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811 Views
论文写作与发表. 罗生全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学术论文. “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于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 国家标准局. 学术论文的特点. 1. 学术性 2. 客观性 3. 创新性 4. 实用性 5. 专业性 6. 科学性. 论文写作的功能. 1. 协助作者思考
E N D
论文写作与发表 罗生全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学术论文 •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于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它用途的书面文件”。“学术论文应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内容应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而不是重复模仿、抄袭前人的工作。” • ——国家标准局
学术论文的特点 • 1.学术性 • 2.客观性 • 3.创新性 • 4.实用性 • 5.专业性 • 6.科学性
论文写作的功能 • 1. 协助作者思考 • 2. 协助研究者探究 • 3. 协助研究者整理和建构研究发现 • 4. 协助研究者和读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论文写作的阶段 • 1.选定题目 • 2.资料搜集与整理 • 3.谋篇布局 • 4.撰写草稿 • 5.最后定稿
论文组成 • 题目 • 作者姓名和单位 • 摘要 • 关键词 • 中文图书分类号 • 引言 • 正文 • 注释 • 参考文献
论文选题 • 课题:课题通常是指某一学科重大的科研项目,它的研究范围比论题大得多。 • 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及其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与评价等多个论题) • 论题:课题蕴含的问题域。 • 如多元文化课程评价研究:可分离出多个题目:多元文化课程评价标准研究;多元文化课程评价工具研究;多元文化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 题目:论文的标题。反映了一个研究主题。
论文选题 • 选题的主要原则: • 1.价值性原则; • 2.可行性原则; • 3.量力原则; • 4.创造性原则; • 5.发展性原则
论文选题 • 选题的思路 • 1.找出自己兴趣和生涯目标; • 2.从个人的能力和专业经验中去发现; • 3.与有专业能力、有经验的研究者讨论; • 4.从相关的文献和过去的研究中寻求资源; • 5.从实务工作中发现问题; • 6.从社会趋势和新的理论中发掘; • 7.从本学科当前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中选; • 8.从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选; • 9.从人们忽视的冷门问题中选; • 10.从学科交叉的接合部中选。
题目 • 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 “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题目 • 常见问题:过大或过小 ;不够简洁 ;不够清楚;不合规范 • 要求: • 1.准确得体 • 生命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教师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生命教育的视角 • 2.简短精炼 • 奥巴马新政下美国“全员培训”的形式、内容及启示;美国“学校全员培训”述评 • 3.意蕴适恰 • “学会共处”取向的学前教育课程论析:意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 “学会共处”取向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表征及其实现 • 4.醒目 • 教师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教师学习社群下的集体备课及其实现
拟定提纲 • 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 • 一、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 • (一)促进课程权力的合理转换与分配 • (二)培养地方性人才与提升地方的文化品味 • (三)有利于发挥地方课程资源的作用 • 二、地方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 (一)补充模式 • (二)审定模式 • (三)招标模式 • (四)再开发模式 • 三、地方课程开发模式的改进 • (一)建立地方课程开发的信息交流平台,疏通课程的表达渠道 • (二)完善地方课程开发的具体程序与运作方式 • (三)促进课程权力的深层次分配
资料搜集与处理 • 资料收集的范围 • 1.一手资料 • 统计材料、典型案例、经验总结以及亲身实践的感性材料。 • 2.他人研究成果。 •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 • 3.相关学科材料 • 知识面和思路开阔是研究的重要基础。 • 4.名人名著论述 • 提高论点的权威性,有助于准确阐述论点。 • 5.背景材料 • 新课程改革、社会发展、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及其他相关政策性和舆论性材料。
资料搜集与处理 • 收集方法: • 1.做卡片 • 2.做笔记 • 3.剪贴报刊 • 分类方法: • 1.主题分类法 • 2.项目分类法
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 资料的处理 • 1.辨析适用性 • 2.辨析全面性 • 3.辨析真实性 • 4.辨析新颖性 • 5.辨析典型性
资料搜集及处理的注意点 • 注意点1: 资料是否充足翔实是选题应当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有的选题虽然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性,但缺乏足够的资料,不可能成就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因此,选题是否适当,不能只看学术性、实践性,一定要考虑资料是否充分。
“充足”是指数量,资料的数量丰富,可以减少研究结果的片面性。“翔实”是指真实性和直接性。因此,要求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要求新资料“充足”是指数量,资料的数量丰富,可以减少研究结果的片面性。“翔实”是指真实性和直接性。因此,要求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要求新资料 • 在资料上现在常见的问题为:(1)资料贫乏;(2)是资料陈旧;(3)没有外文资料
注意点2 必须注明所引用资料的出处:首先,注释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其次,是学风问题;最后,是法律问题。
论点形成 • 论点:作者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作者的立场和世界观的直接反映。论点是否正确是判断论文价值的重要依据。 • 论点形成过程: •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 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 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268页)
