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87 Views
我校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邱 捷 2011 年 5 月 30 日. 在西安交大第二个百年历程中,围绕“育人”展开的各项重大改革,已逐步形成以育人为主体的大学文化。近年来,学校秉承“育人为中心”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中坚实迈出 “四大步” ,形成交大人才培养特色和体系,营造了一个人才培养“大摇篮”,让青春校园焕发勃勃生机。. 1 、“ 2+4+X” 人才培养模式 2 、工程坊 3 、书院 + 学院的 “ 双院制 ” 4 、体育精神. 第一步:“ 2+4+X” 培养模式 ——
E N D
我校本科教育改革与发展 西安交通大学 邱 捷 2011年5月30日
在西安交大第二个百年历程中,围绕“育人”展开的各项重大改革,已逐步形成以育人为主体的大学文化。近年来,学校秉承“育人为中心”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中坚实迈出“四大步”,形成交大人才培养特色和体系,营造了一个人才培养“大摇篮”,让青春校园焕发勃勃生机。在西安交大第二个百年历程中,围绕“育人”展开的各项重大改革,已逐步形成以育人为主体的大学文化。近年来,学校秉承“育人为中心”理念,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中坚实迈出“四大步”,形成交大人才培养特色和体系,营造了一个人才培养“大摇篮”,让青春校园焕发勃勃生机。 1、“2+4+X”人才培养模式 2、工程坊 3、书院+学院的“双院制” 4、体育精神
第一步:“2+4+X”培养模式——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步:提出并完善“2+4+X”培养模式 2004年,我校提出“2+4+X”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少年班、钱学森实验班、理科拔尖班、侯宗濂医学班、卓越工程师计划、2010年新版本科培养方案等,对“2+4+X”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完善和升华,让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第一步:提出并完善“2+4+X”培养模式 什么是“2+4+X” 培养模式? “2”年基础通识教育,“2+2”年研究性学习和科研训练,“X”年研究与创新。 “2”年基础通识教育,淡化专业,按大类培养。强调夯实数理基础,提升人文素质。课程包括: ① 数学与自然科学课程; ② 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通识类核心课程); ③ 现代学习方法和相关应用技术;
第一步:完善“2+4+X”培养模式 “4” 年研究性学习和科研训练中,前“2”是指本科高年级,后“2”是指研究生阶段。 前“2”更加注重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加强实践,形成专业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工科营造职场环境,如:项目设计(CDIO)课程、增加专业实习、校企合开课程等。 后“2”更注重综合能力(自学、研究、创新、写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少年班的发展阶段 • 1985年:从高一、初三招生,大学预科一年后分至专业 • 2004年:从初三中招生,预科两年,分别在中学1年,大学1年。预科后分流,本科4年,研究生阶段2+X年。 • 2009年:预科同上,本科一年后分流,专业3年;研究生阶段2+X年。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少年班培养模式:“1+2+3+2+X” • 1年高中教育(预科第一年) • 2年(预二,本一)基础教育 • 3年专业教育(学硕班) • 2年硕士研究生教育 • X年博士及博士后研究 高中毕业 学士学位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特色 高中与大学平滑衔接、大学预科与本科一年级贯通设课、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在未来发展中游刃有余。 按理科设置数理化,加强综合素质教育,符合年龄特点(语文、历史、心理和艺术类课程,重视实践。加强管理,塑造良好养成。 三校合编教材,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共同制定教学大纲。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钱学森实验班 遵循著名科学家、交大校友钱学森学长“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念,按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架实验班课程体系,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学科优势设置课程,打通工科基础,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成为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知识面宽、基础扎实、有思想、有品位、守诚信,团结协作的拔尖人才。
第1~3学期 第4~7学期 第7~8学期 硕士阶段 不分专业 专业教育 硕士毕业 基础通识教育 学硕贯通教育 研究生教育 第二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选修 基础通识教育 分 阶 段 培 养 模 式
“我了解到理论与实际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如果只是用书本上学到的那些死知识是行不通的。生产中很多问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我了解到理论与实际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如果只是用书本上学到的那些死知识是行不通的。生产中很多问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解决问题。” “通过本次实习,我在技能和人文方面均有很多收获。在师傅的指导下,通过直接操作先进装备,完成一系列任务,使我对现代工业生产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深刻认识到生产任何产品是一个系统工程,各环节紧密相联,必须要有有效的组织。……特别是通过实际操作,对平日书本上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短短三个星期,不论是工作,还是做人,我都学到了很多。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司,做事都必须认真对待,踏实负责;而且对人要有礼貌,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不懂的主动去问,随时保持热情;
