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91 Views
新聞寫作 wk7 導讀. 指導老師:鄭鼎寶 小組名單: 033 張菀寧 011 林育德 020 王昱盛. [目錄]. 新聞採訪與編輯 – 理論與實務 《 第一篇 新時代的新聞記者 》 → ch 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 ch 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 ch 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新聞採訪與寫作 牛隆光 《ch 12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 一、新聞的定義:. 新聞是具有 臨近性 、 近時性 ,與事件有 關且深具新聞價值的 新聞乃為 獲利 而刊載之消息
E N D
新聞寫作wk7 導讀 指導老師:鄭鼎寶 小組名單:033 張菀寧 011 林育德 020 王昱盛
[目錄] • 新聞採訪與編輯–理論與實務《第一篇 新時代的新聞記者》→ ch 1 新聞的定義與價值→ ch 2 新聞記者的特質與態度→ ch 3 記者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 新聞採訪與寫作 牛隆光 《ch 12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一、新聞的定義: • 新聞是具有臨近性、近時性,與事件有 關且深具新聞價值的 • 新聞乃為獲利而刊載之消息 • 新聞是一種報導,對議題、事件或過程提供了當代看法
一、新聞的定義(續) • 新聞是一種商品 但是新聞是具有腐敗性的 • 用文字將所發生的事件表現出來,這些事 件,需要有引起多數人注意的重要性才行
一、新聞的定義(續) 新聞是一種組織內妥協後的產品,在 極短時間內將當天所發生的人類活動進 行挑選整理。 新聞的生命極為短暫,可說是在壓力下進行迅速判斷所產生的非完美產物
二、新聞的特性: • 新聞是-文化產品 • 新聞必需透過有可信度、權威性與合法性的「專業組織」加以報導、運送 • 新聞是為了獲利而刊載的消息 • 新聞為符號化的事件 • 新聞為符合新聞價值的事件
新聞的八大價值 • 影響性: 一則新聞如果影響的人越多、層面越 大、越直接、越立即,新聞價值越高 • 衝突性: 衝突是對稀有資源的爭奪,未必有人 贏,也未必有人對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異常性: 越是新奇、不平凡的,越值得報導 • 實用性: 包括知識的傳佈、智慧的啟發 和滿足生活各方面的需求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時宜性(或即時性): 越是最新發生的事情,就越有新聞價值 越能滿足新聞的「新鮮性」與「接近性」 • 顯著性: 經由人、事、時、地、多重的要點 去突顯新聞的重點 多重的要點如:藝人的八卦消息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接近性: 一條新聞越受重視的程度與閱聽人接近性 成正比 • 在地政策:越在地化,媒體越受歡迎 • 地理接近:位置越近,新聞價值越高 • 心理接近:心理上的接近可增加新聞性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 人情趣味: 傳播媒介除了守望、教育、決策之外, 還有寓教娛樂的功能。包括以下三點: • 閒話:沒什麼重要性,但是有趣 • 啟發:真實故事,發人省思 • 社會關懷:正面新聞、貢獻實例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上述新聞價值中,以接近性、時宜性、 顯著性和人情趣味性最為重要
新聞的八大價值(續) 以5W1H而論: • 何事(what)-重要性 • 何人(who)-顯著性 • 何地(where)-接近性 • 何時(when)-時宜性 • 何故(why)-揭發性 • 如何(how)-常態性、異常性 • 何義(so what)-影響性
一、記者的起源和發展 記者一詞可由廣義和狹義去區分 廣義:泛指新聞工作者 即新聞行業中的所有從業人員 狹義:指外勤記者 負責採訪和蒐集訊息、迅速地做出口頭、影音或圖像報導
二、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條件 • 廣博的知識: 將這些專業的新聞,以通俗的文字寫成 新聞稿 • 高尚的品德: 達成新聞公正報導之使命
