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3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 学习计划 】. 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外汇的概念及主要外币概况,了解汇率的种类及汇率的变动;掌握汇率变动的影响;理解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现行人民币汇率的政策目标。 2. 技能训练目标: 掌握汇率标价方法的主要内容以及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使用;能解读外汇行情表并熟悉外汇行情价格变动状况。 针对银行的买卖报价,能及时调整持仓水平,设计外汇交易的初步方案;根据汇率决定与变动理论,初步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引例 】 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 (1).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外汇与汇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外汇与汇率

  2. 【学习计划】 • 通过本章学习,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 1.知识目标:了解外汇的概念及主要外币概况,了解汇率的种类及汇率的变动;掌握汇率变动的影响;理解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现行人民币汇率的政策目标。 • 2.技能训练目标:掌握汇率标价方法的主要内容以及银行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使用;能解读外汇行情表并熟悉外汇行情价格变动状况。 • 针对银行的买卖报价,能及时调整持仓水平,设计外汇交易的初步方案;根据汇率决定与变动理论,初步分析现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引例】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1)【引例】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1) • 2001年1月,吉川元忠在《金融战败——发自经济大国受挫后的诤言》一书中,为了阐明《广场协议》是日本泡沫经济形成的主要“祸根”,他特地举证说: • 《广场协议》来给日本对外净资产的汇率差损,约达3.5万亿日元。这些差损不仅来自人寿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家和个人投资家,日本的出口企业在美元升值时代也将自己在出口中获取的美元投资于美元债券,而这些债券到期偿还时,他们得到的支付却比购买时的计算减少了60%。 • 2003年7月6日,香港《亚州周刊》发表文章说: • 1985年9月,在美国的策划下,美、日、英、法、联邦德国密会于纽约广场饭店,签约降低美元兑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之后从250日元兑1美元升值至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升值近2倍。此后,日本即失去10年的经济增长,美国即得到了1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

  4. 【引例】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2)【引例】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2) • 2003年8月1日,美国《基督教科学言报》文章说: • 1985年,当日本的出口被视作威胁的时候,美国……对日本施加了……压力,他升高了日元的价值,同时向经济中注入低息贷款。1990年,市场泡沫突然破裂,日本从此以后一直处于衰退中。 • 2003年8月27日,香港《南华早报》发表文章说: • 还记得日本在美国施压下,让日元升值后的惨痛经历。日元的价格从240日元兑换1美元升至120元兑换1美元,两年翻了一番。日元升值后,日本首先经历了泡沫经济,泡沫破裂使日本陷入了难以摆脱的经济衰退。 • 2003年8月8日,《环球时报》发表文章说: • 随着日元急剧升值,出口减少,日本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1986年至1987年,正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从复苏走向高张阶段,日本经济却出现了萧条,被称为“高日元萧条”。日本是战后唯一因货币升值而出现萧条的国家。

  5. 【引例】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3)【引例】日元大幅升值,带来的泡沫经济后遗症(3) • 日本泡沫经济加速形成而又迅速破灭,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股市和银行三个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一直不景气,以至整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 问题: • 1985年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对日本经济和美国经济各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

  6. 第一节 外汇 • 一、外汇的概念 • (一)动态外汇 • 动态外汇是国际汇兑(Foreign Exchange)的简称,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以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专门性的经营活动,其中“汇”指资金的转移,“兑”指货币的交换。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就是国际结算活动。

  7. (二)静态外汇(1) • 静态外汇是指可以在国际结算中使用的各种支付手段和各种对外的债权,从这个意义上说,外汇等同于外币资产。静态的外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1.广义的外汇:各国外汇管制法令所称的外汇就是广义的外汇。例如,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给外汇所下的定义是指外币以及外币所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和资产。

  8. 【阅读资料】2-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96年4月1日起执行)规定外汇具体包括: • ①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 • ②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 ③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 ④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现已被欧元取代); • ⑤其他外汇资产,如黄金等。 • 可见,外汇的概念等同于外币资产。

  9. (二)静态的外汇(2) • 2.狭义的外汇:即通常所说的外汇,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 外汇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 ①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 ②外汇必须是在国外能够得到补偿的债权; • ③外汇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为其它支付手段的外币资产。

  10. (二)静态外汇(3) • 根据狭义外汇的定义,外国货币(现钞)、外币有价证券、黄金等不能视为外汇,因为它们不能直接由于国际结算。因此,不能把外汇简单的理解为外国货币,也不能把外国货币统统理解为外汇。 • 只有在国外银行的存款,以及索取这些存款的外币票据和外币凭证(如汇票、支票、本票和电汇凭证)等才是外汇。国外银行存款是狭义外汇的主体。

  11. 【问题诊断】2-1 • 某年3月,我市某进出口公司签发给国外进口商一张汇票,要求其无条件立即支付50万英镑货款。 • 问题:该张以英镑表示的汇票是否属于外汇的范畴?为什么? • 问题: • 1.是不是只有外币现钞才叫外汇? • 2.外币与外汇是一回事吗?

