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60 Views
江苏省本科院校数学类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 课程建设 成在有恒优在创新. 徐州师范大学 周明儒 2010.5.8. 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情况简介. 我校自 1996 年起全面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但对人文类大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教育仍只停留在科普一类的介绍上 1998 年 2 月至 2001 年 12 月 , 我主持完成了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重点项目: “ 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 ,更加深切地感到必须加强文理学科的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E N D
江苏省本科院校数学类精品课程建设研讨会 课程建设成在有恒优在创新 徐州师范大学 周明儒 2010.5.8.
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建设情况简介 • 我校自1996年起全面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但对人文类大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教育仍只停留在科普一类的介绍上 • 1998年2月至2001年12月,我主持完成了江苏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重点项目:“高师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更加深切地感到必须加强文理学科的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总结我们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深感既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应当将传授知识与揭示数学科学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总结我们多年从事数学教学的经验,深感既要尽可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也应当将传授知识与揭示数学科学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 为此,需要试点以积累经验,同时必须有好的教材。 • 我们注意到,文科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还是一块处女地,经过认真考虑,我们把它作为数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试验田和突破口。
从2000年起,我校开设了文科高等数学公共选修课,我亲自上课,教材是199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我主编,王慈、张晓岚、戴朝寿合作编写的小学教育专业文科用《高等数学》。从2000年起,我校开设了文科高等数学公共选修课,我亲自上课,教材是1999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我主编,王慈、张晓岚、戴朝寿合作编写的小学教育专业文科用《高等数学》。 • 我感到这本教材不理想,因此在2002年6月至04年2月编写了《大学文科高等数学》,付印后在校内使用,同时向校内外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语言学、植物学、经济学等学科近20位教授征求了意见,对书稿作了反复修改。
十分幸运的是,这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和高教社数学分社的指导和帮助。十分幸运的是,这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和高教社数学分社的指导和帮助。 • 2003年9月底, 教指委数学专业分委员会在中南大学召开工作会议,我将本书的上篇,以及下篇的写作提纲和部分手稿向教指委主任、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李大潜教授,教指委委员、南开大学顾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昆杨教授请教,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李先生就编写的指导思想、注意事项提出了极其宝贵的意见。
2004年6月李大潜教授审阅完这一教材的修改稿,8月给高等教育出版社写信,说该书“在不大的篇幅中,除简要地介绍了高等数学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外,更着力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对提高文科类学生的数学素养,推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均极有利,对理工科类学生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第二部分内容),全书内容精湛,文笔也准确、生动及顺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特推荐在贵社出版,并在将来可申报精品教材。”2004年6月李大潜教授审阅完这一教材的修改稿,8月给高等教育出版社写信,说该书“在不大的篇幅中,除简要地介绍了高等数学的一些最重要的基础外,更着力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对提高文科类学生的数学素养,推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结合,均极有利,对理工科类学生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特别是第二部分内容),全书内容精湛,文笔也准确、生动及顺畅,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教材,特推荐在贵社出版,并在将来可申报精品教材。”
2005年2月正式出版,连续4年印刷,2007年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2005年2月正式出版,连续4年印刷,2007年评为江苏省高校精品教材。 • 该书第二版被遴选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们在自己教学的基础上,广泛听取了校内外老师、学生和高教社的意见,对第一版作了较大修改,进一步加强人文与数学的交融,降低了难度,增加了线性代数和阅读材料,压缩了篇幅。 • 第二版于2009年1月出版, 现已第3次印刷;2009年12月又出版了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 我和苗正科主编,我们教学团队的3位教授和3位讲师参编。
