受累
临床表现 3.病情加重诱因 感染、妊娠、手术、精神创伤、过度疲劳 避免使用的药物 奎宁, 普鲁卡因酰胺, 青霉胺, 心得安,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可加重症状
临床表现 ★ 4.危象(Crisis) • 患者急骤发生延髓肌和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称为危象 • 是MG致死的主要原因 肺部感染、手术(胸腺切除术)可诱发危象,
临床表现 胆碱能危象 (Cholinergic crisis) 4.危象(Crisis) ★ 肌无力危象 (Myasthenic crisis) 反拗危象 (Brittle crisis)
临床分型 1.成年型(Osserman分型 )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Ⅰ型: 眼肌型 ⅡA型: 轻度全身型 经>2年从Ⅰ型 、ⅡA\ⅡB型发展而来 ⅡB型: 中度全身型 Ⅲ型: 重症急进型 Ⅳ型: 迟发重症型 2.儿童型
辅助检查 1. 胸部CT、MRI检查 可发现胸腺增生、胸腺瘤 >40岁以上患者常见 胸腺瘤
辅助检查 2. 肌电图 低频(3~5Hz)和高频(10Hz)重复电刺激出现衰减反应—神经肌肉传递障碍 动作电位波幅递减10%以上为阳性 低频波幅递减 (5HZ, 右面神经)
辅助检查 3. AChR-Ab测定 85%~90%的全身型, 50%~60%单纯眼肌型MG患者AChR-Ab滴度增高,特异性99%,敏感性88% 但抗体水平可与临床状况不平行
辅助检查 4.疲劳试验(Jolly试验) 重复活动后受累肌肉肌无力明显加重为阳性 1min 持续上视 上眼睑下垂 1min 两臂持续平举 上臂下垂 20次 反复下蹲 下蹲、起立无力
辅助检查 5.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 新斯的明(neostigmine)试验 新斯的明1~2mg肌注, 30min 后肌力改善为(+) 注射前 注射后 阿托品0.4mg肌注可拮抗流涎增多、腹泻、恶心等毒蕈碱样反应
诊 断 有助于 诊断的 试验 临床 症状 辅助 检查 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 症状的波动性 晨轻暮重特点 胸部CT、MRI EMG:重复电刺激出现衰减反应 AChR-Ab测定 疲劳试验 抗胆碱酯酶 药物试验
辅助 检查 临床症状 有助于 诊断的 试验 鉴别诊断 诊 断
鉴别诊断 1. 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
鉴别诊断 2. 肉毒杆菌、有机磷中毒、蛇咬伤引起NMJ传递障碍 • 明确的病史 •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胆碱酯酶抑制剂 抑制Ach的水解,改善NMJ间的传递 可改善症状, 不能影响病程 溴吡斯的明 成人口服60-120mg/次, 3-4次/日 (根据症状确定个体化剂量) 激素治疗 冲击疗法:甲泼尼龙 小剂量递增法:泼尼松 副作用:高血压, 糖尿病,胃溃疡, Cushing综合征, 骨质疏松 戒断综合征等 缓解症状 对因治疗 治疗 胸腺切除 可去除患者自身免疫反应的 始动抗原 约70%的患者术后症状 可缓解或治愈 危象的处理 ⑴肌无力危象 ⑵胆碱能危象 ⑶反拗危象 对因治疗 危象
治 疗 危象的处理 ⑴肌无力危象 最常见,疾病本身发展所致 多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引起 肺感染、大手术(包括胸腺切除术)后常可发生呼吸肌无力、构音障碍、吞咽困难,患者易吸入口腔分泌物导致危象 注射新斯的明后症状减轻可诊断 治疗 维持呼吸功能,预防感染,至患者从危象中恢复
治 疗 危象的处理 ⑵胆碱能危象 少见,抗胆碱酯酶药过量所致 出现肌束震颤、毒蕈碱样反应 可伴苍白,多汗,恶心, 呕吐,流涎, 腹绞痛和瞳孔缩小 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待药物排出后重新调整剂量 治疗
治 疗 危象的处理 ⑶反拗危象 抗胆碱酯酶药不敏感所致 严重的呼吸困难,腾喜龙试验无反应 停用抗胆碱酯酶药, 重新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或改用其他疗法 治疗
治 疗 危象的处理 立即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气管切开无菌操作护理,雾化吸入,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肌麻痹 防止并发症(肺不张, 肺感染等)是抢救成功关键
预 后 • 大多数MG患者药物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 危象的死亡率较高,重症患者常死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参考书籍 参考网址 • http://www.med.univ-rennes1.fr/sisrai/art/myasthenie_p._272-274.html • http:// www.chu-rouen.fr/ssf/pathol/myasthen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