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614 Views
第 10 章. 顯示器. 本章提要. 顯示器的分類 顯示器的規格 選購建議 LCD 壞點測試法. 顯示器的分類. 傳統顯示器 入門機種以 17 吋為標準 短映像管節省空間 , 價格較貴 色彩比較鮮豔明亮 反應時間短,不會有殘影. 17 吋的螢幕 , 只要 15 吋的螢幕長度. 顯示器的分類. 傳統 CRT 顯示器. 顯示器的分類. 薄薄一片的液晶顯示器 液晶顯示器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無映像管 , 輕薄短小 低輻射、低耗電 價格較高. LCD 讓你體驗更優值的視覺饗宴.
E N D
第 10 章 顯示器
本章提要 • 顯示器的分類 • 顯示器的規格 • 選購建議 • LCD 壞點測試法
顯示器的分類 • 傳統顯示器 • 入門機種以 17 吋為標準 • 短映像管節省空間, 價格較貴 • 色彩比較鮮豔明亮 • 反應時間短,不會有殘影 17 吋的螢幕, 只要15吋的螢幕長度
顯示器的分類 • 傳統CRT顯示器
顯示器的分類 • 薄薄一片的液晶顯示器 • 液晶顯示器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無映像管, 輕薄短小 • 低輻射、低耗電 • 價格較高 LCD 讓你體驗更優值的視覺饗宴
顯示器的規格 • CRT 與 LCD 共通規格 • CRT 專屬規格 • LCD 專屬規格
CRT 與 LCD 共通規格 • 可視區域 • 解析度 • 點距 • 掃瞄頻率低輻射認證 • 省電功能
可視區域 • Viewable Area, Display Area • 指實際顯示畫面的範圍, 有對角線長度、長×寬兩種表示方式 • LCD 表示的為實際的尺寸
可視區域 可視區域 LCD 的可視區域=標示的區域尺寸 標示的區域尺寸 (映像管的對角線長度)
解析度 (Resolution) (1) • 指水平與垂直所包含的亮點數, 又稱為『像素 (Pixel) 點』 (LCD 稱為發光點) • LCD是實實在在顯示的尺寸 • 需與掃瞄頻率相配合
水平解析度 (點數) ‧‧‧‧‧‧‧‧‧‧‧‧‧‧‧‧‧‧‧‧‧‧‧‧‧‧‧‧‧‧‧‧‧‧‧‧‧‧‧‧‧‧‧‧‧‧‧‧‧‧‧‧‧‧‧‧‧‧‧‧‧‧‧‧‧‧‧‧‧‧‧‧‧‧‧‧‧‧‧‧‧‧‧‧‧‧‧‧ 垂直解析度 (掃瞄線數) 解析度 (Resolution)(2) 在相同的圖形、螢幕大小之下, 解析度愈高則圖形愈小、愈細緻
點距 (Dot Pitch) • 只相鄰兩個光點的最短距離 • 點距愈小, 品質愈好
點距 (Dot Pitch) 每個像素點包含紅、綠、藍三原色 相鄰點間的距離稱為點距
水平掃描線 掃瞄頻率 (Scaning Frequency) • 垂直掃瞄頻率 • 又稱重新顯示率 (Refresh Rate) , 每秒更新畫面的頻率, 以 Hz (次/秒) 為單位, 頻率愈高, 畫面愈不易閃爍 • 與解析度密切相關, 掃瞄頻率高, 解析度低
掃瞄頻率 (Scaning Frequency • 水平掃瞄頻率 • 每秒最多可掃瞄的水平線數, 以 KHz (千次/秒) 為單位 • 水平掃瞄頻率=垂直掃瞄頻率×每個畫面的水平線×1.04
安規認證(1) • 標準不一, 著名的有瑞典的TCO’99、TCO’95、TCO’92、MPRⅡ, 美國的 FCC, TCO’99 最嚴格, MPRⅡ 次之, FCC 算是基本要求 各種認證
