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 likes | 425 Views
2008 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對 國小三年級學童多元智能之影響及可行性分析. 發表人: 蔡慧君 指導教授:陳鳳如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月. 報告大綱. 一 、 緒論 二 、 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三 、 研究方與實施程序 四 、 研究結果與討論 五、 結論與省思. 壹、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教育部自 90 學年度起將表演藝術納入國民義務教育之正式課程。 隨著教學多元化的需求,戲劇已受教育人士與社會大眾的重視。 國中小藝術教學存在許多的問題。
E N D
2008創造力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多元智能之影響及可行性分析 發表人:蔡慧君 指導教授:陳鳳如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十月
報告大綱 • 一、緒論 • 二、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 三、研究方與實施程序 •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 五、結論與省思
壹、 緒論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 教育部自90學年度起將表演藝術納入國民義務教育之正式課程。 • 隨著教學多元化的需求,戲劇已受教育人士與社會大眾的重視。 • 國中小藝術教學存在許多的問題。 • 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活動運用於教學上,對學童在語文、肢體-動覺、人際溝通與內省等多元智能的成長應是有所助益的。
二、 研究目的 • (一)分析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 融入語文、藝術與人文課程之可 行性。 • (二)探討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 ,對國小三年級學童在多元智能 之語文智能、肢體-動覺智能、 人際智能及內省智能和繪本結局 改寫之能力的影響。 • (三)根據研究結果對未來結合繪本與 創造性戲劇教學提出具體的建議。
三、 名詞釋義 • 一、繪本 • 來自日本的名詞,泛指「圖畫故事書」。 • 二、創造性戲劇活動 • 創造性戲劇是一種即興、非表演性質、且以過程為主的戲劇活動。 • 三、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 • 指學童經由探討繪本和參與戲劇實作過程,以增進學童發展語文、肢體-動覺、人際關係、內省能力及繪本結局改寫之等各項能力。 • 四、多元智慧 • 多元智慧理論由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Gardner所提出的理論,根據其研究認為人類至少有語文、邏輯-數學、空間、肢體-動覺、音樂、人際、內省、觀察等八項基本智慧。
貳、理論基礎與文獻探討 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有關文獻研究 • 教師利用創造性戲劇進行閱讀,透過將故事演出的歷程,學童可將繪本書中語言圖像具體化,更能理解故事內容。 • 強化幼兒抽象符號的理解能力,提升他們的讀寫發展。 • 提昇學童學習動機,引導他們改編、創作故事劇情,比直接將原故事縮寫成劇本更為學童所接受,並在認知情意學習上亦有明顯成效。 • 教師利用繪本故事及創造性戲劇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意閱讀,即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方式,讓教學活動更豐富有趣,使繪本故事發揮最佳的功效。 • 加上創造性戲劇,透過腦力激盪團體分享,以同理心體認他人的處境,以自己的思考和同儕合作來解決所面臨的問題,進而培養學童語文、肢體-動覺、人際及內省等智慧及繪本結局改寫等帶著走的能力。
