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likes | 565 Views
中钢集团财务管理. 第九组 郭志峰 ( 专班 )( 组长 ) — IBM 业务经理 陈国书 ( 专班 ) — 长荣海事总工程师 吴俊贤 ( 专班 ) — 华侨银行襄理 钱世勋 ( 乙班 ) — 7-11 高屏区区顾问 林耿弘 ( 专班 ) — 华泰电子行销经理 蔡瑜明 ( 专班 ) — 典范半导体采购副理 谢宏裕 ( 甲班 ). 中鋼簡介. 財務管理風格與操作. 中鋼轉投資. 財務管理的本質. 結論與建議. Q & A. 中钢集团简介. 成立日期 : 1971 年 12 月 3 日 员工人数 : 8,799 人( 90.12.31 止)
E N D
中钢集团财务管理 • 第九组 • 郭志峰(专班)(组长)—IBM业务经理 • 陈国书(专班)—长荣海事总工程师 • 吴俊贤(专班)—华侨银行襄理 • 钱世勋(乙班)—7-11高屏区区顾问 • 林耿弘(专班)—华泰电子行销经理 • 蔡瑜明(专班)—典范半导体采购副理 • 谢宏裕(甲班)
中鋼簡介 財務管理風格與操作 中鋼轉投資 財務管理的本質 結論與建議 Q & A
中钢集团简介 • 成立日期 : 1971年12月3日 • 员工人数 : 8,799人(90.12.31止) • 登记资本额: 新台币1,060亿元 • 主要产品 : 碳钢─钢板、棒钢、线材、 热轧钢品、冷轧钢品、电镀 锌钢品、 电磁钢片、 不锈钢 ─热轧钢品
中钢重要历史简介 • 1968年 经济部派赵耀东先生为筹备处主任。 • 1971年 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民营〉 • 1973年 十大建设〝一贯作业炼钢厂项目〞 • 1974年 股票上市 • 1977年 改制国营企业〈中钢特别管理办法〉 • 1985年 接办台铝 • 1989年 发行全球存托凭证 • 1995年 改制民营〈政府持股比率降至47.81%〉
领导、决策、文化 • 1971-1978年 马纪壮先生 中钢精神〈企业、团队、求新、踏实〉 • 1978-1981年 赵耀东先生 传承中国式企业文化与管理实务 • 1981-2001年 王钟渝先生 传道精神〈建立接受新时代典范共识〉 • 2001- 郭炎土先生 扮演企业领航者角色
经 营 团 队 中钢经营团队 • 董事长 : 郭炎土? • 总经理 : 陈振荣
中钢财务政策简介〈一〉 • 股利政策 • 股息及红利之分派,以分配现金不低于百分之七十五,分配股票不高于百分之二十五为原则 • 年度结算如有盈余 ,按票面额百分之十四分派特别股股息,其余提拨百分之零点三董事、监察人酬劳金及百分之三从业人员红利,并按票面额百分之十四分派普通股红利 • 八十九年度,配发1.5元现金股息,0.3元股票股利
中钢财务政策简介〈二〉 2. 大股东〈经济部〉持股比率 • 1995年 47.81% • 2001年9月 40.03% 3. 海外存托凭证发行〈2001年9月止〉 • 总发行额度 31,343,917股〈626,878,455普通股〉 • 流通余额 17,520,007股〈350,400,255普通股〉 • 占中钢实收本股本之 3.58%
中钢财务政策简介〈三〉 4. 财务预测 • 九十年度更新后财务预测,预计钢品生产量957万吨,销售量980万吨,营业收入新台币859.7亿元,税前盈余新台币105亿元,纯益新台币93亿元,普通股每股盈余1.02元。 5. 中钢九十年营运情形 • 至九月之累计营收为新台币639亿元,税前盈余为新台币64亿元,分别达成九十年度更新后财务预测之74.3%及61.0%。
中钢财务政策简介〈四〉 • 中钢之自有资本比例、负债比例(负债/净 ) 流动比例、每股净值 • 九十年九月三十日本公司之自有资本比例65.2%、负债比例53.5%、流动比例190.6%、每股净值13.86元。 7. 公司债累计发行余额 • 发行12期公司债,计发行601亿元,经部份偿还后,发行余额为350.5亿元。
1999/03 1999/06 1999/09 1999/12 2000/03 營業毛利率 17.29 20.52 25.38 21.12 27.18 營業利益率 12.25 15.94 20.78 16.28 22.56 稅前淨利率 9.91 16.4 19.5 22.21 30.55 營收變動率 -8.97 15.82 0.22 0 4.84 每股盈餘 0.35 0.45 0.47 0.52 0.87 中钢财务简介
中钢会计系统简介 • 以6M为架构 以会计为核心 • 在建厂之初,中钢即以6M:Material、Machine、Money、Marketing、Manufacturing及Man为架构,并以「会计」作为信息系统的核心,建构中钢整个信息系统,包含目前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系统,期透过对公司内部资源进行妥善管理及应用,以产生最大营运效率。
