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likes | 595 Views
第三讲 艺术作品的层次.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问题 二、艺术作品的层次分析.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问题. 1. 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西方自近代以来,在对艺术作品所进行的分析中所盛行的就是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内容是作品的内在方面,是作品所表现的东西;形式是作品的外在方面,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在这方面作出深入探讨的是黑格尔,在他看来,艺术就是理念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 这种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有其一定道理,但是在分析艺术作品时往往捉襟见肘,显得生硬呆板。的确,在一件艺术作品中,我们很难分清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 杜甫 《 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E N D
第三讲艺术作品的层次 •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问题 • 二、艺术作品的层次分析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问题 • 1.内容与形式的二分 • 西方自近代以来,在对艺术作品所进行的分析中所盛行的就是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内容是作品的内在方面,是作品所表现的东西;形式是作品的外在方面,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在这方面作出深入探讨的是黑格尔,在他看来,艺术就是理念内容与感性形式的统一。 • 这种作品内容与形式的二分法有其一定道理,但是在分析艺术作品时往往捉襟见肘,显得生硬呆板。的确,在一件艺术作品中,我们很难分清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形式。
杜甫《绝句》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俄国形式主义的看法 • 俄国形式主义者雅克布逊提出了“文学性”的概念,他认为:“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一步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 在他看来,文学性不存在于某一部文学作品中,它是一种同类文学作品普遍运用的构造原则和表现手段,也就是艺术作品的形式结构方式。这与传统的观点极为不同,传统的观点认为,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在于文学所表现的内容,而俄国形式主义则把二者的关系颠倒了过来,认为文学的形式结构原则、构造方式、韵律和语言材料等,才是文学最为根本的东西,是它决定了文学之所以为文学。以上面杜甫的《绝句》为例,不是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而是作品的七言绝句的形式结构、压韵方式和语言材料等形式因素使这首诗成为诗,而不是其他东西。
便条 • 便条 This Is Just to Say • 我吃了 I have eaten • 放在 the plums • 冰箱里的 that were in • 梅子 the icebox • 它们 and which • 大概是你 you were probably • 留着 saving • 早餐吃的 for breakfast • 请原谅 Forgive me • 它们太可口了 they were delicious • 那么甜 so sweet • 又那么凉 and so cold
英美新批评派的看法 • 英美新批评派同样强调文学形式的重要性,反对把形式与内容分开,认为脱离具体形式的内容根本不是文学艺术。美国文艺理论家韦勒克·沃伦指出:“俄国的形式主义者最激烈地反对‘内容对形式’的传统二分法。这种分法把一件艺术品分割成两半:粗糙的内容和附加于其上的、纯粹的外在形式。显然一件艺术品的美学效果并非存在于它所谓的内容中。几乎没有什么艺术品的梗概不是可笑的或者无意义的(这种梗概只有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才有意义)。但是,若把形式作为一个积极的美学因素,而把内容作为一个与美学无关的因素加以区别,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呱呱叫的水鸭子啊,在河中央的小岛上;年轻美丽的姑娘,是小伙子追求的对象。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只强调形式也存在困难 • 有的作品单纯从形式上看是诗,但是其实质并不是诗,人们也不把它当作诗来看。例如下面一首打油诗就是如此。 • 江山一笼统, • 井上大窟窿。 • 黑狗身上白, • 白狗身上肿。 • 这个作品之所以不被人们看作是诗,就是因为它缺少一种诗的韵味,相反,上面所提到的《便条》确实具有一种诗的韵味。由此看来,一个作品是否属于诗,不仅有形式上的因素,同时也有内在的要求。而这种内在的东西,往往是更为重要的。这就是说,诗之所以是诗,而不是分行写作的东西,重要的因素在于它的内在诗性。
对于诗歌等文学作品来说,文学性是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重要标尺,但是什么是文学性?一般来说,文学性并不仅仅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说的形式结构、构造方式、韵律和语言材料等,它还应当包括更为丰富的内涵。至于这种内涵是什么,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逐步明确。对于诗歌等文学作品来说,文学性是区分文学和非文学的重要标尺,但是什么是文学性?一般来说,文学性并不仅仅是俄国形式主义者所说的形式结构、构造方式、韵律和语言材料等,它还应当包括更为丰富的内涵。至于这种内涵是什么,则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章节中逐步明确。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应该有其“艺术性”,对于绘画来和摄影等造型艺术来说,艺术性并不仅仅是线条、色彩和构图;对于影视艺术来说,艺术性也并不仅仅是蒙太奇、场面和调度;对于音乐艺术来说,艺术性也并仅仅是节奏、和声和旋律。如果仅仅从这些形式因素方面来衡量,我们无法弄清楚哪些作品是艺术作品,哪些作品不是;我们也无法弄清楚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低优劣。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应该有其“艺术性”,对于绘画来和摄影等造型艺术来说,艺术性并不仅仅是线条、色彩和构图;对于影视艺术来说,艺术性也并不仅仅是蒙太奇、场面和调度;对于音乐艺术来说,艺术性也并仅仅是节奏、和声和旋律。如果仅仅从这些形式因素方面来衡量,我们无法弄清楚哪些作品是艺术作品,哪些作品不是;我们也无法弄清楚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的高低优劣。
