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四面八方

四面八方. 南島語族. 紅線部份 平埔族. 外省移民. http://www.kkjh.ylc.edu.tw/ 義工群 /86 級義工 /fanny/fanny.htm. 台灣的文化. 一、前言   臺灣原為南島語族文化圈的一部份。 17 世紀初,漢人尚未大量移入前,曾被荷蘭人佔據 38 年 (1624~1662 年 ) ,接受歐洲文化影響。其後,漢人大量移入,發展出華南農漁業文化。 19 世紀末,割讓給日本 50 年 (1895~1945 年 ) 又融入大和文化;今日的台灣社會,是上述歷史影響下的多元文化社會。. 二、史前文化.

raya-walls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四面八方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面八方 南島語族 紅線部份 平埔族 外省移民 http://www.kkjh.ylc.edu.tw/義工群/86級義工/fanny/fanny.htm

  2. 台灣的文化 一、前言   臺灣原為南島語族文化圈的一部份。17世紀初,漢人尚未大量移入前,曾被荷蘭人佔據38年(1624~1662年),接受歐洲文化影響。其後,漢人大量移入,發展出華南農漁業文化。19世紀末,割讓給日本50年(1895~1945年)又融入大和文化;今日的台灣社會,是上述歷史影響下的多元文化社會。

  3. 二、史前文化 自從1896年日本學者陸續發現臺北芝山岩遺址及圓山遺址以來,百年間,臺灣全境已發現1000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其空間分布,就海拔高度而言,從僅1公尺左右(例如古臺北湖畔的社子遺址)、或5~7公尺(如十三行遺址),至2000公尺者都有;就水平分布而言,北自臺北縣金山鄉南到恆春半島鵝鑾鼻燈塔附近,都發現史前文化遺址。 臺灣大約在5萬年前進入舊石器時代晚期(長濱文化),其後歷經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再經金屬器時代,其中以新石器文化(大坌坑文化、圓山文化和卑南文化)最重要。臺灣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已使用磨製、打製的石器、骨角器和陶器做為生產工具和日常用具,並且喜歡用玉器做為裝飾。這些文化除了本土的發展演化外,和華南及東南亞文化也有互動關係,因此史前時代臺灣原住民的族群眾多,文化複雜、社會組織型態互異。

  4. 三、南島語族文化 臺灣平埔族漢化程度很深,幾乎隱沒不見;目前高山族中的阿美、卑南、泰雅、賽夏、布農、鄒、排灣、魯凱、雅美等文化特徵仍然明顯,其語言、物質文化、社會組織、祭典儀式等各方面都表現出多樣性,譬如紋身、缺齒、貫頭衣、腰機紡織、父子連名、親族外婚、老人政治、年齡分級、獵首、鳥占、靈魂崇拜、室內葬等,都與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特質接近。   信仰方面普遍存在著「祖靈」信印,相信軀殼死亡的同時,靈魂可以永遠地獨立存在。族內的巫師可以降其旨意、命令,以為族人生活信條,而泰雅族「出草」獵人頭的習慣,在信仰的意義上,乃為透過儀式轉換的功能,經由靈魂崇拜的觀念,將被害者的生命「轉化」為守護其社群的靈能。「圖騰」方面,有以樹、箭竹,蛇、山貓、山羊,高山、大石、硫磺口、火山口等為崇拜對象,作為部族、或氏族血統識別的標幟。

  5. 閩南文化(福佬文化) 臺灣漢族則大多數是福建、廣東兩省的移民,其中,福建以漳、泉兩地移民約占80%,因此閩南語(又稱為"福佬話")為臺灣民間的主要方言,被稱為"臺語",閩南文化又稱為「河洛文化」、「福佬文化」。 清代漢人到臺灣後,往往是同鄉群居在同一村莊,常沿用原鄉名為地名,並建廟供奉共同信仰的神明,作為守護神廟,移民透過廟宇的祭祀活動,彼此結合成祭祀組織,廟宇就成為移民社會的信仰及活動中心。不同祖籍的移民,供奉不同的神明,如漳州移民供奉開漳聖王;泉州移民供奉保生大帝及觀音、媽祖。