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我校小学教育、体育等专业以及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率先将文科高等数学作为必修课;随着认识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我校小学教育、体育等专业以及语言学硕士研究生率先将文科高等数学作为必修课; • 在2007年新一轮全校教学计划修订时,学校将文科高等数学列为所有文科专业的必修课,从2007级新生开始实施。 • 十年来,我们文科高等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和解决的问题是:
主要成果和解决的问题 • 1. 实践了人文与数学交融的教学理念并日益深化完善。 • 我们突破传统, • 树立人文与数学融合的课程观, •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 • 以揭示数学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为中心, • 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宗旨, • 实现了人文熏陶与数学知识的交融。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 使学生既学到必要的高等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又了解到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精神实质; • 既受到形式逻辑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又受到辩证思维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 使学生在今后的一生中,即使把一些具体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忘掉了,但数学科学的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仍然在帮助、指导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
2. 编写了一部有特色、高质量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精品教材《文科高等数学基础教程》。 • 比较系统地介绍了 一元微积分、概率统计初步和线性代数简介,使学生对变量数学的特点、数学研究连续量、离散量、随机量的基本思想方法有所认识和领悟;
精选了一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推动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方面有某种里程碑意义的主题,抓住主要的线索和本质的内容,结合在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及历史功绩,介绍数学科学精神和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精选了一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深化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或推动人类对世界的改造方面有某种里程碑意义的主题,抓住主要的线索和本质的内容,结合在数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些著名数学家的优秀品质及历史功绩,介绍数学科学精神和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 具体教学时,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选讲其中部分内容。
教材中包括 • 绪论 学习高等数学应成为自觉需求 • 11个阅读材料 欧拉与数e; 微积分的创立;幂级数的应用; 分析学的发展;公理化概率论的建立; 高斯与正态分布;方兴未艾的数理语言学; 转移矩阵与天气预测;《九章算术》中的消元法;异军突起的数理经济学;国际数学大奖 • 第4篇 数学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
第11章 数学科学精神——数学史话五题 • 数学的三次危机 • 非欧几何的创立与启示 • 费马大定理的证明与启示 • 中国传统数学的辉煌与衰退 • 中国现代数学的发展 • 第12章 数学思想方法撷粹 • 抽象结构,符号运算 • 公理体系,演绎推理 • 猜想推断,严格证明 • 建立模型,求解验证 • 交叉渗透,相互促进 别开生面的混沌动力学;异彩纷呈的分形几何学
3. 形成了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的教学团队。 • 我们打破常规,以高起点高平台打造教学团队,建成了一支专业背景广、研究方向宽、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 15位教师分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10所学校,专业方向涉及到数学学科大部分研究方向,其中博士5人,硕士7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讲师5人;50岁以上2人,40—49岁的7人,30—39岁的5人,20—29岁的1人。
4. 积累了相当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 已有11位老师的教学录像,包括1个全程教学录像; • 43个专题讲座的PPT资料(100多学时); • 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辅导书、教案、试卷库、参考资料等电子文本。
5. 促进了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 先后主持部省厅校级教研项目11项, • 出版专著1部, • 在一系列重要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4篇。
6. 建成了一个体现人文与数学融合理念的课程群。 • 先后开出“文科高等数学”必修课; • 面向全校学生的“数学概览”公选课; • 针对数学专业学生的“现代数学讲座”、“漫谈数学”和“数学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 。 • 着力克服数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学生专业为背景,把传授数学知识和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结合起来,教学过程贯穿感性和理性的互动。
7. 带动了其他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 以创新文科高等数学体系为试验田和突破口,推动了理工科高等数学和数学专业课程的改革。 • 十年来,数科院的几届领导都高度重视文科高数课程的建设,不仅形成了一个素质高、结构优、数量足的教学团队,而且在全院教师中介绍、推广了文科高数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成果和经验,有力地推动了其他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 • 以人文与数学交融理念编写的《数学物理方法》被遴选为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08年高教社出版,受到专家和师生好评。