2.其他艺术作品的分层理论 • 中国古代的相关理论 • 在西方,黑格尔在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中注意到意蕴的概念,它是作品内在的东西,它的含义比内容更为丰富,它是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 • 在这一问题上做出独特贡献的是波兰现象学家英加登。他把文学作品的的本文由表及里分为五个层次
中国古代 • 《周易·系辞》“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 • 王弼:《周易略例·明象》:“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黑格尔 • 遇到一件艺术作品,我们首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它的意蕴或内容。前一个因素,——即外在的因素——对于我们之所以有价值,并非由于它所直接呈现的;我们假定它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关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那外在形状的用处就在指引到这意蕴。因为一种可以指引到某一意蕴的现象并不只是代表它自己,不只是代表那外在形状,而是代表另外一种东西,就像符号那样,或则说得更清楚一点,就像寓言那样,其中所含的教训就是意蕴。文字也是如此,每个字都指引到一种意蕴,并不因为它自身而有价值。同理,人的眼、面孔、皮肉乃至整个形状都显现出灵魂和心胸,这里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也是如此,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乃至于其他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
桑塔亚那:《美感》 • 艺术作品分为三个层次:材料、形式和表现,材料属于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层,形式是物质媒介的组织,表现则是指通过对物质材料的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的东西。
英加登 • (1)字音与高一级的语音组合。 • 它是作品结构中最基本的层次,其中语音素材是指语调、语音、音的力度等,它是一次性的,与具体的阅读行为有关。字音则是超越于个人的阅读经验而使阅读和理解成为可能的东西,它携带着意义,但要在词与词的组合中,也就是在句子中,才具有确定的意义。
(2)意义单元 • 它是作品结构中由字词的意义所构成的层次。它在作品的结构整体中处于关键的位置,对别的层次起着根本的制约作用。在文学作品中,字词所组成的句子是有意义的,但是它的意义不同于字词和句子所指称的客观世界的意义,而是看它与作品虚构世界的关系如何。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第二段开头中有一句话,“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掌柜说,样子太傻,怕伺候不了长衫主顾,就在外面做点事吧。”这句话的意义并不在于作者是否真的在鲁镇的咸亨酒店里当过伙计,而是在于它所作的陈述影响到小说的情节发展和作品世界的构成。我因为在酒店做事,所以才见到了孔乙己,见证了他的落魄和不幸结局。这句话是一个意义单元,它和其他意义单元一起,构成了作品的世界。
(3)图式化层。 • 所谓图式化层是指作品中的意向性关联物的有限性问题。在任何作品中都只能通过有限的字句表达有限时空中的事物的某些方面,因而有许多未定点,需要读者运用想象进行丰富补充或者说是“具体化”,例如,在上面的句子中,这个咸亨酒店的小伙计十二岁时长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究竟有多傻,所有这些都没有进行具描写,需要我们去想象和补充,对他的形象进行具体化。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4)再现客体层 • 所谓再现客体曾是指作品通过前几个层次所虚构出来的一个想象的文学世界。这个文学世界和客观现实世界不同,具有自己独特的逻辑。例如《西游记》孙悟空能够七十二般变化,能够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等等都是文学世界所独有的逻辑使然。
(5)形而上质层 • 英加登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具有以上四个层次,但是优秀的作品在这四个层次之外还具有一个形而上质层,就是弥漫在作品中的“崇高、悲剧性、恐怖、震惊、神秘、丑恶、神圣、悲悯”等性质。它能够使我们在近乎迷狂的状态中体悟到文学的意义和生活的意义。的确,在优秀的作品中总是具有这样一个形而上质层,它是作品的一个整体性的氛围,是通过文学世界所揭示出来的作者对于世界的独特理解。
二、艺术作品的层次分析 • 艺术语言层 • 艺术形象层 • 艺术意蕴层
1.艺术语言层 • 概念:艺术语言是指用以完成艺术表达的独特媒介。所有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语言来完成的,每一种艺术样式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每一件艺术作品也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具体来看,它又可以分为物质媒介层和形式结构层。
(1)物质媒介层 • 它是艺术传达的物质手段,是艺术作品的最表面的一层,也是艺术接受过程中最早直接面对的一层。物质媒介决定了艺术品的样式,决定了它属于何种艺术门类。 • 对于艺术作品而言,物质媒介极为重要,它不仅和形式结构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影响着艺术作品的艺术特质。 • 物质媒介是艺术作品的内在组成部分,不同的物质媒介会使艺术作品的形式结组合具有不同的规律,当然也是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 物质媒介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属性,艺术家的创作要熟练掌握这些东西,在艺术创作中才能表现出自己想要表现的东西。