  6. 客家文化 一般而言,客家人原居中國北方(山西、河南、湖北),後因五胡亂華、宋朝南徙等歷代因素造成北人南遷,南方居民稱他們為客,於是就有了客家一詞出現。   臺灣客家人主要來自中國廣東潮州和梅縣,目前分布於桃、竹、苗地區,或者高雄、屏東、美濃等地。   客家人適應力特別強,為了生活,可以四處為家,漂泊異地,早期的客家人保有傳統的客家精神---「勤儉」、「硬頸」、「念祖」、「團結」、「凝聚力強」。客家人較為保守,有強烈的「我群」意識,珍惜文字、尊重有知識的讀書人,比較重視教育成就。   客家山歌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與鮮明的地方色彩,在體裁上,分為傳統山歌、道情、敘事與新的山歌,臺灣的客家山歌歌詞,一般為七字一句、四字一句。從歌的種類來看,大致分為過山調(歷史悠久)、山歌仔(即興創作)、平板調三種。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是奉祀在公廳或宗祠。客家族群祭拜的神祇以義民爺、三山國王為代表,臺灣各地只要有客家人開墾的地方,就會有三山國王廟。

  7. 先民的遷徙 最早移入台灣的漢人為閩泉州人,繼為漳州及客家人。在台北盆地,泉州人佔據艋岬、大稻埕,漳州人在士林、北投一帶;道光、咸豐年間,由於彰、泉人士頻頻械鬥,客家人為避捲入糾紛只好在今芝山岩到山仔后沿線山區一帶發展,並闢山坡為茶園。客家人最早在永福落腳,但在光緒年間因受漳州人壓力,遷至中壢。於是漳州人取而代之由士林永福往山區到草山而到竹仔湖一帶居住。草山泛指七星山、紗帽山及大屯山所環繞之谷地,一般稱為磺溪內。

  8. 實例 ─ 泉州人 泉州人善經營、重信仰、尊文教。因此在台灣,泉州人的聚落多半呈現一片文風鼎盛、物阜民豐的景象。  台灣有句俗諺:「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落平陽、收佃租;客家人,走山尾、曝菜脯。」從這段俗諺中,我們大致可以領略到,早年中國大陸來台移民的族群聚落地和職業分類等泛象。  像泉州人聚集的地方,就真的如俗諺中所說的一樣,擁有了繁榮的商貿都會景象,「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美稱就是這樣來的。

  9. 實例 ─ 泉州人 石馬在哪裡呢?它是一塊巨石,現在的位置在芝山岩百廿崁前的士林105號公園(名山公園)內,如果你站在雨農橋和至誠路口一定可以見到它,它是傳說中開漳聖王陳元光的坐騎,有著一段傳奇故事。    話說芝山岩惠濟宮開漳聖王是此地漳州人的守護神,他的這匹石馬,每天晚上會下山去吃草。很早以前住在八芝蘭(士林)這裡的漳州人經常和住在艋舺(萬華)的泉州人常為各自的利益發生爭吵甚至打架,常會有人因此傷亡。   泉州人本來不知道為何老是打敗仗,經過道士指點後,才得知每當泉州人攻打漳州人時,開漳聖王便會騎上這匹石馬幫助漳州人,打贏勝仗。泉州人聽了原想上山將廟搗毀,但道士說:開漳聖王是神,這樣做會闖出大禍,倒不如搗毀了那匹馬,沒有了那匹石馬,開漳聖王便不能幫助漳州人了。   然後道士又把石馬晚上下山吃草的地點告訴泉州人。泉州人找來了石匠,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埋伏在大樹後,趁石馬走近時,一口氣的跳上馬背,用鑿子在馬背上猛刺,傷口流出血來,石馬化成了巨石不再動,自此以後泉州人就不再一直打敗仗了。而那道士和石匠亦不得善終,死在今抽水站旁。   現在所看到的石馬上有許多窟窿,相傳石馬身上的窟窿就是在咸豐3年(西元1853年)被當時的石匠鑿出洞來的。

