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8

麻 风 病 概 述 主讲: 郑传兴 单位: 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 地址: 西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院内

麻 风 病 概 述 主讲: 郑传兴 单位: 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 地址: 西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院内. 前 言.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 2000 多年。本病往往在青壮年发生,诊治不及时常导致畸残,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麻 风 简 史. 麻风病的疫源地及其传播史

raleigh
Download Presentation

麻 风 病 概 述 主讲: 郑传兴 单位: 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 地址: 西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院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麻 风 病 概 述主讲: 郑传兴单位: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地址:西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院内

  2. 前 言 麻风病是一种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已2000多年。本病往往在青壮年发生,诊治不及时常导致畸残,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和经济压力,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3. 麻 风 简 史 • 麻风病的疫源地及其传播史 多数学者认为麻风病是多中心源的。而Muir(穆尔)等认为印度是它最早的发源地,东传至中南半岛,北传至中国,再传至朝鲜、日本;由中南半岛南传至东亚各国;西经波斯、阿拉伯传至非洲,再由埃及经希腊、巴尔干半岛再传至欧洲;由欧洲及非洲传至美洲;由中南半岛、欧洲或亚洲传至大洋洲。

  4. 病因及治疗演变史 • 古代认为麻风病是因鬼神或天命受到惩罚所致。我国秦汉时主“风”说;隋唐时有“虫”说;明代以后有了传染和遗传观念。欧洲在19世纪中叶以前认为它是遗传病。1873年,挪威医学家汉森,在病人组织中发现麻风病的病原体,1931年,国际麻风会议上被命名为麻风分枝杆菌(简称麻风菌)。

  5. 显微镜下看到的麻风杆菌

  6. 唐代医圣孙思邈亲手治疗过600名麻风病患者,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专家。唐代医圣孙思邈亲手治疗过600名麻风病患者,堪称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风病专家。 • 几千年来,人类对麻风病的治疗进行过多种偿试。大风子于公元12世纪从东南亚输入中国,南宋白玉蟾在1127年前后就用其治疗麻风病。 • 砜类药的问世使麻风病进入了化学治疗阶段。1943年,Faget首先应用普洛明静脉注射治疗;1946年,Cochrane、1947年,Lowe相继使用氨苯砜(DDS)肌注和口服;多年来DDS一直成为主要的抗麻风药物。1962年,Browne等及1970年Leiker等,分别报告用氯苯吩嗪(B663)及利福平(RFP)口服治疗麻风病。

  7. 公元12世纪——大风子治疗 • 19世纪四十年代——砜类药物治疗 • 19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氨苯砜+利福平治疗 • 19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氨苯砜+利福平+氯苯吩嗪治疗 • 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麻风化疗研究组推荐了用于多菌型(MB)和少菌型(PB)麻风的联合化疗(MDT)方案。

  8. 防 治 管 理 史 • 中外历史上的宗教、礼法和法规都极端歧视麻风病患者,有过诸多的限制和规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对待麻风病的态度及措施,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得到不断的演变和改进。

  9. 将病人聚居于偏辟地区或遭杀害 • 设立麻风病人收容所和疗养地 • 设立麻风病院 • 废除强制人身隔离,实行社会化治疗

  10. 我国及我县麻风流行现状 • 1997年底,全国有各级麻风专业防治院、所、站700个,麻风院村550个,另有一些兼职防治机构,专业防治人员5700名,还有基层防治网及基层卫生人员协助开展工作。通过积极防治,新病人数减少,发现率和发病率显著下降,治愈大批病人,现症病人数减少,患病率显著下降;流行范围缩小,流行程度下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专业防治队伍和基层防治网,改善了社会公众对麻风病的认识和态度。

