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likes | 1.05k Views
教练式班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青少年生活技能”子课题“学习教练技术”课题组 爸妈在线全能培训中心 爸妈在线教育研修中心 爸妈在线心理研修中心. 我是张蓝兮. 中国教育学会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青少年生活技能”子课题“学习教练技术”课题组副组长 爸妈在线专家宣讲团成员 高级心理教练、高级心理咨询师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聪明学习法倡导者 中学语文教师 班主任 智慧家长.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在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与崔其升校长合影.
E N D
教练式班主任 中国教育学会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青少年生活技能”子课题“学习教练技术”课题组 爸妈在线全能培训中心 爸妈在线教育研修中心 爸妈在线心理研修中心
我是张蓝兮 • 中国教育学会学会“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青少年生活技能”子课题“学习教练技术”课题组副组长 • 爸妈在线专家宣讲团成员 • 高级心理教练、高级心理咨询师 •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 聪明学习法倡导者 • 中学语文教师 • 班主任 • 智慧家长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研究与实践”总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在山东杜郎口中学考察,与崔其升校长合影
我的儿子和现代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合影我的儿子和现代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梅玲合影
总:总结 听话很重要, 占到聪的一半; 也说明听话 是种能力 两点做眼睛 聪 口在心上 想好在说 心做定海神针, 稳定才能发展
不知道 的变知道 最好的 学习就 是模仿 学 唯有模仿 才能快速 模仿成功教师 的思维模式
习 不做神经病 巧克力精神
通:孚,信用 爱 安全 朋友:相爱相知,互相成全
生命价值 从课堂教育的知识价值扩展到参与者的个体生命价值。对学生来说,从他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到高中(或者职业学校)再到大学来计算,差不多15年左右的时光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在学校中极大部分时间又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对教师来说,如果从25岁开始从教到退休,几乎有30多年的时光是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中度过的。所以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不仅具有知识价值,而且是人生奋斗之路上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这段人生道路会给师生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是体现师生的个体生命价值的经历。
34 56 43 66 34 57 100 100 100 那里不一样?
生命价值在于我们关注什么 我们应当关注的 不是那一个学生更聪明, 而是一个学生在 哪些方面更聪明。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一章第二条 》 •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 主要实施者——专职班主任 • “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 引领者——教练员 • “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专职班主任 班级工作 的组织者 班级体建 设的指导者 中小学思想 道德建设的骨干
人生导师 教练员 专职班主任
教练员 教:示范 练:训练
人生导师 学习的导师 做人的导师 做事的导师 与人相处 的导师
班主任=教练 • 教练——“叫”“练” 1、是指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 2、是一种帮助他人发现自我潜能,以期完成目标的技术或方法 • 创设成长的平台(不要期望学生在打击中和失败中建立信心,只可能在肯定和鼓励中建立信心) •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助手,还是学生成长的“粉丝”
学习的导师 •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兴趣是“导”出来的,不是天生的 • 着眼于诱导——变苦学为乐学 • 着力于引导——变死学为活学 • 着重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 • 着手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
为什么毛主席这样说 • 毛主席对斯诺说过:“伟大的统帅、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就是教员,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教员,其他的一概辞了。”
南京市提升学习力冬令营实验 2008年1月29日-2月4日,南京市32名初一学生参加了学习力提升冬令营。本次冬令营的师资包括语、数、外名师外,还聘请了营养师、体育特级、心理名师、教育测量专家、教育科研专家,共26位,组成了攻关团队,试图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探查清楚影响学习力的关键因素。 实验对象是:智力相同(同为中等智力),16位为学优生,16位为学困生。在师资、营养、锻炼、心理支持类似的条件下,研究学优生与学困生在学习力方面的差异。 研究人员通过亲自教学、课堂观察、作品分析、心理访谈、心理测试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
从8位心理专家介入的启示 • 此次为32名学生配备了8名心理老师,每名心理老师负责跟踪4名学生。为不影响学生上课,采用“封闭授课+摄像头实时观察+中午单独心理辅导”方式。同时,学科老师还要跟心理老师集体备课,由心理老师提出每个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再由学科老师融入课程设计之中。 • 教学加上心理技能,为教师增加一双更有力的翅膀!