  12. 二、主要外币 • 进行外汇交易与投资,投资者有必要了解一下外汇市场上常用外币的基本知识。为了方便起见,每种货币都有一个标准的代号,即ISO代号,由三个英文字母构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所规定。这些标准代号前两个字母一般取自国家的名称,最后一个字母为该国货币名称的首位字母。下面分别介绍美元、日元、英镑、港元、新加坡元、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和欧元等外币的基本情况。

  13. (一)美元(USD) •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目前流通的纸币面额有100、50、20、10、5、2、1元7种。辅币进位:1美元等于100分(cents)。辅币有1分、5分、10分、25分、50分等。另有1元、50、25、10、5、1分铸币。美国目前流通的钞票为1928、1934、1935、1950、1953、1963、1966、1969、1974、1977、1981、1985等各年版。钞票尺寸不分面额均为15.6厘米×6.6厘米。每张钞票正面印有犬类名称、美国国名、美国国库印记、财政部官员的签名。钞票图样中的中心字母或阿拉伯数字分别代表美国12家联邦储备银行的州名。

  14. (二)日元(JPY) • 日元(Japanese)由日本银行发行。日本发行的纸币面额有10000、5000、1000、500、100、50、10、5、1元等,另有500、100、50、10、5、1元铸币。辅币进位:1元=100钱。日元钞票均无发行日期,发行单位负责人时使用印章的形式,即票面印有红色“总裁之印”和“发券局长”图章各一个。日元钞票正面文字全部使用汉字(由左至右顺序排列),中间上方印有“日本银行”字样,背面则有用拉丁文拼音的行名“NIPPONCINKO”(日本银行)、货币单位名称“YEN”字样。

  15. (三)英镑(GBP) • 英镑(Pound Strling)为英国的本位货币单位,由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发行。辅币进位:1英镑=100新便士。目前,流通中的纸币有5、10、20、和50面额的英镑,另有50、20、10、5、2、1、1/2新便士及1英镑的铸币。由于英国是世界最早实行工业化的国家,曾在国际金融业中占统治地位,英镑曾是国际结算业务中的计价结算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一战和二战以后,英国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英国金融业还很发达,英镑在外汇交易结算中还占有相当的地位。

  16. (四)欧元(EUR) • 欧元,又称“欧罗”,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的统一货币名称。目前有欧盟中的11个国家参加了欧元区。欧元纸币由欧洲中央银行负责发行,欧元硬币由欧盟各国铸造。纸币面值有5、10、20、50、100、200、500元7种,币面上没有任何各国的标志。硬币有1、2、5、10、20、50分及1元、2元8种。辅币进位:1欧元=100欧分。 •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钞进入流通领域。2002年7月1日,欧元开始全面替代欧元区12各国家的货币(2000年6月,希腊成为第12各欧元区国家)。

  17. (五)澳元(AUD) • 澳元(Australian Dollar)是澳大利亚联邦的法定货币,由澳大利亚储备银行负责发行。目前在澳大利亚流通的有5、10、20、50、100元面值的纸币,另有1、2、5、10、20、50分铸币。辅币进位:1澳元=100分(cents)。澳大利亚新版塑料钞票,经过近30年的研制才投入使用,它是以聚酯材料代替纸张,耐磨,不易折断,不怕揉洗,使用周期长而且手感强烈,具有良好的防伪特性。

  18. (六)加拿大元(CAD) • 加拿大元(Canadian Dollar)由加拿大银行(Bank of Canada)发行。加拿大元纸币有1、2、5、10、20、50、100、1000元8种面额。另有1元和1、5、10、25、50分铸币。辅币进位:1元=100分(Cents)。1935年加拿大发行了印有英皇乔治五世像的第一批钞票。加拿大居民主要是英、法移民的后裔,分别是英语区和法语区,因此钞票上均使用英语和法语两种文字。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钞票上主要是以英国统治者的头像作为主要图案。

