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一、正常水、钠代谢 ㈠ 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40%.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interstitial fluid). 15%. 40%. 5%. 血浆 (plasma). 其它. 细胞外液: 20% (extracellular fluid). ㈡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细胞 外 液: Na + / Cl -. 体液. 细胞 内 液: K + / HPO 4 2-. 体液的渗透压 280 ~ 310 mmol/L. 200. 180. 160.

rafael
Download Presentation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2.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一、正常水、钠代谢 ㈠ 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3. 40%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interstitial fluid) 15% 40% 5% 血浆(plasma) 其它 细胞外液:20% (extracellular fluid)

  4. ㈡ 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细胞外液:Na+ / Cl- 体液 细胞内液:K+ / HPO42- 体液的渗透压 280~310 mmol/L

  5.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Na+ K+ Na+ Cl- Na+ Cl- Cl- HCO3- HPO42- HCO3- HCO3- Ca2+Mg2+ 蛋白质 蛋白质 血 浆 细胞间液 细胞内液 三部分体液的电解质含量

  6. (三)体液的交换 1 .血浆与组织间液的交换血浆与组织间液由毛细血管壁相隔,除大分子蛋白质外,水、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可自由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交换。 决定血浆与细胞间液间水分交换的因素为: ① 毛细血管血压(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 ② 细胞间液胶体渗透压; ③ 血浆胶体渗透压; ④ 细胞间液流体静压。

  7. 2 .组织间液与细胞内液的交换 组织间液和细胞内液之间存在着细胞膜,细胞膜对水和小分子溶质(如尿素)可以自由通过。电解质虽然经常出入细胞,但其通过细胞膜并不自由,受多种因素制约,所以细胞内外离子成分差别很大。如细胞内主要为K+,细胞外主要为Na+,与细胞膜钠泵等等结构作用有关

  8. 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目,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是相等的,当出现渗透压差别时,主要靠水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平衡。溶液的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目,体液内起渗透作用的溶质主要是电解质。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是相等的,当出现渗透压差别时,主要靠水的移动来维持细胞内、外液渗透压平衡。

  9. ㈣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 • 水的生理功能 • 促进物质代谢 • 调节体温 • 润滑作用 • 结合水

  10. 2. 水平衡 摄入 (ml) 排出 (ml) 饮水 1000-1300 尿量 1000-1500 食物水 700-900 皮肤蒸发 500 代谢水 300 呼吸蒸发 350 粪便水 150 合计 2000-2500 2000-2500

  11. ㈤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 • 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平衡和酸碱平衡 • 维持神经、肌肉、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并参与动作的形成 • 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12. (六)水和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1、抗利尿激素的调节(ADH) 受下列因素调节: (1)细胞外液渗透压 (2)血容量 (3)血压

  13. 2、醛固酮的作用 醛固酮是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电解质的激素,醛固酮的分泌,是通过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实现的。(保钠排钾)

  14. 水钠代谢紊乱 一、脱水 脱水指体液容量减少,超过体重的2%以上。正常人血清钠130-150mmol/L,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脱即失,失水伴有失钠、水钠丢失比例不同、按照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同分为三型: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

  15. (一)低渗性脱水 因失钠多于失水,脱水的特征是血钠<13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1.原因丢失等渗体液情况下,若治疗不当,只补充水,未补充电解质,引起低渗性脱水。等渗体液丢失见于: (1)腹泻、肠瘘、胃肠反复引流丢失小肠液。 (2)大面积烧伤、血浆大量丢失。 (3)胸、腹腔内形成大量胸、腹水。

  16. (2)发病机制: 细胞外液移向细胞内 (细胞水肿) 低渗性脱水 细胞外液容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组织间液 血容量 抑制渗透压感受器 脱水征 休克 ADH 无口渴 少尿 肾小管重吸收水 多尿,低比重尿

  17. (3)对机体的影响 体液量 渗透压 血 浆 组 织 间 液 细 胞 内 液 细 胞 内 液 血 浆 组织 间液 细胞外液减少 无口渴感 易发生休克 ADH分泌减少 明显失水体征 多尿 低比重尿

  18. (4)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合理补液 原则上补充等渗盐水,必要时可 适量补充高渗盐水(先盐后糖) 3)处理休克等并发症

