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九讲 移民与人口

第九讲 移民与人口. 一、上海人口小史 2003 年,上海人口统计 1711 万人,其中上海户籍人口 1341 万。 1291 年上海县刚建立时仅 30 余万。这么多“阿拉”从哪里来?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中外移民对这个城市产生极大的影响。 1843 年 城区人口 23 万人 海航、贸易之辈 1852 年 52 万人 闽粤移民为主 1909 年 128 万人 浙江、苏锡移民居多 1915 年 200 万人 各地移民五方杂处 1930 年 314 万人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讲 移民与人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讲 移民与人口

  2. 一、上海人口小史 2003年,上海人口统计1711万人,其中上海户籍人口1341万。1291年上海县刚建立时仅30余万。这么多“阿拉”从哪里来? 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中外移民对这个城市产生极大的影响。 1843年 城区人口23万人 海航、贸易之辈 1852年 52万人 闽粤移民为主 1909年 128万人 浙江、苏锡移民居多 1915年 200万人 各地移民五方杂处 1930年 314万人 1947年 383万人 苏北移民大量入沪 1949年 506万人 根据1950年1月统计,非上海籍人口占上海人口的85%

  3. 二、上海人的构成 1885年英美租界工部局报告称, 英美租界内中国人10.9万人 其中江苏人4万人,占36.7%; 浙江人4.1万人,占37.6%; 广东人2.1万人,占19% 三省合计占总人口的93.2%。 从阶层分析: 上层——豪绅富商,部分江浙人,太平军扫荡江南,他们携资来上海;部分在上海为买办的,多粤闽人。他们是主导力量。 中层——中小商贾,洋行、商行店伙、教书写文为生者等。有较稳定职业和收入,温饱之余,能享受一般消费生活。对于社会文化和社会风习具有较大影响力。 下层——店伙学徒、仆役车夫、小工苦力,女仆佣女、娼妓艺人等,勉强温饱,大多没有文化,对社会文化往往没有主动的影响能力。

  4. 毫无疑问,1949年前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这对上海城市文化和上海人性格的影响?毫无疑问,1949年前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这对上海城市文化和上海人性格的影响? 由于他们不是政府主导型,而是市场主导型的移民,不是集团型,而是分散型移民。这种移民构成的社会,通常有以下十个特点:一、人口年轻,二、男性为多,三、不安现状,四、能力至上(不太强调家庭背景),五、竞争激烈,六、重视学习,七、信息灵捷,八、人才共生,九、文化多元,十、比较宽容。这也是1949年以前上海社会的特点。 (熊月之)

  5. 1、闽粤人与“小刀会”暴动 开埠前的上海社会已经可以称之为“五方杂处”,可移民的大量涌入是在开埠后 首先来到上海的移民是广东人和福建人,不是偶然。 由于对外贸易的开拓和贸易中心从广州移到上海,一批从“十三行”时期就从事对外贸易的广州人来到上海,或独立经商,或充当买办、通事、掮客。与广东毗邻的福建人,历来从事海上贸易,也随着贸易中心的北移而来到上海。其中有一大批是内河船民和外洋水手。由于外国势力进入中国社会,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失调,许多传统经济受到冲击,大量传统手工业者失业,涌入通商口岸寻找生计。上海一时聚集了许多游民,又以闽粤人为众。东南沿海历来民风飚悍,他们以地缘为单位组成各种帮会,进行抢劫、赌博、贩卖鸦片等活动,同时借助同乡会馆甚至地方官员,用大规模反抗显示他们的实力。 这种发展的结果就是小刀会暴动。

  6. 小刀会,清代民间秘密团体。天地会支派之一。参加者多为农民、城市劳动者和航运船夫等。1850年(道光三十年)华侨陈庆真在厦门重建。会员以小刀为标志,故称。小刀会在厦门成立不久传至上海。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前,又合并天地会等其他秘密团体。同年9月,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发动暴动,占领上海等地,抗击清军和外国侵略者。小刀会,清代民间秘密团体。天地会支派之一。参加者多为农民、城市劳动者和航运船夫等。1850年(道光三十年)华侨陈庆真在厦门重建。会员以小刀为标志,故称。小刀会在厦门成立不久传至上海。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前,又合并天地会等其他秘密团体。同年9月,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发动暴动,占领上海等地,抗击清军和外国侵略者。 反清复明

