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k likes | 1.88k Views
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 主讲:姜珉. 第一章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主要内容: 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及任务 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与特点 3.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1.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及任务. 目的: 1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建筑市场经济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3 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 4 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合同履约率 5 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努力开拓国际建筑市场. 任务: 1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2 努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E N D
合同管理与工程索赔 主讲:姜珉
第一章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 主要内容: •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及任务 • 2.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与特点 • 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1.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的及任务 • 目的: • 1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建筑市场经济 • 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3 规范建筑市场主体、市场价格和市场交易 • 4 加强合同管理,提高建设工程合同履约率 • 5 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努力开拓国际建筑市场
任务: • 1 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 2 努力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 3 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 4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造价的重要依据
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目标与特点 • 目标: • 1 保证项目三大目标的实现 • 2 合同各方面协调 • 特点: • 1 项目周期长 • 2 工程价格高 • 3 合同变更频繁 • 4 合同管理工作复杂 • 5 合同实施风险大 • 6 合同管理职能的特殊性
3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 方法: • 1 健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法规,依法管理 • 2 建立和发展有形建筑市场 • 3 推行合同管理目标制 • 4 合同管理机关严肃执法
手段: • 1普及合同法制教育,培训合同管理人才 • 2设立专门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 • 3 积极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 • 4 积极开展“重合同,守信用”的评比活动 • 5 建立合同管理的微机信息系统 • 6 借鉴和采用国际通用规范和先进经验
第二章 建设工程法律基础 • 主要内容: • 1 合同法律关系 • 2 建筑法律制度 • 3 担保制度 • 4 工程建设保险制度
1 合同法律制度 • 1.1 概念 • 1.1.1 法律关系 • 1.1.2 合同法律关系 • 合同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 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 客体:行为、物、智力成果 • 内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案例2.1 • 东方纺织厂 神州贸易公司 建设沙厂 • 2001.8 合同 • 供给21支纱20吨,2000元/吨 • 2001.12底 货到付款 • 合同:1800元/吨 • 事由:原材料上涨 2002.4东方纺织厂以神州贸易公司及建设纱厂违约为由,提起诉讼。
1.2 法律事实 • 合同法律关系的产生 • 合同法律关系的变更 • 合同法律关系的消灭 • 分类: 事件 • 行为
1.3 代理 • 1.3.1 特征: • 1.3.2 种类: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 1.3.3 代理权 • 1.3.4 无权代理
1.4诉讼时效 • 1.4.1 概念: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制度。(消灭时效) • 1.4.2 作用: • 维护社会关系的稳定 • 督促当事人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有利于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
1.4.3 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 • 从受害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 1.4.4 诉讼时效中止 累计计算 • 1.4.5 诉讼时效中断 重新计算 • 1.4.6 诉讼时效延长
