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27 Views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评价一节课是否具备新课程理念的标准: (一)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如何自主; 课堂上要做到: ①学生自己激情学习、自己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②看是否全体学生都参与了?. ( 3 )看学生参与的质量如何? (二)看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三)、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 “ 三维课程目标 ” 的有机实现; (四)、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转向关注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五)、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 资源,关注联系社会科技和社会生活;.
E N D
评价一节课是否具备新课程理念的标准: • (一)从偏重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师生互动、关注学生如何自主; • 课堂上要做到: • ①学生自己激情学习、自己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 ②看是否全体学生都参与了?
(3)看学生参与的质量如何? • (二)看教师是否真正发挥了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三)、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机实现;(三)、从偏重关注知识点的掌握转向关注“三维课程目标”的有机实现; • (四)、从偏重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转向关注学生学会发现问题; • (五)、从偏重关注教科书内容的解读转向关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 资源,关注联系社会科技和社会生活;
六)、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媒体的教学选择和合理选用;六)、从偏重关注单一化的教学手段转向关注多媒体的教学选择和合理选用; • (七)、从偏重关注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的评价。
教学内容安排 • 合理、合适、精良、精采 • 情景交融设计 • 恰时、恰当、精到、精妙 • 导学艺术运用 • 得体、得法、自然、高效
师生互动方法 • 适情、适时、面广、实效 • 基本教学素质——高 • 教师人格魅力——强
课改区几种新课程课型模式介绍 • 新授课基本环节 • 基本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交流→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和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素材、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调动起学生学好本节课的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问题驱动)。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 该环节一般采取学生先个人自主探究学案内容,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具体要求如下:
1、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1、确定学习目标,通过学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相关内容,整理重点和难点。 • 2、自主学习侧重于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整理向小组提出,本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其他小组(老师)提出。 • 3、教师及时巡视,适时点拨。既要发现好的做法,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 • 4、自主学习要有时间要求,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成果展示、汇报交流 •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的成果。通过板演、问答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进行展示汇报交流。 • 2、师生合作共同对问题进行理解、分析和阐释。教师要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辩论等,完成学生思维的碰撞,通过师生互动,实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
四、归纳总结、提升拓展 • 1、针对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已有经验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要注重知识内涵与外延的挖掘及与学过知识的联系,并选取难度适中的典型题目进行应用训练;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提升,澄清学生思维认识上的疑、难点。
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2、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理清知识结构,总结解题步骤,掌握规律和方法。要突出教材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与方法的掌握,突出学习态度的培养和总结反思习惯的养成。 • 3、及时对小组探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反馈训练、巩固落实 • 1、根据学案中的相应内容,进行典型习题的巩固性练习。 • 2、进行变式训练,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多样性与多元化,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与应变技巧。 • 3、学生做完学案后上交,教师全批全改,督促学生完成学案并了解学生答题情况,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复习课基本环节 • 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一、问题驱动、自主学习 • 1、按照考试大纲对知识点和能力的要求,为学生设计自主学习式提纲和针对性练习题,以学案形式呈现。 • 2、学生按照学案内容自主完成学习提纲和针对练习题的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要点,掌握主干知识和规律。