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多元智慧之綜合分析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多元智慧之綜合分析 • 林玫君(1999)和張曉華(1999)等學者所倡導之故事戲劇,即是結合繪本及戲劇教學。透過結合繪本及戲劇教學,學童經由探討繪本與參與戲劇實作過程,拓展其肢體與聲音的表演空間,引導學童自省發展潛能,使其內化分享回饋於學習活動;所以繪本及戲劇在學童學習歷程中扮演著重要之角色。 • 針對運用多元智能之理論來設計繪本教學課程,能賦予繪本故事新涵義和增加學童閱讀之深度與廣度,促進學童閱讀和自我學習的機會(王慧勤,2000),所以繪本與多元智能讓學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其思辨自省能力,陶塑良好的品格和增進語文寫作的能力的觀點是一致的。 • 戲劇教學可提供學童多元管道的學習,開發其多元智能,充分發展各項優勢智能進行學習,藉由多元智能的拓展活動,豐富學童的人生(郭俊賢等譯,1999),所以戲劇活動與多元智能對學童在語文、肢體-動覺、人際溝通、內省等方面的成長與心智發展是有助益的觀點是不謀而合的。
貳、研究方法與實施程序 • 一、研究人員 • (一)研究者 • (二)協同研究者 • (三)研究現場 • 二、研究程序 • (一)研究前之任務 • (二)研究小組的成立 • (三)研究執行期間
三、行動方案與實施 • (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之教學流程 • 係根據張湘君、葛琦霞(2000)設計之繪本創意教學活動及林玫君(2003)提出的故事戲劇的理論為架構,編擬出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活動設計。 • 1.繪本故事的導讀與故事內容介紹 • 選用《好想吃榴槤》、《花婆婆》、《星月》等三本繪本導讀。 • 2.繪本故事討論與閱讀學習單之寫作 • 引導學童針對故事的情節、主角之特性,加以討論。 • 進行繪本閱讀學習單之寫作,讓學童對繪本故事情節及內容有深入的了解,充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 3.暖身活動和肢體開發 • 以簡短的遊戲集中參與學童的注意力,再以創造性戲劇之肢體開發活動,配合繪本故事內容,以延伸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活動。
(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之教學流程-2(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之教學流程-2 • 4.發展活動 • (1)繪本結局改寫:以繪本閱讀學習單為參考,輔以作文提示單引導。 • (2)戲劇展演活動 • a.編寫劇本:依學童專長,採異質性分組,學童透過分組討論後,進行繪本結局的改寫。 • b.角色選取、扮演及聲音訓練: • 學童根據自己的外型、特色選取最適合的角色,透過同儕討論,想像和設計各種角色的聲音與動作。 • c. 進行流程: • (a)將故事內容經引導展演成一頁頁的立體故事書 • (b)道具製作及配樂 • (c)走位的定點、出場、退場位置及順序 • 5.綜合活動 • 在每一次活動呈現後,讓學童分享其展演經驗與寫作心得。
(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之教學單元設計摘要(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之教學單元設計摘要
四、研究工具與文件資料 • (一)多元智能評量表 • 由國內吳武典教授修訂的「多元智能評量表」。 • 針對多元智能評量表中之語文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等四項進行考驗, • 具有不錯的信度和良好的因素結構效度。 • (二) 「作文評定量表」:根據陳鳳如(1993)編訂之「作文評定量表」加以修改而成,用以評定學童的繪本結局改寫之能力。 • 評分標準為文字修辭的精確性、內容思想的獨特性及組織結構的合宜性。 • 評分者信度係數為.86(p<.05),效標關聯效度的相關為.37(p<.05),具有不錯的信度和效度。
五、研究資料的處理與分析 • 本研究透過教案、教師省思札記來探討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可行性,而在評估學童的學習成效部份,以量化資料的考驗為主,並輔以訪談資料、學習單的分析佐證。
六、研究的可信賴度 • 為減少主觀因素的影響,有關質化方面的資料,以下列方式處理: • (一)信度方面:使用視聽器材記錄資料,並謄寫為逐字稿。引用文件的原始資料,邀請協同研究者從事資料的整理、分析、檢核與討論。 • (二)三角檢核法:透過多種資料來源、多種蒐集資料的方法,及協同研究員對文件資料的分析、比對,以減少研究者主觀因素對資料產生偏差的影響。
參、 研究結果與討論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在學童多元智能表現的實施成效方面 • 顯示隨著實驗發展階段的不同,學童在語文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及內省智能有顯著增進的現象。
