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第五章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

第五章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 第一单元:电视摄像造型基础. 第一节:认识与控制电视画面 . 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为电视镜头。. 一、认识电视画面:. 1 . 构成电视画面的四个层面:. 镜头组. 镜头. 画面. 影像. 画面元素( image elements ) : 光和色彩 二维空间、三维空间 时间 / 运动 声音

qam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五章 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五章电视手法与分镜头稿本 第一单元:电视摄像造型基础

  2. 第一节:认识与控制电视画面 • 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 就电视摄像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为电视镜头。

  3. 一、认识电视画面: • 1.构成电视画面的四个层面: 镜头组 镜头 画面 影像

  4. 画面元素(image elements): • 光和色彩 • 二维空间、三维空间 • 时间/运动 • 声音 • 分析及理解其情境功能,掌握这些基本画面元素的美学特征与潜能,研究它们在新的美学领域情景中的作用,传达重要的内容信息及建立起具有个人风格的语言系统。

  5. 光和色彩 • 认识:光的自然属性(光与影) • 布光(Lighting)的目的与功能 • 我们如何观看事物? • 我们如何感受事物? • 建构:摄影布光技术与技巧—— • 延伸:色彩 ——认识与感受色彩 • 色彩的功能与组合

  6. 色彩的表意功能

  7. 2. 电视画面的地位和作用: •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要素,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是电视摄像的成果体现。 • 从本体上说,电视是视听一体的。 • 在电视艺术诸多表现元素中,画面是第一位、是最基本的。

  8. 每个电视画面都有其自身的表现意义,构成特定的画面语汇,但电视画面自身意义的表现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必须体现在画面之间的运动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每个电视画面都有其自身的表现意义,构成特定的画面语汇,但电视画面自身意义的表现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它必须体现在画面之间的运动联系和相互关系之中。 • 具体到每一个特定画面,除其个体表现意义外,还必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从画面关系的变化、组合中产生出大于画面简单相加的整体意义。而且,某些画面意义的深化和强化,要依赖于相关画面的铺垫,依赖于画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意义关系。

  9. 《新中国大阅兵》CCTV

  10. 3. 电视画面的特性: • 电视画面既是视、听同步的,又是时空一体的。电视画面不仅能再现客观现实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而且还能够再现物体运动的速度感和节奏感,它不仅是空间艺术,同时还是时间艺术。 • 电视画面既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形态,也呈现出一定的时间形态。并且,时间和空间是结合在一起的。

  11. 3-1.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 • (1)屏幕显示 • 屏幕——电视造型艺术所依附的物质载体 • ——在表现色彩细节上一定程度的失真 • 电视画面屏幕显示中无纯黑的部分 • 电视画面有强光漫射现象 • 电视信号与屏幕上光点亮度消失不同步 • ……?(与胶片制作/播放方式相比较)

  12. (2)平面造型 • 平面造型: • 在二维空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现实生活。 • 利用人眼的视觉经验(视幻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 • (画面构图表现的基本章法) • 利用画面中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深度和立体感; (画面内部运动) • 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平面造型局限。 • (画面外部运动)

  13. 白云山上俯瞰广州 大山里的小学

  14. (3)框架结构 • 框架结构是电视屏幕造型形式对电视画面的另一种规范,它与平面造型共同制约着电视画面的外在形式,每一个具体的电视画面都是在一定大小的框架内完成画面造型的。 • 框架作为一种客观形式对电视画面的规范,是电视画面存在的先决条件,它使电视画面的造型形式有了一个统一的基底,它为这种造型提供了一个表现客观世界的空间,它决定电视画面的呈现方式,同时也决定了观众对电视画面的审美方式。

  15. ——通过框架对被摄景物 作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 • 框架构成了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 • 框架为电视画面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底,观众的视知觉活动是参照这一框架进行的;

  16. 电视屏幕的宽高比: • 宽高比(Aspect ratio) • 屏幕宽和高的比例。 • 画家或摄影师可以自由地选择画面框架的方向,甚至可以选择不规则形状的边界。 • 而正常的电视、电影或计算机屏幕,却没有这种形式上的灵活性。

  17. 经典的宽高比 ——4:3(或表达为1.33:1) (电影银幕、传统的电视及计算机屏幕) • 其它: • 宽银幕格式 — 1.85:1 • Wide-screen format • 全景视觉格式— 2.35:1 • Panavision 35 format • HDTV屏幕的宽高比— 1.77:1 (16:9)

  18. 1.33:1 经典 2.35:1 宽银幕 1.85:1 HDTV 1.77:1 图示:屏幕的宽高比

  19. 主要方向:横向

  20. 主要方向:纵向

  21. 细致地表现人物近景

  22. 改变宽高比: • 遮蔽(采用镜头外的遮挡手段) • 多重屏幕* • 分画面 • 在二级画框中改变宽高比* • 移动摄像机 • 匹配宽高比 • (*使用DVE设备)

  23. ——对画面框架的不同认识: • 封闭的画面空间 • (框架内自成独立的天地) • 开放的画面空间 • (与框架外的景物形成有机的联系)

