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27 Views
第十三章 文学的精神价值. 第一节 终极关怀. 一、文学终极关怀的涵义 1 、终极关怀的涵义 “终极关怀”,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整体目标即精神彼岸的自由王国所展开的向往、叩问与追寻。. 2 终极关怀的成因 终极关怀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哲学本质使然。人之所以为人. ① 从哲学意义上看,并不在于人“活着”,是一种高级生物,而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类特性”,从而使自己的活动成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证。.
E N D
第一节 终极关怀 一、文学终极关怀的涵义 1、终极关怀的涵义 “终极关怀”,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人类整体目标即精神彼岸的自由王国所展开的向往、叩问与追寻。
2 终极关怀的成因 终极关怀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人的哲学本质使然。人之所以为人 ①从哲学意义上看,并不在于人“活着”,是一种高级生物,而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类特性”,从而使自己的活动成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人的自我价值的实证。
②在现实活动中,“自由”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使行动体现这种人类期望人类目的,而不在于实现这种预期和目的。服从于这个目的,实践本身才是有价值的。②在现实活动中,“自由”的意义就在于它能使行动体现这种人类期望人类目的,而不在于实现这种预期和目的。服从于这个目的,实践本身才是有价值的。
3 终极关怀的意义 ①文学以审美方式对人类行为的感性状态进行直观审视,用终极目的来对现实现象进行价值判断,发现和张扬它的合规律合目的性,使美好与丑恶、光明与黑暗、高尚与卑劣等等首先得到澄清,然后再得到肯定与否定的情感判断处置,从而建立起对生活对读者的提升机制,使进入其艺术境界的生活现象得到审美纯化,读者得到心灵感染。
②文学以想象的方式超越现实,描绘心灵图景,将虚幻的彼岸世界“现实”化形象化,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自由创造本质,在内在意义上切近了人类的终极目标。②文学以想象的方式超越现实,描绘心灵图景,将虚幻的彼岸世界“现实”化形象化,从而实现了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的自由创造本质,在内在意义上切近了人类的终极目标。
③从整体意义上看,文学不断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和现实审美能力,从而使人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获得人性的丰满与完善,最终加大“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的可能,其结果,当然是在现实性上向那个人类的终极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③从整体意义上看,文学不断拓展人类的精神空间和现实审美能力,从而使人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获得人性的丰满与完善,最终加大“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对象”的可能,其结果,当然是在现实性上向那个人类的终极目标大大迈进了一步。
二、文学终极关怀的体现 1、文学对哲学的借助与依凭 2、体现在文学的多种艺术化行为之中
第二节 心灵家园 一、文学是人类的心灵家园 1、心灵家园的涵义:心灵家园是文学精神价值的又一种体现,用“家园”这个现实的词语形容它,那是因为即使在生活现实中,家园的含义也十分丰富、厚实甚至是精神化的,它足以以一种亲切而形象的方式传达出文学飘缈而内在的功能作用
心灵家园的根据 ①对于人来说,家园是永恒的诱惑,充满着自我观照的梦;家园还是现实与幻想编就的情结,强烈地渴望着相应的满足与释放。但已经心灵化,已经上升为精神存在的家园之思,又绝不可能在现实的家园里获得彻底满足,反之,在生活里,人们还会对家的价值视而不见,甚至心生厌恶。
②故乡也同样,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旦回到故乡,它的贫弱落后、人事纠缠、功利所求往往会使他倍感失望;即使故乡发生了富裕的巨变,他又会顿觉面目全非、晃若隔世,亲情不再,悠梦难酬,必然也要使他感到失望②故乡也同样,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旦回到故乡,它的贫弱落后、人事纠缠、功利所求往往会使他倍感失望;即使故乡发生了富裕的巨变,他又会顿觉面目全非、晃若隔世,亲情不再,悠梦难酬,必然也要使他感到失望
二、文学作为心灵家园所体现的价值 1、给人以情感的抚慰与心灵皈依的启迪 2、丰满人性、净化人的灵魂
第三节 信仰与宗教 一、文学信仰的界定 信仰是文学中最为深层最难触及、把握的精神因素。在文学活动中,无论作家或读者,只要过分注重作品的细节与生动性,放弃宏观整体视点,便无法感受到文学信仰的存在。
二、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1、文学与宗教的关联与沟通 (1)文学与宗教的表面关联是一个直观的现象。 (2)宗教与文学的这种沟通,直接原因在于宗教与文学建构自我世界的方式有共通之处,即它们都要运用想象来塑造形象。
2、宗教的涵义 涵义:宗教是支配着人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和歪曲的反映。 基本特点:信仰并崇拜那些似乎是支配着自然和社会的力量——神。 宗教产生并发展的原因:归根到底是自然的压力和阶级的压迫
3、文学与宗教的相互影响 ①优秀文学通过把宗教的精神方式在人类的终极关怀前提下加以放大,使人们对神的信仰变换成对人自身的信仰,便可从宗教中借助到信仰的力量、灵感和哲理,使自身世界变得更为深邃开阔,在精神层次上与宗教产生一种文化呼应与联系。
②文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它有自身的信仰方式,即通过求真向善来建构飘逸但并不虚幻的美的世界,通过对人类终极目标的理想化追寻方式来获得信仰之光。②文学作为人类重要的精神活动之一,它有自身的信仰方式,即通过求真向善来建构飘逸但并不虚幻的美的世界,通过对人类终极目标的理想化追寻方式来获得信仰之光。
③在宗教高度异化、高度黑暗的时代,文学就成了宗教最有力的批判力量,它揭露宗教的伪善与残暴,把被蒙蔽的良知从宗教迷途中拯救出来。③在宗教高度异化、高度黑暗的时代,文学就成了宗教最有力的批判力量,它揭露宗教的伪善与残暴,把被蒙蔽的良知从宗教迷途中拯救出来。
思考题: 1、什么是文学的终极关怀?它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2、如何理解文学是人类的心灵家园? 3、文学与宗教相通相异之处在哪里?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