二、重点难点、合作探究 • 1、对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理解不到位的难点疑点,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争辩掌握重点、理解难点、消除疑点。 • 2、对合作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或感到疑惑的问题,向老师和全班同学提出。
三、知识梳理、点拨归纳 • 1、教师结合课堂上学生讨论情况和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突出问题、重点知识进行归类,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点,构建知识网络。 • 2、教师结合小组提出的问题对本节的重点知识、难点、疑点进行重点讲解,对相关理论和规律进行归纳、拓展。
四、典例评析、深化提高 • 1、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为学生出示有针对性的例题和探究性问题 。 • 2、学生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对难度较大的,小组内可进行合作学习。 • 3、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结果和思维过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质疑、提问,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形成科学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 4、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规范的解答问题,灵活的应用知识,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 1、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内容,选择适量的变式练习进行课堂训练,达到熟练、巩固和提升的目的。 • 2、教师及时巡视,把握学生的训练状况,并适时评析,对重点的内容进一步强调和拓展。 • 3、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归纳整理,前挂后联,完善知识体系。典型的问题要在错题本上做好整理记录。
讲评课基本环节 • 基本环节:自查自纠→合作交流→问题汇报→教师点拨→梳理巩固。
一、自查自纠 • (教师对试卷必须全批全改,并对典型问题和出错较为集中的问题作好记录) • 1、发放答案,对照自查。让学生独立地对照答案分析错题的原因(包括知识、思路、方法、技巧、规范等方面),更正解题过程与结果。 • 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二、合作交流 • 1、对于学生自查自纠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实施合作学习。 • 个人提出问题,其他同学解答或小组内进行讨论、争辩等。以学生之间的智慧共享,进一步促进认识、理解的深化。 • 2、教师巡视各组讨论,及时调控讨论情况,掌控学生思维的脉搏。
三、问题汇报 • 1.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小组未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整理并集中时间汇报。 • 2.对各组展示的问题,教师必须进行二次备课,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形成的原因,理清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师点拨 • 对学生所提较为集中的问题,教师要从原因分析入手,从概念、规律认识、理解的深刻性、全面性方面,从解题方法、技巧的灵活性方面,从解题过程的规范性方面,从题干情景和设问的变化性等方面进行重点讲解、举一反三,实施重锤敲击。
五、梳理巩固 • 1、学生梳理错题解答的规律与方法,完成满分卷。 • 2、根据试卷中出现集中的问题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在课后投放一组对应的补偿训练题(注意针对性),以强化对试卷中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训练题的选择要注意对错题进行变式处理,通过改变条件、背景或设问,进一步开拓学生思路,增强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据实际情况对某些教学环节作适度调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使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据实际情况对某些教学环节作适度调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使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中得到有效的落实,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的新模式 • 发动式超市式教学 • 山东聊城杜郎口中学创造了这样的教学经验: • 由注入式到发动式;由接受式到超市式;由纯知识型到知能知情型。 • 何谓“发动式”教学? • 就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教师导,学生演。就是发动学生阅读、讲解、演示、表演、练习等。
何谓“超市式”教学? • 就是提供给学生多种学习材料,学习方式,让学生挑选、组合、展现兴趣与个性。超市式教学,尊重人的个性,追求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评价,学会做事。
具体的操作有: • 学生可以自己随便上黑板展示; • 学生可以随时评判黑板上的内容与答案; • 学生可以对题目有选择的攻克; • 学生对教材的解读是多元的;