案例 2.2 • 张某与开发商1999.12签订了一个《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规定:因开发商过失造成张某不能在房屋交接之日起100天内取得房地产权属证书时,开发商要承担赔偿责任。 • 2000.4.15房屋正式交接 • 事由:楼盘一直没通过综合验收,导致张某一直不能办理房地产权属证书,此后,张某在2000年和2001年多次和开发商交涉,要求开发商支付逾期办证的违约金,遭到拒绝。 • 2004.3 张某起诉
2 建筑法律制度 • 2.1 建筑法概念 • 建筑法是指调整建筑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 广义:除《建筑法》外,包括所有调整建筑活动的法律规范。 • 2.2 《建筑法》的立法目的、调整范围
2.3 建筑工程许可制度 • 2.3.1 规范 • 2.3.2 法律条件 • 2.3.3 法律后果 • 2.3.4 建筑工程从业者资格
2.4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 • 2.4.1 建筑工程发包 • 2.4.1.1 发包方式 • 2.3.1.2 建筑工程公开招标的程序 • 2.4.1.3 发包单位发包行为的规范 • 2.4.1.4 发包活动中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权力限制 • 2.4.1.5 禁止肢解发包
2.4.2 建筑工程承包 • 2.4.2.1 承包单位的资质管理 • 2.4.2.2 联合承包 • 2.4.2.3 禁止建筑工程转包 • 2.4.2.4 建筑工程分包
2.5 建筑工程监理制度 • 2.5.1 建筑工程监理的范围 • 2.5.2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 • 2.5.3 监理单位的责任 • 2.6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 • 2.6.1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6.2 建筑职工安全保障措施 • 2.6.3 建筑施工环境管理措施 • 2.6.4 房屋装修和拆除的安全措施
2.7 建筑工程质量制度 • 2.7.1 建筑工程质量法律规范 • 2.7.2 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督 • 2.8 法律责任 • 2.9 附则
3 担保制度 • 3.1 担保概述 • 3.1.1 概念: • 债权人 债务人 第三方 • 担保权人 被担保权人 担保人 • 3.1.2 特征 • 3.1.3 分类
3.2 《担保法》的基本内容 • 保证:保证合同(要式法律行为) • 一般保证、连带保证 • 抵押:不转移 • 质押:移交 • 留置 • 定金 • 思考:违约金、预付款
3.3 投标保证担保 • 形式: • 3.4履约担保 • 有条件的银行保函 • 银行履约保函 无条件的银行保函 • 履约担保书 • 保留金
4 工程建设保险制度 • 4.1 工程建设保险的概念 • 4.1.1 保险的概念 • 4.1.2 保险的基本原则 • 4.1.3 工程建设保险的概念 • 4.1.4 工程建设保险的作用
4.2 工程建设保险的种类 • 建筑工程一切险 • 安装工程一切险 • 专业责任险 • 社会保险 • 信用保险与保证保险 • 机动车辆险 • 十年责任险和两年责任险
第三章 合同法律概述 • 主要内容: • 1 合同的订立 • 2 合同的效力 • 3 合同的履行 • 4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 5 合同权利义务的终止 • 6 违约责任 • 7 合同争议的解决
1 合同法概述 • 1.1 合同的概念 • 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 1.2 合同的种类 • 1.2.1 基本分类 • 1.2.2 其他分类
1.3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 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 自愿原则 • 公平、诚实信用原则
案例 3.1 • 某建筑公司因建楼急需黄沙,遂于2002.9.10与建 材公司签订合同,约定购买黄沙30车,300元/吨,合 同订立一月后交货付款。 事由:黄沙价格上涨,变为350元/吨。建材公司不 愿如数交货,遂于2002.10.12提出因货源紧张变更 货物数量,减少供货,被拒。遂于次日安排两辆“130” 型货车(一辆为外借车),装了2车黄沙(每车2吨) ,送到建筑公司,并要求以“130”型货车计算交货数 量。建筑公司认为合同规定的30车,应以“东风牌”大 卡车作为计算标准,每车4吨,共120吨。所以发生 争议,协商未果,提出起诉。建筑公司认为被告故意 违约,被告认为双方对交货数量的计算产生重大误解 ,应撤销合同。
2 合同的订立 • 2.1 合同的形式 • 口头 • 书面 推定 • 其他 默示 • 2.2 合同订立的程序 • 2.2.1 要约:希望和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2.1.1 法律条件 • (1)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 (2)应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的约束。 • 2.2.1.2 要约邀请 • 2.2.1.3 要约撤回 • 2.2.1.4 要约撤销 • 2.2.1.5 要约生效与失效
2.2.2 承诺:受要约人做出的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 2.2.2.1 法律条件: • (1)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 (2)只能向要约人作出 • (3)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 • (4)必须在承诺期间内发出
2.2.2.2 承诺超期 • 2.2.2.3 承诺延误 • 2.2.2.4 承诺撤回 • 2.2.2.5 承诺生效
案例 3.2 • 某建筑公司因施工期紧迫,未事先与有关厂家定好供货合同,造成水泥短缺,急需100吨水泥,该公司向A海天水泥厂与B丰华水泥厂同时发函,称:如贵厂有300号矿渍水泥现货(袋装),吨价不超过1500元,请接到信10天内发货100吨。货到付款,运费由供货方承担。 • A接信当天,表示愿意发货,并于第三天发货至公司,建筑公司当天验收并接受了。 • B接信后,积极准备货源,第7天发货至公司,结果被拒。 • 公司称已接受了A,不能在接受B。给B发的函只是进行询问。双方协调无果,起诉。
