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60 Views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概况和总结;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意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E N D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概况和总结;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国情,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是对中国革命实践的概况和总结;理解并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内容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
教学重难点 • 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意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 难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毛泽东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1.近代中国国情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 毛泽东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上海恒丰纺织厂 第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 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冯玉祥逼宫 第三,皇帝虽然被推翻,但中国仍然实行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 1924年, 冯玉祥把溥仪赶出紫禁城
战争赔款: 《南京条约》对英国赔款2100万元 《北京条约》对英、法赔款各800万两白银 《台事专条》对日本赔款5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对日本赔款2.3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对英、法、德11国赔款45000万两白银(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2亿两!)
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化(以五四运动为标志)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而是落后的小生产者,因此单纯的农民战争是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 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阶级,在具有革命性的同时,还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此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中国革命必须走一条全新的道路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 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既反对“左”倾教条主义,也反对来自右的错误倾向。 • 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一)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 1、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 2、革命动力:人民大众。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3、革命领导: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是区别新旧民主革命的根本标志 • 4、革命性质: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因为有新领导、新范畴、新思想、新前途) • 5、革命前途:社会主义。 • 中国革命必须分二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 (一)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建设民族的(形式)、科学的(内容)、大众的(方向)文化。 • 总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对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党成立初期(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中心开始转向农村)→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后,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领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 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是由近代中国国情决定的; • 农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军队的官兵基本是穿着军装的农民,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和最广大的动力; • 中国反动统治阶级的特点决定的;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具有现实可能性
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 • 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的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马列主义的重要策略原则。1.中国国情提出必要——敌人异常强大;革命的长期性;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 2.斗争实践提出必要:二七惨案血的教训。3.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性: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各阶级对革命态度决定有可能 ;4.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两个联盟的关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在统一战线中实行正确的策略方针
武装斗争:坚持武装斗争必须有一支人民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明纪律;履行民主制度和政治工作原则;执行三大任务即: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武装斗争:坚持武装斗争必须有一支人民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严明纪律;履行民主制度和政治工作原则;执行三大任务即: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 • (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奠定了建军原则的基础)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其主要思想有: • (1)作战的基本方针:积极防御 • (2)作战的指导思想:消灭敌人有生力量。 • (3)战胜敌人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4)作战的主要形式:游击战、运动战。
党的建设:1、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党的建设:1、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 (1)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 解决从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 (2)开展整风运动是进行思想建设的好形式(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创造的) • 第一,1942年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 第二,整风运动的方针: •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2、党的建设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 (1)党的政治路线与党的建设的辨证关系。 • (2)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说明这个结论的正确。 • 3、党的建设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 (1)坚持民主制原则 • (2)实行正确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 4、党的建设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 (1) 理论联系实际 • (2)密切联系群众 • (3)批评与自我批评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第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 第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
思考题 • 1.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 2.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 3.如何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