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 likes | 800 Views
第六課. 國際貿易與 國際金融 改編自聶松齡 老師 PPT. 第一節 自由貿易. 為什麼要國際貿易?. 中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你們回去吧!. 我們英國想與中國進行貿易. 約 50 年後. 西元 1793 年英國遣使馬嘎爾尼 覲見乾隆皇帝. 中英鴉片戰爭,清朝開放通商. 第一節 自由貿易 p.117. 平均出口為 6 兆 1 千億. 2001-2005 台灣 GDP 平均為 10 兆 5 千億. 平均進口為 5 兆 6 千億. 出口-進口=出超、順差 ( 外匯存底 ) 6 兆 1 千億- 5 兆 6 千億= 5 千億. 亞當斯密. 第一節 自由貿易.
E N D
第六課 國際貿易與 國際金融 改編自聶松齡 老師PPT
第一節 自由貿易 為什麼要國際貿易? 中國地大物博自給自足,你們回去吧! 我們英國想與中國進行貿易.. 約50年後 西元1793年英國遣使馬嘎爾尼 覲見乾隆皇帝 中英鴉片戰爭,清朝開放通商
第一節 自由貿易p.117 平均出口為6兆1千億 2001-2005台灣GDP 平均為10兆5千億 平均進口為5兆6千億 出口-進口=出超、順差(外匯存底) 6兆1千億-5兆6千億=5千億
亞當斯密 第一節 自由貿易 一國要進行國際貿易,必須視其掌握何種絕對利益… ㄧ、貿易理論 1.絕對利益 P.118 * * ※標示*者表示生產力高,具有「絕對利益」
李嘉圖 第一節 自由貿易 即便沒有絕對利益,各國分工交易仍帶來較多好處! 一、貿易理論 2.比較利益 * * ※機會成本較低者,具有「比較利益」
第一節 自由貿易 圖解—自由貿易下 使雙方得利益 P.120 美國將全部資源生產小麥 小麥 小麥 100 台灣將全部資源生產襪子 40 0 0 50 襪子 80 襪子 △圖 美國生產可能線 △圖 台灣生產可能線
小麥 80 b2 40 20 b3 b1 0 40 80 襪子 △圖 台灣與美國貿易 圖解—自由貿易下 使雙方得利益 〈整體效果〉 P.120 • 假設:貿易條件是1:1 • 台灣用40雙襪子與美國交換40斤小麥,它可以達到右圖的b2點 • b2已經打破生產可能線的限制 ˙「貿易條件」:國際貿易上,兩物交換的比例 ˙此例的貿易條件在1:0.5~1:2之間
圖解—自由貿易下 使雙方得利益〈整體效果〉 • 美國在這場貿易中的情形 小麥 100 (40,60) 60 0 50 100 襪子 △圖 美國與台灣貿易
補充* 貿易使雙方「價格拉平 」〈個別效果〉 △A國出口,生產者受益,消費者受害 B國進口,消費者受益、生產者失去獨占利益
自由貿易*的意義 • 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沒有政府干預,完全由市場機能來決定貿易活動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一、政府干預貿易的理由 1.保護幼稚產業 理論:李斯特...(P.123小百科) 2.避免國際收支惡化 或追求貿易盈餘 • 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普遍缺乏外匯,可能對某些進口商品設限 • 貿易盈餘〈X-M〉是GDP的組成項目,若想要提高國民所得,則會加強X、抑制M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一、政府干預貿易的理由 3.經濟利益重分配 進口品可能衝擊國內相同產品生產者,某 些利益團體會對政府施壓→肉桶立法 4.維持貿易公平 • 反傾銷稅〈anti-dumping tariff〉 低於國內市場價格、低於生產成本 • 平衡稅〈countervailing tax〉 出口國對該商品進行補貼,形成不公平競爭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一、政府干預貿易的理由 5.國家安全與穩定 對國內農業、重要生產原料產業加以保護,以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避免過度依賴他國,影響國家生存與安定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二、干預方式 -設置 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 〉 1.出口政策 〈1〉獎勵出口 給出口廠商低利貸款、優先貸款、減稅、出口退稅 〈2〉限制出口 a.減少數量,提高國際價格-石油禁運 b.優先滿足國內-H1N1流行時的口罩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二、干預方式 -設置 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 〉 2.進口政策 〈1〉進口關稅 a.使進口品國內價格升高→消費者剩餘減少 b.保護國內相關廠商 c.政府或獲得關稅收入 〈2〉進口配額〈非關稅壁壘〉 ☆原來由政府的關稅收入,全部移轉給拿到配額的進口商 ☆效果比關稅更強
第二節 貿易政策 ☆貿易壁壘trade barrier (1)關稅障礙:對進口品課關稅 貨物稅、營業稅 VS. 關稅 (2)非關稅障礙: • a.配額(設限):進口配額;自動出口設限(日本汽車→美國) • b. 認證要求 :如-檢疫 國內商品 進口商品