  11. 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病人48万人,治愈38万余人,现症病人数减少至6000余名,已有99%的县(市)患病率控制在WHO提出的1/10万以下,90%的县(市)达到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消灭目标。然而,我国尚有一些地区,主要在云、贵、川、藏、湘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麻风防治工作起步晚,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至今麻风患病率及发现率仍较高,是当前我国麻风病防治的重点地区。至2000年底,全国累计登记病人48万人,治愈38万余人,现症病人数减少至6000余名,已有99%的县(市)患病率控制在WHO提出的1/10万以下,90%的县(市)达到我国政府提出的基本消灭目标。然而,我国尚有一些地区,主要在云、贵、川、藏、湘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麻风防治工作起步晚,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至今麻风患病率及发现率仍较高,是当前我国麻风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12.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麻风病是我县主要地方病之一。截止2011年12月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764例,累计治愈523例,目前有现症病人15例,发现率为1.17/10万,患病率5.87/10万。流行趋势从高流行区转为中低流行区,流行范围转为中流行乡镇5个(鸡街、兴街、蚌谷、法斗、莲花塘),低流行乡镇4(西洒、柏林、新马街、董马)。近几年,我县每年仍有5例左右的新发病人,按标准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仍任重而道远。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地,麻风病是我县主要地方病之一。截止2011年12月底,累计发现麻风病人764例,累计治愈523例,目前有现症病人15例,发现率为1.17/10万,患病率5.87/10万。流行趋势从高流行区转为中低流行区,流行范围转为中流行乡镇5个(鸡街、兴街、蚌谷、法斗、莲花塘),低流行乡镇4(西洒、柏林、新马街、董马)。近几年,我县每年仍有5例左右的新发病人,按标准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目标仍任重而道远。

  13. 麻 风 病 细 菌 学 • 麻风分枝杆菌是麻风病的病原体,简称麻风杆菌和麻风菌,其分类学上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分枝杆菌属;是分枝杆菌中惟一能侵犯人和动物神经组织的病原菌。自1873年汉森发现麻风菌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但是至今尚未能够体外培养。在美洲一种叫犰狳的体内能够繁殖。

  14. 麻风杆菌的一般特点 • 形态 多形性,麻风杆菌的形态、染色与结核杆菌相似,经抗酸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着色均匀的杆菌,细长、略带弯曲,也可看到对抗酸染色不均匀呈短杆状、断裂状、串珠状及颗粒状等形态。 • 抗酸性 麻风菌能被苯酚复红染成红色,着色后不能被酸性溶液(或酸醇溶液)脱色。 • 聚簇性 麻风菌在细胞内外多呈团、束状排列。

  15. 生长速度慢 麻风菌系细胞内增殖的病原体,体外人工培养迄今仍未获成功。但用麻风菌接种小鼠低温部位足垫(27至30℃)皮下,可出现明显生长,并能传代。麻风菌对数期生长世代时间需11至13d,而一般细菌增殖一代仅需时20至30min,而同属于分枝杆菌的结核杆菌约需18至20h。因此,麻风病潜伏期较长与其病原菌生长速度慢有关。 • 生活力 环境因素对麻风菌活力有明显影响。麻风菌经紫外线照射30至60min,或经日光照射2h即完全失去活力;麻风菌悬液在碎冰中保存20天后,或在室温(14至24℃)条件下保存两周,活力即完全丧失;麻风菌对热十分敏感,在60℃,10至30min即完全失去活力。

  16. 麻风病的传染和流行 • 麻风病的传染 麻风病是由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潜伏期通常为2至5年,最长可达10余年,与其他传染病一样,麻风病的传染也需要具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个体三个环节,自然和社会两个因素。 • 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主要是多菌型(MB)患者,其皮肤及粘膜损害处含有大量的麻风菌。细菌常随破损的皮肤和鼻分泌物排出体外引起传播。

  17. 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传播途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长期密切接触或经飞沫传染,其次为间接接触。 • 易感个体——指麻风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被感染者机体对麻风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力。 • 自然因素——指气温、湿度、紫外线的强度等。 • 社会因素——指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卫生状况、文化教育、人口流动、交通状况、风俗习惯等。

  18. 麻风病的体征和症状 • 潜伏期——自细菌进入人体至发病的期间称潜伏期。麻风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5年,长者达10年。麻风菌进入体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是多样化的,涉及临床各科。然而皮肤及周围神经的症状及体征出现最早也最常见,是麻风病诊断、分型与鉴别的主要依据。

  19. 皮肤症状——绝大多数的麻风病人都具有不同形态和数量的皮肤损害,如原发性损害的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浸润和疱疹等及继发性损害的萎缩、瘢痕、角化、溃疡及鳞屑等。皮肤症状——绝大多数的麻风病人都具有不同形态和数量的皮肤损害,如原发性损害的斑疹、丘疹、结节、斑块、浸润和疱疹等及继发性损害的萎缩、瘢痕、角化、溃疡及鳞屑等。