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也可给别人出题; • 题目有必做题,有选做题,也有思考题;有基础题,有拔高题,也有开放题; • 学生可以讨论、争辩,可以下座位。 • “发动”起来了,“超市”的供应是无穷的。由此可见,我们教学的理念必须转变了。
课堂实录 • 地点:山东聊城市杜郎口中学 • 时间:十一月中旬 • 班级:初三4班 • 课题:《醉翁亭记》过程: • 第一阶段: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学习阶段。 • 学生准备学练展示,学生分成6组,面对面,每个同学都在交流,都在说话。
第二阶段:展示阶段 • 6个学习小组中选一位为小组长,把本组设计的试题及答案写在黑板上。写完之后,每个小组的一个成员,来一一地讲解每一道试题。 • 题目有基础题,如拼音、字词、实词虚词的含义,句子的翻译;也有拔高联想题,如春夏秋冬的诗句链接;有“快乐”的心得体会等等。 • 在讲解试题答案时,学生可以随时起来回答,甚至质疑,例如春夏秋冬诗句的联想,一共有6名同学主动站起来介绍,汇总起来可以达到六七十句,有一位学生还想到了毛泽东的诗句。 • 在让学生介绍“与人同乐”的体会时,有五名同学主动站起来发言,介绍自己在合作学习、家庭交流等方面的快乐。
第三阶段:教师提问并总结 • 教师提问“醉翁之意不在酒”中“之”的含义如何?文中有这种 “之” 的用法吗?以前有没有学过?这句话在当今社会的含义如何? • 学生都一一作了回答。 • 最后,教师说,请你围绕“快乐”发言,或读短文,或谈体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 • 于是,有的学生谈体会,有的学生介绍快乐的文章,有一个女生还给大家献了一支歌《快乐老家》。有的认为自己快乐的同时,还应把快乐带给别人;有的认为只有以快乐的心境调整自己,自己才会更快乐。
杜郎口的几何课 • 三面黑板,没有讲桌。一个班48名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学生面对面就座。学生都在黑板上演示,找不到教师。——这就是山东聊城市杜郎口中学的课堂。
上课前,一位三十多岁的男教师分别让8名同学,把8个几何题抄在黑板上。 • 然后教师说,本节课是展示课。先提问了几个定理,学生都抢着站起来回答。然后做前6个小题。每个小题题型、问法、图形都不一样。然后,一个小组8个人迅速地跑到黑板前,讨论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一时,前面后面的黑板前站满了48个学生,每个学生都在想,都在说,每一组推荐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做。“因为、所以”书写的井井有序。
学生都做完了,教师就让学生把本组的题讲一遍。先读题,再读解题思路,一个同学讲完,接着说:“下面请我组同学讲本题使用的定理、公式。”然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讲定理公式,也有的同学在做补充。第二小组学生讲题也是这个思路,只不过老师说:“还有别的解法吗?”这一问,全体同学进入了思考状态,一会儿有4名同学拿着教杆在此题前讲了4种解法。学生都做完了,教师就让学生把本组的题讲一遍。先读题,再读解题思路,一个同学讲完,接着说:“下面请我组同学讲本题使用的定理、公式。”然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讲定理公式,也有的同学在做补充。第二小组学生讲题也是这个思路,只不过老师说:“还有别的解法吗?”这一问,全体同学进入了思考状态,一会儿有4名同学拿着教杆在此题前讲了4种解法。 • 第3、4、5、6题依次进行,每组一个学生先讲,然后一个学生讲定理,然后教师适时把重点点拨一下。
学生全部把6个小题讲完了。老师说:“还没听懂的同学抓紧回去,再让各小组长给你讲一遍,会了的同学集中看最后的7、8题,这两个题是拔高题。给大家5分钟时间。”于是前6题还不太懂的同学纷纷行动起来,有些题前面人多,有的小组长就拿出了课桌下的小黑板给同学讲解,表面有点乱,但乱而有序。学生全部把6个小题讲完了。老师说:“还没听懂的同学抓紧回去,再让各小组长给你讲一遍,会了的同学集中看最后的7、8题,这两个题是拔高题。给大家5分钟时间。”于是前6题还不太懂的同学纷纷行动起来,有些题前面人多,有的小组长就拿出了课桌下的小黑板给同学讲解,表面有点乱,但乱而有序。 • 在7、8题前有六七个同学,老师与他们一起切磋。5分钟之后,学生们都来到了7、8题前。老师说,下面让课代表给大家讲一讲7、8题。于是前面的学生蹲着,后面站着,再后面的站在凳子上,都在认真地听课代表讲。
一堂课下来了,老师解决了8个几何题,不同类型,不同方式,有基础题,也有拔高题。全体学生都在参与中,思考中,活动中。学生在座位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教师点拨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其他时间都是在自主研讨、合作交流、积极思维、陈述展示之中。一堂课下来了,老师解决了8个几何题,不同类型,不同方式,有基础题,也有拔高题。全体学生都在参与中,思考中,活动中。学生在座位上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教师点拨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其他时间都是在自主研讨、合作交流、积极思维、陈述展示之中。 • 这真是原生态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 一、是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上讲,表现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三、是学生的达成状态。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安龙一中迎接“申示”第二次评估上课建议:(按每节课40分钟设计)安龙一中迎接“申示”第二次评估上课建议:(按每节课40分钟设计) • 1、3 分钟左右:导语(引入),建议趣味性、哲理性、故事性等方法引入。 • 2、15-20分钟左右:新课教学,切忌犯科学性错误。 • 3、5-7分钟左右:师生、生生互动(讨论、辩论、游戏、对话、故事等等)。 • 4、3-5分钟左右:结合2、3步辅以实验、投影等手段进行,也可以采用课件展示、课堂练习等。 • 5、1-3分钟左右:小结和作业布置等。 • 6、2分钟左右:结束语,建议哲理性、可持续性、设疑式、反问式结束,尽可能让人回味无穷,其乐融融。
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 成功得失在己,好坏评价在人; • 付出着,努力着,就一定收获着; • 无爱的课堂,犹如无水的沙滩; • 快乐课堂,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始点; • 学习全开放,同学心飞翔; • 课堂精彩,由我主宰; • 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 张扬你的个性,描绘不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