8.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带动作用。 • 成果得到同行认可,在本省和全国产生积极影响。 • 连续4年被邀在教指委和高教社组织的全国性教学研讨会上作介绍;被一些院校请去指导;并被李大潜院士选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数学文化小丛书》副主编。 • 和20多所高校的同行们保持了较多的联系(北大、南开、北师大、华师大、上海交大、东南大学、东北师大、郑州大学、华中农大、伊犁师院、江苏大学、淮海工学院等)
9. 获得了多次奖励。 • 2008年“文科高等数学”被评为校精品课程 • 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 2004和2009年两获徐州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0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我校文科高数开设得比较晚 • 北大从1979年起就已在中文系开设文科高等数学,到1997年已对所有文科专业均开此课; • 天津市所有高校从1990年代起就全部开设文科高数, • 但我们能够成为文科高数的全国第一门精品课程,并不是偶然的。
课程的创新与特点 • 1.教学理念先进。 打破只注重知识传承、数学与人文割裂的传统倾向,树立人文与数学融合的课程观,把传授知识和揭示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结合起来。 • 2.教材体系新、质量高。 《文科高等数学基础教程》突破了已往教材体系,受到广泛好评。
3. 教学团队强。 以高起点高平台打造教学团队,建成了专业背景广、研究方向宽、学历层次高、教学经验丰富、老中青结合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 4. 课程系列化。 形成了一个人文与数学融合的课程群,初步实现了以创新文科高数新体系为试验田和突破口,带动其它数学课程改革的初衷。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认识到 • 课程建设不同于个人的科研工作,也不同于个人的教学工作。 • 课程建设与学校和院系整体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关; • 与学校具有的教学平台、网络设施、软硬件条件有关; • 课程建设不仅需要一两个人的带头示范,还需要整个教学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
不仅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做到优秀,还要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和突破; • 不仅需要教学团队持之以恒的努力,还需要得到院系和学校领导的支持帮助; • 不仅需要取得本校师生公认的成果,还要得到其他院校同行们的认可。 • 因此,课程建设是一个 • 需要上上下下长期不懈地努力, • 并且勇于改革创新, • 才能取得优秀成果的工作。
国家教委文件指出 •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 • 精品课程建设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
我们的主要体会 • 创建精品课程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 1. 要有正确的教改方向。 • 将人文与数学融合作为教改方向,意义深远。因为这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为什么教数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 • 2. 要选准突破口。 • 无法与他人相比的不去比(如一些传统长线课程),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3. 必须有鲜明的特色。 • 做到人无我有(人文与数学融合的课程群), • 人有我优(教材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水平), • 人优我新(教学理念,教材体系)。 • 4. 必须是集体的力量和课程负责人示范带头作用的相辅相成。
5. 持之以恒,踏实努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 • 2005年以来,我讲了6门课; • 学会了Word、LaTex、MathType、PPT等; • 在高教社出版7本书(其中2本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属于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 发表了5篇教研论文, • 8篇学术论文(其中6篇SCI)。
6. 课程建设应是学校和院系的系统工程 • 首先,应当分层次、分目标认真规划。院系、学校、省、国四级; • 前两级是面上的,应当要求所有主干课程都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 后两级是要与其他学校比的,除主干课程外,还应当充分考虑本校的特色课程。
其次,教务处应当会同各院系认真分析现有省、国两级精品课程的门类;国家关于课程建设的下一步计划及方针。院系提出设想,学校统筹规划。其次,教务处应当会同各院系认真分析现有省、国两级精品课程的门类;国家关于课程建设的下一步计划及方针。院系提出设想,学校统筹规划。 • 要提倡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加强院系、学科之间关于课程建设的情况交流和问题研究。
第三,学校应当着眼长远,加强教学网络环境建设(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购买、课件研制、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对外交流等)第三,学校应当着眼长远,加强教学网络环境建设(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购买、课件研制、资源共享、提高效率、对外交流等) • 第四,应当加强与外校同行的联系。了解在平时,评审未必跑。 • 我们的文科高数课程申报,没有跑一个地方,没有去找一个人,也没有花一分钱。
今后五年课程的建设目标 • 1.进一步加强学术研究、教学研究,提高教学团队整体水平,做好“数学概览”和“数学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课程师资的培养补充提高。增开“数学欣赏”公选课。 • 2. 尽可能改善网络环境,补充、完善教学资源,提高软件水平。在已经建成文科高等数学教学资源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五年内完成二、三期工程建设。
3. 充分利用本课程的优质资源和建设经验,在校内外课程建设中发挥作用。进一步宣传文理交融的教学理念,宣传文科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意义。 • 4.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精品课程年度检查,争取建成高水平的国家示范精品课程。
天道酬勤 立足自身,不问收获问耕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须尽力去做。
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