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 likes | 1.04k Views
古典诗歌鉴赏 归园田居( 其一 ) 陶渊明.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五言古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 山 。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 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渊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 田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间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 前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 闲 。
E N D
古典诗歌鉴赏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五言古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粗识田园白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你也喜欢这样 的田园生活吗?为 什么?
久居都市的人,可能出于 尝鲜,偶尔在此小憩,但大多 不会长住于此。 久居乡村的人,或因缺乏 审美情趣,或因陷于审美疲 劳,也可能厌倦这种生活。
陶渊明为何把这田园 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 只能到他的内心世界中 去寻找——
二、赏析归田之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少无适俗韵, 流俗是什么?
流俗: 做官求禄。
性本爱丘山。 本性是什么?
本性: 热爱自然。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少无适俗韵”为何 “落尘网”?
(1)贵族后裔, 理当继承先贤; (2)儒家学子, 义当修齐治平; (3)一家之主, 情当求禄养家。
“一去十三年”:29岁(393)初 次出仕,做江州祭酒,不久回家闲 居;五六年后又做幕僚,为时不长。 41岁(405)辞去彭泽令,直至63岁 去世,再未做官。 在经历了“出仕”与“退隐”的反复 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他最终发出决绝 的呼唤:“归去来兮!”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何谓“羁鸟”、“池鱼”? 何谓“旧林”、“故渊”?
“羁鸟”、“池鱼”: “官场”中的诗人。 “旧林”、“故渊”: 诗人久违的园田。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守拙”并非诗人自 谦语!
“愚拙”,实乃流俗之 讥。面对流俗讥讽,仍然 “坚守”不变,便有一种“让 别人说去吧,走自己的路” 的战斗意味。
正因为诗人是逃脱 官场投奔园田而来, 所以他笔下的“园田” 便充满了真挚热烈的 情感。
三 细品田园情趣
在陶渊明看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茅檐草舍远胜× × × ×)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树环花绕远胜× × ×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朴素村落远胜× × ×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鸡鸣狗吠远胜× × ×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清净悠闲远胜× × × ×)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树环花绕远胜前呼后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朴素村落远胜繁华闹市)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鸡鸣狗吠远胜车喧马嚣)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清净悠闲远胜摧眉折腰)
平淡“田园”因充满 真挚“情感”,便有了 盎然“诗意”。
四 深味卒章喟叹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复得返自然 何谓“自然”?
返“自然”: 回归“田园与本性” (物质家园与精神家园)
言有尽, 意无穷……
归园田居 陶渊明 (五言古诗)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言心得” 精诚, 精炼, 精彩。
五 选题“一言心得” (1)陶渊明与我何干? (2)陶渊明与我同行。
点 评 “一言心得”
身处乱世 积极抗争,固为上策; 随波逐流,才是下策; 洁身自好,不失良策。
陶诗“人性之光” 拒绝沉迷物欲,坚守精神。 拒绝摧眉折腰,坚守节操。 拒绝随波逐流,坚守本性。
我们身处“追星”泛滥的 时代:有人追“名星”,有 人追 “官星”,有人追“财 星”……明星滚滚,钢丝碌 碌,又有几人能坚守自我 的“本星”?!
孟子曰:“贫贱不能移,富贵 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胡适复曰: “时髦不能赶。” 可以相信,倘若 陶潜遇此“追星”大潮,依然会“采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请智者与陶渊明同行!
人类的本质,就是诗 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海德格尔(德国)
09年9月24日 广州海珠区
赏析陶诗名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花”东篱下? 采菊“雕栏”下? “欣”然见南山?
(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早出晚归,铲地除草,身乏体倦, 但身披皎洁月光而回,自可想见: 其荷锄之态必昂首挺胸,其内在感觉 必开心畅怀。
我下乡插队干农活为 何从未发现过这种诗意?
【注释】①〔少无适俗韵〕少年时代就没有迎合世【注释】①〔少无适俗韵〕少年时代就没有迎合世 俗的本性。世俗?庸俗?韵,本性。②〔性本爱丘 山〕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③〔一去三 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初 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辞去彭 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这里的“三十年”是夸 大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④〔羁鸟〕 笼中鸟。⑤〔守拙归园田〕固守住愚拙,回乡过田 园生活。守拙,意思是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⑥ 〔暧暧〕昏暗,模糊。⑦〔依依〕轻柔而缓慢地飘 升。⑨〔墟里〕村落。⑧〔虚室〕空室。⑩〔樊笼〕 比喻官场生活。
责 子 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陶诗风格特征 明白如话中有××? 平淡如水中有××? 闲适悠然中有××?
陶诗风格特征 明白如话中含真情, 平淡如水中有至味, 闲适悠然中见傲骨。
敢为常语谈何易, 百炼功纯始自然。 清 张向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