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376 Views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假说及其形成方法. 仇 军. 一、研究假说 二、研究假说的作用 三、研究假说的形成方法 四、研究假说的分类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六、研究假说形成的基本原则.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假说及其形成方法. 一、研究假说
E N D
一、研究假说 二、研究假说的作用 三、研究假说的形成方法 四、研究假说的分类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六、研究假说形成的基本原则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研究假说及其形成方法
一、研究假说 研究假说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拟研究的问题的假定性说明或试探性解释,也是对所要研究事物的状态、性质、规律的猜测和解释。研究假说的重要性如同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先有假说,建立研究假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环节.
二、研究假说的作用 1.为科研提供方向 科研是探索未知的过程,是研究问题,根据研究问题有的放地提出研究假说,是为科研设计提供目标,为科研,的展开提供焦点,是对研究工作的具体引导,使研究的方向明确清晰,从而避免研究的盲目性.
二、研究假说的作用 2.为科研创新提供雏型 科研的结果是发现新知识,形成新理论.这些新知识新理论都是研究假说被验证后的具体形式.研究假说实际上是为发现新知识,形成新理论提供雏型.
三、提出研究假说的方法 1.运用归纳方法提出假说 2.运用类比方法提出假说 3.运用综合方法提出假说
1.运用归纳法提出假说:例1 运用归纳法提出研究假说,就是根据大量亲身体验的知识、材料进行总结概括,形成对研究课题的假定性说明。这是提出假说最初步,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例如,一些人从事体育活动,另一些人不参加体育活动,这样的人群,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等基本相同,由此可得出研究假说:在经济条件、生活条件等基本相同的人群中,体育活动的价值观对妨碍或促进参与体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这是归纳法中求同法。
1.运用归纳法提出假说:例2 例如,在运动训练的实践中,通过负荷刺激可以提高运动成绩,这是求同。可是人们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又发现,相同的运动负荷施加在不同的运动员身上,其提高运动成绩的效果不一样。于是人们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运动员之间存在着个体间差异,这是求异。在这一基础上,人们通过进一步搜集经验材料,提出了红白肌纤维理论假说,通过实验获得了证明,从而丰富了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理论。这种方法是归纳法中的同异共用法。同异共用法是将求同法和求异法结合使用提出研究假说的方法。
运用类比方法提出假说,就是根据未知事实与已知事实之间的某些相似或相同而推论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如1839年,德国解剖学家施旺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类比,提出了象植物细胞一样,动物的细胞也有细胞核的假说,后来经过检验,在显微镜观察之下证实了这个假说。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运用类比方法提出研究假说也是常用的方法。如,普通大学开展高水平竞技体育,培养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实验研究,就可以运用类比方法提出研究假说,大学是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的场所,体育人才也是人才中一种。在探求知识,培养人才为已任的大学,也应该并且也能够培养出体育精英人才。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以此作为假说,作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2.运用类比方法提出假说:例1
3.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提出假说:例1 所谓分析就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或将复杂事物分解为简单要素,综合则是与分析相反的一种思维过程。 硕士论文“高校排球专项课比赛教学运用图示引导教法的研究”,研究假说就运用了综合方法。假说是:以系统理论、排球四攻系统理论和认知理论的观点为依据编制的图示引导教材,以图示引导教材为中心,以认识论基本原理为依据设计的图示引导教法在排球比赛教学中实施是可行的,将取得优于常规教法的教学效果。
3.运用分析综合方法提出假说:例2 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封闭型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中国,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体育人口总量将处于较低水平。且城乡体育人口总量将会存在较大差异;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将会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体育人口的活动状况在年龄维度和文化维度上将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体育人口活动的动因因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将表现出多元化特征。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体育人口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体育科学研究假说的分类 1.预定性研究假说 2.诊断性研究假说 3.治疗性研究假说