自我尊重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快速学习法的创始人科林 罗斯说:在我们研究出的成果中,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这个:对于我们是否是好的学习者,或者干脆就是能否做好任何一件事而言,我们的自我形象是最重要的。 每一个教育上的积极转变都始于自尊,或自我形象。 一切学习行为出自学习者的自我需要。“你可以告诉我,但是你不能让我学。”
班主任 主要工作方向 集体:班级建设 个人:学生成长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 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 每一个人都具备了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 凡事必有至少三种以上解决方法 • 并无难处理的学生,只有难处理的关系及不善于变通的教师 •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 沟通(教学)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 优秀是可以复制的 • 不是知识,而是训练让人成为大师 • 有目标和计划的人发号施令,没有目标和计划的人被人发号施令
NLP 身心语言程序学 实用有效的思想 实用有效的行为技巧 N:Neuro(身心) 神经系统控制我们的 感觉器官和功能去维持 与世界的联系 L:Linguistic(语法) 我们的头脑和身体之间 的联系机制所用的语言 模式和语法规则 P:Programming(程序) 我们的意念、感觉和 行为是习惯性的模式, 可以经由提升我们 “思想”得以改善。
班主任工作+NLP教练=教练式班主任 • NLP是研究我们的大脑如何工作的学问。凭着知道脑如何工作,我们可以配合和提升脑的运作效率,因而使人生更成功快乐。 • 美国科罗拉多政府曾给出了一个贴切的定义:NLP是关于人类行为和沟通程序的一套详细可行的模式。 • NLP的中心学问之一就是模仿。 • 运用NLP教练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技术和人,就是教练式班主任。
NLP教练技巧——前提假设 • 我们无需绝对接受这些前提假设,只要暂时假定它们成立——世界上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并且以这个假定的态度去处理需要面对的情况,然后用产生的效果去让自己决定下次应否在用同样的假的态度。 • NLP不是追求“真理”或“真相”的学问。NLP追求效果——在三赢的基础上(你好、我好、世界好)的效果。NLP也不相信绝对,它不是拒绝或否定“绝对”存在,而是不会花时间去寻求或证明 “绝对”是否存在。
前提假设犹如精神世界的免疫系统 火焰草的种子
核心前提假设 • NLP拥有许多前提假设可以作为教练式班主任的实践指南。其中我们选择了十二个核心前提假设,作为支持教练式班主任,把新的观念和技能整合到教练式班主任技术中去的核心前提假设。 • 前提假设就是让自己不受到伤害,同时也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教练式班主任的十二个前提假设 •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 行为并非人的本质 • 每一个人都选择给自己最佳利益的行为 • 每一个人都具备了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 凡事必有至少三种以上解决方法 • 并无难处理的学生,只有难处理的关系及不善于变通的教师 •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 沟通(教学)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 • 做事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得到成功,要么得到学习 • 优秀是可以复制的 • 不是知识,而是训练让人成为大师 • 有目标和计划的人发号施令,没有目标和目标的人被人发号施令
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 没有两个人的人生经验会完全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会是一样。 •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造了这个世界的奇妙可贵。 •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 • 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都是在不断演变中,所以没有一个人在两分钟是一样的。 • 两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不一样,不一定会使两个人不能沟通或者发展出良好关系。 • 给别人空间也就是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才能有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 同样地,自己与别人的看法不同,也是正常的事。 • 当尊重别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的同时,我们也有权利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每个人都选择给自己带来最佳利益的行为 • 每一个人做任何事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深层需要。 • 每一个人的行为,对他的潜意识来说,都是当时环境里最符合自己利益的做法。 • 因此,每个行为的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 • 动机不会错,只是行为不能达到效果(满足背后正面动机的效果)。 • 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个人。 • 了解和接受一个人的正面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 动机往往处于潜意识的层面,不能意识地说出来。 • 找出行为背后的动机,最容易的方法是问该行为企图得到什么价值。 • 任何行为在某些环境中都会有其效用。 • 因此,没有不对的行为,只有在当时环境中没有效果的行为。
