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主讲人:董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思路框架. 一、引子.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富民强县之基. 三、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 一、引子. 1. 河南县域经济在全国的位置. 2012 年江苏、山东、河南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个数. 21. 2. 巩义( 45 )偃师( 73 ). 22. 注: 2008 年河南有 7 个:巩义市、偃师市、新郑、荥阳、新密、禹州、登封. 2.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 2012 年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名(部分).

rashad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讲人:董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2. 思路框架 一、引子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富民强县之基 三、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

  3. 一、引子

  4. 1. 河南县域经济在全国的位置 2012年江苏、山东、河南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个数 21 2 巩义(45)偃师(73) 22 注:2008年河南有7个:巩义市、偃师市、新郑、荥阳、新密、禹州、登封

  5. 2.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 2012年河南省县域经济排名(部分) 注:县域经济的排行主要是按照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监测方案和2012年经济综合指数进行测算后排出的。

  6. 2.河南省县域经济的不平衡性 2011年原阳、巩义、江阴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 Text Text 2320 注:财政收入为地方一般收入。亿元 488 152 22.3 83 2.7 江阴 巩义 原阳

  7. 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富民强县之基

  8. 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献。从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早在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献。从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

  9. (一)县域经济及其特征 【县域经济】 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10. 县域经济的特征 (一)县域经济及其特征 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特征 具有鲜明的地域和区域特征 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 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征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11. (一)县域经济及其特征 【县域经济的地位】 (1)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2)关系到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3)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全面构建 (5)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县域经济的特征

  12.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1.劳务输出型 适合边远的贫困县,其依据是城市化及劳动力转移理论。新县 2.开放带动型 适合有一定发展基础条件的县市,其依据是改革开放理论。荥阳 3.产业聚集型 适合工业强县,其依据是产业集群化理论。偃师、巩义市 4.农业产业化模式 适合于传统农业大县,其依据是农业产业化理论。临颍、刘庄

  13.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5.大企业带动型 适合拥有大企业、大项目的县市。济源、永城 6.资源开发型 适合矿产资源和山水人文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县,其依据是古典经济 学中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以及专业化分工理论。栾川、焦作 7.民营经济带动型 适合市场意识较浓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县,依据是市场经济理论。巩义、长垣 8.都市圈一体化型 适合城郊县,其依据是增长极和都市圈一体化理论

  14. 县域经济的经验 【经验一】 立足实际,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我国各个县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关键是要从国内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利用当地资源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优势,对特色产传统产业要进行技术上的改造,努力争创新的优势,对特色新兴产业,要集中力量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

  15. 县域经济的经验 【经验二】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从许多强县的经验来看,工业发展快,县域经济发展就快,工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强,县域经济实力就强。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县域经济的工业强县战略、开始注重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6. 县域经济的经验 【经验三】 推进城乡一体化,提高县域经济的层次和水平。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的加速,各县市区及时把推进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传略举措,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使县域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7. 县域经济的经验 【经验四】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县域经济中最具潜力的增长点。因此,要努力营造宽松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打造理想的平台。

  18.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1、体制制约。一是市管县体制,二是财政体制,三 是金融体制。 2、政策制约。鼓励微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 3、意识制约。市场经济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不强。 4、产业结构制约。 5、发展资金制约。 此外,环保、人才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县域经济的特征

  19. 三、充分运用财税政策,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20. (一)促进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的财税政策(一)促进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的财税政策 1、按照公共财政思路,重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系,缩小城乡公共差距。 2、制订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农村户籍制度改革的财税政策,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3、制订工业资本向农村流动和倾斜的鼓励政策,动员工业资本对传统农业和农村的改造,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的步伐。 4、制订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和财税支持政策,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步伐。 5、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有效地发挥转移支付在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中的作用。 6、逐步统一城乡税制。

  21. (二)财政支农政策 1、继续加大财政农业投资力度,调整财政支农的范围和重点。 2、吸引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农业投入 3、调整农产品补贴政策,改变农产品补贴环节。 4、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5、整合财政支农投入,完善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22. (三)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财政政策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2、大力推进工业化。 3、积极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增加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财政投入,推动工业优化与升级。

  23. (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 1、实行国民待遇,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财税政策环境。 2、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 3、建立和完善主要面对民营企业等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全面清理乱收费。 5、改进和优化对民营经济的服务。

  24. (五)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1、加大投入,扩大财政资金支持规模。 2、增加财政补贴种类和数额。 3、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系。 4、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准备金制度。 5、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6、合理利用税收优惠。

  25. (六)支持财政投融资的财政政策 以地方投融资平台为例,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2、创新投融资形式。 3、强化运行过程的监管。 4、加强风险的预警和防范。 5、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26. 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县域经济的造血功能

  27. (一)调整政府级次,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体制(一)调整政府级次,进一步完善“省直管县”体制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2002年首次在浙江推行,后在湖北、河南、山东、江苏、江西等多个省份试行。到2012年基本在全国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28. (二)对各级政府的事权重新进行划分和界定,明确政府间支出责任(二)对各级政府的事权重新进行划分和界定,明确政府间支出责任 国家应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型,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间在农村公共支出上的职责。一般说来,中央政府应主要从事跨经济协作区的大河大江大湖的治理、全国性农产品储备基地、基础科研、环境保护、与国民素质相关的农村义务教育以及国防建设等。省级政府应主要承担农村地区的公共道路、供电、供气、公共卫生保健体系、失业、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等公共物品的供给。县乡政府应主要从事区域内的农业基础性及社会效益较显著的项目的投资及管理,如地区性的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小型水利工程、应用型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社区管理等。

  29. (三)完善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 具体设想如下 中央的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消费税、证券交易税、全局性的环境保护税等涉及国民经济稳定、统一市场运行、调节收入分配以及流动性较强和分布不均的税种。 市、县政府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产税,包括不动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遗产赠与税等流动性较低、信息要求较细、适宜由基层政府掌握的税种。 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成长性税种和保护性税种作为各级政府的共享收入

  30. (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中央政府均衡财力能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中央政府均衡财力能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1.按因素法确定一般转移支付数额,充分考虑人口、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等因素,使之更加规范和科学。 2.适当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尽量将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县乡财政奖补资金、调整工资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年终结算财力补助等转移支付形式整合到统一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并科学确定标准财政支出与收入。 3.规范和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进行清理整合,减少立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专项转移支付能够体现民主、公开、透明、时效性的特点。 4.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制度。税收返还制度不能体现均等化的目标,不能起到均衡地区财力的作用,所以可以将其整合到一般性转移支付中,促进中国转移支付结构优化。

  31. 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Thanks!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