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k likes | 1.31k Views
講題:聰明做公益. 講者: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 創辦人 胡得鏘. 更新日期: 2012 年 7 月 10 日. 報告內容: 壹 . 捐款的動機 貳 . 社福捐款概況 參 . 稅賦優惠 肆 . 民間及政府監督機制 伍 . 結綸. 一 . 捐款的動機. 壹 . 前言. 1. 行善積德、保平安及節稅 ( 對價性質 ) 2.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 自發性 ). 壹 . 前言. 二 . 影響捐款人的捐款行為. 1. 社會與文化 成立宗旨、受益對象及實際服務成果. 壹 . 前言. 二 . 影響捐款人的捐款行為.
E N D
講題:聰明做公益 講者:真善美社會福利基金會 創辦人 胡得鏘 更新日期:2012年7月10日
報告內容: 壹.捐款的動機 貳.社福捐款概況 參.稅賦優惠 肆.民間及政府監督機制 伍.結綸
一.捐款的動機 壹.前言 1. 行善積德、保平安及節稅(對價性質) 2. 取之社會,用之社會(自發性)
壹.前言 二 .影響捐款人的捐款行為 1.社會與文化 成立宗旨、受益對象及實際服務成果
壹.前言 二 .影響捐款人的捐款行為 2.個人 1個人對服務對象的偏好,會影響捐款額度 2捐款經驗豐富 3捐款行為是永久性的
壹.前言 二 .影響捐款人的捐款行為 3.心理 1認同機構服務宗旨與理念 2回饋社會 3習慣性捐款 4 自身遭遇 (資料來源:2005劉依婷.1998鄭宜世)
壹.前言 三 .捐款行為之研究 1.捐款者以捐助宗教團體居多,惟社福慈善團體仍較 獲年輕高教育程度者支持 捐款最踴躍之「宗教團體」及「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 」二項,發現愈年輕捐款者對「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 」之捐款率越高,對「宗教團體」之捐款則明顯呈相反趨勢
壹.前言 三 .捐款行為之研究 2.國人捐助各類團體之途徑差異頗大,捐款額度較高者多採 劃撥及募款聚會等方式捐獻 觀察國人對各類非營利團體之捐款途徑,捐款人數最多之「宗教團體」有四成以上主要透過「定點放置之捐獻箱」捐款,其次為「劃撥、匯款或請募款人收款」
壹.前言 三 .捐款行為之研究 3.捐款原因因捐款對象性質而異,惟多以為支持組織、宏揚 主張者額度較高 探究國人捐款之主要原因,捐款人數最多之「宗教團體」因「積功德、求福報」而捐款者比率最高,達60.14﹪,惟基於「行有餘力、回饋社會」亦有二成三。捐款給「社會服務及慈善團體」者導因於「行有餘力、回饋社會」最多,達57.79﹪,「積功德、求福報」居次
壹.前言 三 .捐款行為之研究 4.僅一成七捐款者非常清楚捐款運用情形;有計畫性捐款習 慣者了解程度相對較高 捐款給非營利團體者對所捐獻對象運用捐款情形非常清楚者僅17.11﹪,還算清楚者占47.52﹪,而完全不清楚者亦有5.84﹪。若就捐款者之捐款習慣區分,未來計畫每年捐款者對團體運用捐款了解程度相對較無計畫者高 (資料來源:http://win.dgbas.gov.tw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壹.前言 三 .捐款行為之研究 5.社會大眾願意捐款所考量重要因素 1行善積德 2.其組織服務的成果很好 3.服務宗旨與理念深表贊同
壹.前言 三 .捐款行為之研究 6.社會大眾拒絕捐款因素 1不了解被捐款單位性質 2.募款方式失當 3.擔心捐款受騙 (來源資料: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博士班楊澤泉2002捐款行為之研究論文)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一)捐助目的 1.政治獻金 2.宗教奉獻 3.社福捐助 4.其他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二.社福捐助者類別及型態 1.四大社團-扶輪社、獅子會、同濟會及青商會的計畫性捐助。 2.基金會、協會-方案型捐助或補助,如中華聯合勸募協會、永齡基金會、統一基金會…。 3.宗教團體-年節、法會、慶典以捐物為主。 4.善心人士-被動式,國內以捐助給急難者或悲情故事為主軸。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5.非社團組織之長期及默默行善者 ◎ 台東菜販陳樹菊20年來捐款逾干萬元助學 ◎ 南投陳綢阿嬤40年來作粿包粽籌款建兒少之家 ◎ 嘉邑行善團40年來造三百餘座橋 ◎ 全台各個角落還有無數暗暗行善,默默發光的 無名英雄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三.聯合勸募協會與東方快報,針對去年台灣人捐款行為進行網路調查發現 ◎八成受訪者表示在一年內曾捐款,每人平均逾六次。 ◎三成五表態今年(2011年)捐款意願高,其中有一成願 意捐出年終獎金的一成,關懷「甘苦人」 。 ◎未捐款者中,有四成五表示沒有多餘的錢,有四成四 擔心捐款沒有被好好運用。 ◎有三成九受訪者考慮把大部份財產捐出,以跟進最近 美國富豪們發起的「公益行善宣言」。