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likes | 973 Views
黄红武 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加快建设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 —— 关于加强厦门理工学院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目录. 前 言. 一、为什么要加强学科建设?. 二、学科建设内涵及几个关系.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四、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结 语. 前言. 两个提问: 提问一:评估专家访谈时对我的提问 您认为评估之后学校下阶段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提问二 : 我回答评估专家的反问 您认为哪一个关键词能高度关联高校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
E N D
黄红武 二零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加快建设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 ——关于加强厦门理工学院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目录 前 言 一、为什么要加强学科建设? 二、学科建设内涵及几个关系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四、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结 语
前言 两个提问: • 提问一:评估专家访谈时对我的提问 您认为评估之后学校下阶段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 提问二:我回答评估专家的反问 您认为哪一个关键词能高度关联高校的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 答案可能不是唯一的,但我的回答是: ——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比翼齐飞!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一)是国家的需求 • 3月:召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出台“高教三十条”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作为省内两个高校代表:我校和福建师大参会) • 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两次会议都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改革发展的新方向。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二)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 省:召开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市:召开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2)发展海洋经济——2015年 海洋经济产值7000亿 ——2020年 海洋经济强省 (3)发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战略性支柱产业 • 我们身处广泛而深刻变化的时代,无不深切地感受着现实的急速发展变化,“改革”、“创新”排山倒海,而大学的有效路径到底在哪里?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由“返本”而“开新”,当是值得我们用心的话题。 • 返本开新,“本”应当返回到哪里呢?我们的校名为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echnology”这个词,就是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成实际目的,技术是计划性变革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其结果是系统或产品的改进,宗旨是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三)是学校发展阶段的必然 • 已圆满并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规划的目标,正在顺利实施第二个五年规划,办学成就斐然: •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 专业设置紧贴市场,亲产业专业持续布局; • 培养模式探索改革,教学管理日趋规范; • 师资结构强调优化,师资素质大幅提高; • 闽台合作富有特色,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 实践实训条件先进,政产学研有机互动; •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服务地方初有成效。
2004年: • 全国高校:651所——我校排名:648位 • 全省高校:16所——我校排名:第16位 • 省内新建:7所 ——我校排名:第7位 • 2011年: • 全国高校:841所——我校排名:452位 • 全省高校:23所——我校排名:第10位 • 省内新建:11所——我校排名:第1位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三)学校发展阶段的必然 七年时间,大学排名上升了200名,学校排名(中国校友会网)和本科培养质量(中国大学评价)两项排名都处在省内二本首位,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了硕士点,基本确定了争办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目标和定位。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两个重要里程碑 • 2011年10月,成为国家首批“服务国家特别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 实现了办学层次的突破和提高,标志着我校不但具有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办学资格,更具有国内同类高校中少数具有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硕士人才的培养资格,开启了一所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新纪元”;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两个重要里程碑 • 2012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以“清新的精神风貌、突出的办学成绩”获得了评估专家高度一致的认可,在再一次有理由自豪、有必要自信的同时,也找到了差距和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这两件大事既标志着我校“升本”后的两个办学历史的重要时间节点,又引出了学校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 2005-2010年:规模扩张与办学条件建设为主,以做规模、打基础为核心; 转 入 • 2011- ,外延发展与内涵建设并重,以内涵建设为主,外延发展为辅,以提高质量和打造品牌为核心 • 虽然我们目前还无法以所取得的成就去与顶尖大学比拼成功,但我们可以用付出的努力与代价去衡量成功,去与它们比拼。为此,我们应当在与学科建设相关的办学治校管理上狠下功夫!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四)是适应学校办学定位的客观结果 • 总体目标: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 • 具体目标: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 增强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能力
如:哈佛的政治学、商业管理、医学; 剑桥的数学、物理; 莫斯科大学的力学与数学等。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四)是适应学校办学定位的客观结果 • 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核心和龙头,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的基础和支撑。 • 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没有特色的学科也就办不成有特色的专业,进而更办不成富有鲜明特色的大学! •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是按照各个学科来进行的,大学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又是通过各个学科表现出来的。 当今世界一流大学无不以拥有一流的学科而著称。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 这就要求: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双轮驱动,两翼齐飞。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当前,高等教育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抓专业建设有共识,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在抓专业建设的同时,要不要提学科建设,什么时候提合适,它与专业建设是一个什么关系,与高校四大职能的履行是什么关系,大家在认识上并不一致。 有的人认为,新建本科院校不宜过早提学科建设; 有的人认为,一般本科院校只提专业建设,重点大学才提学科建设; 有的人认为,学科建设就是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的事。 今天,我们就来对此作一些思考:
一、为什么加强学科建设? •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到底是什么关系? •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 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怎样?将如何发展?也就是说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 学科:当科学发展到某一阶段,人们会把某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事物或现象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群,构成一个统一的领域,并把这一特定的领域作为科学研究对象,就形成了学科。 • 专业:是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课程组合,专业可以由一个学科组成,也可以跨几个学科。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 学科建设:以学科学术性质为核心所展开的建设活动,是集学科方向建设、学科梯队建设、基地建设和项目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建设,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社会职能的载体。 • 专业建设: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主要指从学校整体角度,主要考虑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重点专业的建设与扶持等宏观层面问题; 微观:在系部和二级学院,专业建设主要就某一具体专业讨论相关问题,主要包括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以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法革新等内容为重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 学科建设的要素 • 学科方向的确立与凝练——基础 • 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学科梯队的建设——关键 • 研究基地与平台——依托 • 科学研究——载体 • 学术环境——土壤 • 学科经费——保障 •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学科水平的体现