(2)形式结构层 • 物质媒介只有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组织起来,才能形成艺术作品。单纯的物质媒介并没有意义,当物质媒介按照一定的形式规律组织起来时,意义就产生了虽然是同样的物质材料,如果其形式组合及其结构不同,也会使作品的面貌产生很大差异。 (三个镜头的不同组织)
(3)艺术语言的特征 • 其一,艺术语言具有表现性。人类的语言符号,一般有两种功能,即指称功能和表现功能。一般的语言符号,侧重的是它的指称功能;艺术语言,侧重的是表现功能。
其二,艺术语言是内指性的语言。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是不同的,普通的语言所指向的是现实世界,要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相符合,而艺术语言所指向的是艺术世界,它只指向艺术世界。
其三,艺术语言具有阻拒性。阻拒性和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体出来的,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演唱。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其三,艺术语言具有阻拒性。阻拒性和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体出来的,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就是为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出石头的质感。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演唱。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往往视而不见,无法看到事物真正的存在状态。试想,我们平常都穿着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品,我们感受不到它的意义和独特性来,但凡·高在他的艺术中把一双农妇的鞋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鞋之为的存在状态,感受到它的意义所在。艺术就是要在语言形式上首先打动你,使你感到它是陌生的,对于你的眼睛来说它具有阻拒性,然后引导你,使你思考和领悟它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艺术语言不仅是对日常语言的突破,而且是对已有艺术语言的一种突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平时司空见惯的一些现象往往视而不见,无法看到事物真正的存在状态。试想,我们平常都穿着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用品,我们感受不到它的意义和独特性来,但凡·高在他的艺术中把一双农妇的鞋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真正感受到鞋之为的存在状态,感受到它的意义所在。艺术就是要在语言形式上首先打动你,使你感到它是陌生的,对于你的眼睛来说它具有阻拒性,然后引导你,使你思考和领悟它背后所隐藏的东西。艺术语言不仅是对日常语言的突破,而且是对已有艺术语言的一种突破。 • 艺术的创新,需要在语言上不断创新,艺术的革新也往往是从语言上开始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旧的语言无法表现出人们对于世界的新感觉了,就需要新的语言去表现,这时候,艺术的革新就开始了。
2.艺术形象层 • 物质媒介经过一定的组织就固定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它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同时又是具有一定内在意蕴的形象,它处于艺术语言和艺术意蕴的中间地带,是极为重要的中间层次。 • 它一方面传达着深层意蕴,一方面又制约着表层语言的处理,因此艺术形象就成为艺术作品表现的中心。
艺术形象的特征 • 其一,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既然是由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那么它必然带有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想象、思想等因素,具有主观性。 • 艺术形象的客观性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理解:一是艺术形象和客观世界具有这样那样的联系; 二是艺术形象一旦创造出来,它就是客观存在的,对于我们来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曹雪芹的《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鲁迅的阿Q都是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构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艺术长廊。
其二,艺术形象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在艺术作品中,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通过独特的形式组合创造了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就和其他的艺术形象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之处就构成了艺术形象的个别性。但是这个具有个别性的艺术形象又体现出艺术的内在意蕴来,这种内在意蕴具有一般性。 • 在这里,现象与本质,个别与规律,直接性和概念之间对立的消除意思就是个别与一般达到统一。我们能够从这个个别性的艺术形象中体会到一般的艺术意蕴。
枯藤老树昏鸭 • 小桥流水人家 • 古道西风瘦马 •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