1.预定性研究假说 一个研究前提客观存在的假说就是预定性假说。例如,从运动竞赛中的公正性、竞争性,对抗性命题就能提出预定的研究假说。运动竞赛的公正性、竞争性、协作性,有助于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公正性、竞争性、协作性的迁移。这就是一个预定性研究假说。
2.治疗性研究假说 治疗性假说是关于问题原因的命题。体育科学研究中治疗性研究假说以运动人体科学的较为常见,例如,营养过剩导致肥胖产生的推理就是治疗性研究假说;有氧运动可能具有改善衰老细胞的凋亡过程,或有氧运动可能具有恢复衰老细胞的凋亡能力也是治疗性研究假说。
3、诊断性研究假说 球迷行为越轨成因的研究,提出了以下一系列诊断性研究假说: • 假说1:比赛中,不同球迷喜爱的球队输了球、该赢的比赛未能赢下来、对方球迷盛气凌人或者赌球赌输了都有可能导致球迷行为越轨,或者引起与对方球迷的言语不和、损伤对方球迷群体的利益,导致不同球迷群体之间的行为越轨。 • 假说2:比赛中,裁判不公偏袒一方球队、裁判判罚不严格、裁判判罚不准确,都有可能引起对方球迷的不平和义愤,从而引发球迷行为越轨。另外,裁判不公偏袒对方球队、裁判判罚不严格、裁判判罚不准确导致球迷喜欢的球队输球、该赢的球未赢下来,赌球赌输了的可能性加大,行为越轨的可能性增加。
3、诊断性研究假说 • 假说3:比赛中教练指挥不当、队员敷衍比赛、球队未能打出自己的特点、球队精神面貌差、教练或球队官员干扰比赛、球员对球迷不礼貌,有可能引发球迷不满和行为越轨。另外,教练指挥不当、队员敷衍比赛、球队未能打出自己的特点、球队精神面貌差,在一定程度上是球迷喜欢的球队输球、应该赢的球未赢下来,赌球赌输了的原因,由此可能引发球迷行为越轨。 • 假说4:赛场管理水平差,有可能增加球迷放纵行为,继而引发行为越轨。赛场环境差可能会引起球迷的不满,从而引起球迷行为越轨。赛场管理水平差,有可能姑息赛场管理人员的粗暴行为,警察、保安人员粗暴行为,助长他们粗暴行为的形成,从而引起球迷对管理人员和警察保安人员的反感,增加球迷行为越轨的可能性。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1.研究假说来源的科学性 2.研究假说说明的假定性 3.研究假说预见的可验性 4. 研究假说形成的可变性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1.具有科学的性质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假说是建立在体育现象和体育事实基础之上的,并且以一定的理论为依据,这就是研究假设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当然这种科学性更多的意义上是具有科学的性质,因为这种科学性毕竟是有待验证的。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2.研究假说说明的假定性 虽然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假设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事实,经过科学的思维作出的推测性设想,但是这种事实材料只是经验事实材料,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对所要研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和说明,只能是假定性的。这种假定性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有待于研究的展开进行检验。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3.研究假说预见的可验性 研究假说预见性是研究假说的价值所在,但研究假说的真实价值在于它的被证实,因此研究假说的提出应当是可以检验的,不可验证的假说不宜作为研究假说.
五、研究假说的基本特性 4. 研究假说形成的可变性 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假设既然是对所要研究的一种推测性说明,那么就存在着正确与错误的可能,或者说部分正确与部分错误的可能,这就需要进一步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或者被证实,或者被否认,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假设具有可变的性质。这种可变性也是由于研究者基于研究的经验材料的有限性和事物发展的无限性所决定的。
六、研究假说形成的基本原则 1.研究假说的事实原则 2.研究假说的可检验原则 3.研究假说的可预见性原则 4.研究假说的逻辑简单性原则
小结 形成研究假说是体育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维活动,也是体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程序,研究假说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材料的基础上,对所要研究问题状态、性质、规律的猜测和解释。研究假说具有假说来源的科学性,假说说明的假定性,假说预见的可验性,假说形成的可变性.研究假说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所组成。同时,研究假说本身也是一个新概念的形成过程。 提出研究假说的方法有归纳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综合的方法等等。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提出研究假说,一般都采取逐步逼近、不断修正、补充、提炼的办法来完成。 体育科学研究的假说有预定性研究假说,诊断性研究假说和治疗性研究假说。研究假说的形成要坚持事实原则,可检验原则、可预见性原则和逻辑简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