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第三章 DSS 的架構與功能

第三章 DSS 的架構與功能. 本章大綱.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環境 第三節 使用者 第四節 系統 第五節 決策工作 第六節 結論. 學習目標. DSS 的架構 DSS 的環境與使用者 DSS 的功能 DSS 在決策過程中的角色 DSS 有哪些限制 以往有哪些 DSS 的應用. 環境. 複雜性. 競爭. 科技. 用戶. 認知缺陷. 滿意策略. 經驗法則. 偏差. 圖3-1 整體架構. 系統. 決策助手. 功能 技術單元 設計屬性 開發方法. 人工智慧 知識工程 推理. ES. DSS. 整合. 工作. 應用.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三章 DSS 的架構與功能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DSS的架構與功能

  2. 本章大綱 • 第一節 導論 • 第二節 環境 • 第三節 使用者 • 第四節 系統 • 第五節 決策工作 • 第六節 結論

  3. 學習目標 • DSS的架構 • DSS 的環境與使用者 • DSS的功能 • DSS在決策過程中的角色 • DSS有哪些限制 • 以往有哪些DSS的應用

  4. 環境 複雜性 競爭 科技 用戶 認知缺陷 滿意策略 經驗法則 偏差 圖3-1 整體架構

  5. 系統 決策助手 • 功能 • 技術單元 • 設計屬性 • 開發方法 • 人工智慧 • 知識工程 • 推理 ES DSS 整合 工作 應用 行銷 生產 稅務 管理 審計 圖3-1 整體架構(續)

  6. 對DSS產生直接影響的三個環境因素 • 組織環境 • 決定DSS在組織中的地位和生存空間。 • 競爭環境:對DSS的影響可由兩方面來說 • 由於競爭的激烈和決策的複雜性,使得決策變得困難 。 • 競爭往往使企業利潤降低,於是便沒有足夠的資源來進行DSS的開發應用,因此又可能變成阻力。

  7. 對DSS產生直接影響的三個環境因素(續) • 科技環境 • 對DSS開發有最直接的影響 • 唯有透過科技的進步和應用,DSS的功效才能夠落實。

  8. 特用DSS 管理者(使用者) 中間人 DSS建立者 技術支援者 技師 調適性修改 DSS母體 DSS工具 圖3-2 DSS發展的架構

  9. 管理者 幕僚      企業管理專家 建立者    資訊管理專家 技術支援者 行政助理           技師  電腦科學專家 管理知識 技術能力 圖3-3 角色的區分

  10. DSS功能 • 決策困難有下列幾項 • 在時間壓力下做決策 • 面臨互相衝突的目標 • 複雜性太高 • 難以估計決策的後果 • 資訊不足 • 決策難以實施 • 不易瞭解資訊是否充分

  11. DSS功能(續) • 與他人溝通不易 • 決策資訊的相關性不明 • 決策效果不明 • 問題不明確 • 目標不確定

  12. DSS的能力由三個角度來說明 基本能力 用戶看法 系統設計屬性 這三種角度分別代表三個大家心中共同的問題 它能做什麼? 它看起來有什麼? 它會怎樣影響我的決策? DSS功能(續1)

  13. DSS系統基本功能 • 選擇(Selection) • 彙總(Aggregation) • 估計(Estimation) • 模擬(Simulation) • 計算(Equalization) • 最佳化(Optimization)

  14. 解決多目標衝突 需要 方法 DSS能力 求合尋整 新標找目 支援構想處理 多屬性效用模式 逐項淘汰模式 圖3-4 DSS和需求間匹配的例子

  15.  檔案櫃系統  資料分析系統  分析資訊系統  會計模式  表達模式  最佳模式  建議模式 資料取得資料分析 模擬 最佳化 資料導向 模式導向 圖3-5 Alter的DSS分類

  16. DSS對決策提供的支援 • 用程序模式來協助對決策過程的掌握。 • 用選擇模式來協助因素的整合及複雜方案的選擇。 • 用資訊控制技術來支援決策所需之資料與知識的儲存、取用和組織。 • 用表達技術來協助決策問題的界定與表達。 • 用分析與推理技術來提高問題解決的績效。 • 用判斷修正的技術來支援經驗決策的量化和決策偏差的消除。

  17. 系統設計考量—決策指引 • 就四個方面來探討 • 影響標的(Targets) :對兩方面產生影響 • 決策程序的結構 • 決策程序的執行 • 指引形式(Forms) :指引的形式不外兩種 • 建議(Suggestive) • 資訊(Informative)

  18. 系統設計考量—決策指引(續) • 指引方式(Mode) :有三種 • 固定式(Predefined) • 機動式(Dynamic) • 參與式(Participative) • 指引範圍(Scope) • 可以提供短期或長期的指引

  19. 決策指引 結構 決策程序 執行 決策程序 資訊   資訊 建議 建議 圖3-6 指引的形式與標的

  20. 表3-1 決策指引的例子

  21. 圖3-7 DSS單元對它的限制  所有程序 DSS支援的所有程序 用戶感覺的 所有程序 用戶感覺DSS支援的程序

  22. 圖3-8 造成DSS限制的來源 DSS限制 程序結構 執行程序 參數 調適元 活動 活動次序 表達 排序法則 模式 運算 調適元 資料

  23. DSS的技術單元 • 對話次系統 • 資料次系統 • 模式次系統 • 知識次系統

  24. 資料庫 知識庫 模式庫 IF… THEN… 資料  知識  模式 管理  管理  管理 對話管理 控制機制 • 工作 • 環境 使用者 圖3-9 決策支援系統的構成單元

