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likes | 456 Views
第五讲 PLC 的编程语言和基本指令. 本讲教学要求: 1 、了解 PLC 的编程语言。 2 、 掌握 PLC 的基本指令。 3 、 熟悉基本指令的使用规律及其应用。 4 、 掌握利用 PLC 来实现电动机的点动、连续控制 和正、反转控制程序编写。. 3 、顺序功能图 (SFC ). 一、 PLC 的编程语言. 梯形图 是在原继电器 — 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继电器梯形图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图形语言。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 PLC 编程语言 。. 1 、梯形图编程语言. 2 、指令语句表编程语言. 4 、功能块图 (FBD). 5 、结构文本编程语言.
E N D
第五讲 PLC的编程语言和基本指令 本讲教学要求: 1、了解PLC的编程语言。 2、 掌握PLC的基本指令。 3、 熟悉基本指令的使用规律及其应用。 4、 掌握利用PLC来实现电动机的点动、连续控制 和正、反转控制程序编写。
3、顺序功能图(SFC) 一、 PLC的编程语言 梯形图是在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继电器梯形图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一种图形语言。它是目前用得最多的PLC编程语言。 1、梯形图编程语言 2、指令语句表编程语言 4、功能块图(FBD) 5、结构文本编程语言
1、梯形图编程语言 梯形图表示的并不是一个实际电路而只是一个控制程序,其间的连线表示的是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即所谓“软接线”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线圈: 注意:它们并非是物理实体,而是“软继电器”。每个“软继电器”仅对应PLC存储单元中的一位。该位状态为“1”时,对应的继电器线圈接通,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状态为“0”时,对应的继电器线圈不通,其常开、常闭触点保持原态。
(1)梯形图按行从上至下编写,每一行从左往右顺序编写。PLC程序执行顺序与梯形图的编写顺序一致。(1)梯形图按行从上至下编写,每一行从左往右顺序编写。PLC程序执行顺序与梯形图的编写顺序一致。 (2)图左、右边垂直线称为起始母线、终止母线。每一逻辑行必须从起始母线开始画起,终止于继电器线圈或终止母线(有些PLC终止母线可以省略)。 (3)梯形图的起始母线与线圈之间一定要有触点,而线圈与终止母线之间则不能有任何触点。 (4)串联多的电路应尽量放在上面,并联多的支路应靠近左母线. 梯形图编程语言的编程规则
助记符语言类似于计算机汇编语言,用一些简洁易记的文字符号表达PLC的各种指令。同一厂家的PLC产品,其助记符语言与梯形图语言是相互对应的,可互相转换。助记符语言类似于计算机汇编语言,用一些简洁易记的文字符号表达PLC的各种指令。同一厂家的PLC产品,其助记符语言与梯形图语言是相互对应的,可互相转换。 助记符语言常用于手持编程器中,梯形图语言则多用于计算机编程环境中 FX2N系列PLC共有27条基本指令,供设计者编制语句表使用,它与梯形图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2、指令语句表编程语言
控制要求: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某些生产机械常要求既能正常起动,又能实现调整位置的点动工作。 1、设计PLC控制电路,完成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单向点动控制、连续控制启动和停止。2、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来控制电动机的点动及连续运行。 案例1:三相交流电动机控制实例----点动控制、连续控制
(1)指令用法 LD:取指令。取与左母线相联的常开触点。 LDI:取反指令。取与左母线相联的常闭触点。 OUT:输出指令。用于将逻辑运算的结果驱动一个指定的线圈。 二、基本指令使用介绍 1、 逻辑取与输出线圈驱动指令LD、LDI、OUT