  7. 小刀会守护老城墙(绘画) 1853年太平天国向长江流域进军。为了配合太平军的到来,9月7日,上海小刀会发动了暴动,他们头裹红巾,手执器械旗号,从北门和小东门攻进上海县城,迅速地占领了县衙,摧毁了清朝在上海的地方统治建立起政权,称为“大明国”。刘丽川为第一首领,称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在东门学宫设立行辕;陈阿林为大明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在点春堂设立“公署”。

  8. 点春堂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指挥机构之一。小刀会发布的有些文告中就盖有“点春堂公馆”的印记。小刀会起义失败后,点春堂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政府对此进行修缮,恢复了原貌,并陈列了起义军的有关文物,成为一处有意义的遗址。1994年5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点春堂是上海小刀会起义军的指挥机构之一。小刀会发布的有些文告中就盖有“点春堂公馆”的印记。小刀会起义失败后,点春堂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政府对此进行修缮,恢复了原貌,并陈列了起义军的有关文物,成为一处有意义的遗址。1994年5月被上海市政府命名为首批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9. 性质:城市流民起义 参加者:广东、福建的船夫,会党徒众。“居无恒产,出无执业”。 与太平天国的关系不密切。1855年2月在上海突围,刘丽川牺牲余众一部参加太平军。 起义失败的内部原因: 1、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游民贩运走私、赌博、抢掠等。 2、没有卓越的领袖。刘本是糖业掮客,外号阿混,“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鸦片烟鬼”。潘启亮,外号小禁子,是个恶棍、无赖。被知县重罚,后保释出狱,伺机报复。起义当天,杀死袁祖德。徐耀为小偷。周立春原为青浦白鹤乡的“土豪”,因鸦片生意而识得刘丽川。 间接后果:导致中国海关权力的丧失。造成中国在租界的行政权、司法权的丧失。造成地方商业陷于停顿。 就晚请上海来看,19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最关键的年代,这十余年上海及周边发生的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小刀会起义导引出的社会变迁,推动上海成为近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行列。 1.从“华洋分居”到“华洋杂处”,江浙和上海周遍的大族和平民涌入中立租界,为租界的繁华打下基础 2.城市中心从城厢北移租界,小刀会的破坏 3.江浙移民代替闽广移民成为上海移民的主体,传统地位和经济势力上升(移民的增加,和对闽广移民的打击)

  10. 2、宁波帮的崛起 到了19世纪50年代后期,宁波移民人数已超过广东而位居首位。20世纪初期,随着上海人口的激增,宁波旅沪移民的人数也速增至40万,占当时全市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商界名人中,宁波籍人士则占了四分之一。据说曾有人做过统计,现在的上海人当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祖籍宁波,而几乎所有的宁波人都能曲曲弯弯地攀到上海的亲眷。