省電功能 • CRT 大約為 120 瓦, LCD 約為 35 瓦 • 符合美國環保署能源之星 (Energy Star)算是基本要求 • 一般至少要符合 VESA 協會所定的 DPMS (Display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才算合格
CRT 專屬規格 • 頻寬 • 平面直角 • 消磁功能 • BNC 接頭
頻寬 (Bandwidth) • 每秒打出的光點數 • 頻寬夠高, 更新率與解析度才能一起提升
平面直角 • 螢光幕是一個平面, 四角呈直角 • 沒有變形失真的問題 平面直角, 賞心悅目, 舒服不吃力
消磁功能 • 顯示器使用過程中會累積磁場與電廠, 長久會影響品質 • 消磁動作太頻繁, 會影響顯示器壽命 適當使用消磁功能, 避免殘留磁場影響螢幕
BNC 接頭 • 5 孔的 BNC 接頭, 採 R、G、B、垂直、水平等 5 個訊號分離, 可得更佳品質 • 需搭配有相同功能的顯示卡
LCD 專屬規格 • 最佳解析度 • 反應時間 • 亮度 • 對比 • 可視角度 • 訊號輸入方式 尺寸:19吋、 最高解析度:1280x1024 灰階反應時間:8ms 亮度:250 cd/m2 對比:1000:1 最大可視角度: 水平178度、垂直170度 輸入端子: D-Sub, DVI
最佳解析度 • 標示1,024 x 768,表示水平方向有1,024個點,垂直方向則有768個點 • 決定LCD可呈現細節部份的清晰度
反應時間 • 液晶點由全亮到全暗的轉換時間(Tf) • 液晶點由全暗到全亮的轉換時間(Tr) • 反應時間為Tf +Tr,目前約在2ms ~ 25ms之間,反應時間越長,螢幕易容易有殘影 • 螢幕在播放圖片時少有從全黑到全白的轉換,「反應時間」其實不能真實表現反應速度,一台標榜16ms反應速度的產品,有可能「灰階反應速度」慢到60ms,所以產生拖影現象。
灰階反應時間 • 灰階反應速度:液晶點從黑白切換為彩色,以及彩色切為黑白時的速度,比較能反應真實使用狀況 • 在觀看影像時,使用最多是介於全暗及全亮中間的「灰階影像」,如影片、網頁、遊 戲…等 • 市場上已有灰階反應速度為4、5、6、8毫秒的產品了
亮度 • 亮度愈高,代表愈能在明亮的環境下,保持畫質亮麗、影像清晰 • 建議值: 250-300 cd/m2以上 • 玩3D Game、觀看DVD等用途,則挑選400 cd/m2的機種
對比 • 對比值越高,螢幕色階的表現會愈鮮明,立體感與層次感也會更好 • 目前的機種對比值多在 400:1-800:1 之間
可視角度 • 分為垂直可視角與水平可視角 • 水平可視角約在 120-170 度 • 垂直可視角約在 100-160 度
視訊接頭 • D-Sub接頭:傳統「類比訊號」傳輸界面,須做類比訊號與數位訊號轉換。 • DVI接頭:「數位訊號」傳輸界面,輸出品質較佳。 • 需搭配同樣功能的顯示卡
寬螢幕 • 一般寬與高的比例為4:3 • 寬螢幕則為16:10
選購建議 • LCD 選購法 • 工作內容決定需求 • 符合市場趨勢 • 詳閱規格資料
LCD 選購法 • 眼見為憑, 注意壞點 • 分級
LCD 選購法 多多比較, 眼見為憑
工作內容決定需求 • 一般需求用 17 吋, 看 VCD、簡報、展覽用 17-19 吋, 專業用 19/21 吋以上 • 價格: • CRT價格便宜,但體積大、輻射高、…,價格約3000元以上 • LCD價格逐漸便宜,17吋售價約7000元以上,19吋約8000元以上
符合市場趨勢 • 17 吋或19吋為入門機種, 15 吋已逐漸淘汰 • 液晶螢幕價位稍高, 但有許多優點 LCD 『高品質、高價位』, 是玩家心中的夢幻機種
LCD 壞點測試法 • 以『全白、全黑、紅、綠、藍』 5 種背景色彩,找隱藏的 LCD 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