(1)LD和LDI指令用于接点与母线相连。在分支开始处,这两条指令还作为分支的起点指令,与后述的ANB与ORB指令配合使用。操作目标组件为X、Y、M、T、C、S。(1)LD和LDI指令用于接点与母线相连。在分支开始处,这两条指令还作为分支的起点指令,与后述的ANB与ORB指令配合使用。操作目标组件为X、Y、M、T、C、S。 (2)OUT指令用于驱动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状态继电器和功能指令,但不能用于输入继电器。其目标组件为Y、M、T、C、S和功能指令线圈F。 (3)OUT指令可以并行输出,在梯形图中的相当于线圈是并联的,注意,输出线圈不能串联使用。 (4)对于定时器和计数器使用OUT指令后,必须设定常数K,或指定数据寄存器的地址。常数K的设定也作为一条指令。 (2)指令说明
2、 接点串联指令AND、ANI (1)指令用法AND:常开触点串联联接指令。ANI:常闭触点串联联接指令。
(2)指令说明 AND指令和ANI指令只能用于一个触点与前面的触点串联,串联的数量不限,重复使用指令次数不限。操作目标组件为X、Y、M、T、C、S。 在执行OUT指令后,通过接点对其他线圈执行OUT指令,称为“连续输出”,只要电路设计顺序正确,连续输出可多次使用。 不能用于两个及以上触点并联的电路块与前面的电路串联,并联电路块串联要使用ANB指令。
(1)指令用法 OR:常开触点并联联接指令。 ORI:常闭触点并联联接指令。 3.触点并联指令OR、ORI • (2)指令说明 • OR和ORI指令引起并联,是从OR和ORI一直并联到前面最近的LD和LDI指令上,并联的数量不受限制。操作目标组件为X、Y、M、T、C、S。 。 • OR和ORI指令只能用于单个接点并联连接,若要将两个以上接点串联而成的电路块并联,要用后述的ORB指令。
(1)指令用法 ORB:将两个及或两个以上串联的电路块并联连接。 串联电路块并联连接时,在支路始端用LD和LDI指令,在支路终端用ORB指令。 (2)指令说明 (1)ORB指令不带操作数,其后不跟任何软组件编号。 (2)多重并联电路中,若每个串联块都用ORB指令,则并联电路不受限制。ORB指令可以集中起来使用,但是,此时在一条线上LD和LDI指令重复使用数必须少于8次。 4. 电路块的并联连接指令ORB
使用ORB指令的原则是: (1)先组块后并联; (2)使用ORB指令对各个支路进行并联时,各个支路的起点须使用LD、LDI指令; (3)多个支路组成的并联电路,每写一条并联支路后紧跟一条ORB指令,则并联电路块的条数没有限制,这种编程方式较好。也可以在所有的支路组成之后,集中写若干条ORB指令,但这种写法并联支路不能超过8条,是不好的编程方式。
(1)指令用法 ANB :将并联电路块的始端与前一个电路串联连接的指令 并联电路块与前一个电路串联连接时,用LD和LDI指令做分支电路的始端,分支电路的并联电路块完成之后,用ANB指令来完成两电路的串联。 (2)指令说明 ANB指令不带操作数,其后不跟任何软组件编号。 多个并联块电路中,若每个并联块都用ANB指令顺次串联,则并联电路数不受限制。ANB指令可以集中起来使用,但是,此时在一条线上LD和LDI指令重复使用数必须少于8次。 5、 并联电路块的串联指令ANB
使用ANB指令的原则是: (1)先组块后串联; (2)在每一电路块开始时,须使用LD、LDI指令; (3)多个电路块组成的串联电路,在组成一个电路块后,紧跟一条ANB指令,则串联电路块的个数没有限制,这种编程方式较好。也可以在所有的电路块组成之后,集中写若干条ANB指令,但这种写法串联电路块不能超过8个,是不好的编程方式。
1.启动优先式控制环节 在图3-6(a)中,当启动信号X0为ON时,无论关断信号X1的状态如何,Y0总被启动,并通过X1的常闭触点实现自保。当X0为OFF后,将停止信号X1的常闭触点断开,Y0断电。 引出:启动、停止及自保控制作用的编程方法 • 因为当启动信号X0与停止信号X1同时作用时,启动信号有效,所以称此电路为启动优先式,常用于报警设备、安全防护及救援设备,需要准确可靠的启动控制,无论停止按钮是否处于闭合状态,只要按下启动按钮,便可以启动设备。
Y0 X0 图3-6(a)起动优先控制方式 图3-6(b)停止优先控制方式 X1 Y0 X0 Y0 X1 Y0
在图3-6(b)中,当启动信号X0为ON时Y0得电,通过停止信号X1的常闭触点使Y0得电且自保。当停止信号X1的常闭触点为OFF时,无论启动信号状态如何,Y0线圈始终失电。在图3-6(b)中,当启动信号X0为ON时Y0得电,通过停止信号X1的常闭触点使Y0得电且自保。当停止信号X1的常闭触点为OFF时,无论启动信号状态如何,Y0线圈始终失电。 2.停止优先式控制环节 • 由于X0与X1同时作用时,停止信号有效,所以称此电路为停止优先式,常用于需要紧急停车的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