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629 Views
PM2.5 与 灰霾污染天气形成原因和危害. PM2.5 是什么. “ PM2.5 ”—— 细颗粒物 “PM” 英文全称为 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 )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 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人类纤细的头发直径大约是 70 微米,这就比最大的 PM2.5 还大了近三十倍. “ PM2.5”—— 空气恶化 重要因子 科学家用 PM2.5 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什么是灰霾 ?.
E N D
PM2.5 与 灰霾污染天气形成原因和危害
PM2.5是什么 “PM2.5”——细颗粒物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或液滴的总称。人类纤细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微米,这就比最大的PM2.5还大了近三十倍 • “PM2.5”——空气恶化重要因子 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什么是灰霾? 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
灰霾与雾的区别 雾是气溶胶系统,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雾和霾的区别: 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 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
霾与雾的区别 霾和雾 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霾则有1千米~3千米; 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 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80% 霾 • >95% 雾 • 80%~95% 霾和雾的混合
灰霾污染在全球 Adelaide,Australia 阿德莱德,澳大利亚 Los Angeles, USA 洛杉矶,美国 Kuala Lumpur,Malaysia 吉隆坡,马拉西亚 盐湖城
灰霾污染在中国 苏州 北京 沈阳 广州
雾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称,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数值,雾霾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雾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称,许多人早晨一起来就打开手机查看PM2.5数值,雾霾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思 考: 雾霾围城,PM2.5浓度人人关心。 可是,关于PM2.5来源与灰霾污染天气形成原因,你到底了解多少?
PM2.5来源与 灰霾污染天气形成原因 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 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灰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一、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二、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 三、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颗粒物人为源:工业(能源、化工等)、机动车、生活消耗排放颗粒物人为源:工业(能源、化工等)、机动车、生活消耗排放 ( from EPA 2003 )
细颗粒污染水平 上升34.1% 上升60.4% • 季节变化 冬季高于夏季 春季PM10高,但PM2.5不高 • 日变化 早晨及傍晚交通高峰时段污染水平高 • 霾与非霾天比较 细颗粒浓度上升幅度大
一、影响身体健康 二、影响心理健康 三、影响交通安全 四、影响区域气候 PM2.5与灰霾的危害
颗粒物对人体的侵入 >7 微米颗粒物可进入鼻腔 4.7–7 微米颗粒物可到达咽喉 3.3-4.7 微米颗粒物可到达主气管 2.1-3.3 微米颗粒物可到达支气管 1.1–2.1 微米颗粒物可到达气管末端 0.65 –1.1 微米颗粒物可到达肺泡
灰霾 呼吸系统疾病的元凶 •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每年灰霾的天气记录也就几天或十几天。此后,灰霾的天数猛增,有的城市一年中有100至200天。 • 一个人每天呼吸的空气量大概在15公斤左右,远远多于他一天所吃的食物总量。而且,PM2.5携带了许多有害的有机或无机的分子,是致病之源。
城市空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而且,细颗粒物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出生缺陷。城市空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关。而且,细颗粒物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造成出生缺陷。
李克强总理:治理雾霾,不能等风盼雨 向雾霾等污染宣战,是因为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要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中国降低环境污染犯罪入罪门槛 已有多人被究刑责
PM2.5的执行标准与监测情况 PM2.5监测标准 监测情况
空气污染指数(AQI)标准: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程度空气污染指数(AQI)标准: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程度
应 对 措 施 发达国家的应对对策 1.建立灰霾指数预报和灰霾天气的预警机制。 2.建立灰霾天气预测预报系统与建立动态控制排污系统、控制污染源排放的决策系统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对付灰霾。 3.应采取严厉措施限制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工业气体排放,以消除或减轻灰霾对城市的危害。
应 对 措 施 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2011年12月21日,在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公布了PM2.5和臭氧监测时间表,PM2.5监测全国将分“四步走”。
应 对 措 施 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哪四步走?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 我们去年出台了国务院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
雾霾天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第1招:当遇到雾霾严重的天气时,要尽量减少外出和到车辆密集及人群拥挤的地方。若必须外出时,要选购正规合格的医用N95口罩;取下口罩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再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使口罩滋生细菌。 第2招:雾霾一般在早晨和傍晚的时候比较严重,到了中午和下午则会逐渐减轻。因此,遇上雾霾天气最好暂停户外的晨练。如果想晨练,要尽量改在室内进行,并且只做些简单的健身活动,减少活动量。
思 考: 1.口罩真的能防PM2.5吗? 2.鸭血真的能清肺吗?
霾天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第3招:遇到雾霾天,老人、孩子、孕妇和患呼吸系统疾病等易感人群,应尽量减少外出;哮喘、冠心病患者若要外出需要随身携带药物。持续的雾霾天气可能会使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加重,家人应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做好应急准备。 第4招:雾霾天出门后进入室内,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洗脸时最好用温水,利于洗掉脸上的颗粒。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沾水反复清洗,或者反复用鼻子轻轻吸水,清除污染物。
小心病从鼻入 病从口入,这句俗语很多人都听说过,因此在挑选食物时特别小心。灰霾天气,人们也要当心病从鼻入,因为你可以选择食物,却很难去选择空气。
霾天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第5招:在雾霾天,尽量不要开窗,防止室外污染物大量进入室内。如确实需要开窗透气,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将窗户打开一条缝,时间以每次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还可以在自家阳台、室内多养些绿色冠叶类植物。 第6招:在饮食方面,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能够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还可以多吃点豆腐、牛奶等食品。易感人群要多喝水,生活作息要规律。
防治灰霾,广大公众一方面要多关注身边的大气环境,敢于监督、揭发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另一方面更要身体力行,节约能源和资源,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的行动当中来。防治灰霾,广大公众一方面要多关注身边的大气环境,敢于监督、揭发身边的违法排污行为;另一方面更要身体力行,节约能源和资源,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空气质量的行动当中来。 • 呼吁市民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中,低碳环保的意识能够得到加强,“尽量少开车,生活上能满足需求就不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