  11. 四明公所,又称宁波会馆,是上海人民早期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纪念地。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清嘉庆二年(1797)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它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房屋20间作寄柩用、余后作义冢之地。以后又建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清同治十三年(1874)法租界公董局以筑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冢地。竟开枪肇事,7人被杀害,遭宁波同乡合力抵抗。事后,法领事告示安众;明确四明公所房屋山地永归宁波同乡会经营。法领事并勒石为记。光绪二十四年(1898)7月,法公董局又挑起事端,迫令公所迁移。宁波同乡,群起反抗,法水兵竟又向群众开枪,惨杀17人。事后,宁波同乡掀起大规模罢市罢工斗争,得到上海各界响应与支持。法国领事白藻泰,迫于上海人民的反帝怒潮,不得不又放弃侵占四明公所的计划。四明公所,又称宁波会馆,是上海人民早期反对帝国主义扩张斗争,并取得胜利的纪念地。浙江宁波旅沪同乡于清嘉庆二年(1797)始建,至八年(1803)正式建成并成立宁波同乡会。它占地30多亩,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其中建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房屋20间作寄柩用、余后作义冢之地。以后又建歇山顶正殿五楹及硬山顶廊庑多间,供奉关帝等用。清同治十三年(1874)法租界公董局以筑路为由,强迫公所迁让冢地。竟开枪肇事,7人被杀害,遭宁波同乡合力抵抗。事后,法领事告示安众;明确四明公所房屋山地永归宁波同乡会经营。法领事并勒石为记。光绪二十四年(1898)7月,法公董局又挑起事端,迫令公所迁移。宁波同乡,群起反抗,法水兵竟又向群众开枪,惨杀17人。事后,宁波同乡掀起大规模罢市罢工斗争,得到上海各界响应与支持。法国领事白藻泰,迫于上海人民的反帝怒潮,不得不又放弃侵占四明公所的计划。 现公所仅存红砖白缝的高大门头一座,今南市人民路852号,上刻定海贺师章书“四明公所”四个金色大字。1977年12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4月27日被调整为上海市纪念地点。成为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扩张租界光荣斗争史的见证。

  12. 宁波人成为上海第一大帮,主要从事金融、贸易、航运等事业,其中,“红帮裁缝”名闻全国。宁波人成为上海第一大帮,主要从事金融、贸易、航运等事业,其中,“红帮裁缝”名闻全国。 红帮裁缝的源流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的孙张漕村,发祥地在毗邻该村的奉化江两岸-----姜山、云龙、钟公庙、下应和奉化市的大桥、江口、西坞一带。 宁波人习惯上把蓝眼睛、高鼻子和棕色头发的洋人称为红毛人,为红毛人做洋服的裁缝则称为红帮裁缝。红帮裁缝以上海为中心,影响波及全国20多个城市,及香港、台湾、日本、新加坡、苏联等地。 红帮裁缝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中国服装史上创立五个第一:中国第一件西装;中国第一套中山装;中国第一家西服店;中国第一本西服理论著作;中国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为我国近现代服装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3. 民国时期,宁波帮的代表人物有叶澄衷、虞洽卿、刘鸿生等。民国时期,宁波帮的代表人物有叶澄衷、虞洽卿、刘鸿生等。 虞洽卿(1867—1945)   浙江镇海人。 西藏路在1936年,曾改名为“虞洽卿路”,为了庆祝70岁生日,为此还举行了一场极为隆重的命名庆典,轰动了整个上海。 在旧上海,无论是商界还是政界,虞洽卿都是个响当当的人物。1921年,虞洽卿创办的三北航运集团已拥有18条轮船,行驶上海—天津、大连—福州、上海—广州三条航线,成为当时我国规模最大的私人资本航运集团,他本人也因此成为上海航运巨头。 虞洽卿的成功,得益于宁波众多同乡的支持。早在1908年,虞洽卿发起组织四明银行的同时,就鼓动同乡创办宁绍轮船公司,自任总经理,开辟了沪甬航班。为了与外商轮船公司竞争,公司降低票价,但外商公司也随之降价,同乡闻讯后,组织航运维持会对公司进行贴补再度降低票价,终使外商公司退出竞争,宁绍轮船公司就此站稳了脚跟。 在商业经营的同时,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虞洽卿广泛参与社会活动。1905年上海发生大闹会审公堂案,虞洽卿作为知名人士参加了调停活动,事后,虞洽卿成为沪上妇幼皆知的大闻人。 1929年4月,当选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华董,其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14. 图为中美航业界之两老——美国大来氏与上海商界虞洽卿。图为中美航业界之两老——美国大来氏与上海商界虞洽卿。 虞洽卿故居(宁波)

