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418 Views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 6.1 港口铁路 6.2 港口道路 6.3 其它陆域设施 给排水系统 供给系统 辅助设施 商务设施.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 —— 铁路. 6.1 港口铁路 一、铁路线路基本知识 1. 断面结构.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 —— 铁路. 2. 铁路线路平面 由直线和曲线组成。 R min ≥200m ,困难时≥ 180m ,转弯处轨距应加宽以减小车轮的阻力,同时外轨应加高,抵消离心力。 3. 纵坡 上坡、下坡,保证列车在任何车道上能起动。 蒸汽机车:≤ 20 ‰
E N D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 • 6.1 港口铁路 • 6.2 港口道路 • 6.3 其它陆域设施 • 给排水系统 • 供给系统 • 辅助设施 • 商务设施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6.1 港口铁路一、铁路线路基本知识1.断面结构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2.铁路线路平面 由直线和曲线组成。Rmin≥200m,困难时≥180m,转弯处轨距应加宽以减小车轮的阻力,同时外轨应加高,抵消离心力。 3.纵坡 上坡、下坡,保证列车在任何车道上能起动。 蒸汽机车:≤20‰ 内燃电力机车:≤30‰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4.道岔 ①普通单开道岔 F——道岔中心——辙叉角N=ctg——道岔号数(港外线N≥9, 港内线N≥7)a——前长 b——后长 L=a+b——全长 ②双开对称道岔 ③菱形交叉:列车不能 改变行驶方向,又叫死交叉, 无转撤器。 ④复式交分道岔:列车可 进入或越过另一线路。 普通单开道岔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5.线路联接 利用道岔及曲线可以实现各种形式的线路连接。 ⑴渡线:用来联接两条平行线路的设备叫渡线。 ①单渡线:由两副普通单开道岔和中间插入段组成,列车经渡线可以从一条线路到另一线路(单方向)。 ②双渡线:由四副普通单开道岔和一个菱形交叉组成,任何方向来 的列车可经双渡线开进另一线路。 单渡 线 双渡 线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⑵梯线:用来联接三条以上平行线路的联接叫梯线,在车站和车场中经常使用。 梯 线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6.铁路限界 为防止车辆碰撞邻近建筑或设备,保证行车安全而在铁路线上方和两侧留有的空间叫做线路限界。 ①机车车辆限界:机车横断面 的最大外轮廓线叫机车车辆限界, 它是机车车辆横断面的极限,车上 货物不得伸出此限界。 ②建筑物接近限界:是垂直线 路中心的线路横断面的极限,沿铁 路线的任何(上方及两侧)其它建 筑物不得伸入该极限。 ③安全空间:上两限界之间的 空间,以确保安全行车。 铁路限界
7.股道间距 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股道间距,其值取决于机车车辆限界,建筑物接近限界及相邻股道间办理作业的性质。 港口铁路股道间距一般采用5m。门机下的铁路股道间距可采用4.5m或4.6m。8.股道长度①全长:股道两端道岔基本接轨缝之间的距离。②有效长:供机车停留而不影响相邻股道运行的股道长度。由警冲标、信号机(出站,调车)、车档、道岔尖轨的尖端来确定l效。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二、港口铁路总体布置1.港口铁路组成1)港口车站:承担港口列车到发、交接、解编、集结等作业并向各分区车场或装卸线取送车辆的车站。2)分区调车场:承担本分区内的车列到发、取送及调车作业的车场。3)联络线:港口站至分区车场的衔接线路。4)铁路装卸线(码头前沿、库场两侧等):专供货物车辆装卸作业用的铁路线。5)连接线:分区车场至码头、库场装卸线间的衔接线路及其他连接线路。6)其他设施:通信信号、机车、机务设备、给水排水、供电照明和房建等。二、港口铁路总体布置1.港口铁路组成1)港口车站:承担港口列车到发、交接、解编、集结等作业并向各分区车场或装卸线取送车辆的车站。2)分区调车场:承担本分区内的车列到发、取送及调车作业的车场。3)联络线:港口站至分区车场的衔接线路。4)铁路装卸线(码头前沿、库场两侧等):专供货物车辆装卸作业用的铁路线。5)连接线:分区车场至码头、库场装卸线间的衔接线路及其他连接线路。