论点形成 • 常见问题及其解决: • 1.材料多但却一无所得。 • 解决:以此作为资料储备,并进行重新搜集。 • 2.材料众多,信息量大,难以形成观点。 • 解决:反复比较中加以选择和提炼,逐步舍去无关材料。 • 3.别人的阐述比自己的论点还高明。 • 解决:消化理解别人的精彩意见,用不同材料佐证;改变论述的角度,重新组织材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论点形成 • 确立论点的原则 • 1.科学性 • 2.客观性 • 3.创新性 • 4.价值原则
论点形成 • 论据的使用 • 1.纵向排列 • 中 • 心 • 上位论点-下位论点 • 论 • 点 • 2.横向并列 • (一)下位论点 • 中 一、上位论点 (二) 下位论点 • (三) • 心 二、 • 论 三、 • 点 四、
作者姓名和单位 • 这一项属于论文署名问题。署名一是为了表明文责自负,二是记录作用的劳动成果,三是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及文献检索(作者索引)。大致分为二种情形,即:单个作者论文和多作者论文。后者按署名顺序列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重要的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同样是为了便于读者与作者的联系。 • 实例: • 王三 •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重庆 400715) • 王一 王二 •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室,广东 广州 510520) •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530)
署名注意事项: 1.多个作者署名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研究工作与论文撰写实际贡献最大的列为第一作者,贡献次之的,列为第二作者,余类推。 2.作者姓名置于篇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地脚位置。译文的署名,应著者在前,译者在后。 3.对作者应标明其工作单位全称、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加圆括号置于作者署名下方。
摘要(Abstract) • 摘要是从整篇文章摘录出来的要点,是对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的全面概括和总结,是全文内容的浓缩。 • 内容要求:逻辑性强、完整 • 语言要求:简练、准确、自然
摘要 • 包括的内容: • 1.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 2.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 3.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 4.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摘要 分类: 1、报道性(信息性)摘要:是信息量最大的摘要,比较完整地报道原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尤其是研究结果、结论等方面的内容。 报道性(信息性)摘要适用于研究性和专题论文 2、指示性摘要也就是介绍性摘要,又称陈述性摘要。主要向读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问题,但不涉及具体的方法、研究结果。 3、报道-指示性摘要:是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论文中价值最高的那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则以指示性摘要形式表达。
摘要 • 注意事项: • 长短: • 报道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为200~300字,不宜超过400字 • 指示性摘要为100~150字,不超过200字 • 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个实词 • 基本原则: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 ,一般以300字为上限。
摘要 • 注意事项: • 应该用第三人称 • 不加注释和评论 • 不宜举例,不用引文 • 不宜与其它研究工作比较 • 不应用图表、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 摘要中第一句话的注语,如“本文---”、“作者---”等词可以省略。 • 摘要中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 • 把背景信息减到最少。
摘要 • 注意事项: • 只限于新的信息。过去的研究应删去或减到最小。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 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 • 不应包含不属于摘要的说法,如: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属于……首创”。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目前尚未见报道”。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是对于先前最新研究的一个改进”。 • 相同的信息不要重复表达。
关键词 • 何谓关键词: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学术论文的关键词是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按照GB/T 3179—92规定,现代学术期刊都应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后面给出3~8个关键词(或叙词) 。
关键词 • 特点及其选择: • 从论文中提炼出来 • 最能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 • 在同一论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 • 一般在论文的题目及摘要中都出现 • 可为编制主题索引和检索系统使用
英文翻译 • 从题目到关键词,应该翻译成英语。可以放在关键词后面,也可以放在全文之末。
英文标题要求: 1、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专业论文每条标题不要超过10~12个英文单词,如果10个单词不足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使用副标题(眉题)来加以说明; 2、标题中一般不用缩略语,广为人知的、已得到公认的除外; 3、标题中通常不用介词短语,但可以用由on引导的短语(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iculum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英文标题要求: 4、标题中用的最多的是名词、名词短语,包括动名词; 例如 Title:The Mode of Loc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ts Amelioration in Our Country(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及其改进) Author(s):Luo Shengquan
