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65 Views
阿尔巴贡的形象分析. 叶锐挺 2006050986. 一、前言. 阿尔巴贡是莫里哀的喜剧著作 《 吝啬鬼 》 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人物,自从这个人物问世以来,阿尔巴贡这个名字在读者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悭吝”的同义词和代名词。. 1. 人物塑造手法. 作者莫里哀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嘲弄的笔墨塑造了阿尔巴贡这个典型形象,他以金钱作为矛盾的焦点,并贯穿全剧的始终,并且将阿尔巴贡这个人物形象巧妙地安排在各种矛盾的纠葛中,使之成为一切矛盾的联结点。. 2. 表现形式. 阿尔巴贡贪财的表现 阿尔巴贡吝啬的表现 阿尔巴贡狡诈、多疑的表现. 二、阿尔巴贡贪财的表现 1. 为了钱拼命放债.
E N D
阿尔巴贡的形象分析 叶锐挺 2006050986
一、前言 阿尔巴贡是莫里哀的喜剧著作《吝啬鬼》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一个人物,自从这个人物问世以来,阿尔巴贡这个名字在读者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悭吝”的同义词和代名词。
1.人物塑造手法 作者莫里哀运用夸张的手法和嘲弄的笔墨塑造了阿尔巴贡这个典型形象,他以金钱作为矛盾的焦点,并贯穿全剧的始终,并且将阿尔巴贡这个人物形象巧妙地安排在各种矛盾的纠葛中,使之成为一切矛盾的联结点。
2.表现形式 • 阿尔巴贡贪财的表现 • 阿尔巴贡吝啬的表现 • 阿尔巴贡狡诈、多疑的表现
二、阿尔巴贡贪财的表现1.为了钱拼命放债 他放债时,表面上装出一副慈善的面孔,“只要我们有力量,就该大发慈悲,与人方便才对。”然而,事实上,他所收的利息却比别的债主高出好多。同时,他还提出十分荷刻的条件。有人要向他借15000法郎,他却提出只借12000现金,其它3000以旧衣杂物折抵。而这些旧衣杂物“连六百法郎也变卖不出。”
2.在生活上竭尽勉扣之能事 他自造了一种日历,把吃斋的日子加多一倍,为的是从全家人的嘴里省出花销,每逢发节赏或要辞退仆人的时候,他就找岔儿吵架,扣发赏钱; 为女儿的订婚仪式而请客,十个人吃饭,他只准备八个人的饭菜,而且不想花钱;仆人的制服上不是油渍满胸就是到处破洞,见不得人,他宁肯教仆人设法遮盖,也不给替换的衣裳。
3.“贪财”胜于“贪色” 阿尔巴贡为了占夺儿子那年轻而美丽的情人,同他的儿子闹得不可开交,难于收场。最后,他儿子的仆人故意偷去他在花园里的一万金币,使他痛不欲生,呼天唤地,简直是比要了他的命还要痛苦百倍。结果,他的儿子以还他金币作为交换的条件,要他放弃占夺那位姑娘的企图。他没有办法,终于放弃了那位姑娘,收回了一万金币。
三、阿尔巴贡吝啬的表现1.害怕别人说他有钱 他明明是个百万富翁,但他却十分害怕人家说他有钱。在他看来,谁说他有钱.谁就是在撒谎,谁就是坏蛋。就连到他儿子说他富裕,也遭到他严厉的斥骂。他之所以如此害怕人家说他有钱,就是因为他生怕他的钱“漏”出去。
2.对自己的亲生子女吝啬 他使他的子女生活得非常困窘。他的子女为了弄几件合身的衣服穿都没有办法,只得天天向别人求救。他的儿子为了对付每天的开销,不得不到处举债。在考虑女儿的婚事时,他也挖空心思地想如何可以不要花钱。当他的子女要结婚时,他还是不肯花费一分一毫,说“我可没有钱给我的子女结婚”,而把子女结婚的费用全部推给对方,甚至连他参加婚礼的礼服,也要亲家给他做好。
3. 对动物也同样吝啬 如果说,他对人已够是“一毛不拔”了的话,那么,他对动物更是“一毛不拔”了。他家的马,由于他不给吃饱而长期挨饿,因此只有皮包骨头,致使它一步都走不动。他只想马干活,而不想马吃料。为了减少马料的开支,他竟然趁着黑夜到马棚去偷人家喂马的荞麦,被人家痛打一顿。
四、阿尔巴贡狡诈、多疑的表现1.多疑 阿尔巴贡出场亮相的行动就是搜查他的仆人。那个仆人的一言一行,以至于身上穿一条灯笼裤,都成了他怀疑的根据。对下人如此,对于自己子女他也是那么多疑,孩子们在他面前窃窃私语,他就认为是算计他的钱袋。
2.狡诈 他放债并不亲自出面,非要通过中介人摸清了借方的底细才肯贷出。他也知道自己干的是伤天害理的勾当,招人痛恨,因而不肯轻易露面,而且常以与人方便、慈悲为怀作借口,掩饰自己的毒辣手段。
总结 莫里哀在《吝啬鬼》这个小说里对阿尔巴贡这个典型的资本主义暴发户的形象刻画得是非常成功的。作者就是通过“贪财”和“吝啬”这两个方面,深刻地揭露了阿尔巴贡爱钱如命的本质。另外,在着重描写这两方面的同时,作者也没有忘记对于主人公细节上的刻画,使得人物显得非常真实和丰满,有力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和视财如命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