6)其他设施:通信信号、机车、机务设备、给水排水、供电照明和房建等。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1.港口车站;2.分区车场;3.装卸线;4.联络线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2.总体布置原则 ①与整体规则布置协调; ②方便货物的装卸; ③通过能力与其它系统协调; ④与城市规划密切配合; ⑤考虑远景规划,留有发展余地。 3.平面布置型式 港口车站、分区车场的布置,应根据接轨站与港区的相对位置、码头布置形式、装卸工艺要求、运量、行车组织和地形条件等综合考虑,可布置成横列式、纵列式和混合式。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⑴纵列式:港口车站,分区车场,装卸线三者顺序排列。 ①优点:列车无折返行程,各场调车互不干扰。 ②缺点:占地长,布置分散
②混合式:部分横、部分纵。 优缺点介与纵、横两者之间,是常采用的布置形式。根据实际的地形,地面地要求,回车最少,用地最少。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③横列式:站、场、线平行排列。 由于车辆取送折返行程,咽喉区交叉干扰多,一般不宜采用。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三、港口车站 港口铁路等级,应根据港口铁路所承担的重车方向的设计Qt按下表划分。 对铁路运量不大,机车不多的港口可不设港口车站而直接用附近的铁路车站,但对铁路运量很大的港口一般要设专门为港口服务的港口车站,以办理小运转列车的到达、出发、交接、解体、编组,并向分区车场或装卸线取送车辆。 港口车站的规模应满足由铁路运输的港口吞吐能力的需要。 大型的港口车站设有到达场、编制场、出发场和牵出线。 港口铁路等级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1.到达场:供路网编组站发未的列车存放和解法。 2.编组场:将送往各区和装卸线的到达进行编组。 3.出发场:存放和集编从各区和装卸线发来的车辆,发往路网编组站 4.牵出线:机车行直线,联络线等线路。 港站的布置也有纵列、横列和混合三种形式,纵列式布置时各场间由联络线联接,在横列式布置中还经常设牵出线联接各场。 横列布置 混合式布置
四、分区车场1.作用 ①接纳从港站送来的车组,进行解编,送往装卸线 ②集结从装卸线取回的车辆,送往港站2.组成 ①到达线:接来自港站的车辆 ②编组线:分编车组,发往装卸线 ③集回线:集结取回的车辆,送往港站 ④行走线:供机车(车头)在场内行走3.布置 一般有梯形和梭形布置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分区车场布置示意图
五、装卸线 设在码头前沿或库场两侧供装卸用的铁路线。1.布置原则 ①满足装卸工艺的要求 ②取送列车方便,不要干扰太多 ③与道路系统协调适应,互不干扰或干扰最少2.装卸线长度使列车能完全得到装卸。 码头前沿应长于泊位,库场边应不短于库场长度 散货码头一般用皮带机运转,费用不是很高。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铁路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6.2 港口道路 一、分类 进港道路和港内道路,并按下列要求分类。 1.进港道路:为港区口门与城市道路、公路连接的道路,可分为下列两类: ⑴Ⅰ类进港道路:汽车双向年货运量2.0x106t以及以上的道路; ⑵Ⅱ类进港道路:汽车双向年货运量2.0x106t以下的道路。 2.港内道路:为港区的内部道路,可分为下列三种: ⑴主干道:港内连接主要出人口的全港性道路; ⑵次干道:港内码头、库场、流动机械库之间的道路; ⑶支道:车辆、行人均较少的道路。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二、港口道路系统 1.通行线 ⑴主要道路:进出港道路,作业区通行道路 ⑵次要道路:港口各部分与主道联接的道路,消防道路等。 ⑶支道:车辆、行人均较少的道路。 2.装卸线 码头前沿、库场两侧、堆场中间等,供汽车停放进行装卸的线路。 3.停车场 停放、集结车辆的场所,保证装卸连续。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三、港口道路特点 1.港内行车速度慢,≤15km/h——转弯半径可以较小; 2.车型复杂,载重量大——强度要求高; 3.常与铁路交叉,行驶不便。纵横交叉很多。 四、道路技术标准 1.路宽:据公路运输比重和道路的作用确定,人行道按使用要求,干道1.0~1.5 m以上;一般单车道≥4.5m,双车道≥7m;汽车与流动(车型复杂)机械人同行驶,10~12 m以上,转弯时,道路要加宽, 外侧加高。 2.路拱:路面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排水型式有明沟、暗 沟两种; 3.