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62 Views
第八章 财 产 清 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的种类. 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 财产清查的含义 财产清查,就是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各项财产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确定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并据以调整会计账簿,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货币资金. 账 簿. 实物资产. 债权债务. 核对. 账面结存数 实际结存数.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二) 财产清查的意义
E N D
第八章 财 产 清 查
第一节 财产清查概述 财产清查的意义 财产清查的种类 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财产清查的含义 财产清查,就是根据账簿记录,对企业的各项财产进行实地盘点和核对账目,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确定实存数与账存数是否相符,并据以调整会计账簿,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货币资金 账 簿 实物资产 债权债务 核对 账面结存数 实际结存数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二)财产清查的意义 1.为会计信息系统有效地运行提供一定的保证 通过财产清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可靠。 2.为内部管理制度的实施创造有利的条件 通过财产清查,健全财产物资保管制度,保护财产物资安全 。 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挖掘库存潜力,改善库存结构。
二 、财产清查的种类 按清查执行单位 按清查范围 财产清查 按清查时间 全面清查 局部清查 定期清查 不定期清查 内部清查 外部清查
清查前 清查时 清查后 三、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 在本单位的行政领导下,组织成立由会计、业务、仓库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财产清查的专门班子(如财产清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清查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主要工作有: 制订财产清查的计划 具体组织清查工作 及时对清查结果进行处理
三、财产清查的准备工作 (二)业务准备 1.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在财产清查前,进行对账结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 2.财产物资部门和保管人员,应对所保管的各种财产物资,归类整理,排列清楚,挂上标签,标明品种、规格和结存数量。 3.准备好各种必要的、精确的度衡量器具和有关清查的登记表册。 4.银行存款和结算款项的清查,还应取得对账单。
第二节 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货币资金财产清查 实物财产的清查 应收应付款的清查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 (一)现金的清查 • 清查方法:实地盘点法。 • 清查手续:填写“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 清查内容:账实是否相符;是否有违反现金管理条例的收支;有无白条抵库;是否有超限额库存。 现金盘点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盘点员签章: 出纳员签章:
两者余额不符的原因有二:一为存在未达账项;二为记账有误。两者余额不符的原因有二:一为存在未达账项;二为记账有误。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1.清查方法: 与“银行对账单”核对。即核对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看其是否相符。 2.清查手续:若存在“未达账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一、货币资金的清查 (二)银行存款的清查 3.未达账项 (1)未达账项的含义 对于同一项业务,企业与银行之间一方已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没有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尚未记账的事项。 (2)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企业已记增加,银行未记增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企业已记减少,银行未记减少(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银行已记增加,企业未记增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银行已记减少,企业未记减少(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项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 余 额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 项 - = + 银行对账 单余 额 +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 项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项 -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3年 8 月 31 日 228 000 168 00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某企业2003年8月31日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168 0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余额为228 000元。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3年 8 月 31 日 228 000 168 00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40 000 银行代企业收到销货款40 000元,银行已收妥入账,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所以尚未记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3年 8 月 31 日 228 000 168 00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40 0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34 000 银行代企业支付的电费34 000元,银行已记账,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所以尚未记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3年 8 月 31 日 168 000 228 00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40 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 6 0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34 000 企业将收到的销售货款的转账支票6 000元送存银行,企业已记银行存款增加,但银行尚未记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3年 8 月 31 日 168 000 228 00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40 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 6 0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34 00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60 000 企业开出转账支票60 000元付购料款。企业已记银行存款减少,但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银行尚未入账。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03年 8 月 31 日 168 000 228 000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银行对账单余额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 40 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 6 0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 34 00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 60 000 174 000 174 000 调节后余额 调节后余额 注意:“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二个作用: 一是用来核对银行存款的工具,它不是原始凭证,不可以作为企业银行存款核算的依据。二是其调整后余额反应了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数额。
财产物资盘存制度是确定财产物资期末账面结存数量,进而计算出存货结存成本的方法。包括: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财产物资盘存制度是确定财产物资期末账面结存数量,进而计算出存货结存成本的方法。包括: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 二、实物财产的清查 (一) 确定实物财产账面结存的盘存制度
1.永续盘存制 (1)永续盘存制的概念 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通过财产物资设置明细账,逐笔登记其收入数和发出数,随时结出财产物资(存货)结存数量进而计算出结存成本的方法。 原材料明细账 材料名称:A材料 单位:千克 平时既登记增加又登记减少 期末账面数量=期初数量+本期增加数量-本期减少数量