  19. (七)瑞士法郎(CHF) • 瑞士法郎(Swiss Frac)由瑞士国家银行发行。1法郎=100生丁(centimes)。目前流通的纸币面额有10、20、50、100、1000法郎。铸币面额有1、2、5法郎和1、5、10、20、50分。由于瑞士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所以瑞士被认为是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被称为传统避险货币,加之瑞士政府对金融、外汇采取的保护政策,使大量的外汇涌入瑞士。瑞士法郎也成为稳健受欢迎的国际结算与外汇交易货币。

  20. (八)港币(HKD) • 香港元(Hong Kong Dollar)钞票面额:纸币面额为10、20、50、100、500、1000元,铸币有1、2、5、10元和1毫、2毫、5毫等。辅币进位:1元 =100分(Cents)。 港币的发钞行有三家:汇丰银行, 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 • 1994年5月1日,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正式合法地在香港发行港币,成为第一家在香港发钞的中资银行,香港金融界人士称赞此举意味着中国银行对维护本港金融体系稳定的一种承诺,对稳定香港金融市场,对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经济繁荣起着积极作用。

  21. (九)新加坡元(SGP) • 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由新加坡货币局发行。目前新加坡流通的钞票面额为:1、2、5、10、50、100、500、1000、10000元,另有1元及50、20、10、5、1分铸币。辅币进位:1元=100分(Cents)。 • 新加坡于1965年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宣告独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国。新加坡于1967年6月12日开始发行自己的钞票“新加坡元”。

  22. 【阅读资料】2-2 常见的外汇

  23. 三、外汇的分类 • (一)按外汇兑换时所受限制的程度划分,分为自由兑换、有限自由兑换和不可兑换三种类型。 • 1.自由兑换外汇是指不需要当局批准,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或者是可以向第三者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支付手段。 • 2.有限自由兑换外汇是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或对第三国进行支付的外汇。 • 3.不可兑换外汇是指对国际经常往来的付款或资金转移施加严格限制的货币,即一国货币不能成为清偿国际间债权债务的手段,出了国门就成了废纸一张。

  24. (二)按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划分,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两种;(二)按外汇的来源和用途划分,分为贸易外汇和非贸易外汇两种; • 1.贸易外汇是指由商品的进口和出口而发生的支出和收入的外汇。贸易外汇包括对外贸易中因收付贸易货款、交易佣金、运输费和保险费等发生的那部分外汇。 • 2.非贸易外汇是指由非贸易业务往来而发生的支出和收入的外汇。非贸易外汇包括侨汇、旅游外、劳务外汇、私人外汇、驻外机构经费以及交通、民航、邮电、铁路、银行、保险、港口等部门对外业务收支的外汇。

  25. (三)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两种。(三)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分为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两种。 • 1.即期外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银行与客户或与同业之间)于当日或两个营业日内按成交时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 • 2.远期外汇是指外汇买卖双方(银行与客户或与同业之间)先行订立买卖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数量、汇率、期限等,在约定到期日,依照合同规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

  26. 【阅读资料】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的规定【阅读资料】2-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的规定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8条(“会员国的一般义务”)规定,一国货币成为自由兑换外汇,必须符合三个条件:①对本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往来项目(贸易和非贸易的付款)和资金不加限制;②不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③在另一个会员国要求下,随时有义务购回对方经常项目往来中所结存的本国货币,可见自由兑换货币在国际汇兑结算中被广泛使用,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可自由买卖,并可不受限制地兑换成其它国家货币。

  27. 四、外汇的作用 • (一)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 (二)加强国际间资金供求关系的调剂,发挥调节资金余缺的作用。 • (三)作为国际结算的计价手段,方便了国际支付。

  28. 第二节 外汇汇率 • 一、汇率的概念 • 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 Rate)指的是一种外汇价格,即用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或者说是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外汇汇率又称外汇汇价、外汇牌价、外汇行市。 • 例如“1美元折合7.7559人民币”就是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即美元的人民币价格。

  29. 二、汇率的标价方法 • 一般商品的标价是以货币表示的,汇率的标价有其特殊性,既可以用本国货币表示外国货币的价格,也可以用外国货币来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这里,本币和外币都有同样的表现对方货币的功能。至于说用本币表示外币,还是用外币表示本币,则取决于一国所采用的不同标价方法。 • 由于确定的方法不同,外汇汇率有不同的标价方法。

