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原欲与人格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原欲与人格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 第二节: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 第三节: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第四节:佛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一、佛洛伊德的生平 二、佛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 1 、弗洛伊德生平.

raven-boot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原欲与人格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原欲与人格古典精神分析学派 第一节:精神分析的起源 第二节: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 第三节: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第四节:佛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2.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起源 • 一、佛洛伊德的生平 • 二、佛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

  3. 1、弗洛伊德生平 弗洛伊德(Freud,Sigmund1856-1939犹太籍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生于现属捷克的摩拉维亚的弗赖堡,1873年入维也纳大学学医,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J.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1885年和1886年间,先去巴黎就学于J.M.沙可,后赴南锡参观催眠疗法。

  4. 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疗法的局限性,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以挖掘患者遗忘了的特别是童年的观念和欲望。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患者常有抗拒现象,认识到这正是欲望被压抑的证据,因而创立了他的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初期概念有防御、抗拒、压抑、发泄等。在临床治疗时患者还出现了对医生的“移情”现象,从而认为人的神经活动大都以性欲为基础,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错乱是产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疗法的局限性,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以挖掘患者遗忘了的特别是童年的观念和欲望。在治疗过程中,他发现患者常有抗拒现象,认识到这正是欲望被压抑的证据,因而创立了他的以潜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初期概念有防御、抗拒、压抑、发泄等。在临床治疗时患者还出现了对医生的“移情”现象,从而认为人的神经活动大都以性欲为基础,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错乱是产生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5. 1909年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S.霍尔邀请,与荣格等赴美国参加该校20周年校庆纪念,并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E.B.铁钦纳、J.Mck.卡特尔等晤面。发表了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声名远扬。回国后,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荣格和O.兰克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背离他而自立门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论登峰造极。1909年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著名心理学家S.霍尔邀请,与荣格等赴美国参加该校20周年校庆纪念,并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W.詹姆斯、E.B.铁钦纳、J.Mck.卡特尔等晤面。发表了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演讲,声名远扬。回国后,他的一些弟子A.阿德勒、C.G.荣格和O.兰克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背离他而自立门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30年代他的理论登峰造极。

  6. 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斗争,坚持工作。在纳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1930年被授予歌德奖金。1936年寿辰时,荣任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在最后16年曾与口腔癌作斗争,坚持工作。在纳粹分子的胁迫下,1938年被迫离开维也纳去伦敦。1939年9月23日在伦敦死于癌症。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弗洛伊德自传》。

  7. 二、佛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渊源 • 1、欧洲近代学术界对无意识动力作用的探讨 无意识:柏拉图首先谈起——莱布尼茨“单子论”——赫尔巴特灵魂动力学“意识阈限“——费希纳”意识冰山” • 2、古典精神分析的自然科学与医学背景 (1)近代物理学:能量守恒与转换学说——生理能与佛洛伊德心理能 (2)生物学:布吕克机械论与还原主义——佛洛伊德心理决定论 (3)欧洲临床精神病学:精神病因学——伯恩海姆和让内心理病因观——精神分析

  8. 第二节 以无意识原欲为核心的人格动力结构 • 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 二、本我、自我、超我 • 三、冲突、焦虑和防御机制

  9. 一、无意识、前意识、意识 • 意识是人格的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构成: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现实性。 • 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检查功能,不许那些使人产生焦虑的创伤性经验、不良情感以及为社会道德所不容的原始欲望和本能冲动进入意识领域。 • 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10. 无意识特点 • 1、无矛盾性:无意识中各种本能冲动与欲望拥挤在一起而互不干扰。 • 2、无时间性:各种欲望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也没有时间上的先后次序 • 3、无意识中不存在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的成分。 • 4、非现实性:无意识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无意识过程按照自身的强度和快乐原则进行 • 5、无意识能量更大 • 佛洛伊德认为:不存在任何自由意志的行为,有些行动似乎出自意识和意志,实际上是无意识力量驱使,有意识的行为往往是虚假表面和象征的。

  11. 无意识存在证据 • 1、人在催眠下,往往能回想早已经忘记的儿童期经验 • 2、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 • 3、日常生活中的失言、笔误、遗忘和丢失等都是无意识的驱使 • 4、灵感和直觉等创造性的活动也属无意识领域 • 5、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基础 • 6、依据无意识理论而建立的精神分析技术对病患治疗的成功,也说明无意识的正式性

  12. 二、本我、自我、超我 • 1、本我(与无意识):最有力、能量中心(利比多)。生本能、性本能与死本能。自我遵循快乐原则。 • 2、自我:派生与本我,最理智和符合现实的部分。帮助本我根据现实可能性来满足。 • 3、超我:最文明、最有道德的部分。按照道德原则行事 • 本我要满足专横本我的欲求,要应付严酷的现实环境,还要遵从神圣超我的规范。

