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likes | 767 Views
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 D rugs. Epilepsy ( 癫痫 ). 反复突然发作性的 CNS 疾病,主要表现为 短暂运动、感觉或精神异常。一般在发作 时伴有 EEG 异常。 特点: 突然性、暂短性和反复性。. ☆ 癫痫分型 :. 见表 16-1 ○ 神经运动性发作: 病变多在大脑的颞叶,除有部分发作的表现外,还有意识障碍和自动症;. ☆ 癫痫分型 :. ○ 癫痫大发作: 异常放电涉及全脑,导致突然意识丧失。先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约 20 秒钟后转入阵挛,持续数分钟。大发作连续发生,患者持续昏迷,则称为 癫痫持续状态 ,为危重急症。.
E N D
抗癫痫药 Antiepileptic Drugs
Epilepsy(癫痫) • 反复突然发作性的CNS疾病,主要表现为 短暂运动、感觉或精神异常。一般在发作 时伴有EEG异常。 • 特点: 突然性、暂短性和反复性。
☆癫痫分型 : 见表16-1 ○ 神经运动性发作:病变多在大脑的颞叶,除有部分发作的表现外,还有意识障碍和自动症;
☆癫痫分型 : • ○癫痫大发作:异常放电涉及全脑,导致突然意识丧失。先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约20秒钟后转入阵挛,持续数分钟。大发作连续发生,患者持续昏迷,则称为癫痫持续状态,为危重急症。
☆癫痫分型 : • ○癫痫小发作:又称失神发作,发作时间仅数秒,以突然神志丧失为主要,正在进行中的活动停止。伴有脑电图特征性3Hz棘波-慢性发放,持续5~20秒,无运动紊乱。
Epilepsy(癫痫) 发病机制: 可能是脑中的局部病灶内的神经元同时爆发式放电并向周围扩散所致。
☆ 癫痫动物模型 • 常用两个经典的动物模型筛选药物 • ○ 最大电刺激休克模型(MES) 主要用于筛选治疗大发作的抗癫痫药。 • ○ 戊四唑诱发惊厥模型(Met) 主要用于筛选治疗小发作的抗癫痫药。
☆ 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 • ○ 制病灶神经元过度放电,或作用于病灶周围正常神经组织,以遏制异常放电的扩散;○ 可能与干扰Na+、Ca2+ 、K+等阳离子通道有关。
☆ 常用药物 • ○ 发展过程:1912年—苯巴比妥1938年—苯妥英钠1964年—丙戊酸钠 • 到目前为止, 并未发现比上述药物更好的药物。
○根据临床用途药物分为: • ◇治疗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药物;◇治疗失神性发作的药物;◇广谱抗癫痫药物;◇发展阶段中的药物。
主要用于治疗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的药物 • 首选药之一: • 苯 妥 英 钠 (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为二苯乙内酰脲的钠盐。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药理作用: • 抗癫痫作用:对小发作以外各型癫痫有效(治疗量不引起镇静催眠)。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缓解末梢神经痛作用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作用机制: • 细胞膜稳定作用;主要抑制钠通道 • 选择性阻断强直后增强(posttetanic potentiation,PTP)的形成;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作用机制: • 高浓度苯妥英钠能抑制神经末梢对GABA的摄取,诱导GABA受体增生,间接增强GABA的作用,使Clˉ内流增加而出现超极化,而抑制异常高频放电的发生和扩散。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作用特点: • 对最大电刺激休克模型有效,而表现明显的抗强直—阵挛性发作; • 对戊四唑阵发性惊厥模型无效,因此,对小发作无效; • 无镇静催眠作用,中毒量反而引起中枢兴奋,甚至去大脑强直。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临床应用: • 抗癫痫 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 • 治疗中枢疼痛综合征 包括三叉神经痛和舌咽神经痛等; • 抗心律失常 见第二十二章。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 • 本品呈强碱性(Ph=10.4),刺激性大,故不宜肌内注射; • 血浆蛋白结合率约90%; • 肝脏代谢,具有“饱和代谢动力学”的特点;原形或代谢物由肾脏排出; • 个体差异大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不良反应: • 大量应用:血圧下降、心律失常 • 长期慢性应用: • 齿龈増生、外周神经炎、 骨軟化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 其它:过敏反应、致畸。
苯 妥 英 钠(phenytoin sodium又称大仑丁) • 药物相互作用: • 苯妥英钠为肝药酶诱导剂,能加速多种药物的代谢而降低药效。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又称酰胺咪嗪 • 抗癫痫作用 • 作用机制与phenytoin类似。抑制癫痫灶及其周围神经元异常放电。首选用于单纯性局限性发作和大发作,此外也用于大发作及精神运动型发作的治疗。 • 缓解末梢神経痛(作用比苯妥英强)