英文标题要求: 5、标题中的字母大写也有一定的规律: • 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本来就必须大写的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不大写; • 所有实词的首字母大写,冠词和五个字母以下的介词、连词的首字母不大写; • 对于标题用全部字母大写的方法,一般不采取,因为这种形式不易辨认。 6、标题中尽可能不用标点符号,如果有,也就是冒号(colon)或者破折号(dash )。
注释 • 注释主要用于对文章篇名、作者及文内某一特定内容作必要的解释或说明。篇名、作者注置于当页地脚;对文内有关特定内容的注释可夹在文内(加圆括号),也可排在当页地脚或文末。序号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处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
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文献类型及标志代码: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数据库[DB], 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载体及标志代码: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电子期刊: [J/OL]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 普通图书 书写格式一般为: “编著者.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次.”。 [1]钟海青. 师论-多维视角的教师透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50. [2]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修订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51. 学位论文书写格式:[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1]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析出文献 •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书写格式一般为: “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 [1]查有梁.知识经济与人才开发[J].教育研究,1999(4):20-24. [2]王云强,乔建中.小学生道德自我觉知与情绪体验的关系及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 2006,29(1):205-207. • 报纸中的析出文献 • 书写格式一般为: “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数).” • [1]丁文祥. 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 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专著及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1]林穗芳.美国出版业概况[M]//陆本瑞.世界出版概观.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1:1-23. [2]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网页: 作者,〈资料名称〉(网址,网页更新日期,下载日期)。 蔡桂如,〈试论王艮的“独立精神”〉(http://www.confucius2000.com/taizhou/slwgdljs.htm,2001/10/09,2002/03/18)。 蔡桂如,〈试论王艮的“独立精神”〉。http://www.confucius2000.com/taizhou/slwgdljs.htm,2001/10/09,2002/03/18。
参考文献的误区: 1.知而不引 • 明明借鉴了同行的类似工作,却故意不引用同行的类似工作,使自己工作看上去“新颖”“领先”。 2.断章取义 • 故意截取作者试图否定的部分来烘托自己的观点。 3.引而不确 • 没有认真看原文,引文错漏。 4.来源不实 • 某些字句来源不可靠(比如非正式的或非学术的出版物),且不注明来源。常见于一些统计数字。 5.盲目自引 • 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的工作与前期工作之间的关系,而是单纯为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而自引。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1、参考文献的数量 参考文献的数量根据论文类型、科学研究状况、学科发展概况而定。一般而言,新兴学科论文引文有限。成熟基础科学,如果引文有限,那么就难以说明作者对学科发展状况进行深入了解。专业性强的综述、评论引文较多。一篇论文需列多少参考文献,不同国家、不同期刊、不同学科要求不同。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2、参考文献的语种 语种分布是反映作者对当前学科研究现状掌握程度的重要指标。如果参考文献全部为中文,或外文文献很少,那么编辑在初审时会意识到该论文作者可能只对国内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有所了解,多为国内研究水平,只有及时掌握学科的国际研究动态,才能真正从事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参考一定量的外文文献是写出优秀论文的前提之一。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3、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 学术论文所附参考文献一般以从事科研时期内的文献为主,多为3-6年内,超过8年的文献很少。某些学科的经典理论则多不受时间限制。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4、参考文献的影响 在国际、国内有一批期刊只刊登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好创新性的文章,如果一篇论文所附这种优秀期刊的文献信息很少,说明该作者较少参阅那些高水平的、真正有价值的文献,这类论文的层次不会太高。有的编辑对作者引用水平不高、影响不大期刊上的文献本身的可靠性表示怀疑。
选择参考文献技巧 5、参考文献的作者 各学科领域都有一批公认的著名专家、教授,他们多是本学科的权威。他们及其科研集体常占领该科学的前沿,他们之间竞争激烈,成果丰厚。如参考文献多出自他们之手,至少说明作者对该学科前沿有所掌握。
论文修改 • 修改思想观点: • 1.立足全篇审视中心论点。 • 2.强化与升华分论点 • 3.一二级标题修改 • 修改材料: • 1.查核校正 • 2.增、删、调
论文修改 • 修改结构: • 1.明了层次 • 2.完善结构 • 3.严密结构 • 修改句法: • 1.语言生动简洁 • 2.修订句子语法 • 3.理顺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 • 4.检查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