(2)永续盘存制下的账簿组织 第一,会计部门应设置“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其下按商品大类设置二级账;在二级账户下按每种商品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数量、金额双重计量。 第二,仓储部门应按各种财产物资分户设置保管账和保管卡,由记账员和保管员分别进行金额和数量的核算。 1.永续盘存制
(3)永续盘存制的优点与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便于随时掌握财产的占用情况及其动态,有利于加强财产管理,有利于实施会计监督。 ●缺点:存货的明细分类核算工作量较大,需要较多的人力和费用。 ●适用范围:为大多数企业所采用。 1.永续盘存制
2、实地盘存制 (1)实地盘存制的含义 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平时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在期末时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的数额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本月减少数,并据以登记入账的一种制度。
2、实地盘存制 (2)实地盘存制下发出存货、期末结存数量与成本的计算 计算公式: 期末存货结存数量 = 实地盘点数量 本期减少数 = 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数-期末结存数 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结存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期减少 期初 本期 期末 存货成本 结存额 增加额 结存额 - = + 采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计价方法确定。
2、实地盘存制 (3)实地盘存制的优点与缺点及适用范围 ●优点:核算工作简单,工作量小。 ●缺点:财产的减少数缺乏严密手续;倒轧出的各项财产的减少数中可能存在一些非正常因素,不便于实行会计监督。 ●适用范围:只对那些品种多、价值低、收发交易比较频繁,数量不稳定、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存货,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鲜活商品的核算。
(二)清查实物财产的方法 1.实物财产的清查方法 ◆实地盘点法:对各项实物通过逐一点数、过磅、量尺等 ◆技术推算法:利用技术方法对财产的实有数进行推算的一种方法。对于那些大堆、笨重,但存放有一定规则的财产物资,如露天堆放的原煤,不便于称量,可以在抽样盘点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推算。如原煤,可以用单位体积重量乘以体积求得全部结存数量。 ◆抽样盘存法 :对数量多、重量均匀的实物财产采用抽样盘点办法确定其的实有数的一种方法。 ◆函证核对法:指对委托外单位加工和保管的物资采用向对方发函方式确定财产实有数的一种方法。 2.清查手续 应填写“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表”。 ※ “实存账存对比表”是重要的原始凭证。
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盘点情况报告表 年 月 日 单位(部门)名称: 金额单位:元
三、应收应付款的清查 1.清查方法:询证核对法,即同对方核对账目的方法。 2.清查手续:应填写“往来款项对账单”。即编制应收、应付款项对账单送往各单位进行核对。核对后,填制“结算款项核对登记表”,如核对不符,进一步查明原因,再行核对 ,直到相符为止。
一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原则与步骤 第三节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财产清查结果的基本含义 财产物资的账面结存数 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 < 盘盈 财产物资的账面结存数 > 财产物资的实际结存数 盘亏
一 .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原则与步骤 1.处理原则:应按照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处理。 2.主要步骤: ▲核准金额,查明差异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 ▲报经批准后,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予以核销。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一)账户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的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的毁损的价值及其报请批准后的转销数额。 借方待处理财产损溢贷方 (1)各项财产的盘亏或毁损金额 (1)各项财产的盘盈金额 (2)盘亏或毁损报经批准后的转销数 (2)盘盈报经批准后的转销数 期末一般无余额 设“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明细账户
(二)财产物资盘盈的核算 1.库存现金盘盈 • [例1]某企业2000年3月份进行库存现金清查,发现长款50元,原因待查。 • (1)借:现金 50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 • (2)经反复核查,未查明原因,报经批准转作营业外收入处理: •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50 • 贷:营业外收入 50
2.固定资产盘盈 [例]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机器一台,同类机器的市场价格为 5000元,估计价值损耗(已提折旧)3000元。 (1)批准以前,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2000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 (二)财产物资盘盈的核算
3.存货盘盈 [例]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材料8000元。 (1)批准以前,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 8000 贷: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0 (2)批准后,作转销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8000 贷:管理费用 8000 (二)财产物资盘盈的核算
(三)财产物资盘亏或损失的核算 1.库存现金盘亏 • [例 ]某企业2002年5月份进行库存现金清查,发现短款30元,原因待查。 • (1)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0 • 贷:现金 30 • (2)经查,该短款属于出纳员的责任,应由出纳员赔偿,向出纳员发出赔偿通知书。 • 借:其他应收款——出纳员××× 30 •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30
[例 ] 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设备一台,账面原价 10000元,已提折旧8000元。经查属于非常事故造成的。 (1)在批准前,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000 累计折旧 8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 (2)批准后,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亏 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2000 2.固定资产盘亏
例.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某种原材料实际库存较账面库存短缺2000元,库存商品短缺6000元。例.在财产清查中,发现某种原材料实际库存较账面库存短缺2000元,库存商品短缺6000元。 (1)批准前:应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0 贷:原材料 2000 库存商品 6000 3.存货盘亏
(2)批准后,再根据造成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2)批准后,再根据造成盘亏和毁损的原因,分别以下情况进行账务处理: A、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的盘亏和毁损,经批准后计入管理费用。本例中有2 000元。 B、属于管理人员过失造成的应由过失人负责赔偿。本例中有1 000元。 C、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 ,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和残料价值后,计入营业外支出。本例中自然灾害造成的非常损失有5000元,保险公司同意赔偿3000元。 3.存货盘亏
根据批准处理意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2000 其他应收款— ××× 1000 — ××保险公司 3000 营业外支出 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8000 3.存货盘亏
1.应收款项清查结果的处理 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如发现长期应收而收不回的款项,即坏账损失,经批准予以转销。坏账损失的转销在批准前不作账务处理,即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根据企业采用的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批准后:如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坏账损失,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 贷:应收账款 ××× 如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编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 ××× 贷: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四)应收应付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2.应付款项清查结果的处理 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如发现长期应付而无法支付的款项, 经批准予以转销。 无法支付的款项,在批准前不作账务处理,即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按规定的持续批准后,计入“资本公积”账户。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账款 ××× 贷:营业外收入 ××× (四)应收应付款项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