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 likes | 608 Views
肝脏病常用 的实验室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 诊断学科. 肝脏的主要功能. 物质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作用 分泌排泄功能. 肝脏实验室检查的目的. 了解有无肝实质的损害及严重程度 对肝功能状态进行动态观察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脏损害的病因诊断 指导安全用药及大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一、蛋白质代谢检查. 蛋白质代谢检查. 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各种转运蛋白等,肝脏受损时,这些蛋白 下降 ; γ 球蛋白(非肝脏合成)在肝实质细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生成 增加 。.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
E N D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 诊断学科
肝脏的主要功能 • 物质代谢功能 • 生物转化作用 • 分泌排泄功能
肝脏实验室检查的目的 • 了解有无肝实质的损害及严重程度 • 对肝功能状态进行动态观察 • 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肝脏损害的病因诊断 • 指导安全用药及大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蛋白质代谢检查 肝合成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纤溶因子、各种转运蛋白等,肝脏受损时,这些蛋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脏合成)在肝实质细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生成增加。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 • 血清总蛋白(TP,serum total protein)是血清所含各种蛋白的总称,包括血清A和G,各占60%和40% • 白蛋白(A,albulin)为血液中主要蛋白质,由肝脏合成,其半衰期为15-19天,可用溴甲酚绿法测定。
球蛋白及A/G比值 • 球蛋白(G,globulin)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TP-A=G) ,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其中包括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和酶类等,球蛋白主要是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与机体免疫有关。 • A/G比值正常>1 ,如<1称A/G比值倒置
各种蛋白参考值 • 血清总蛋白STP 60-80g/L • 白蛋白A 40-55g/L • 球蛋白G 20-30g/L • A/G比值 1.5-2.5 : 1
蛋白改变临床意义 • 血清总蛋白↑—高蛋白血症 • 蛋白质合成增加,尤其是γ球蛋白增高 • 血液浓缩 • 血清总蛋白↓—低蛋白血症 • 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消化不良 • 蛋白质丢失过多 • 消耗增加
蛋白改变临床意义 • 白蛋白↑—少见,脱水致血液浓缩 • 白蛋白↓ • 合成不足,常见肝脏损害(慢性肝病时A下降比急性肝病明显) • 原料不足,长期饥饿、腹泻、消化道肿瘤和消化不良等 • 去路增加,丢失过多或消耗增加
蛋白改变临床意义 • 球蛋白↑ • 感染、免疫反应,如疟疾、血吸虫等 • 多发性骨髓瘤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风湿热等 • 球蛋白↓ • 合成减低,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缺陷
蛋白改变临床意义 • A/G比值 A/G比值反映A、G浓度变化的关系,正常值1.5-2.5/1,肝功损害严重时,A下降,G上升,使A/G比值变化,当A/G﹤1时,称A/G比值倒置。
血清蛋白电泳 在碱性环境中,血清蛋白均带阴电荷,在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各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各异,分子量小,阴电荷多者泳动快,分子量大,阴电荷少者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依次为Α、α1-G、α2-G、β-G及γ-G五个区带,此种检查法称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前白蛋白测定 PAB(prealbumin)是一种载体蛋白,在电泳图谱上位于白蛋白前方看到一条染色很浅的区带,这就是前白蛋白。PAB在肝脏合成,其半寿期短(约2天),比白蛋白更能早期反映肝脏损害情况,为肝细胞损害早期灵敏的指标。
血清前白蛋白的临床意义 • 肝脏疾病, PAB明显下降,平均下降﹥50% • 慢性肝炎的监测 • PAB持续↓--肝硬化,预后不良 • PAB↑--预后较好 • 肝移植病人的监测,反映移植肝的合成功能