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在學童多元智能表現的實施成效方面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在學童多元智能表現的實施成效方面 • 在繪本教學研究中,林宜利(2004)提出繪本教學對學童的寫作能力有顯著成效。 • 而在戲劇活動教學研究中,吳美如、吳宗立(2006)認為能增進學童的語文能力,張曉華(2001)提出可培養明確的肢體控制與表達,林基在(2001)則表示對學童生活適應有極大影響力,而林玫君(1999)更指出可引導學童去體驗、反省與重建他們的生活經驗。 • 故本研究結果與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相同,可見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的語文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及內省智能有增進效果。
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在繪本結局改寫之能力的教學成效-1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在繪本結局改寫之能力的教學成效-1
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在繪本結局改寫之能力的教學成效-2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在繪本結局改寫之能力的教學成效-2 • 表3-4的趨向分析結果,顯示學童隨著教學次數增加而顯示直線及二次的趨向(F=290.83、 F=4.56,p<.05)。由此可見,學童在繪本結局改寫能力得分上的差異,隨著測量階段(即教學次數)的增加有漸進效果,而由測量階段二至測量階段三,可見其增進效果有減緩的現象。 • 實驗組在繪本結局改寫能力得分上的差異,隨著測量階段(即教學次數)的增加而愈趨顯著。
三、訪談問題與學童回應 • 1.「你最喜歡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課程中的哪個活動?為什麼?」:有15 位學童喜歡肢體開發,因為可以玩遊戲;有8位喜歡戲劇展演活動,因為可以上台表演;有3位喜歡繪本結局改寫,因為能發揮創意。另有7位則認為戲劇使他們更能懂得與人合作的重要性。 • 2.「如果還有演出的機會,你會想要參與嗎?為什麼?」:有28位學童願意參與演出,因為演戲很有趣;有5位不願意參與演出,因為害羞及害怕上台。
四、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省思(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內容設計-1四、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的省思(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內容設計-1 • 本研究中每一繪本主題融入三個不同的戲劇活動,給予學童更多的肢體開發活動和戲劇體驗。 • 在研究初期(96.9.21省思札記),因班級教室有桌椅都太過狹隘,無法讓肢體充分的發揮,故在韻律教室進行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但由於學童情緒太high了,秩序掌控不良、沒有有效控制教學時間。 • 學童從一開始的繪本故事的導讀與故事內容介紹,即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非常喜歡暖身活動和肢體開發課程,更樂於扮演各種角色。
(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內容設計-2(一)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內容設計-2 • 研究中期(96.10.19省思札記)研究者讓學童先分組練習後再演出,他們的肢體動作和表演潛能似乎已被開發了,動作表情較能掌握特性,看到他們表現能更進一大步,覺得好開心。 • 表示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活動不僅提升學童學習的興趣(角色扮演),亦能增加學習記憶,在活動結束後讓他們分享體驗,而不只是「玩遊戲」,這樣才能真的學到東西。 • 研究後期(96.12.14省思札記)在活動中,使學童了解「戲劇活動要求互助合作與團體紀律」。 • S8在一開始就受到該組的排擠,因為他的脾氣不好,討論時只要不採納他的意見,即臭臉相向。組長和所有組員都向我表示不歡迎他加入。私底下跟S8溝通,讓他明白如何與人合作之重要性,並要求該組再給他機會,終於S8破涕為笑,開開心心的與同學認真討論了。所以應訓練學童正確的情緒表達方式,先冷靜再用理性的方式對談,給他們合理表達情緒的管道。