  15. 叶澄衷(1840一1899) 原名叶成忠。浙江镇海人。少年时来上海充当商店学徒,后自驾小舟于黄浦江中,向外轮供应杂货。同治元年(1862年),在虹口开设“老顺记”商店,经营金属制品,并为美商美孚石油公司代销火油。1870年在今山东中路附近开设“南顺记五金洋杂货店”,是境内最早五金店。以后又走向外地,在各大商埠遍设分店。前后不到10年,已成巨富。后又广泛投资于上海和外地的金融业、房地产业、航运业、工业,如升大钱庄、中国通商银行、树德地产公司、缨昌火柴厂、纶华缫丝厂等。晚年捐地出资,在虹口创办“澄衷蒙学堂”(今澄衷中学),未见落成而病故。

  16. 3、苏北难民 来沪的江北人(广义上包括苏北人和皖北人)大多因家乡闹灾或逢兵燹,被迫逃难到沪,能找到上述一份工作己属不易,大多从事服务性行业,俗称“三把刀”,即理发用的剃头刀、做大饼油条的小摊贩用的切菜刀和浴室里修脚师傅的扦脚刀。还有的从事倒粪桶、扫马路、拉黄包车,以及码头工人等低贱工种。江北人的住处又多呈聚集拥挤而破败之状,大多是棚户区,上海的虹镇老衔、闸北的番瓜弄和杨浦、普陀等都有所谓的“江北弄”。

  17. 顾竹轩,原籍江苏阜宁人。顾16岁来上海,靠做马路工、拉黄包车糊口。不久,又在一家德国人开设的“飞星黄包车公司”谋生,一度在英租界巡捕房当巡捕。后加入青帮,凭借“通”字辈的身份,以闸北为基地,广收门徒。从而成为青帮在闸北地区的“大头香”(辈份高,势力大),有“江北大亨”之称。顾创办、经营的产业中以“天蟾舞台”最知名。发迹后,淞沪警备司令部和江苏省清乡督办公署聘他为顾问、参议,以资拉拢。民国13年(1924年)秋,江浙战争爆发,闸北士绅王彬彦成立闸北保卫团,自任团总,委任顾竹轩为团副。从此,顾的地位和权势更高,先后担任过上海市人力车同业公会主席、闸北商团会董、盐阜同乡会主席、苏北难民救济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平剧院联谊会主席、中国红十字会理事等职。此外,顾又捐资在闸北创办武陵中学(“武陵”是顾姓的堂号)、江淮闸北小学,并被推为两个学校的董事长。 一二八、八一三日军两次入侵上海后,大批盐阜难民拥入租界避难,顾慨然将天蟾舞台停业,改作难民收容所。顾以其上海帮会头面人物之一的身份掩护过中共地下工作者。抗日战争期间,他通过法租界新开河太古码头的关系,运送药品等物资到苏北新四军地区。抗战胜利后,顾任上海市参议员。民国36年秋,苏北解放区两条机帆船以“鸿记商行”名义,来上海购买西药、纸张和铜等物资,被淞沪警备司令部稽查处扣押,由于顾疏通和担保,平安返回。解放后,顾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上海市第一次人民代表会议。

  18. 对江北人的歧视,在20世纪70- 80年代还普遍存在于上海市民的意识中。 其时沪上人士所戴的“上海牌”手表按表壳的含钢量来区分表的质量和价格,有“全钢”、“半钢”之分,惟因“钢”和 “江”在沪语中发音相同,因而相应地被谑读为“全钢(江)”和“半钢(江)”,分别代表某人父母双方均为江北人者;或其父母双方中一方为江北人,另一方为其他籍贯人者。同样类似的隐指,还有说某某是“苏州北门的人”,以表示其为苏北人。 在改革开放之前,沪上很多男女的婚嫁,大多经过介绍渠道,非江北籍人,尤其是宁波人或浙江省其他地区人,以及苏南人和上海本地人,十分在意对方的籍贯,在尚不完全了解对方情况和信息时,对方是否带“钢”,居然成为判断其家庭背景的重要衡量标尺。