  19. (二)高渗性脱水因失水多于失钠,脱水的特征是血钠>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均减少。(二)高渗性脱水因失水多于失钠,脱水的特征是血钠>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均减少。 1.原因: (1)饮水不足:水源断绝,无水可饮;口腔,咽部食道疾病妨碍饮水;昏迷、极度衰竭,精神病患者不能饮水或拒绝饮水。 (2)失水过多:皮肤和肺因高热不感性蒸发增加,如体温开高1℃,每日多失水200-300ml;肾脏失水,见于尿崩症病人排出大量低渗尿,每日达10-15升。使用大量脱水剂如甘露醇,高渗葡萄糖引起渗透性利尿。 (3)低渗液排出过多;短时间大量出汗,(高温环境)

  20. 2. 发病机制 高渗性脱水 细胞外液渗透压 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 刺激渗透压感受器 细胞脱水 ADH 口渴 肾小管重吸收水 少尿,尿比重增高

  21. 3. 对机体的影响 渗透压 体液量 组 织 间 液 血 浆 细 胞 内 液 血 浆 细胞 内液 组织 间液 口渴 细胞外液减少,早期无休克 尿量减少, 比重高 ADH分泌增加 醛固酮分泌增加,尿量减少,尿钠减少 细胞脱水、皱缩,脱水热 脑细胞脱水使中枢功能障碍 脑血管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细胞内液明显减少 血液浓缩

  22. 4. 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补液以5%~10%葡萄糖为主,适量补Na+ (先糖后盐)。

  23. (三)等渗性脱水 特点:体液中的钠与水按血浆中的比例丢失。血钠浓度    (130~150mmol/L)及血浆渗透压(280~310mmol/L)    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病因和机制: 经肾丢失 肾外丢失 急性肾衰多尿期 呕吐、腹泻 慢性肾小管损害 大量胸、腹水 大面积烧伤

  24. 对机体影响 等渗性失水 严重时 脱水征休克

  25. 防治原则 1. 防治原发病 2. 合理输液。轻者口服等渗盐水;重者以静 滴生理盐水为主,适量输以5%~10%的葡 萄糖液(先盐后糖) 3. 处理休克等并发症。

  26. 三种类型脱水的比较 高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等渗性脱水 原因饮水不足或失   体液丧失仅补水    钠水等比例丧失  水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降低   正常 失水部位  细胞内液为主   细胞外液为主   细胞内外液均丧失 主要表现口渴、尿少、   无口渴、尿量正常   口渴、尿少、血压降低    血压正常  (晚期 ) 血压降低 补液原则    先糖后盐 先盐后糖 先盐后糖

  27.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 一、正常钾代谢 • ㈠钾的体内分布 • 细胞内 90%,骨骼7.6%,跨细胞液1% 细胞外液 1.4% • 细胞内液:140-160 mmol/L • 细胞外液:4.2±0.3 mmol/L • (二)钾的生理功能 • 维持细胞新陈代谢 • 保持细胞静息膜电位 • 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28. 钾的来源:摄入 50~200 mmol/L/天    所有动、植物细胞富含钾, 90% 由小肠吸收 钾的排泄:肾脏 90% 肠道 10%(受醛固酮调节) 汗液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30~50 mmol/d 不吃也排,5 ~ 10 mmol/d

  29. 二、钾代谢障碍 血清钾 :3.5-5.5 mmol/L 低钾血症:< 3.5 mmol/L 血钾浓度 高钾血症:> 5.5 mmol/L

  30. 肾脏丢失 胃肠道丢失 皮肤出汗 (一)低钾血症 1. 概念:血清钾浓度<3.5mmol/L 利尿剂 盐皮质激素 肾小管性酸中毒 缺镁 丢失过多 2. 原因和机制: 跨细胞转移 碱中毒 摄入不足 应用胰岛素 甲亢

  31. 3. 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1)急性低钾血症 主要表现:为神经、 肌肉兴奋性下降,出现肌肉无力乃至         麻痹下肢  上肢、躯干、呼吸肌麻痹    呼吸衰竭     平滑肌麻痹——麻痹性肠梗阻 2)慢性低钾血症 神经肌肉兴奋性正常,因为细胞内钾逐渐外移,使细胞   内外K+浓度均有降低,[K]i/[K]e 比值在正常范围内,静  息电位无变化之故。

