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likes | 391 Views
课程性质与作用. 1. 课程 设计依据与思路. 2. 课程 整体设计. 3. 使用教材. 4. 课程资源建设. 5.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 导游基础”是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旅游管理、导游和涉外旅游等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 基本技能 和 职业素质 的核心课程, 《 导游基础 》 将 前接课程 《 旅游学基础 》 与 后续课程 《 导游实务 》 有机地衔接起来,成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 二、课程设计依据和思路.
E N D
课程性质与作用 1 课程设计依据与思路 2 课程整体设计 3 使用教材 4 课程资源建设 5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 “导游基础”是全国初级导游资格证三门统考课程的必考科目之一,也是旅游管理、导游和涉外旅游等专业学生学习旅游文化知识、培养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核心课程,《导游基础》将前接课程《旅游学基础》与后续课程《导游实务》有机地衔接起来,成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参加导游证考试和就业的支撑性课程。
二、课程设计依据和思路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当代高职课程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毕业就业零距离。因此,高职课程目标必然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使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零差距。
基于导游员职业岗位要求 课程目标设计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 , 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 课程项目设计 课程 设计 思路 以能力在实践中培养的特点, 设计教学方法与训练方法 。 课程教学设计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 设计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设计
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的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按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设置课程的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
三、课程整体设计 能力目标 (一)课程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素质目标
基于导游员职业岗位要求 能够搜集并撰写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 和民族民俗的专辑,并能进行导游讲解。 能够画出佛、道宗教建筑基本布局的平面图, 能够辨别佛教、道教供奉的主要对象的名称和位 置,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导游讲解。 课程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去辨别古建筑的等级、 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能够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知识去赏析旅游园林的 组成要素、构景手段。 能够运用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 编写美食文化、风物特产和旅游资源专辑。 能够运用旅游文学的基本知识,去分析、鉴赏、 介绍旅游风景名胜的诗词、楹联、游记。
熟悉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了解中国民族熟悉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文化小常识;了解中国民族 的组成分布、汉族的传统节日等基本情况;掌握主要 少数民族的民居、服饰、饮食、节庆、禁忌等民风民俗。 了解中国四大宗教的起源、发展简况、基本教义; 掌握四大宗教尊奉的主要对象、宗教经典、宗教建筑、 宗教著名景观等基本知识。 课程知识目标 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构成、分布 及其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掌握古建筑 的主要构成部分、等级、分类、主要特点及著名古建筑。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掌握古园林的分类、 组成要素、构景手段、著名代表园林;理解天人合一, 人与自然融合的造园理念。 了解中国烹饪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烹饪的主要流派及 各主要风味流派的特点、代表作;熟悉中国最具特色的 名茶、名酒、文房四宝、著名工艺品等风物特产常识。 掌握与旅游相关的对联和诗词的基本知识。
课程素质目标 思想情操高尚,内外关系和谐,塑造良好的 旅游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的“文厚”品质。
(二)课程项目设计 • 根据旅游企业岗位工作调查,以导游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来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 根据导游员所应掌握的相关的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和素质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设计与工作内容相一致的课程项目(5个主题模块、10个教学项目)
主题模块 教学项目及项目成果 课时 训练方法 历史与民俗宗教 “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专辑编写 6 本课程教学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完成。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建立 “导游基础博客”平台,通过“博客”写作相关导游知识、模拟导游讲解等方式达到巩固导游基础知识的目的;通过旅游资源调查、景点考察、模拟导游室训练、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社会服务等途径来完成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 中国民族民俗风貌展览 --资料展览 6 宗教文化导游词设计 --导游词 12 自然与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调查 --调查报告 6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导游词设计 8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导游词设计 8 饮食与风物特产 “中国美食” 信息资源搜集--专辑编写 6 构筑“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专辑编写 6 旅游与文学艺术 旅游文学赏析 --旅游诗词、楹联介绍 6 综合实训 实地参观、考察--导游综合实训项目报告 8 总计 72
《导游基础》课程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五 中国古建筑文化导游 项目一 “中国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搜集 项目六 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项目二 中国民族民俗风貌展览 项目七 “中国美食”信息资源搜集 项目八 构筑“中国风物特产精品屋” 项目三 宗教旅游文化导游词设计 项目九 旅游文学赏析 项目四 中国旅游资源调查
课程项目设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项目设计,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设计 一条主线 (职业能力) “文厚” “技湛 ” 三大环节 课堂教学 专业实践 能力训练 “四段式”教学过程 课堂导学 情景体验 项目实践 总结提升
(四)课程考核设计 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结果设计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项目式的考核方式。 参照“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综合部分与素质部分的要求,实施以能力为中心的开放性项目式考核、学习过程的全程化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平时课堂参与状况、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教学、项目教学中的表现等)。
考核方案设计 (一)平时成绩(20%) 课堂到课、参与课堂教学情况(包括现场演示、课堂发言等)、作业完成情况。 (二)项目考核(50%) 1.“中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搜集(专辑编写) 2. 中国民族民俗风貌展览(展板) 3. 考察铁佛寺或法华寺(书面报告及导游词) 4. 旅游资源调查(调查报告或幻灯片) 5. 考察莲花庄公园(书面报告及导游词) 6. 编辑“中国美食风物特产精品屋”专辑(专辑编写) 7. 收集湖州旅游景点的对联、诗词、游记(专辑编写) 8. 编辑《导游湖州》手册(文本) 9. 综合考察报告(实训报告) (三)期末考试(30%) 以书面试卷的形式对导游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进行考查。
四、使用教材 • 主教材(自编配套) 浙江省“十一五”重点建设教材,国家级精品课程配套教材 ——《导游基础》:徐可主编,傅昭、梁焰副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编著 • 辅助教材 自编配套教材(已列入“十二五”规划教材): 1.《导游基础》:徐可、俞利芳.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导游基础——理论、实务、案例、实训〈学生手册〉》:徐可、俞利芳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导游资格证考试教材: 1.《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旅游局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2.《浙江导游文化基础知识》:浙江省旅游局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年版。
五、课程资源建设 • 拓展资源 • 参考文献 • 特色教材 • 优秀作业 • 社会服务 • 考证培训 • 教学博客 • 旅游图库 • 景点视频 • 行业动态 • 教学答疑 • 网站链接 “导游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 • 基本资源 • 整体设计 • 教学大纲 • 授课计划 • 考核方案 • 实训指导 • 电子教案 • 教学课件 • 教学录像 • 案例分析 • 知识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