  19. 三、关于同乡组织 1、会馆公所——主要以乡缘为纽带而组织起来的团体。 近代上海的同乡组织经历了由同乡会馆、公所向同乡会发展的过程。会馆和公所是一种传统社会组织,早在明清时期就已经存在。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到上海开埠的100余年中,在上海建立的旅沪同乡组织仅10余个。一些会馆公所最初是以商业组合的形式出现,最早在上海出现的商船会馆于1715年建立;1819年建立的浙宁会馆是宁波在外从事商业贸易的商人集资创设。上海开埠后,各地商帮来沪从事贸易,开始大规模建立会馆公所,至民国初年,已约有60余所。中国人历来有安土重迁观念,对归葬故里极为重视,因此会馆、公所对寄存和运送棺柩返回原籍以及时节祭祀等事务十分重视,而对举办同乡公益事业却相对忽视。

  20. 2、同乡会 上海的同乡会组织最早诞生于1905年反美华工禁约运动时期。与各种会馆和公所相比,同乡会更着重于为同乡提供帮助。当时成立的同乡会有四明同乡会、浦东同乡会、旅苏全浙同乡会、崇海同乡会、苏府同乡会等。禁约运动结束以后,四明同乡会首先进行改组,于1911年2月成立宁波同乡会。从民国初年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有各种同乡会100多个。 宁波同乡会(虞洽卿)、苏北同乡会(顾竹轩)、潮州同乡会、浦东同乡会(杜月笙)等。 3、主要功能 (一)联络、协助、救济同乡 (二)推进工商业 (三)致力家乡建设 总之,是中国近代化中的重要力量。

  21. 四、 上海人的身份认同 上海人的观念在20世纪初期形成 19世纪中后期移民对上海的地方认同度不高,同乡组织的力量大。 20世纪以后,产生了双重认同。上海地方自治领袖大都非本地人。 1930年出版的《海上名人传》中只有杜月笙等10人是真正上海籍的,不论是公众还是这些名人自己都认同了上海人的身份。 当时的这些“新上海人”大多既有原籍认同,又有上海认同;在家里说家乡话,在街上说上海话;到外地是上海人,在上海是外地人。 当代,似乎只有填写籍贯时,才能意识到自己三代之上是外来移民。对上海地区的高度认同。 外地移民通过苏州河来到上海,开始实现新的生活理想

  22. 1933年上海青浦人郁慕侠所写的《上海鳞爪》一书中有《宁波人口中之阿字》这么一篇短文:宁波人即“阿拉”,“阿拉”即宁波人。这“阿拉”两个字已可代表宁波人。故宁波人叫起人来,都以“阿”字上前,如“阿哥”、“阿弟”、“阿妹”、“阿大”、“阿二”、“阿三”……都熟极而流,脱口而出。“阿拉”长、“阿拉”短、“阿拉舍希”尤为宁波人的口头禅,只消听见某人谈话中夹入“阿拉”两字,就可以知道他是的的括括、十足地道的宁波人。 可见,“阿拉”原为宁波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直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第一人称还不是“阿拉”,在上海街头说“阿拉”者还是地道的宁波移民。上海本地居民的第一人称代词是“伲”和“我伲”。1931年9月,瞿秋白分别用普通话和上海话仿照民间小调写下“乱来腔”《东洋人出兵》,其中上海话版就有这么两句:“难为仔我伲小百姓,真叫做,拿伲四万万人做人情。” 方言的变化是个渐变的过程,10年之后,上海话又有了很大的改变。20世纪40年代,语言文字学家倪海曙曾用上海方言写过一篇小说《三轮车》,勤劳本分的三轮车夫为了能让乘客赶上看电影,卖命地踏着车子,他说:“踏慢仔影戏要开格呀,此地踏到戈登路起码二十五分钟,慢弗得,阿拉呒啥关系格,踏惯哉,快点弗在乎。”显然,这一时期“阿拉”已经成为上海方言的第一人称代词了。