變成一個以談判合作為主的 國際貿易社會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三、貿易政策的改變-WTO的目標與功能 從一個相互設立關稅壁壘競爭 的國際貿易社會…… ★這就是WTO國貿組織成立的核心目標★
第二節 貿易政策 我們從A國進口許多產品,A國卻不讓我們輸入稻米! 我們的稻米夠多了,謝謝,再聯絡! WTO B國 A國 促成合作 三、貿易政策的改變-WTO的目標與功能 A國要開放B國的稻米進口 制 裁 控 訴
A國國內MP3 1000元 B國國內MP3 1200元 A國MP3 2200元 A國MP3 800元 B國法院判決 傾銷成立 第二節 貿易政策 三、貿易政策的改變-傾銷與反傾銷 (1)B國市場需求 大於A國需求 (2)A國MP3滯銷 (3)A國政府有計畫 出口補貼 傾 銷 提出傾銷 控訴 對A國MP3課徵反傾銷稅120% 反傾銷
傾銷- dumping p.123 • 一國以低於國內價格、生產成本來搶占國際市場,稱為「傾銷」 • 例如:中國大陸在2001年底加入WTO時,承諾在15年內適用「非市場經濟條款」。 ∵不是市場經濟→其價格可能因為政府太多的保護、獎勵或補助而遭扭曲 ∴用類似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程度國家的成本來認定為中國大陸製造的真正成本 →判定傾銷
德國的電子 主機板 不收新台幣 第三節 國際金融P.124 ㄧ、外匯市場與匯率 ※最初的情形是...
*「外匯」是資產 • 美元、日幣、歐元等外國貨幣,在臺灣不是貨幣 • ∵它不能用作交易媒介 • 但它們是「外匯市場」裡的標的〈商品〉--是資產 • 「匯率」 • 外匯的價格
*補充:金融...?→資金融通 金 融 市 場 • 籌資 • 2.多餘資本的儲蓄、保值和創造獲利 • 3.避險 • 4.投機 貨幣市場 (票券市場) 資本市場 (證券市場) 外匯市場* 衍生性金融商品市場 短期票券(一年以下-短期資金募集) 美元、歐元、日幣、人民幣... 股票債券 基金 熱錢! 炒作外匯市場
*外匯的來源 • 外匯流入 • 1.出口>進口,就會有外匯(如美元)沒用掉而留在臺灣。 • 2.外資流入(海外資金投資臺灣市場)。 • 外匯流出 • 1.出口<進口(包括出國觀光),則會用掉外匯。 • 2.「對外投資」--國內廠商投資他國,就需要外匯。
*外匯市場的特徵 1.買賣美元、日幣、歐元...等各國貨幣 2. 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場 (∵單日交易額1.5兆美元) 3.透過電話、電腦終端機在世界各地進行交易--沒有實體的交易場所
*外匯市場的特徵 4.流動性高,外匯本身成為一種投資(投機)標的 5.各國中央銀行隨實保持高度介入狀態(為執行外匯政策、影響匯率) 6. 組成份子:各銀行、各國中央銀行、外匯經紀商、進出口商、個別投資人
*補充:匯率制度 ≠ • 固定匯率制度 • 匯率由該國政府決定 • *浮動匯率制度〈floating〉 • 由外匯市場的外匯供給與外匯需求決定外匯的匯率 • 管理匯率制度〈managed floating〉 • 介於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間,即中央銀行會視情況進場干預。
供需均衡匯率與進出口 外匯市場 第三節 國際金融 外匯供給1 NT$ US$ 外匯供給 35 30 40 外匯需求 0 美金 二、外匯與進出口貿易關係P.126 美金的供給增加→台幣升值而美金貶值→台灣廠商購買力變強,有利進口 美金的供給減少→台幣貶值而美金升值→台灣廠商出口產品相對低廉,有利出口
*外匯之長期變動 當一國呈現入超狀態 進口超過出口 外匯供不應求 匯率上升 該國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 有利出口,抑制進口 出口增加,進口減少 外匯需求減少 逐漸趨向進出口平衡 當一國出超時,變動方式相反,但最終依然趨於進出口平衡。
第三節國際金融 單位:千萬美元 三、外匯存底P.127
*補充:外匯存底多多益善? • 與該國國力強弱、所得高低 沒有直接的關係 • 數量以能夠支應該國3~6個月的進口金額即可 • 外匯存底數量表示~~ 央行有多少籌碼可以干預外匯市場、 對外支付能力的大小
*補充:外匯存底多多益善? • 外匯存底增加原因: 1.持續的貿易順差或國外資金淨流入 央行為了避免本國貨幣大幅升值影響出口→不斷買進外匯→ 釋放本國貨幣→形成物價上漲壓力 2.進口資本設備減少 表示該國民間投資低迷、投資意願不足或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上述的組織可是我奔波促成的囉! 凱因斯 John M.Keynes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p.129 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 世界銀行(World Bnk) 均於1945年12月27日 ,成立於華盛頓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上述的組織可是我奔波促成的囉! 凱因斯 John M.Keynes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2. IMF 的使命: 為陷入嚴重經濟困境的國家,提供協助 對於嚴重財政赤字的國家,基金可能提出資金援助,甚至協助 管理國家財政。 ☆受援助國需要進行 改革。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上述的組織可是我奔波促成的囉! 