在这首诗中,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这些字词本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属于艺术语言的物质媒介层,当它们按照一定的意向组织起来时,就具有了意义,向我们呈现出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羁旅天涯的旅人的孤独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独特的个别的形象。但是这个形象却有着深层的意蕴,这种意蕴是每个羁旅天涯的旅人都容易感受到的,即使是作为一般的欣赏者,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弥漫在作品中的凄苦、孤独、茫然的情绪。所以,作品通过这个独特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是一般的,普遍的。艺术形象就是个别性和一般性的统一。在这首诗中,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这些字词本身的意义是不确定的,属于艺术语言的物质媒介层,当它们按照一定的意向组织起来时,就具有了意义,向我们呈现出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羁旅天涯的旅人的孤独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独特的个别的形象。但是这个形象却有着深层的意蕴,这种意蕴是每个羁旅天涯的旅人都容易感受到的,即使是作为一般的欣赏者,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弥漫在作品中的凄苦、孤独、茫然的情绪。所以,作品通过这个独特的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是一般的,普遍的。艺术形象就是个别性和一般性的统一。
其三,艺术形象是感性形式和内在意蕴的统一。这是由艺术形象的中间层次性决定的,它一方面是由艺术形式所表现的,一方面又表现着艺术的内在意蕴。艺术形式具有具体可感性,可以通过人的感官直接进行把握,这就是艺术形象的感性特征。同时,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艺术意蕴则是感官所无法把握的,它往往要经过人们的思考和领悟,才能体会到作品的真蒂,这就是艺术形象的内在意蕴。艺术形象就是感性形式和内在意蕴的统一,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如果过于突出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则艺术将不再称为艺术。其三,艺术形象是感性形式和内在意蕴的统一。这是由艺术形象的中间层次性决定的,它一方面是由艺术形式所表现的,一方面又表现着艺术的内在意蕴。艺术形式具有具体可感性,可以通过人的感官直接进行把握,这就是艺术形象的感性特征。同时,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艺术意蕴则是感官所无法把握的,它往往要经过人们的思考和领悟,才能体会到作品的真蒂,这就是艺术形象的内在意蕴。艺术形象就是感性形式和内在意蕴的统一,是二者的完美结合。如果过于突出其中的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则艺术将不再称为艺术。
3.艺术意蕴层 • 艺术意蕴是指蕴涵在艺术形象中的形而上的美学意味,它处于艺术作品的最深层次,具有丰富性、不确定性、超越性、不可言传性等特点。正如黑格尔所说,艺术意蕴是作品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艺术意蕴是形而上的,就是爱、生命、善与正义、真理、自由和宇宙之道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它是艺术家的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当艺术家的感悟无法用陈述性的语言来表现的时候,他就会用诗的语言,用音乐、舞蹈和绘画,塑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尽意莫若象”,当我们面对艺术形象时,艺术形象就会指引我们通向艺术作品的艺术意蕴,“寻象以观意”。艺术意蕴是形而上的,就是爱、生命、善与正义、真理、自由和宇宙之道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它是艺术家的对于人生和世界的感悟,当艺术家的感悟无法用陈述性的语言来表现的时候,他就会用诗的语言,用音乐、舞蹈和绘画,塑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形象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尽意莫若象”,当我们面对艺术形象时,艺术形象就会指引我们通向艺术作品的艺术意蕴,“寻象以观意”。
艺术意蕴是指蕴涵在艺术形象中的形而上的美学意味,它处于艺术作品的最深层次,具有丰富性、不确定性、超越性、不可言传性等特点。艺术意蕴是指蕴涵在艺术形象中的形而上的美学意味,它处于艺术作品的最深层次,具有丰富性、不确定性、超越性、不可言传性等特点。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 意蕴是一种弥漫在作品整体中的东西,它不仅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而且还通过艺术语言来表现。 。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是是不可分割的,他们都从属于艺术作品的整体。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具有这三个层次,没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固然不成其为艺术,但是只有艺术帅和艺术形象,而没有艺术意蕴也不成其为艺术。这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他在学习绘画时所画的许多蛋之间的区别。当然,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具有阐释不尽的永恒魅力。而另外一些艺术作品其艺术意蕴没有那么深厚罢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是是不可分割的,他们都从属于艺术作品的整体。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具有这三个层次,没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固然不成其为艺术,但是只有艺术帅和艺术形象,而没有艺术意蕴也不成其为艺术。这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他在学习绘画时所画的许多蛋之间的区别。当然,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深厚的艺术意蕴,具有阐释不尽的永恒魅力。而另外一些艺术作品其艺术意蕴没有那么深厚罢了。
复习思考题 • 1.把艺术作品分为内容与形式两部分是否恰当? • 2.艺术语言的特点是什么? • 3.艺术形象的特征是什么? • 4.什么是艺术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