2.3 合同的内容 • 2.3.1 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 • 2.3.2 标的 • 2.3.3 数量 • 2.3.4 质量 • 2.3.5 价款或者报酬 • 2.3.6 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 • 2.3.7 违约责任 • 2.3.8 解决争议的方法
2.4 格式条款 • 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3 合同的效力 • 3.1 合同生效 • 条件:(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 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 (2)意思表示真实。 • (3)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利益。 • 3.2 合同的生效时间
思考: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 区别: (1)前者是解决合同是否存在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合同效力的问题。 (2)合同不成立的后果仅仅表现为当事人之间产生的民事赔偿责任,一般为缔约过失责任,而合同无效的后果除了承担民事责任之外,还可能承担行政或刑事责任。 (3)前者不成立仅涉及当事人之间,国家一般不会行政干预,而后者即使当事人不作出合同无效的主张,国家行政机关也会进行干预。
3.3 无效合同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 3.3.1 无效合同:当事人违反了法律规定的条件而订立的,国家不承认其效力,不给予法律保护的合同。(无效合同的确认权归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 • 无效合同确认条件: • (1) 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不合格 • (2) 无代理权的人订立的合同 • (3)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 • (4) 内容不合法的合同
3.3.2 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 3.3.2.1 概念:指欠缺生效条件,但一方当事人可依照自己的意思使合同的内容变更或者使合同的效力归于消灭的合同。 • 3.3.2.2 条件: •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 • (2)在订立合同时显示公平的。 •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3.3.2.3 可变更与撤销权的行使 • (1)行使方式 • (2)撤销权与变更权的选择 • (3)撤销权的消灭: • 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则撤销权消灭。
3.3.2.4法律后果 • (1)返还财产 • (2)赔偿损失 • (3)追缴财产,归收国有
案例 3.3 • 某农民赵某家中有一花瓶,系赵某的祖父留下。李某通过他人得知赵某家有一清朝花瓶,遂上门索购。赵某不知道花瓶的真实价值,于是李某用15000元买下。随后李某将花瓶送至某拍卖行拍卖,卖的价款11万元。赵某得知后,认为李某欺骗了自己,找到赵某要求对方退还花瓶。李某以买卖花瓶双方自愿,不存在欺骗。于是赵某提出诉讼,要求撤销合同,并请求李某归还花瓶。 • 问题:赵某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法律依据?为什么?法院应如何处理?
4 合同的履行 • 4.1 合同履行的概念 • 4.1.1 概念:是指合同各方当事人按照合同的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实现各自的权利,使各方的目的得以实现的行为。 • 4.1.2 原则:全面履行、诚实信用 • 4.1.3 合同条款空缺的法律适用
4.2 合同履行中的债务履行变更 • 4.2.1 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 • 4.2.2 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 • 4.3 合同履行中当事人的抗辩权 • 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有依法对抗对方权利主张的权利。 • 同时履行抗辩权 • 异时履行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 • 不安抗辩权
4.3.1 同时履行抗辩权 •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 的,应当同时履行。 • 4.3.2 先履行抗辩权 •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规定的,后履行的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 4.3.3 不安抗辩权 • 在合同成立后,如果后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财产状况恶化,先履行债务的一方当事人确有其财产状况恶化的证据时,在后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或未提供担保之前有权拒绝先为履行。
4.4 合同的保全 • 4.4.1 代位权 • 4.4.2 撤销权
5 合同的变更与转让 • 5.1 合同变更 • 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完全履行的合同,进行修改或补充所达成的协议。 • 广义:合同内容、主体 变化 • 狭义:合同内容变 主体不变
5.2 合同的转让 • 5.2.1 概念:合同当事人一方依法将其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全部或部分地转让给第三人。 • 5.2.2 基本形态 • 合同权利转让 • 合同性质 • 不得转让 按当事人约定 • 法律规定 • 合同义务转让 • 权利和义务同时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