卡马西平 carbamazepine又称酰胺咪嗪 不良反应: 眩晕、恶心等, 偶有再生不良性貧血发生。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luminal, 鲁米那) 抗癫痫作用 与其它巴比妥类不同,低于催眠量即具抗惊厥作用。 * 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各型癫痫; * 包括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更倾向于用戊巴比妥钠静脉注射)。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 (luminal, 鲁米那) • 作用机制 与増強脑内由GABA受体介导的Cl-内流有关,能降低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的兴奋性 • 不良反应 嗜睡、精神萎靡等。本品具肝药酶诱导作用…
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 • 体内代谢成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此二代谢产物是其抗癫痫作用的基础; • 可能有独立的抗癫痫作用。
扑米酮(primidone,扑痫酮) • 应用:与苯巴比妥相比无特殊优点,且价格较贵,只用于其它药物不能控制的患者; • 不良反应:常见镇静、嗜睡、眩晕和共济失调等。偶可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治疗失神性发作(小发作)的药物 • 乙 琥 胺(ethosuximide) • 仅对小发作有效而对其它型无效, • 首选用于癫痫小发作(动物实验显示能对抗PTZ诱发的痉挛而对MES无效)。
乙 琥 胺(ethosuximide) • 作用机制 主要与抑制T型Ca2+通道有关。 •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嗜睡等。
广谱抗癫痫药物 •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 对MES及PTZ惊厥模型均有对抗作用,用于各种类型癫痫治疗。 • 作用机制: 具有Na+通道和T型Ca2+通道阻断作用。 •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刺激症状、嗜睡等。
苯二氮卓类 • 常用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 • 静注地西泮首选用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 硝西泮:主要用于小发作。 • 氯硝西泮(clonazepam) 抗癫痫谱较广,对小发作有效(但患者易对本品产生耐受性)。
发展阶段中的药物 • 氟桂利嗪(flunarizine) • 抗痫灵(antiepilepsirin) • 拉莫三嗪(lamotrigine) • 托吡酯(topiramate)
抗癫痫药物应用的原则 • 单一型发作最好先试用一种药物,混合型开始就需要联合用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至出现疗效而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为止; • 坚持长期用药,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甚至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抗癫痫药物应用的原则 • 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 • 失神性发作(小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和乙琥胺,3岁以下儿童不宜用丙戊酸钠; • 复合性局限性发作:常用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 • 癫痫持续状态: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必需及时控制惊厥发作,首选地西泮(安定),静脉给药。
抗惊厥药 • 惊厥: •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 过度兴奋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全 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抗惊厥药 • 发生原因: 小儿高热、破伤风、哀痛、大发作、 子痫和中枢兴奋药中毒等。 • 抗惊厥药: 巴比妥类、水合氯醛、地西泮 和硫酸镁等。
抗惊厥药 硫酸镁 magnesium sulfate 静脉给药: △ 抗惊厥作用; △ 降压作用。 口服给药: △泻下和利胆作用: 用于毒物中毒和外科胆道手术。
硫酸镁 magnesium sulfate • △ 抗惊厥作用 • 通过:Mg2+拮抗Ca2+的作用,抑制神经化学传递 和骨骼肌收缩,从而使肌肉松弛; •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引起感觉和意识消失;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惊厥, 尤其是子痫,有良好的抗惊厥作用。
硫酸镁 magnesium sulfate • △ 降压作用 • 通过: • 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中枢抑制,镇静作用;可能减少交感神经释放NA;用于重症高血压和子痫病人。
硫酸镁 magnesium sulfate • 过量时: • 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 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 可立即消除Mg2+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