  25. 對話次系統 • 決策支援系統大部份的能力、彈性及使用性等特性都是由系統和使用者之間交互作用的能力所產生,我們稱這部份為對話次系統。 • 主要作用在管理用戶界面,及系統與使用者之互動。 • 三個構成單元 • 使用者 • 電腦硬體 • 軟體系統

  26. 對話次系統(續) • 對話分成三部份 • 行動語言(The Action Language) • 使用者要求系統執行運算的語言。 • 顯示語言(Display or Presentation Language) • 使用者所看到的輸出。 • 知識庫(Knowledge Base) • 使用者必須知道的事項。

  27. 對話次系統(續1) • 對話次系統應具備下列能力 • 能處理不同的對話風格,甚至隨使用者的選擇而變換風格。 • 能容許使用者選擇不同的輸入媒體。 • 能用多種不同的形式及媒體顯示資料。 • 能彈性支援使用者知識庫。

  28. DSS 行動語言 顯示語言      使用者 知識庫 圖3-10 系統與使用者間之對話

  29. 資料次系統 • 由於決策需要大量資料及分析,因此資料次系統在DSS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 資料管理所要求的一般能力可扼要摘述如下 • 和MIS及其他資料來源的區分,方便資料選取及刪除。 • 快速而方便地管理資料,包括資料的新增、修改、刪除等。 • 能夠以友善的方式來描述資料結構,讓使用者能夠瞭解現有資料,並善加應用。

  30. 資料次系統(續) • 支援不同的計算模式,使資料能被迅速、有效地加以分析。 • 能夠處理個人及非正式的資料,以便使用者可以基於個人的判斷來試驗各方案的能力。 • 以全面的資料管理功能來管理廣泛而多變的資料。

  31. 經濟資料 外部資料來源 決策支援 資料庫 資料 M 財務 行銷 人事 製造 • 萃取 • 掌握 • 輸入 I S 資料 (成本因素) 其他資料來源 DBMS功能: 模式 與 知識 管理 • 創造—產生與重組 • 更新 • 詢問與檢索 對話管理 圖3-11 資料次系統

  32. 模式次系統 • DSS模式次系統的主要能力應包括 • 快速且容易地建構新模式。 • 方便地模式管理與應用,包括新增、修改、刪除、整合等作業。 • 歸類及維護各式各樣的模式,支援各階層的決策分析的需求。 • 和資料庫作良好的結合。 • 支援智慧型的模式選擇與運用。

  33. 模式庫 策略性模式 DSS 資料庫 戰術性模式 作業性模式 MBMS功能: ‧創造-產生 ‧維護-更新 ‧操作-使用 資料與 知識管理 對話管理 圖3-12 模式次系統

  34. 知識次系統 • 主要能力包括 • 有效掌握決策相關知識,並儲存於知識庫中。 • 支援知識的更新及驗證。 • 有效地將知識作適當歸類,以方便應用。 • 協助知識的推理及新知識的擷取與學習。

  35. 事實 DSS 資料庫 個案 模式庫 法則 超知識 知識功能 ‧新增 ‧維護 ‧更新 ‧推理 ‧學習 資料管理與 模式管理 對話管理 圖3-13 知識次系統 知識庫

  36. 系統分析:ROMC分析(矩陣法) • 由四個構面去思考系統需要哪些功能 • 表達(R, Representation) • 即是系統界面,與資訊呈現的方式。 • 運算(O, Operation) • 系統為提供資訊所必須進行的界面、資料庫、模式或其他相關運算。 • 記憶輔助(M, Memory Aids) • 系統所必須儲存維護的資料庫,包括永久性的資料及暫時性的資料。

  37. 系統分析:ROMC分析(矩陣法)(續) • 由控制機制(C, Control) • 系統要如何把前面三頸有效地整合到一起,讓使用者能很方便地使用,以便發揮功效。

  38. 表3-2 ROMC分析矩陣之簡例

  39. 調適性的系統設計 • 系統的設計通常要求很高的彈性,以便適用於各種不同情境。 • 為了因應彈性的需求,DSS的設計方式很早便被認定為演進式(Evolutionary)或調適性(Adaptive)的設計。先發展出一個簡單的系統,再依使用時不同的狀況需要,逐步讓系統功能演進成為全面符合需求的DSS。 • 系統設計的另一項工作是將系統分析所選定的功能,進一步轉換成系統細部規格,並以適當的開發工具將它編寫成電腦軟體。

  40. DSS涵蓋的領域 • 企業功能 • 會計 / 審計 • 財務 • 人力資源 • 國際企業 • 資訊系統 • 運輸 / 行銷 • 生產管理 • 策略管理

  41. 應用 農業 教育 政府 醫藥保健 軍事 自然資源 都巿規劃 其他 DSS涵蓋的領域(續)

  42. DSS的適用準則 • 問題本身有不確定性和許多可能結果。 • 相關資料可以取得。 • 重要因素間的因果關係大致明瞭,而且可以建成數學模式。 • 問題重要而且不當決策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 公司內有足夠的人才來發展DS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