  24. 表现物体大小(Object Size): • 当物体出现于屏幕画面时,我们通过以下这些主要感知线索来判断其大小: • (1)关于物体的知识 • (2)与屏幕区域的关系 • (3)环境情境 • (4)与人的参照

  25. 表示物体大小

  26. 表现画面大小(Image size): • 人们认知的“大小恒久性”(size constancy) • 画面大小与展示事件的美学能量 • 电影的大银幕画面通常比电视画面载有更多的美学能量。在电影中,人和物都能达到很壮观的维度。 • 在电视中,人类行为显得很突出,而事物纯粹的壮观景象却被弱化了。

  27. 演绎和归纳的视觉方式Deductive and inductive Visual Approaches • 演绎视觉方式:从粗略到精细或由概览到细节的推动。 • (电影尤其适合) • 即:从一般转向具体。如:从一个大全景开始,然后通过推近或一系列镜头逐渐运动到达最后的特写细节。 • 归纳视觉方式:通过一系列的特写由精细至粗略地来展示事件。(适合电视屏幕的表达) • 以事件细节开始,进入一般性的概览。

  28. 电影:演绎方式

  29. 电视:归纳方式

  30. 3-2. 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 •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将电影时间分为三个涵义: • 放映时间(影片延续时间) • 剧情的展示时间(影片故事的叙述时间) • 观看时间(观众本能地产生的印象的延续时间) • 电视画面的三层涵义: • 一个电视画面(镜头)实际占有的时间;这个画面所表现的时间;观众在观看时主观感觉的时间。

  31. 电视画面不但有再现时间的功能,而且有创造时间的功能。它能对时间进行扩展和压缩。电视画面不但有再现时间的功能,而且有创造时间的功能。它能对时间进行扩展和压缩。

  32. 单一电视画面(电视镜头)所具有的时间特性:单一电视画面(电视镜头)所具有的时间特性: • 单向性 • 连续性 • 同时性

  33. 4.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 表现具象 • 电视画面在屏幕上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可视的 • 表现运动 • 电视画面对运动的记录与表现功能 • 运动表现 • 通过运动摄影的方式表现被摄景物

  34. 二、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 • 电视画面呈现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 电视画面的影像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 • 镜头运动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 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35. 三、电视画面的设计 • 站在导演的立场来看电视节目,任何的电视节目都是由一连串的“画面”组合而成的。画面内的人和物,以及人物的动作表演等,通过摄影机的镜头,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画面。电视导演的主要职责,就是选择和指挥拍摄这些画面。 • ——在所看到的场景人物里面,什么东西应当包含在画面内?什么时候应当转换不同的画面?你应当用什么方法去转换?这是一个电视导演必须了解的课题。 • ——“职业技术”

  36. 电视节目编制的整体思路: • 1. 把握整体材料的特性与意义; • 2. 构思画面,作出画面说明(Picture statement) • (1) 了解(构思)并把握事件的进程, • 认识、划分内容重点——(分点); • (2) 认识可用的素材, • 把每个内容重点赋予独特的造型形态(分镜);

  37. 分点分镜: • 例:科学实验过程 • 看,教师正在告诫学生们密切注意下面的实验 • 看,教师的实验工具摆在桌子上 • 看,这就是教师所说的那件物体 • 看,教师把那件物体放在天平上 • 看,天平上的指针指出重量 • 看,…… • 在节目进行到任何时候,你的画面应当告诉观众:“看,就是这一点!”

  38. 一个画面说明,必须有一个“主体 ”(subject)节目进行中的每个特定对象一个画面说明,必须有一个“主体 ”(subject)节目进行中的每个特定对象 • 你可以用一连串的画面表现一个主体, • 你也可以在同一主体上,拍出不同的画面 • 变换主体(变换画面说明) • 使观众注意一个新的主体 • 使观众在同一主体上,发现新的一面 • (强调不同的观点)

  39. 分点分镜的好处: • 你可以呈现每一点特别的性质 • (一次只看一件事) • 你可以经常呈现新东西 • (在适当的时候,求新求变) • 你可以使节目结构明朗

  40. 认识有用的素材—— • 在这个场景之内, • 哪些素材有助于表达这个重点? • 在某一个固定场景之内,有时只有一个素材,有时有一个以上的素材,有时只有一个素材的某一部分 • 画面包含两个或更多素材时,要问明白:“在这些素材之间,什么东西比较重要?” • 为显示素材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安排素材的位置,使其关系形象化? • 安排素材要简洁明了,无关的东西避免上镜头 • —— ways of looking

  41. 例: • 1. 看,母亲正在与父亲争辩 • 注意,他们的儿子正在偷听父母的对话, • 他的手里拿着一把枪 • 3. 注视父亲,态度如何顽固 • 4. 儿子的脸绷紧了,作出残忍的表情 • 5. 注视儿子的手指在手枪的扳机上扣紧 • ……

  42. 变换镜头: • 用不同的摄影机来变换镜头 • 利用摄影机的运动 • 移动被摄人物对象 • 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运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