  20. 神经症状——麻风菌具有嗜周围神经的特性。几乎所有的麻风病人迟早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且皮肤损害与神经损害是互相关联的。麻风神经损害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所致的损伤,其次是麻风菌侵入后炎症细胞的浸润。引起充血、水肿和压迫,导致病理性损害加剧。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理性改变。神经症状——麻风菌具有嗜周围神经的特性。几乎所有的麻风病人迟早都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且皮肤损害与神经损害是互相关联的。麻风神经损害原因主要是免疫反应所致的损伤,其次是麻风菌侵入后炎症细胞的浸润。引起充血、水肿和压迫,导致病理性损害加剧。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理性改变。 • 表现为——神经粗大、神经脓疡与钙化、神经纤维化、神经功能障碍。

  21. 麻风病的临床分类 • 五级分类法——五级分类法是以光谱概念来分的,即在免疫力最强的TT和免疫力最弱的LL麻风之间,存在着很多免疫力和稳定性不同的界线类麻风。从TT、BT、BB、BL到LL,像一片连续的光谱,各型类麻风之间是连续移行,可以演变。

  22. 临 床 表 现 • 皮肤表现 T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局限而单一,通常只有一、二块,分布不对称,皮损较大,为红色或暗红色斑疹或斑块,边缘清楚,呈环状或地图状,皮损表面干燥,毳毛脱落,闭汗,浅感觉障碍出现早而明显。 • 皮肤涂片查菌阴性 • 组织病理变化 抗酸染色阴性。

  23. B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可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缘清楚,大的皮损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有的皮损呈环状,内外缘均较清楚,中央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免疫区”。数目较多,但分布不对称,浅感觉障碍明显。BT型麻风的皮肤损害——可有红斑、浅色斑或斑块,边缘清楚,大的皮损周围常有小的“卫星状”损害,有的皮损呈环状,内外缘均较清楚,中央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免疫区”。数目较多,但分布不对称,浅感觉障碍明显。 • 皮肤涂片常规查菌阳性(1+~2+) • 组织病理变化 抗酸染色阳性(1+~2+)。

  24. BB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较复杂,具有多形性和多色性,大小不一,分布广泛但不对称,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或内缘清楚外缘模糊。有的皮损呈靶形称为“靶形斑”,有的呈带状、蛇形状或不规则形,有的斑块或浸润的中央呈穿凿状,称“免疫区”。BB型麻风的皮肤损害——皮损较复杂,具有多形性和多色性,大小不一,分布广泛但不对称,皮损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或内缘清楚外缘模糊。有的皮损呈靶形称为“靶形斑”,有的呈带状、蛇形状或不规则形,有的斑块或浸润的中央呈穿凿状,称“免疫区”。 •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2+~4+) • 组织病理变化 抗酸染色阳性(2+~4+) 。

  25. B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_多数类似瘤形麻风,有斑疹、斑块、结节等,呈淡红或棕褐色,表面光滑,但没有瘤型麻风皮损那样光亮多汁,有的皮损呈环形,内缘较清楚,边缘模糊,皮损分布广泛,但不完全对称,浅感觉障碍出现较迟且较轻。B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_多数类似瘤形麻风,有斑疹、斑块、结节等,呈淡红或棕褐色,表面光滑,但没有瘤型麻风皮损那样光亮多汁,有的皮损呈环形,内缘较清楚,边缘模糊,皮损分布广泛,但不完全对称,浅感觉障碍出现较迟且较轻。 •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4+~5+) • 组织病理变化 抗酸染色阳性(4+~5+) 。

  26. L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_为淡红斑或浅色斑,小而多,分布广泛对称,边缘模糊,表面光亮、多汁,可出现弥慢性结节,面部皮肤弥慢性浸润加深,形成结节或斑块呈“狮面”状,鼻、唇肥厚,耳垂肥大,有明显浅感觉障碍和闭汗,肢端溃疡较多见。LL型麻风的皮肤损害_为淡红斑或浅色斑,小而多,分布广泛对称,边缘模糊,表面光亮、多汁,可出现弥慢性结节,面部皮肤弥慢性浸润加深,形成结节或斑块呈“狮面”状,鼻、唇肥厚,耳垂肥大,有明显浅感觉障碍和闭汗,肢端溃疡较多见。 • 皮肤涂片查菌阳性(5+~6+)。 • 组织病理变化 抗酸染色阳性(5+~6+)。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