中钢会计系统简介 • 1974年第一阶段建厂中,完成一般会计、人事薪资、材料与采购管理的信息化作业。 • 1979年,第二阶段扩厂中,则将厂务及成本会计、冶金技术规范、销售与出货管理、存货与帐务管理,及过程控制纳入信息系统管理中。 • 1984年第三阶段扩建中,则将制造资源纳入内部信息管理系统中。 • 1989年起,再将设备维护、原料、销售、品保、能源及信息供应等系统进行整合。 • 1994年第四阶段扩建完成后从生产一直到管理及营运决策,都可透过信息系统完成。
中钢财务管理风格与财务操作 • 永续经营财务风格 ─本业流动性 ─财务流动性 • 财务操作 ─收益、风险配合业务需求
中钢财务管理风格与财务操作 • 永续经营财务风格─ 财务操作追随本业的业务需求, 是被动而非主动。 • 亦即本业流动性>财务流动性。
中钢财务管理风格与财务操作钢 财务管理风格与财务操作 强有力的现金流量 历年现 金 流 量 单位:新台币百万元 第一阶 364亿 第二阶 541亿 第三阶 429亿 第四阶 569亿
中钢财务管理风格与财务操作 • 财务操作 ─DAILY 财务流动性 财务安全性 ─长期收益、风险配合业务
中钢财务结果与绩效 • 资金的寻求 • 套利─CASH FLOW ─无风险 ─获利 • 低资金成本
中钢财务结果及绩效结果及绩效 逐渐趋向直接金融筹资 * 直接金融比率 = 直接金融筹资(公司债、CP) / 应计息之负债 间接金融比率 = 间接金融筹资(银行贷款、透支) / 应计息之负债
中钢财务结果及绩效 健全之资产负债结构 单位:新台币百万元 * ** * Net Debt = Total debt-Cash & Equivalent -Securitized short term & long term investment ** Total Capitalization= Equity + Long term debt
中钢财务结果及绩效 2000年EBITDA利益率全球钢厂中居冠 2000年EBITDA利益率比较图 (%)
转投资事业 • 利用多角化策略分析分为:垂直整合、关联性集中多角化、综合多角化及KNOW HOW输出来进行矩阵分析 • 以中钢集团定位:钢铁生产者、钢铁供应者、工业材料供应者及优质生活供应者进行矩阵分析
多角化股东权益报酬率分析 • 垂直整合获利能力最佳,充分整合炼钢作业流程,达到最佳效益 • 集中多角化将生产流程的附属产品商业化,将原物料充分利用,亦将生产管理流程输出创造高效益的获利能力 • 综合多角化涉及各种业态获利能力差异较大
中钢集团定位多角化 积极转型朝向脑力资源,优质生活供应者,85年后共成立8家公司,其中6家即属于此一阶段定位
中钢集团定位股东权益报酬率分析 • 集团定位中以工业材料供应者的获利能力表现最佳,此为制造业的最佳标竿 • 脑力资源、优质生活供应者的定位虽有中运及中盈的优异表现,但接触到末端消费者的中保及中欣和整体集团的优异表现还有相当大的落差
财务管理的本质 股东权益极大化 - 利润或盈余的处理 1.发放股利给股东 2.保留盈余做为再投资与成长的基金 审视多角化的迷思 - 为什么需要多角化 - 多角化的原则 - 检视中钢的多角化
对策及策略 • 协助降低下游客户之债信危机 • 降低赊销条件 • 以电子商务金流赊销创造客户信用额度 • 集团公司间之财务综效 • 成立专属部门或控股公司整合各子公司
成长策略 • 原则: 善加利用中钢强大的现金流量,寻求较高报酬率之投资机会。(EPS每年10%之成长) • 做法: 区分三大事业部 • 钢铁事业(台湾)2500亿 • 台湾中钢降低成本;购并、合资 • 控股及台湾新兴产业1000亿 • Holding、创投、土地开发、BOT、工商综合区、高铁、通讯、经贸园区 • 第二核心事业2000亿 或 成立大型基金管理公司
成长策略原则 • 现行原则: • 善加利用中钢强大的现金流量,寻求较高报酬率之投资机会。(EPS每年10%之成长) • 建议: • 过去拥有,不代表未来拥有。 • 中钢应有危机意识,规划公司赔钱时之财务规划。
钢铁事业(台湾)2500亿 • 现行做法: • 在台湾藉购并/合资同行以降低成本。 • 建议做法: • 思考在全球的购并/合资同行,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获利。
控股及台湾新兴产业1000亿 • 现行做法: • Holding、创投、土地开发、BOT、工商综合区、经贸园区、高铁、通讯。 • 部分跨入经营。 • 建议做法: • 建立专业研究团队,投资市场成长率超过50% ,获利超过10%的新兴行业。 • 不跨入经营。
第二核心事业2000亿 或 成立大型基金管理公司 • 现行做法: • 尚未成型。 • 建议做法: • 策略方向已定,研究与执行计划必须尽早进行。 • 运用既有市场/产品/技术优势,进入第二核心事业。 • 例如, 奇美实业由化工业跨入电子业
中钢组织合理化 郭炎土:将建立第二核心事业 • 郭炎土说: 中钢系一个分层负责的公司。 • 董事长: 寻找经营的方向和推动愿景 • 总经理: 组织人力合理化的执行面 • 中钢将来不可能减薪与裁员。 • 必须走出去,为员工寻找出路。 • 企业有社会责任,必须照顾员工,让员工有伸展抱负的机会。 • 以财务与股东观点,以上说法颇堪玩味。
报告完毕 敬请指教 • Questions & Answ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