凱因斯 John M.Keynes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3.中華民國是該組織的創始會員國 ,但於1980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將中國的代表權轉 移給在中國大陸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上述的組織可是我奔波促成的囉! 凱因斯 John M.Keynes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4. IMF 的成立目的 ˙穩定各國的貨幣、與監察外匯市場 ˙不是銀行,不會放款。但IMF有儲備 金,供國家借用,以便在短時間內穩 定貨幣 ˙所借款項必須於 5年內清還。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1.全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IBRD) ,又稱世界銀行(World Bank) 與國際貨幣基金同時在1944 年的 布列敦森林會議決議發起, 1945 年12 月於美國華盛頓宣告成立, 1946 年6 月開始營業。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2. IBRD設立目的: ˙ 提供貸款幫助落後國家、幫助第 二次世 界大戰受害國家的電源、鐵道、港口等事 業重建 ˙擔任借款會員國的信用擔保、參加民間貸 款、投資以促進國際間的民間投資。 ˙鼓勵會員國從事生產資源開發的國際投 資, 以協助其貿易的均衡發展, 維持其 國際收支的平衡。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一、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 3.IBRD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 ˙目前工作重點在減貧 ˙為世界上提供發展援助最多的機構 →支持開發中國家政府:建造學校和 醫院、供水供電、防病治病和保護環 境等等...... 努力。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二、WTO的基本原則 P.130 1.非歧視原則 〈1〉最惠國待遇 如果一成員國給予另一成員國某種優惠待遇→應該擴展此優惠到所有成員國 〈2〉國民待遇 以對待本國產品同樣的原則對待進口產品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 二、WTO的基本原則 P.130 2.市場開放原則 成員國在權利與義務平衡的基礎上,依照本身的經濟狀況及競爭力,透過談判不斷的降低關稅和非關稅障礙,逐步開放市場,實行貿易自由化。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3.關稅保護原則 成員國對本國產業的保護只能透過關稅來推行,不能採取其他非關稅措施。 ∵關稅措施具有較高的透明度,便於其他國家和外貿企業瞭解保護的程度,可以建立市場之可預測性,同時關稅措施對貿易競爭不構成絕對的威脅。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4.一般禁止數量限制原則 僅允許進行關稅保護,禁止其他非關稅障礙,尤其是「數量限制」。 ☆例外— ˙國際收支困難國家被允許實施數量限制 ˙發展中國家的幼稚工業,在一定時期內也被允許加以保護。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5.公平貿易原則 ˙禁止傾銷或補貼等不公平貿易措施干預正常的貿易為。 ˙傾銷或補貼造成企業實質性損害或損害威脅時,該進口國可以根據受損的國內企業的指控,採取反傾銷和反補貼的措施。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6.優惠待遇原則 又稱非互惠待遇原則(principle of non-reciprocal treatment) 先進國家成員認知到有必要促進發展中國家的出口貿易和經濟發展,以帶動全球貿易的成長,因此允許發展中國家成員在相關的貿易領域享有較多的優惠待遇。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7.透明度原則 ˙成員國將有關管理對外貿易的各項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司法判決等迅速加以公佈 → 以便其他成員國政府、企業加以熟悉 ˙成員國政府之間或政府機構之間簽署的影響國際貿易政策的現行協定和條約也應加以公佈 ˙成員國應在其境內統一、公正和合理地實施各項法律、法規、行政規章、司法判決等。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8.協商一致原則 ˙WTO 的法律制度、法律文件、章程和其他烏拉圭回合協定, 都是在各談判參與方多次、反覆、廣泛協商的基礎上形成的〈共識決〉 ˙不過,WTO 在特定事項上仍須投票表決,並且在協商一致的方法不能達成決議的情況下仍應進行表決
第四節 國際經貿組織--WTO 9.權利與義務平衡的原則 ˙是WTO 的最大特點 *義務:遵守WTO 的基本規則, 履行承諾的減讓義務,確保貿易政策法規的統一性和透明度... * WTO 成員國也享受到各種WTO 賦予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