案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在“十一五”期间新开的290门课,90%的本科毕业论文,100%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都是结合科研项目进行的。同时,他们新增的17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其中包括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都是在科学研究的推动下产生的。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关系 • 反映一个学校办学实力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 •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建设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和依托; 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 • 专业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工作,是基础;学科建设是学校办学的龙头工作,是特色,是可持续发展。这是两个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个体,各有侧重,相互协作。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 • 区别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 • 科学研究工作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研究的组织工作。 • 学科是高水平科研的基础,而科学研究则是学科发展的载体和抓手,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前提。 • 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是高校履行职能和提升层次的重要渠道,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是学科建设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简单地把科学研究水平与学科发展水平划等号,而置学科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功能于不顾,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抹杀大学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区别,从根本上否定大学进行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美国硅谷 日本的筑波科技园 北京的中关村 台湾的新竹科技园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 学科建设的核心不外乎是人才培养、创新知识与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归宿还是要服务于社会。 (三)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的关系 硅谷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工业园区,它的发展壮大和斯坦福大学的支持密不可分。斯坦福大学不仅为硅谷划出费用、土地,而且扶持企业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硅谷的成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兴办科技园区的热潮。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 事实证明,凡是高校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其科技创新能力就越强,大学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就越高(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等省市)。 • 地方经济发展是高校学科建设的活水源泉。 如: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横向科研项目获取、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就业市场等,都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程度。 (三)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的关系
二、学科建设的内涵以及几个关系 (四)学科建设与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 • 大学的学科中包含了文、史、哲、艺等大文科,学科建设的范围就已包括了建设大文科和与文化产业有关的理工科,它的建设结果势必会影响到社会文化事业/产业。 • 学科建设营造的学术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实现文化理想,是大学履行文化使命中的应有之义。 • 大学必须以文化创新为依托,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推进协同创新(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 学科服务定位:与地方关之痛痒、应之所求、纳之精华,为之服务 • 发展战略定位:特色的工科、精致的理科、应用的文科 • 先后两次遴选省级(6个)、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1个)。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2007年启动学科建设 • 在符合厦门及福建产业结构需求的领域(如汽车、电子、土建、IT、材料、商务、翻译、文化产业、水处理等)做了些初有成效的应用研究。 • 在车辆工程学科形成了实验、检测、设计分析集成的自主研发体系,具有了省内相对优势,并可望在高压电气检测、风工程技术等方面建成省内最好的研究和实验基地。 • 基本形成了亲产业的学科格局,涉及6个国家学科门类。 • 27个一级学科,40个本科专业、55个本科专业方向;2个硕士点。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 学科队伍建设:实施251人才工程(67名)和“532人才结构工程;博士150余名。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 科研实力:升本后科研经费总量不断提升。今年,获国家级项目11项,其中,国家自科基金10项(省内所有机构里排在第九),社科项目1项(第一次突破);获省部级项目37项,其中,自然项目24项,社科项目13项,逐步显现出促进地方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突出闽台科研合作,与台湾高校联合研制车辆、开展闽台民俗调查等。 • 研究生教育:车辆工程、电气工程二个领域获专业硕士招生资格。招收首届研究生48名。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 学科建设平台:构建了部、省、市、校、校企联合的立体科研平台,建成7个部省厅级、9个市级、9个校企合作平台以及33个校内研究所。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总体概况 • 服务地方发展:有所作为,启动实施《服务厦门行动计划(2009-2013)》(三大平台十大项目),建立校地、校区、校企常效合作机制;正在制订《服务厦门深化两岸合作交流综改方案行动计划》;开展设备对外开放服务(300余次/年);参与或制订政府各类战略规划(约10项/年);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咨询,2011年项145项948.962万元;与经发局、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联合创立“厦门市中小企业成长支持中心”。 • 学科经费投入:具有相对优势,投入力度在全省乃至是全国同类型高校中较高。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建设经费累计共投入2650万,其中工科学校配套500万/个,文科200万/个;校级重点建设/培育学科累计共投入1856.25万; • 科技交流活动:讲座的数量已稳定在每年150场左右,其中院士和知名学者来校进行学术讲座场次站30%以上。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 集 美 大 学 福建工程学院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教学状态及指标对比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教学状态及指标对比 • 通过与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差距: • 本科专业设置数比我校多; • 全日制学生规模比我们略大; • 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获准数比我们多。尤其是作为同类 • 院校的福建工程学院,已经在一些国家级项目上有突 • 破,获准数明显在我校之前。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就业指标对比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就业指标对比 2012 届 三校相同专业的就业率对比表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人才培养质量、招生就业指标对比 培养质量(2012福建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国大学评价》 • 通过与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差距: • 七月份就业率比我校高,尤其是从从相同专业的就业率对比中, • 可以明显看出 ,福建工程学院比我们高很多(当然个中有诸多原因); • 本科升学率(考研人数)比我校高;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学科建设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学科建设 • 通过与集美大学、福建工程学院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差距: • 集大有博士点,福建工程已经有学术硕士学位点; • 省级重点学科我校最少; • 在科学项目上,国家级项目的获准数,我校虽比福建工程学院略高,但省部 • 级项目明显比工程学院少; • 横向课题经费集美大学最高,福建工程学院校办产业所产生的效应亦已体现; • 创新团队建设略滞后,省级最少; • 科技发明数量较少; • 获国家级、省级高级别奖项明显较少。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人才引进政策对比
三、我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分析 (二)与目标高校对比分析——人才引进政策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