国际类竞赛: 国家级竞赛: 2007—2009级三届学生获竞赛类获奖共90项。其中国际级5项(一等奖2项),国家级17项,省级31项(一等奖10项),西北赛区3项,校级34项(一等奖4项)。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硕班 “2”中特别加强数理基础,在基础课程中按高标准设置课程。 “4”是指高年级课程与研究生课程统筹安排,既要体现完整的本科教育,又要与研究生教育很好衔接;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基础性的科研实验。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侯宗濂医学实验班 实施“2+6”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前两年,一反常规医学教育,学生在本部按照理科要求学习数理化,夯实基础,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今后在医学与数理化生等各学科的交叉领域中有所创新,解决医学中的难题。 后六年,采用“基础和临床双巡回整合课程”模式及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方法,注重临床,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础学科拔尖班 目标:充分利用我校工程学科的优势,将基础科学与工程科学相结合,培养国家未来能跻身于国际一流队伍的工程和基础交叉学科领域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每年选拔物理、数学拔尖班各40名优秀本科生,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和教学的新模式和国际交流的专门渠道,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氛围,选派到国外一流的院校或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或团队。
左上 专家委员会审议培养方案 左下 外国专家讲授电磁学 右下 拔尖班学生与外国专家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国家总体目标 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第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思路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突破口,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我校机械及能动、电信、电气学院的相关专业是国家首批及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第二步 建设学生创新实践开放平台 ——“工程坊”
自主实践 项目实践 教学实习 工程坊的基本任务 第二步:建设创新实践开放平台—工程坊 工程坊 是依托我校学科优势,为学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及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而建设的新型工程实践训练基地。 模式 图书馆 —“知识库”— 书籍、资料、阅览室 工程坊 —“技术库”— 设备、工艺、活动室
第三步:建设创新实践开放平台—工程坊 特色 开放、安全、方便。面向学生、教师、社会开放;提供全方位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环境;学生靠兴趣驱动,进行各种(计划、组织、个人)工程实践活动 。 建设目标把工程坊打造成学生工程实践、训练、项目培育等多功能实践基地。 “小发明,大创造”,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在实践中体会动手的愉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冲动和兴趣,这就是建设工程坊的基本宗旨。
学生科技实践专门项目 Robocon机器人大赛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 空中机器人大赛 太阳能汽车 Robocup机器人大赛 。。。。。。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获奖作品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获奖作品 海滨沙滩垃圾清理车 多功能爬墙清洁机 绿色扫落叶机 野外垃圾收集装置 水回收利用装置 手脚互动式康复仪
太阳能车项目 人文实践活动平台:棋艺室、绣坊、广告海报制作室
第三步: 第二课堂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双院制”
第三步: 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双院制” 我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住宿制学院即书院的思路。 全校本科生成为书院成员,每个书院的成员来自不同学院、不同年级。学生在书院接受通识教育,磨练全面素质,致力于人格养成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2005年试点第一个具有书院性质的学生社区“文治苑”, 2006年成立彭康书院, 2007年成立文治、宗濂书院, 2008年成立南洋、仲英、启德、励志、崇实书院。
第三步: 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双院制” 2008年,在完成书院建设布局后,学校又适时提出建立“双院制”育人格局,即学院和书院形成育人合力,同样面向同学们,学院侧重于构建其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而书院则侧重于其行为养成与第二课堂,为其学业进步、能力增进和全面发展提供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规范等诸方面有力保证。“双院”犹如双飞翼,共助英才振翅飞。
第三步: 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双院制” 服务学生 文化建设 书院职能 管理社区 养成教育 家的感觉 辅导生活 促进交流
表达能力 广泛兴趣 批判性思维能力 书院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计划 道德推理 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公民意识 国际视野 多元文化 素养 第三步: 促进学生成长与成才 —“双院制”
励志书院:体能素质拓展训练 南洋书院:传统文化嘉年华活动 仲英书院:春诵夏行-读书游学项目 启德书院:星巴克之旅
崇实书院:校内、外学业导师 彭康书院:感知父母恩,报答社会情 文治书院:学生干部卓越拓展训练营 宗濂书院:探访校友的足迹
第四步: 大力倡导大学体育精神 ——体育中心
第四步:大力倡导大学体育精神—体育中心 将体育部改建成体育中心,使得体育突破传统教学任务,被融入群体竞赛、运动训练、体育科研、体育俱乐部等的建设和管理。 目标是让体育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中。通过大学体育社团建设与体育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形式,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改变单一的体育课形式,在学生中组建不同的体育社团,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参加1-2个体育社团,最终达到学生自发地参加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