  32. (2)对心肌的影响 K+在维持心脏功能上起重要作用, K+浓 度的变化对心肌的基本特性(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均有影响。  低钾血症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如:早博、窦性心动过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甚至室颤而死亡。 心肌兴奋性 心肌传导性 心肌自律性 心肌收缩性先增强后减弱 低钾血症心电图显示:ST段下降,T波低平,U波增高,Q-T间期延长

  33. (3)对血管的影响 K+<2mmol/L 外周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 (4)对肾脏的影响 慢性低钾血症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 对 ADH反应 肾浓缩功能 (多尿) (5)对胃肠道的影响 K+ 胃肠运动 麻痹性肠梗阻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K+ 糖代谢障碍 脑ATP 精神 萎靡、昏睡、昏迷等。 (7)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代谢性碱中毒,反常性酸性尿

  34. 机制: 1)K+细胞内 K+外流 代谢性碱中毒 细胞外 H+内流 2)肾小管上皮细胞内 K+ H+肾小管 K+—Na+ 交换 ,H+— Na+交换 尿排H+(酸性尿)

  35. 4. 防治原则 (1)防治原发病 (2)补钾  口服为宜,不能口服,严禁静推.    静脉补钾,要做到: 浓度不过高,速度不过快,剂量不过大,尿少不补钾。    见尿补钾,尿量>500ml/日 浓度:≤40mmol/L    低速度: ≤20 mmol/L  (3)密切观察生命征

  36. (三)高钾血症 1. 概念 即血清钾浓度>5.5mmol/L 2. 原因 (1)肾排K+减少:如肾衰、醛固酮减少等; (2)细胞内K+外移:如酸中毒、溶血、严 重外伤等; (3)钾摄入增加:如静脉输钾过快,输入大 量库存血等。

  37. 3. 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急性高钾血症: 轻度:神经肌肉兴奋性 (感觉异常、肌肉疼痛、 震颤等)。 重度:>7mmol/L,神经肌肉兴奋性 (肌无力、呼吸肌麻痹等) 慢性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影响不大,这是因为:血清钾缓慢潴留,而逐渐流入细胞内,细胞内外K+均有升高,细胞内外K+比值接近正常,静息电位正常之故。

  38. (2)对心脏的影响 引起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室颤、停搏等。 1)心肌兴奋性变化 轻度高钾,兴奋性 ,重度高钾,兴奋性 ,即先高后低的 双相变化。机制与神经肌肉的变化机制相同。 2)心肌传导性 机制:细胞内外K+浓度差 ,静息电位负值变小,Na+内流 0期去极化速度及幅度 传导性 (传导阻滞加之兴 奋性 ,故心跳骤停。) 心电图显示:P波压低、R波低、QRS综合波增宽、T波狭窄、高耸、Q-T间期缩短等

  39. 3)心肌自律性 机制:高血钾 心肌细胞膜对 K+通透性 自律细胞4期 K+外流加快,Na+内流减慢 自动去 极化减慢,自律性 。 4)心肌收缩性 机制:细胞外钾对钙内流有抑制作用,血钾高时, 复极化2期Ca++内流 ,心肌细胞Ca++ 收缩性 5)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代谢性酸中毒,反常性碱性尿 机制:①血钾 细胞外K+内流 代谢酸中毒 细胞内H+外流

  40. 防治原则因为高钾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1.使钾移入细胞内,给予胰岛素、葡萄糖,给予碱性溶液。若对抗钾的毒性,可注射Na+、Ca2+溶液。2.加速钾的排出: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使钾从肠道排出或经人工肾,血液透折排钾。防治原则因为高钾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危及生命,需紧急处理。1.使钾移入细胞内,给予胰岛素、葡萄糖,给予碱性溶液。若对抗钾的毒性,可注射Na+、Ca2+溶液。2.加速钾的排出: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口服或灌肠,使钾从肠道排出或经人工肾,血液透折排钾。

  41. Case study 患者:42岁,男性。2天前因食入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每天 十多次水样便。昨在本地医院抗炎治疗和输入1000ml 5%葡萄糖,未见好转。 查体:口层发紫,皮肤弹性降低,眼窝下陷,脉搏无力,血压 85/60mmHg,尿量400ml/日。 实验室检查:血pH 7.29、血清Na+123mmol/L、血清Cl¯98mmol/L、 血清K+ 3.5 mmol/L、血浆渗透压265mmol/L; SB 16mmol/L;血清尿素氮9.0mmol/L、尿检正常。 问:(1)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与体症? (2)其发生机制是什么?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