  13. 三:冲突、焦虑和心理防御 1)冲突:理想和目标的失落、自我价值感的丧失、学习方法的不适应、人际交往的障碍、处理与异性的关系 冲突种类:趋避、双趋、双避、多重趋避

  14. 2)焦虑: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情感的基础。具有防护主体心理安全的功能 (P83) 现实性焦虑: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和对这种危险的恐惧。 神经性焦虑:本能冲动的强度威胁到自我的控制能力。 道德性焦虑:害怕主体可能做违背超我的事,从而体验内疚。

  15. 3)心理防御机制:(P84) 主体消减神经性焦虑的主要手段;通过伪装或歪曲事实,减轻个体的焦虑和罪恶感,经常多种同时使用 防御机制大致可分四大类: (1)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否认、曲解和投射等。 (2)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倒退、幻想和内向投射机制等。 (3)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 等机制。 (4)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幽默和理智化

  16. 压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情感和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无意识中。 升华:改换原来的冲动或欲望,用社会允许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表达出来。一般把原有的冲动或欲望转向比较崇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方向 投射:把自己内心不被允许的冲动、态度、行为推向别人或周围的事物。 合理化/文饰:通过歪曲现实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采用错误的推理是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常见有“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两种形式。

  17. 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反向:自我为了控制或防御某些不被允许的冲动而由意识地作出相反的举动。分两步进行,首先,压抑不得体的冲动,其次,把这种冲动的反面表露于意识水平。 理智化:抹去意识中的情感内容,用严格的理智检查意识,并加以强调。 转移/替代:改变冲动的方向,用另外一个目标替代原来的目标。 拒绝:拒绝某些事实的存在。 自居:自我试图把环境中的对象和事件与本我的主观愿望相配对。或个人通过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身的价值感。 倒退:经历应激状态时,返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用早期的行为方式应付眼前的环境。

  18. 心理防御是健全人格重要一步! 思考: 1、心理防御机制的心理作用是什么? 2、了解防御机制对了解自我、了解人性有什么作用? 3、哪些因素会使人频繁使用心理防御? 4、 知识使人倾向使用防御还是不使用防御? 5、频繁使用防御会怎样影响人与人的关系?

  19. 第三节 以性心理为主线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 一、性、利比多、动欲区 • 二、性发展的五个阶段 • 三、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20. 一、性、利比多和动欲区 • 1、性本能冲动对人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科学文化都极端重要。所有人类高尚的精神文化活动都看成是性冲动的替代和升华。 • 2、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利比多,主要指性本能的能量 • 3、动欲区

  21. 二、性心理发展五个阶段 口腔期: 现实原则、自我形成 前期——吸吮吞咽 后期——吞咽咀嚼吞食 前期——排泄快感 后期——保持快感 恋母 恋父 性别认同 学习、活动 青春期开始,异性恋。 肛门期: 发展控制能力 性蕾期: 开始形成超我 男女互不来往 超我继续发展 潜伏期: 生殖期: 人格趋向完善

  22. 三、停滞、倒退和人格特征 停滞与倒退的原因? 常见障碍 口腔型:依赖被动,自私 肛门型:便秘型、排泄型 性器型:阉割恐惧,勇敢 冒险 轻率 自信 生殖型:理想人格,在性、心理及社会方面达到完美境界

  23. 第四节 佛洛伊德的研究方法 • 一、自由联想法 • 谈话疗法,心理决定论 • 二、梦的分析 • 感觉刺激、所思所想、本我冲动;压缩、替换 • 三、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 口误、笔误、遗忘、遗失、误置与误取、误听与误读、多种错误的混合。 • 四、幽默 • 人们喜欢的幽默类型多半是攻击型与性幽默:被压抑的无意识表现

  24. 古典精神分析的贡献与局限 • 一、贡献: • 1、佛洛伊德在人格及其变态这个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获得丰硕的成果,建立了第一个人格心理学体系 • 2、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对人格心理学起到促进作用 • 3、佛洛伊德体系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着重要贡献: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等

  25. 局限 • 1、在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上,佛洛伊德过分强调无意识而忽视意识 • 2、过分强调性本能,将其当成是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形成了还原论。 • 3、概念、理论与假设往往是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难以得到实验验证 • 4、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和变态心理现象的材料,忽视正常人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和研究

  26. 6、对古典精神分析的评价 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人格)体系 泛性论是其致命伤 它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方法

  27. 思考 1、比照古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自我防御机制,看看自己平时是否不自觉地运用了一些方法? 2、你如何评价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