(二)繪本閱讀學習單與作文提示單之寫作-1 • 在每一次的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中先進行繪本故事討論,透過創造性戲劇活動後,再以作文提示單引導,讓學童進行繪本結局的改寫。 • 研究初期(96.9.14省思札記),請小朋友發揮自己的想像力,編寫結局,上課時雖一再說明,但他們聽不懂就是聽不懂,連分段就要教好久,雖用學習單引導每一段應序寫內容,但全班還是有三分之二以上完全不會。只聽到他們一聲聲的叫著:老師我不會.....。好多人只會把內容照抄,連讀書心得都有困難,更何況是結局改寫呢? • 因學童剛從二年級升上來,缺乏寫作先備知識的技巧,對繪本故事情節及內容稍能了解,雖經指導,但在結局改寫的過程中呈現停頓遲疑的狀態,不知如何下筆,應是自己的事先準備不足,沒有考慮到他們的成熟度,無法有效引導更深入思考,我覺得很挫敗,得再多一些耐心才行,不可以因一時失敗而放棄。
(二)繪本閱讀學習單與作文提示單之寫作-2 • 研究中期(96.10.5省思札記、96. 10. 6研究會議記錄),經過上次慘痛經驗,研究者一邊上課程,一邊探討學童問題何在?一邊修正自己教學內容與計畫,思考如何有效引導? • 正巧楊裕貿教授蒞校演說作文教學技巧,於是將做文只是單設計為填充式作文,除了寫作前的講解外,並掌握寫作每一環節,尤其是分段技巧。而結局改寫則採一一個別指導。雖然好累,但效果出現了,他們終於開竅了,至少有一半以上能改寫故事結局,還自願擔任小老師指導不會的學童呢。看到他們的作品與第一次相較下簡直是天壤之別,有些學童的創意更叫人驚艷呢 • (96.11.6、96.12.21省思札記)!所以在繪本結局改寫的教學可由填充式作文→重點整理的方式,寫作較容易上手,而透過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活動的進行、分享演出,學童學習如何自我反省、自我精進,逐漸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態度,亦明顯提升其寫作表現。
(二)繪本閱讀學習單與作文提示單之寫作-3 • 研究後期(96.12.21~97.1.4省思札記),討論時實在是太吵了,所有組長常來跟我抱怨,有些人都不聽他們的指揮,只會在旁邊亂吵講話,研究者要求所有學童皆應服從組長指揮。 • (97.1.4~97.1.10省思札記)團體討論為改寫故事結局和改編故事內容最重要的步驟,但因年紀尚小討論時常邊說邊玩,耗費討論寫作的時間,所以短時間內無力再大幅提升改寫表現,尤其在星月改編劇本效果不如預期理想,只能在故事結局改寫延伸較有進展,但大都均能朝冒險、重逢結局、懂得要有衝突及注意到高潮,但已培養他們對繪本的觀感和體認團結合作的重要性,相信他們的潛力是無窮的。 • (97.3省思札記)在好想吃榴槤的改寫結局已能發揮想像力,表現進步不少,在星月則更有創意了,我的心中充滿愉悅之情。即經師生共同討論後,教師可依學童專長,採異質性分組,在分組討論中他們可盡興提出看法、表達意見,進行改寫繪夲故事內容,來激發學生思考與創造的能力(改變原來故事內容及結局)。
肆、結論與省思一、結論 • 本研究旨在透過行動研究分析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之可行性,並探討其對國小三年級學童語文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及內省智能等多元智能及繪本結局改寫能力之影響。本研究以台中市聰明國小三年級之三十三位學童為研究參與者,共計進行十六週、32次的教學。歷經教學研討後,研究者漸能靈活運用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的教學,對自己的教學更有信心。 • 至於學童的學習成效部份,則以量化資料的考驗為主,輔以質化研究的歷程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學童對於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覺得有趣、富有創意,且持正面且積極肯定的態度;更在多元智能之語文智能、肢體-動覺智能、人際智能、內省智能及繪本結局改寫之能力,呈現顯著的增進效果。
二、省思 • (一)教師可運用繪本和創造性戲劇融入教學活動中,給予 學童多元有效的學習和成功的經驗,引導他們發現自 己優勢的多元智慧,開創無限成功的的機會。 • (二)在繪本結局改寫的寫作能力,先以繪本閱讀為基礎, 結合創造性戲劇活動來培養學童寫作的興趣,經由填 充式作文方式→重點整理→感想心得→改寫的教學歷 程,逐步完成繪本結局改寫的寫作創作,藉此提昇學 童寫作創作改變之成效。 • (三)本研究研發出的教學頗富創思,不但與學童創作密切 配合,更能啟迪其學習的興趣與熱忱,故在教學活動 行時應採鼓勵的策略,以激發更多創意表現。 • (四)結合繪本與創造性戲劇教學目前尚在起步階段,建議 學校獎勵老師運用於各學習領域中,亦可組成教學團 隊,進行協同或統整教學,落實於教學行動中,以在 教學省思、修正、再行動的過程中,創新活化教學, 對學童的學習更有加成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