  10. 實例 ─ 漳州人 大陸東南沿海各省早期來台的移民,通常先來的人都是占領港邊、河邊平坦肥沃的地方,晚到的人只好向內陸丘陵發展。為了爭土地和水源,也因為信仰、語言和習俗的差異,經常有械鬥事件發生。 即使是同樣來自福建漳、泉兩地的移民,也沒有辦法避免。泉州人多的地方,漳州人不去;漳州人多的地方,泉州人不愛,兩方人馬儘量保持距離,避免越界,以免橫生事端。 這種現象從基隆的俗諺:「保儀大夫不過獅嶺」、「尪爺不過嶺」就可看出端倪,這兩句話描寫的就是︰漳州人先到基隆地區,占了港邊地利,而泉州人後到,只好翻過獅球嶺到暖暖、八堵、七堵一帶落腳;因此泉州人的信仰神之一保儀大夫就不會輕易翻過獅嶺。 一般來說,早期大陸移民來台,閩籍人士比粵籍人士來得多且早,而閩籍中泉州人又比漳州人來得多,所以以地利來說,泉州人坐海口、開店舖;漳州人就落平陽、收佃租。 說到漳州人,在台灣開發史上舉足輕重的代表性人物主要有三位︰一是顏思齊,他是有歷史記載而明確的來台的第一個漢移民;二是吳沙,他率領著漳、泉、粵三籍墾民開墾了蘭陽平原;三是林平候,他原本在米商商行工作,因經辦全台鹽務而致富,開創了板橋林家的榮景。 總而言之,漳州人在台灣的開發與經營,從北到南、從西到東都有明顯而亮麗的足跡。本集僅以士林、龍潭、永靖、田尾及頭城、宜蘭等幾處重要鄉鎮做歸納式的說明。

  11. 實例 ─ 客家人 客家人的由來: • 客家人根在中原,後來,客家先民因為中原戰亂而南遷,先後遷徙到了贛江、濘江、梅江流域以及南方各省的山區。他們在那裡披荊斬棘,開山造田,落地生根。相對當地原居民,他們被稱為客家,後來也自稱客家。 • 客家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的移民運動緊密相連。在歷史上,客家先民及客家人,曾先後經歷過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運動。南遷漢人渡江後,集中匯聚於贛、閩、粵三省邊境山區,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占了優勢,並形成自己的大本營,客家民系始得在此形成。

  12. 客家文化 • 在一般的客家家庭裡,一般風尚是家族制的數世同堂,雖然現代因社會的發展而使此家族規模趨於瓦解,但是其無形的傳統約束力,仍高過其他族群。客家人在生活各方面,大都以維持家庭俾使屹立不墜為中心,他們對家庭忠誠,其主要價值就在於安定社會秩序。家族的運作由家長主持,由家族中尊長者擔任﹙不一定由最年長者擔任 ),家長統率全家,有絕對的權力。家長健在時,雖子孫滿堂,也不分家。 • 說起客家婦女,無疑地深受大家的欽敬。由於客家丈夫多離鄉背井以維持家計,故客家婦女自然成為一家的實際支柱。客家人雖不免受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但是兩性間仍較他族為平等。客家女性自小與男性一同勞作,因此自古即無纏足的陋俗。舉凡往來種作,上山割草,乃至家中瑣碎的例行家務,無一不攬,對公婆予以無微不至地關懷,與丈夫相敬如賓,並無時不給予精神支持,憂丈夫之憂。故她們實為中國婦女傳統典型。

  13. 客家的生活特色 客家習俗─客家人的禮俗 客家人的信仰─義民廟 客家文物 客家音樂─客家童謠客家山歌八音、九腔十八調 客家文學─客家詩作客家繞口令俗諺、故事客家食品─客家美食擂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