每个人都已经具备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资源 • 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快乐的经验,也即是说有使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 • 人类只用了大脑能力的极少部分,增加对大脑的运用,很多新的突破便会出现。 • 增加运用大脑的能力,人类比以前更易把效果提升(现在已有大量的技巧发展出来)。 • 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改变思想而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因而改变自己的人生。 • 每天遇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成功快乐的因素,取舍全由个人决定。 • 在所有事情或经验中,正面和负面的意义同时存在,把事情或经验变为绊脚石还是踏脚石,由自己决定。 • 成功快乐的人所拥有的思想和行为能力,都是经过一个过程而培养出来的。在开始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所具备的条件一样。 • 有能力给自己制造出困扰的人,也有能力替自己消除困扰。 • 情绪、压力、困扰都不是源自外界的事物,而是由自己内心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系统产生出来的。 • 自己不信有能力或有可能,是使自己得不到渴求的成功快乐的最有效保证。
行为并非人的本质 美国新泽西州的一所学校里,有一个这样的班:这个班共有26名学生,个个都曾有过不光彩的历史,或吸过毒,或进过少年管教所。家长和老师对他们无可奈何,故而嫌弃他们。 新学年开始时,一个新来的女教师接管这个班,她的名字叫菲拉。上第一堂课,菲拉一反惯例,并不是声色俱厉地训斥,而是意味深长地给孩子们出了这样一道题: 在世界现代史上有这样三个人:第一个人信奉巫医,酗酒成癖,嗜烟如命,有两个情妇;第二个人贪睡,每天到中午才起床,每晚要喝一公升白兰地,曾因吸食鸦片被两次赶出办公室;第三个人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他坚持素食,不吸烟,只是偶尔喝一点啤酒,年轻时无违法犯罪记录。请大家想想,后来这三个人中哪一个能成为造福人类的人?
无一例外,孩子们都认为能为人类造福者肯定是第三个人。无一例外,孩子们都认为能为人类造福者肯定是第三个人。 然而,女教师的答案却出乎大家意料:“孩子们,你们错了!这三个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风云人物:第一位是富兰克林.罗斯福,身残志坚,连任四届美国总统;第二位是温斯顿.丘吉尔,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曾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三个是臭名昭着的阿道夫.希特勒,一手夺去了几千万无辜生命的法西斯恶魔。”这个答案犹如霹雳炸响在课堂,大家面面相觑,吃惊得简直不知所措,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撼。 菲拉接着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有如电光石火,照亮了26颗蒙昧的心灵:“孩子们,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吧,从现在开始,努力做有益于己也有益于人的事情,你们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人物!”
人的行为和人的本质 • 要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清晰的概念。作为老师,请小心表达你不能接受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他的“身份”。 • 行为并非人的本质。 • 教师应该清楚学生可能产生哪些类型的偏差行为及其隐含的目的。 • 12岁以下的学生的偏差行为目的有:获得注意、争取权利、报复、自暴自弃。 • 青少年还增加了追求兴奋刺激,寻求同伴接纳、表现优越感。
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 • 光说做法有道理或者正确而不顾是否有没有效果,是在自欺欺人。 • 在三赢(我好、人好、世界好)的原则基础上追求效果,比坚持什么是对的更有意义。 • 说道理往往是把焦点放在过去的事情上;注重效果则容易把注意力放在未来。 • 有道理是由理性方面的标准来决定的。因为没有两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是一样,所以,没有两个人的“道理”是一样的。故此,坚持道理,只不过是坚持一套不能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的信念、价值观和规条。 • 真正推动一个人的力量是在感性的一边,要有效果就要加上了理性方面的认同才回出现。故此,有效果需要一个人的理性和感性上的共鸣。 • 有效和有道理往往可以并存,但必先由相信有这个可能的信念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