二、新聞記者應具備的條件 • 強健的體魄 記者必須勤跑、勤寫,只要所負責的路線 發生突發事件,都必須進行採訪 • 專業的精神 要有恆心,有追根究柢和發掘問題的採訪 精神,達到伸張社會正義的目標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 採訪態度是記者採訪中所表現的一種行為 模式,是記者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態度在 採訪中的綜合表現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續) 採訪態度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 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 遵守真實性原則,報導中牽涉到評論人 和事時應小心謹慎,力求客觀公正,採 訪中遵守法律規範,嚴守職業道德紀律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續) • 精準機動的敏捷態度: 準確的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 全天保持機動狀態 力求新聞報導不落人後 ※因為新聞是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的
三、記者工作的態度(續) • 不畏艱難的鬥志毅力: 講究採訪方法,見機行事 新聞採訪的時限性、突發性、連續性 要求記者具備不畏艱難的意志
一、記者的類型 • 路線記者: 專門採訪或側重報導某一路線或某一領域 • 常駐記者: 也稱地方記者,採訪領域較路線記者廣, 負責地方上的大小新聞
一、記者的類型(續) • 機動記者: 隨時處於待命狀態 隨時準備編輯部的調派 • 特派記者: 因特別的採訪任務受編輯部派遣的記者 由新聞機構直接調派
一、記者的類型(續) • 特約記者: 應編輯部的約稿,完成一定採寫任務的 編制外人員,比本編輯部內的記者更有 某些方面的優勢或專業 • 駐外記者: 受編輯部派遣國外採訪,以促進國際間 訊息交流和溝通 須具備快速反應的報導能力、精通外語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 • 求真性: 蒐集、挖掘到有價值的事實材料 • 時限性: 快速,有快採、快寫、快發的能力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獨立性: 具備獨立工作的能力 善於獨立思考,妥善安排好自己的工作 • 突發性: 要隨機應變,隨時調整採訪策略 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工作安排,適應 多變的情況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危險性: 生命危險:戰地或災區採訪 是非之險:往往記者在報導時是有立 場、傾向的,可能會捲入社會是非之中 • 廣泛性: 採訪是不受限制的,只要具有新聞價值 的事實,記者都應前往採訪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連續性: 包含三種意義: • 採訪是一種沒完沒了的工作 • 有些報導要求記者反覆宣傳,不斷深入如:重大考試、政策、節慶 • 根據客觀事情、事件的發展做同時態的 追蹤
一、新聞採訪的特點(續) • 公開性: 採訪活動都是公開進行、公開報導所以 公開性也帶來了媒體的競爭性
二、採訪時應具備的特質: • 採訪要快,同時也要「準」、「深」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 一味追求快把基本的事實搞錯,是絕對 不允許的 透過事物的表象,認識事物的本質 使新聞報導達到一定的深度 對新聞受重能有一定的啟發
二、採訪時應具備的特質(續): • 材料的挖掘要生動,但是不能虛構 要觀察被採訪對象的言談舉止 觀察有特色的採訪現場,抓住現場氣氛 ※但不能違背真實性的原則
新聞採訪與寫作牛隆光 第十二章 廣播新聞採訪寫作
第一節 廣播新聞採訪工作 廣播記者的工作: 透過聲音的傳達,把新聞事件轉為新聞報 導,又稱之「玩聲音」的人 廣播新聞報導特別重視新聞事件帶給聽眾的實用價值,而採訪的重點,就是一些對於聽眾生活或工作有實用意義的「軟性」新聞
廣播新聞傾向於採訪、播出 「預期性新聞」: 符合特殊需求的聽眾 譬如:音樂頻道會播出預期性的音樂新聞 「突發性新聞」: 運用即時性的特色 譬如:政治人物或社會運動人士喜歡運用 廣播媒體,動員聽眾參與政治或社會活動 ,達到動員大眾的目的
第二節 廣播新聞寫作工作 廣播新聞報導的結構,可以是「倒寶塔寫 作風格」的新聞稿,也常有類似生活上的談話類型,就像是聊天或說故事 倒寶塔寫作風格: 將新聞中最重要的、閱聽人最感興趣的部 分寫在導言
廣播新聞報導以聲音傳遞資訊,著重在 口語化及生活化 廣播新聞記者採訪新聞事件時,必須隨 身攜帶錄音機,錄下新聞事件的各種聲 音後,回到廣播電台再剪輯成新聞報導
廣播新聞記者撰寫具有「詮釋性元素」 時,會面臨到「認同」的壓力。因為廣播 屬於「小眾媒體」,聽眾對於廣播新聞內 容的認同感較為強烈,對於新聞的「選擇 性」有自己的主見
廣播新聞報導強調「軟性化元素」、「實 用性元素」 軟性化:吸引聽眾的注意與興趣 實用性:針對聽眾的特殊需求,提供特定 的新聞內容,也會結合廣告或置入性行銷 的方式,促銷特定商品。譬如:仿間的賣 藥節目
廣播新聞報導不太重視「衝突性元素」的 報導。報導地方事務時,不喜歡強調衝突 面的消息。對於全國性的衝突性事件,會 突顯新聞報導的衝突性
第三節 廣播新聞採寫的要求 好的廣播新聞稿的具體做法: 簡潔的文字:主詞、動詞與受詞,不需要 過多的形容詞、副詞或子句,會影響聽眾 了解新聞報導的內容。 通俗的語言 流暢的句子: • 符合一般人的說話習慣 • 完整表達說話的意思 • 最好是主動與直述的語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