  30. (一)直接标价法(1) •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system),又称价格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币(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作为标准,折合为若干单位本币的一种汇率表示方法。也就是说,用1个单位的外币值多少本国货币的方式来表示外币价格的高低。 • 例如:2007年3月7日我国外汇市场上,1美元=7.7415人民币元,这就是直接标价法。等式左边的外国货币是基准货币(或称标准货币),等式右边的本国货币是标价货币。 • 当前世界上,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都是采用直接标价法。

  31. (一)直接标价法(2) • 因为汇率是经常变化的,两种货币汇率发生变化时,基准货币不变化,而标价货币的数额要发生变化。 • 如果单位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增加,则表明外币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即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如果单位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减少,则表明外币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即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32. (二)间接标价法(1) • 间接标价法(indirect quotation)又称数量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本币(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作为标准,折合成若干单位外币的一种汇率表示法。就是说,用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作为标准,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 例如,2007年3月7日,伦敦外汇市场上,1英镑=1.9291美元;纽约外汇市场上,1美元=116.44日元。这就是间接标价法。等式左边是基准货币(或称标准货币),等式右边是标价货币。 • 只有英国和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

  33. (二)间接标价法(2) • 在间接标价法下,两种货币汇率无论如何变化,作为基准货币的本币单位的数额固定不变,两种汇率的涨跌以外币数额的增减来间接表示。 • 如果单位本币折算的外币数额增加,则表明外币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即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反之,则是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34. (二)间接标价法(3) • 实行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最早是英国及其殖民地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美国经济实力迅速扩大,美元逐渐成为国际结算、国际储备的主要货币。为了便于计价结算,从1978年9月11日开始,纽约外汇市场也改用间接标价法,即以美元为基准公布美元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但是对英镑仍沿用直接标价法。

  35. (三)美元标价法(1) • 1.美元标价法出现的背景 • “二战”后,由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于是国际外汇市场上逐步形成了以美元为关键货币来表示其他国家货币的价格的新型的标价方法——“美元标价法”。 • 当前,国际外汇市场上,大多数国家都以美元作为基准货币,本国货币作为标价货币进行汇率标价,而英镑、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欧元和南非兰特等几种货币仍沿袭习惯上的标价方法,即以本身作为基准货币,以美元作为标价货币。这一惯例已被全世界的市场参与者所接受。

  36. (三)美元标价法(2) • 2.美元标价法和非美元标价法的含义(1) • 美元标价法(U.S.Dollar Quotation System)是指以1个单位的美元为基准,折合为一定数额的其他国家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方法。比如2007年3月7日,国际外汇市场上: • 1美元=1.2224瑞士法郎, • 1美元=1.1758加拿大元, • 1美元=116.42日元等。 • 在这种标价法中美元是基准货币,作为计价标准;其他国家的货币是标价货币,作为计算单位。所以,在汇率变化时,美元标价法中美元的数额不变,其他国家货币的数额随汇率的高低而变化。

  37. (三)美元标价法(3) • 2.美元标价法和非美元标价法的含义(2) • 非美元标价法是指以1个单位的非美元货币为基准货币,折合为一定数额的美元来表示汇率的方法。非美元货币作为基准货币,美元是标价货币。 • 如1欧元=1.3143美元,1澳元=0.7765美元等。 • 非美元标价法中基准货币主要指英镑、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和南非兰特等几种货币。在汇率发生变化时,非美元标价法中非美元货币的数额不变,美元的数额随着汇率的高低而变化。

  38. 三、外汇汇率的种类 • (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1)。 • 买入汇率(Buying rate)银行买入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买入汇率,也称买入价; • 卖出汇率(Selling rate):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依据的汇率叫卖出汇率,也称卖出价。 • 由此可见,买卖外汇是从银行的立场出发的。两者之间相差的幅度一般在0.1%-0.5%之间。

  39. (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2)。(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2)。 • 在外汇市场上挂牌的外汇牌价一般均列有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在直接标价法下,较低的为买入价排在前;较高的为卖出价排在后。买入价的数额小于卖出价。例如; • 2007年3月8日,中国银行公布的外汇牌价:100美元=772.41~775.51人民币。 • 前者(772.41)表示中国银行买入100美元外汇时付给客户本币数额;后者(775.51)表示中国银行卖出100美元外汇时,向客户收取的本币数额。其差价为3.1人民币。