胆红素的种类 • 非结合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即UCB,指游离胆红素和胆红素-白蛋白统称非结合胆红素。 • 结合胆红素或直接胆红素,即CB,指胆红素葡萄糖醛酯或其硫酸酯称结合胆红素。 • 总胆红素即STB,为非结合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总量。
胆红素的正常参考值 • 总胆红素 3.4-17.1umol/L • 结合胆红素 0-6.8umol/L • 非结合胆红素 1.7-10.2umol/L
胆红素的临床意义 • 总胆红素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 • 隐性黄疸 17.1-34.2 umol/L • 轻度黄疸 34.2-171 umol/L • 中度黄疸 171-342 umol/L • 重度黄疸 ﹥342 umol/L
胆红素的临床意义 • 根据STB、CB及UCB判断黄疸类型 • STB+UCB↑ 溶血性黄疸 • STB+CB↑ 阻塞性黄疸 • STB+CB+UCB↑ 肝细胞性黄疸
健康人及3种黄疸实验室检查 血清胆红素定量umol/L 尿液 粪便 STB UCB CB 尿胆原 尿胆红素 颜色 粪胆原 健康人3.4-17.1 1.7-10.2 0-6.8 (-) (-) 黄褐色 正常 溶血性 ↑↑ ↑↑ ↑或正常 强(+) (-) 加深 增加 肝细胞性↑↑ ↑ ↑ (+)或(-) (-) 浅or正常 ↓正常 阻塞性 ↑↑ ↑或正常 ↑↑ (-) (+) 变浅或正常 ↓
肝脏病常见的血清酶 20%AST ALT GGT 80% AST ALP
血清转氨酶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存在于肝细胞胞浆中,因肝内该酶活性较血清约高100倍,故只要有1%肝细胞坏死,即可使血清中的ALT增高1倍,因此,它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之一。 •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在心肌含量最高,肝脏是其次,在肝损害时,其漏出量也较ALT低。
转氨酶的临床意义 N:正常;↑:轻度升高;↑↑:明显升高;↓:降低
碱性磷酸酶(ALP) • 是一种磷酸单脂水解酶 • 参考值 • 成人40-110U/L • 儿童<250U/L
碱性磷酸酶的临床意义 • ALP分布于肝脏、骨骼、肠等,主要在肝脏 • ALP分布在肝细胞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出不畅,毛细胆管压力增加时,可诱发产生大量ALP,故胆汁淤滞时,ALP升高。 • 骨骼疾病时,ALP也可升高
黄疸时ALP、BIL及ALT的变化 ↑:增高;↑↑:较明显增高;↑↑↑:明显增高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 γ-GT活性 肾脏>胰腺 >肝脏 • 在肝γ-GT广泛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在胆汁淤滞时,肝内γ-GT合成亢进,肝癌可合成γ-GT。 • 参考值 <50U/L
γ-谷氨酰转移酶临床意义 • 肝癌 • 肝内阻塞 胆汁淤积 γ-GT↑ 肝癌细胞产生 • 阳性率>90% • 阻塞性黄疸 γ-GT上升幅度与黄疸程度平行 • 急性肝炎,若恢复期γ-GT升高提示肝炎未愈 • 慢性肝炎、肝硬化提示病情变化 •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病γ-GT是唯一升高的酶。
病毒性肝炎病原体 • 甲型肝炎病毒HAV • 乙型肝炎病毒HBV • 丙型肝炎病毒HCV • 丁型肝炎病毒HDV • 戊型肝炎病毒HEV • 其他
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来源 • HBV: hepatitis B virus • HBsAg: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 HBsAb: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 • HBcAg: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gen • HBcAb: hepatitis B virus core antibody • HBeAg: hepatitis B virus eantigen • HBeAb: hepatitis B virus eantibody
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原 • 表面抗原(HbsAg) • 位于病毒表面,是一种糖蛋白 • 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 • 现正感染的标志 • 持续时间>6个月=慢性感染 • 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
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原 • c抗原(HbcAg) •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测不到游离的HbcAg • 含量高表示HB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差 • 刺激机体产生抗-Hbc(非保护性抗体)
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原 • e抗原(HbeAg) • 位于HBV的核心 • 病毒复制及血清有感染性的指标 • 传染性强 • 刺激机体产生抗-Hbe
乙肝血清学检测:乙肝抗体 • 表面抗体(抗-Hbs) • 是一种保护性抗体 • 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出现免疫力的标志 • 曾感染过乙肝,现有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