转弯半径R: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大一些,Rmin规范上有明确规定,一般:R≥9~18m。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4.视距 ⑴停车视距:视点高于地同1.2m时发现前面路面障碍物而进行掣动停车所需要的最短距离,港内一般≥15m. ⑵会车视距:两司机视点高于地面1.2m时发现前面路面障碍物而进行掣动停车所需要的最短距离,≥30mn, 5.道路交叉 道路一般在直线水平段进行交叉,交角≈90为好。困难时也应≥45,港内交叉口处停车视距应≥20m,在转弯处交叉,技术上不通过使用上不方便。 6.纵坡i ⑴汽车——最大5%,困难时可取6~8%; ⑵流机械——≤3%; 在上、下坡的连接段应以圆弧过渡,圆弧半径≥100m。 若两坡i2% 时可直接用折线连接,而不设弧段。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港外道路技术标准 港内道路技术标准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7.路面等级与结构 ⑴等级:分高、中、低三等。 等级的选取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行车密度、车型及对路面的要求、当地条件,材料,工质及自然条件等; ⑵结构:分单层路面和多层路面 ①单层:简单,同一材料,一层铺筑(用于次要路、临时路) ②多层:面层、基层、垫层。 各级路面的面层类型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五、港区道路布置 布置原则与方法: 1.平行、垂直岸线的干道数条 2.进出港口的道路1∼2条 3.联系各港区的道路按主要道路考虑 4.港内道路尽量布置成环形系统 5.交叉路口设圆弧转角 6.路面高程与码头、作业区适应,与铁轨顶齐平 7.道路尽头处设掉头区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其它陆域设施 6.3 其它陆域设施 一、给排水系统 1.给水:供船、车、机、生产、生活、消防等用水 2.排水:地面雨水(自然排除)和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经处理后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二、港口供给系统1.供电:一般来自城市电网,防近的中网,容量是多少,设计你的配电站线路,除照明的外,高压一般设在地下,电缆管道工艺修沟。供机械、照、通讯等用电。2.燃料供应站 ①供港风起重机、汽车、工作船各种机械的燃料油; ②向来港车船供燃料油。 一般设燃料油码头——供船,单独设置,远离港区,保证安全和加油站——供机械。
三、港口辅助设施1.机修厂:2.流动机械库:一般设在作业区后方,但要与生活区有一定距离。3.工具材料库:4.修造船厂:对大型港口而言,一般单独设置,称为港口工程基地5.办公用房:总办公室、港区、作业区调度室等,一般设在门口6.生活区:宿舍、食堂、商店、幼儿园、娱乐场所等。要离开作业区布置,一般单独设置。7.港作船舶基地:一般港口都有港属的拖轮、供水船、起重船、垃圾船、巡逻艇、污水船、机动艇等,在港口总平面布置中要为这些港作船舶提供必要的泊位,远海、小岛或船上处理以及陆上设施。个造船厂、机械维修、供船厂,为港口生产经营服务三、港口辅助设施1.机修厂:2.流动机械库:一般设在作业区后方,但要与生活区有一定距离。3.工具材料库:4.修造船厂:对大型港口而言,一般单独设置,称为港口工程基地5.办公用房:总办公室、港区、作业区调度室等,一般设在门口6.生活区:宿舍、食堂、商店、幼儿园、娱乐场所等。要离开作业区布置,一般单独设置。7.港作船舶基地:一般港口都有港属的拖轮、供水船、起重船、垃圾船、巡逻艇、污水船、机动艇等,在港口总平面布置中要为这些港作船舶提供必要的泊位,远海、小岛或船上处理以及陆上设施。个造船厂、机械维修、供船厂,为港口生产经营服务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四、港口商务设施1.综合物流管理2.现代港口的商务功能建设3.世界贸易中心四、港口商务设施1.综合物流管理2.现代港口的商务功能建设3.世界贸易中心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港口道路
第六章 港口陆域设施——学习要点 第六章学习要点 1.线路的平面和纵坡要求及线路的连接 2.道岔的主要形式及作用 3.铁路限界的概念 4.港口铁路的组成及总体布置原则 5.港口道路的组成及特点 6.港口道路的路拱、转弯、视距、纵坡等概念 7.港口道路布置原则及方法 8.港口给水、排水、供电、供油等 9.港口商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