  40. (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3)。(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3)。 • 在间接标价法下,较低的为卖出价排在前,较高的买入价排在后。卖出价的数额小于买入价。 例如;某日,在伦敦外汇市场上, • 当1英镑=1.8981~1.8992美元时,前者(1.8981)为卖出价,表示英国某银行卖出外汇1.8981美元的同时向客户收进1个英镑;后者(1.8992)为买入价,表示英国某银行买入外汇1.8992美元的同时付给客户1英镑本币。该英国某银行在买卖美元外汇上,用1个英镑买入得多,卖出得少,差价0.0011美元,为银行的利润收入。

  41. (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4)。(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4)。 • 美元标价法和非美元标价法中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是以基准货币为对象,即报价银行以买入基准货币的价格为买入价;以卖出标准货币的价格为卖出价。例如某日国际外汇市场上: • 1美元= 1.1797~1.1802加拿大元 • 1美元= 1.2729~1.2734瑞士法郎 • 1英镑= 1.8759~1.8762美元 • 1欧元= 1.3316 ~1.3327美元

  42. 【问题诊断】2-4你能鉴别下列表中买价与卖价的区别吗?表2-3 美元标价法与传统标价法中的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区别:

  43. (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5)。(一)根据银行买卖外汇行为不同,分为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现钞买入价(5)。 • 2.中间汇率(Medial Rate):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的平均汇率为中间汇率,即: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卖出汇率)÷2。 • 3.钞价(Bank Note Rate):钞价即为银行购买外币钞票的价格。前述的买入汇率、卖出汇率是指银行购买或卖出外币支付凭证的价格。在银行外汇牌价中除列有买入与卖出汇率外,一般还经常公布现钞价。现钞买入价即银行购买外币现钞的价格。

  44. 【互动地带】2-2 • 在银行外汇牌价中,为什么现钞买入价低于现汇买入价,现钞卖出价与现汇卖出价是一样的?

  45. (二)根据外汇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二)根据外汇交割时间不同,分为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 1.即期汇率(Stop Exchange Rate):当一笔外汇交易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如2007年3月7日,李先生在中国市场上以人民币7.7436的价格购得一定数额美元外汇将用于进口业务,他必须在3月9日(星期五)那天把人民币打进银行去,并从银行获取购得的美元。在交易中使用的7.7436的汇价就是即期汇率。 • 2.远期汇率(Forward Exchange Rate):当一笔外汇交易成交后,交易双方在约定的到期日进行外汇交割所使用的汇率。一般为1~6个月或12个月进行交割。远期汇率的变动受利率的变化和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化的影响。

  46. (三)根据汇率变动情况不同,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三)根据汇率变动情况不同,分为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 1.固定汇率:它是指国家通过各种汇率政策和外汇市场的干预手段,使本币汇率在一定的狭小区间内波动的汇率。 • 2.浮动汇率:是指由货币当局自主调节或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涨落的汇率。

  47. (四)根据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四)根据外汇管制的宽严程度,分为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 • 1.官方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货币规定并公布的法定汇率,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 2.市场汇率:是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的汇率。

  48. (五)根据汇率是否统一,分为单一汇率和复汇率。(五)根据汇率是否统一,分为单一汇率和复汇率。 • 1.单一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其他货币只有一个汇率,各种对外收支和外汇交易均按此汇率进行结算。 • 2.复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其他货币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汇率,对外收支和外汇交易按不同的汇率进行结算。

  49. (六)根据汇兑方式不同,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六)根据汇兑方式不同,分为电汇汇率、信汇汇率和票汇汇率。 • 汇款方式主要有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 • 1.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简称T/T Rate)是银行卖出外汇以后,以电报、电传等方式通知国外的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付款时使用的汇率。 • 2.票汇汇率(Demand Draft Rate,简称D/D Rate)是指银行卖出外汇后,签发一张由其在国外的分支行或代理行付款的支付命令给汇款人,由其自带或寄往国外取款的一种汇率。 • 3.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简称T/T Rate)是银行卖出外汇后,以信函方式通知国外分支机构或代理机构付款时使用的汇率。由于它与票汇相似,所以信汇汇率同票汇汇率通常相同。

  50. (七)根据汇率的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七)根据汇率的计算方法不同,分为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 基本汇率(basic rate):是指一国货币对某一关键货币的比率。所谓关键货币是指该国在国际经济交往和国际储备中使用最多、所占比重最大的自由货币。 • 套算汇率(cross rate):是指两种货币通过以第三国货币为中介,间接地套算出来的汇率,它也称做交叉汇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