  23. 对移出地与移入地的双重认同,是移民社会的普遍现象。对移出地与移入地的双重认同,是移民社会的普遍现象。 20世纪30年代,京派文人发起对海派攻击时,海派文人没有一个自称海派。因为,落实到一个一个具体的文化人,他就位置一挪,成为在上海的绍兴人、潮州人、苏州人,他会反问一声:“我哪里是上海人?” 余秋雨在《上海人》中谈到这种现象,当说到一些扰乱了全国的政治恶棍是从上海发迹时,上海人会在私底下嘀咕:“他们哪是上海人,都是外地来的!”这可以说是上海人狡黠的地方,也是上海人身份双重认同的表现。 许多上海人都有这种经历,他得到外地人最高的表扬就是:“你真不像个上海人。”上海人对这种个别肯定、总体否定的表扬,心安理得,全无恼愠。 这种双重认同机制,使得上海社会能够保持一种自我批判的张力,更经得起批评,更有韧性,使得上海城市可以在一阵又一阵的批评声中,一身轻松地可持续发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其中也包括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声音。(熊月之)

  24. 五、当代上海的人口流动 1、当代上海人口流动的两个阶段 50—70年代 流出大于流入 回乡运动、上山下乡运动等 70年代末至今 流入大于流出 知识青年返城运动、求学、求业、民工潮 2000年11月,上海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目前上海常住人口为1640万,其中外来流动人口387.11万,就业人口280万。 2、民工 全国农民工12000万人(2002年统计) 上海2000年11月首次对外来流动人口普查为387万人,其中务工者为284万人。农民工年龄25—29岁最多,2000年上海户籍人口年龄为37.6岁,外来人口为27.3岁,小了10岁。 农民工对上海就业的影响: 1、缓解上海劳动力的老化程度。2、降低了上海的就业质量。多数人工资500—600元。 3、农民工对上海劳动力的替代。苦、脏、累、险工种。4、农民工加重了就业矛盾。 “善待”农民工是目前社会上一种强烈的呼声。工资低、强度大、子女就学困难、保险等等。上海应率先做好农民工的工作。

  25. 少生孩 生女孩 在上海流动人口生育观念也在变 一、流动人口来沪以后希望生育的孩子数比在家乡时低。 二、来沪以后偏爱男孩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偏爱女孩的比重有所上升。 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与上海户籍人口相比,有5个不同。 1、流动人口希望生育的孩子数比本市户籍人口多。 2、流动人口中农业户口比非农业户口者更希望生育更多的孩子。这个特点与本市户籍人口正好相反; 3、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希望生育孩子数减少。而本市户籍人口希望生育的孩子数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略有上升; 4、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希望生育孩子的数量减少。 5、非独生子女者希望生育的孩子数比独生子女多。而本市户籍人口两者希望生育的孩子数相同。

  26. 六、上海城市人口的未来 上海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全市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0.06%,但承载的人口数量却占全国总人口1.27%。 2005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报告,全球有2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其中中国上海名列第10名。 7000平方公里的上海,最大承载人口为3000万人。2020年预计上海人口2200-2400万人。 1993年起,上海市人口自然变动已连续11年负增长。但是,全市总人口增长迅速,2003年上海常住人口为1711万人,其主要原因是受到人口机械变动和外来流动人口变动的影响。 上海意愿生育孩子 上海24年少生700万人

  27. 上海未来人口发展 人口结构上,重视户籍人口变为关注常住人口和通勤人口。户籍人口每年增3万人,常住人口每年增20万人,通勤人口会大增。 人口分布上,从单中心集中发展到组团状扩散式发展。外环线以内,850万人。11个新城,22个中心镇,80多个一般镇。市郊80-100万人的新城。四大方向发展:南通、南京、杭州、宁波。 人口素质上,从关注人口的微观素质到关注人口的宏观可持续发展素质。 2000年,上海大专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1.84%,每10万常住人口中,在校大学生只有1382人,远低于1989年纽约5166人、1990年东京5827人、1989年巴黎11455人等一些国际大城市的水平。

  28. 本讲参考资料: 霍塞:《出卖上海滩》,越裔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研究中心编:《上海70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李箴:《上海的宁波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桑逢康:《最大家族企业的创始人——荣宗敬荣德生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郭绪印:《老上海的同乡团体》,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思考题: 有本书叫《移民上海:52人的口述实录》,讲述“新上海人”与这座城市的故事。新一轮的“移民潮”已经开始,谈谈你对“新上海人”的认识?你认为要融入上海社会,这些新上海人应该具备那些素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