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289 Views
å¾®æ ¼æ•™å¦åŽŸç†. 一ã€å¾®æ ¼æ•™å¦çš„å…´èµ·. 2060 计划 æ•°å¦è¿åЍ CBTE ( CAmpetency Based Teacher Education )è¿åЍ. 二ã€ä»€ä¹ˆå«å¾®æ ¼æ•™å¦. å¾®æ ¼æ•™å¦ï¼ˆ Microteaching ),æ„为微型化教å¦ï¼Œåˆè¢«ç§°ä¸º “ å¾®åž‹æ•™å¦ â€ ã€ â€œ å¾®è§‚æ•™å¦ â€ ã€ â€œ å°åž‹æ•™å¦ †〠“ 录åƒåé¦ˆæ•™å¦ â€ ç‰ã€‚ 创立人: 1963 年,斯å¦ç¦å¤§å¦ D.Allen å’ŒåŒäº‹ A.Eve 。. “ å¾®æ ¼æ•™å¦æ˜¯ä¸€ä¸ªæœ‰æŽ§åˆ¶çš„å®žä¹ ç³»ç»Ÿï¼Œå®ƒä½¿å¸ˆèŒƒç”Ÿæœ‰å¯èƒ½é›†ä¸è§£å†³æŸä¸€ç‰¹å®šçš„æ•™å¦è¡Œä¸ºï¼Œæˆ–在有控制的æ¡ä»¶ä¸‹è¿›è¡Œå¦ä¹ 。 â€
E N D
一、微格教学的兴起 • 2060计划 • 数学运动 • CBTE(CAmpetency Based Teacher Education)运动
二、什么叫微格教学 •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意为微型化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录像反馈教学”等。 • 创立人:1963年,斯坦福大学D.Allen和同事A.Eve。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W.Allen) “它是一个简化了的、细分的教学, 从而使学生易于掌握。” G.Brown 定义:
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被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所谓微格教学
1、微型性。微格教学课堂规模小,它由扮演教师的角色、扮演学生的角色、指导教师和摄影师组成(人数5~8人,时间5~10分钟);1、微型性。微格教学课堂规模小,它由扮演教师的角色、扮演学生的角色、指导教师和摄影师组成(人数5~8人,时间5~10分钟); 2、学习性。受训者通过听课、温习讨论会、技能辨别学习掌握技能及其理论; 3、矫正性。受训者通过自身反馈、学员评价、导师指点,认识自身的不足,在训练中加以克服; 4、研讨性。微格训练小组全体参与,对"角色"的技能及其运用进行研究、讨论,增加小组成员的经验交流。 三、微格教学的四特征
四、微格教学六个步骤 • (一)事前的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各项教学技能的教育理论基地、教学技能的功能和行为模式。 • (二)提供示范。通常在训练前结合理论学习提供教学技能的音像示范,便于师范生对教学技能的感知、理解和分析。
(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每次训练只集中培训一两项技能,以便使师范生容易掌握;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应用的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能行为要素。(3)确定培训技能和编写教案。每次训练只集中培训一两项技能,以便使师范生容易掌握;微格教学的教案具有不同于一般教案的特点,它要求说明所应用的教学技能的训练目标,并要求详细说明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教学行为是该项教学技能中的什么技能行为要素。 • (4)角色扮演。在微型课堂中,十几名师范生或进修教师,轮流扮演教师角色、学生角色和评价员角色,并由一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指导,一名摄像操作人员负责记录(可由学员担任)。一次教师角色扮演约为5~15分钟,并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评价员填写评价单。
(5)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评议,将评价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或将N.A.弗朗德(N.A.Flanders)的师生相互作用分析记录单输入计算机,进行师生相互作用分析。(5)反馈和评价。重放录像,教师角色扮演者自我分析,指导教师和学员一起讨论评议,将评价单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价,或将N.A.弗朗德(N.A.Flanders)的师生相互作用分析记录单输入计算机,进行师生相互作用分析。 • (6)修改教案后重新进行角色扮演。对反馈中发现的问题按指导教师及学员集体的建设性意见修改教案,经准备后进行重教。重教后的反馈评价方法与 (4)相同。若第一次角色扮演比较成功,则可不进行重教,直接进行其他教学技能的训练。
五、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原理 目标控制原理 • 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还是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 • 双重目标: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双重目标。微格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子部分,其目的是在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学技能并掌握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先导,教学技能训练目标为手段,进行教学策略的微观方案设计。
反馈评价原理 • 教育传播理论认为,反馈是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可以使教育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系统,使教育者了解到信息的传递效果,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对自身的传播行为作出改进。微格教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信息反馈。 • 反馈评价方式:观看录象、聆听、写课堂实录、写教学反思。
钻研课标和教材 • 教学内容分析 • 学习者分析 • 教学目标和训练目标的阐明 • 教学策略确定 • 试行、评价、修改 六、微格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策略确定 • 加涅的“九种的学习内部过程”:1)引起注意;2)告知目标;3)唤醒旧知;4)创设情境;5)示范指导;6)引出作业;7)提供反馈;8)评定行为;9)拓展迁移。 • 文章学“凤头、猪肚、豹尾”之说; • 起承转合之说; • 诗品中“诗眼”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