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likes | 766 Views
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 讲授:马忠强 2013 年. 主要内容. 一、党的组织原则 二、党的纪律. 一、党的组织原则. 1. 民主集中制: 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是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最根本的纪律; 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制度保证。. 民主集中制的由来与发展. “ 民主集中制 ” 思想最早见于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组织, 1847 年 6 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主要领导人,共同制定的 《 共产党宣言 》 是该同盟的纲领。
E N D
党的组织原则和党的纪律 讲授:马忠强 2013年
主要内容 一、党的组织原则 二、党的纪律
一、党的组织原则 1.民主集中制: • 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 是党的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和最根本的纪律; • 是党内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 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不可缺少的制度保证。
民主集中制的由来与发展 • “民主集中制”思想最早见于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 •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际共产主义组织,1847年6月在伦敦由正义者同盟改组而成。 •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主要领导人,共同制定的《共产党宣言》是该同盟的纲领。 • 他们在这个纲领中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在为同盟设计的组织原则方面强调“组织本身是完全民主的,它的各委员会由选举产生并随时可以罢免”。
1905年12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党的改组》决议案,列宁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在自己的报刊上一向维护党内民主。但是我们从未反对过党的集中。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1905年12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党的改组》决议案,列宁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概念,他指出:“我们在自己的报刊上一向维护党内民主。但是我们从未反对过党的集中。我们主张民主集中制”。 • 1920年7月,列宁在《加入共产国际的条件》中规定:“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从此,民主集中制就成为各国共产党共同遵循的建党原则。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组织原则 • 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 • 中共一大召开之际,党的创始人之一陈独秀提出:“共产党应该是民主集中制,应该是信仰共产主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实行共产主义”的党纲交大会讨论。 • 纲领的第三条:“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即用党的委员会的形式确立集体领导制度,决定重大问题要由委员会集体讨论。 • 第十五条:“本纲领需经全国代表大会2/3的代表通过修正案时方可修改”。 • 同时又强调了集中: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地方组织必须服从中央。
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第一次使用了“民主”和“集中”的概念1922年7月,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中,第一次使用了“民主”和“集中”的概念 • 党的二大宣告:中国共产党“决定正式加入第三国际,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决议的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 • 1927年,党的五大通过的《党章》中,第一次把“民主集中制”规定为“党部的指导原则”
毛泽东同志提出: 要建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邓小平同志指出: “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并不断增强党的活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 •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
2.民主与集中 • 民主——党员、党组织的意愿和主张的充分表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 集中——党员、党组织的意志和智慧的充分凝聚和行动的一致。
党章强调: •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应用。” • “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2.民主与集中 •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5年10月19日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认为: •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 各国的民主是由内部生成的,而不是由外力强加的。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 前 言 • 一、符合国情的选择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六、城乡基层民主 • 七、尊重和保障人权 • 八、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 • 九、政府民主 • 十、司法民主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 前 言 • 一、符合国情的选择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六、城乡基层民主 • 七、尊重和保障人权 • 八、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 • 九、政府民主 • 十、司法民主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中国的民主是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的民主。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国家政权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原则。 • 实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体议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达和反映,在此基础上集中正确意见,集体决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实和满足。 • 实行民主集中制,还要求“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反对无政府主义的“大民主”,反对把个人意志凌驾于集体之上。
我国的政党制度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除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外,还有8个参政党: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00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走访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同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座谈,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陪同走访的有贾庆林、曾庆红、王刚、刘延东等领导同志。2002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走访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同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座谈,共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大计。陪同走访的有贾庆林、曾庆红、王刚、刘延东等领导同志。
民主与集中 • 二者的关系辨证统一、相辅相成。 • 仅有民主——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 • 仅有集中——个人专制、家长制 • 健全和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是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一个关键环节。
3.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内容) • 依据:党章第二章第十条 • 关键词: 服从、选举、党的领导机关、上下级、领导和分工、反对个人崇拜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一 • (1)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正确处理好少数与多数的关系 • 对某一问题作出决定所遵循的原则,有特定性和时效性, • 在实际行动中,有不同意见者无条件地执行党的决议,是党性强否的体现。 •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中——认识论原则; • 少数服从多数——组织原则
正确处理好下级和上级的关系 • 最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 上级要经常听取下级的意见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二 • (2)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三 •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 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委会汇报工作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四 • (4)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五 • (5)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委员会成员要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民主集中制原则之六 • (6)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
党章第四条 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1、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7、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8、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4.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意义: (1)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必然要求 • 民主集中制高度体现了集体主义思想,能把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集中起来、把愿望和意志要求集中起来。只有这样,党才符合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才能充分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密切与群众的联系。
(2)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党的组织优势(2)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保持党的组织优势 • 中央组织部发布的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 党员总数为7799.5万名,比上年净增206.5万名;党的基层组织379.2万个,比上年增加7.4万个。 • 发展党员方面,2009年,全国发展党员297.1万名,其中发展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91.9万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0.9%。 • 庞大的组织要求有思想上的统一 • 通过民主收集全党的正确思想;通过集中形成决定和决议,再贯彻全党;全党思想统一就有了基础。
背离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渠道遭到了破坏,党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党将丧失领导能力和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背离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渠道遭到了破坏,党的事业就要遭受挫折。党将丧失领导能力和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 • 教训: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内纪律松弛、派系林立,正确思想不能集中,不能占据优势,丧失了执政地位。
(3)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和各项任务的根本组织保证(3)完成党的历史使命和各项任务的根本组织保证 • 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 党的自身建设两大主题(江泽民,十五大报告,1997年):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 反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独立王国、本位主义等现象。
革命的党——执政的党 “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2008年3月1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 温家宝:我和我在座的同事们都懂得一个道理: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4)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促进党风廉政建设(4)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改进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 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胡建学说:官当到我这一级,就没人管了。 • 广西玉林原市委书记李乘龙说:我的权力太大,监督机构对我形同虚设。 • 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说:我当上副省长以后,天马行空来去自由了。
(5)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5)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 集中全党智慧;保证党的决策的正确和有效实施,增强党的纪律和战斗力,使我们的事业顺利前进。 •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6)有利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 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 毛泽东: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办法。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保证 •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5.如何在实际中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 (1)认真学习,提高维护和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 •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制度由人制定、执行、遵守,党员干部更应带头执行。
(2)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 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法令、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组织约束,真正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无条件地自觉接受组织的约束。 • 党员与组织密不可分:群众从党员身上看党,或者抹黑,或者增彩。既想当党员又不愿意接受组织约束,只想按个人意愿办事的人,不能成为党员。
(3)以科学制度保障党内民主发展 •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以保障党员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3)以科学制度保障党内民主发展 •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立足党内民主建设的丰富实践,又从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等方面,对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提出许多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应深刻认识科学制度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通过加强制度建设,扎扎实实地推动党内民主发展。
6、几种片面的观点: • 民主集中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能肢解为“民主”与“集中”。 • 民主集中制不是“民主”+“集中”。因此,绝不能把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扭曲成为“民主阶段”与“集中阶段”,或先或后地运作。 • “先民主,后集中”或者“先集中,后民主”都不是民主集中制。 • 当前,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不够”,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
二、党的纪律 • 约束体系——党纪、国法、公德、校纪、认识论等等
1.什么是党的纪律? • 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定,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 • 党章的各项规定和有关文件的一些补充规定,构成了党的纪律的完整体系。
党的纪律的一些例证: • 《党章》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 中共中央于2010年2月23日印发《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