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捐款者中,有七成以上是「盼盡一己之力回饋社 會」,近三成則相信可累積福報,四成九認同捐 款機構理念,四成七對苦難者感 同身受。 ◎根據以上數據顯示,台灣人的捐款心態不再是盲 目濫情,而是願意用長期的支持及期待,去改善 社福窘境。 ◎更可喜的是,在台灣社會高度崇尚拜金主義的消 費觀念也有慢慢破除跡象,有六成受訪者表示, 願意省下奢侈性消費,就算收入減少仍願持續捐 款。 ※以上資料摘自網路城邦雜誌 2011/01/29文章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四.排擠效應 「南亞海嘯」「汶川震災」「緬甸風災」「八八風災」 「日本震災」等天然災害,排擠到常態性社福捐款約 2~3成。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五.2007-2011各大社福團體勸募明細 單位:新台幣萬元 年度 社福團體 註:-虛線系網路無資料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五.2007-2011各大社福團體勸募明細 單位:新台幣萬元 年度 社福團體 註:-虛線系網路無資料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台灣) 五.2007-2011各大社福團體勸募明細 單位:新台幣萬元 年度 社福團體 註:-虛線系網路無資料
95%善款 全台知名 基金會(3%) 95%捐款給知名大基金會 430億善心捐款 / Year 5%善款 默默無名 小機構(97%)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經濟不景氣成為原本就不願社福捐款的人吝於行動的理由,但是對於那些平常級默默付出愛心的人來說,捐出的錢有沒有被好好利用,才是捐款不致斷炊的重要原 因。最新調查指出,最能激發民眾捐款的誘因主要是「清楚說明捐款幫助的對象」及「公開透明的捐款流向」,同意民眾都佔了6成以上。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1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聯合勸募協會對國人捐款行為的調查報告出爐,此報告是調查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至8日,以問卷調查15歲以上居住在台灣地區網友,訪問關於捐款行為、經驗、動機及對社會問題的觀感,有效樣本數為2,391人(在95%信心水準之下,抽樣誤差+2.1)。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2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調查顯示,雖然經濟不景氣,仍有超過七成民眾在過去一年中曾從事捐助行為(78%),僅22%民眾未從事任何捐款。在有捐助習慣民眾部分,僅捐幾次(3次以下)佔45%,幾乎每月都捐(12次以上)則佔29%。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3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定期捐款則是主要的捐助方式,佔了38%。在金額方面,最近一年民眾捐款金額以1千元到3千元最多,佔26%,顯見小額小量捐款是民眾最常進行的捐贈行為。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4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雖然明年全球景氣將會持續探底,預料減薪、無薪假、裁員的狀況將會更加嚴重,大環境看壞的情況下,但報告指出,仍有近3成的民眾表示明年願意進行 捐款,其中一直有捐款給慈善機構的民眾,未來會持續捐助的比例最高(55%),在捐款金額方面,多數人表示會捐款1,000元以下(佔56%),願捐 1001~3000元者佔21%,捐款3001~5000元者佔8%,捐款5001元以上者佔14%。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5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至於捐款次數,以3次以下(42%)最多,但仍有34%民眾表示會捐12次或以上。這些數據對於各社福團體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6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報告還說,固然景氣對於捐款行為是最大的影響因素,但是因擔心善款沒有好好被應用而不捐者高達32%,而最能激發民眾捐款的誘因,主要是「清楚說明捐款幫助的對象」(64%)、及「公開透明的捐款流向」(62%),顯示民眾在意捐款流向跟運用方式。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7
六、不景氣才更要捐款! 聯合勸募協會說,民眾在意捐款運用的效益與流向的透明,是個可喜的現象,也成為各公益團體自我要求的動力。 聯勸國人捐款行為報告-8 (資料來源:www.nownews.com/2008/12/16/327-2385886.htm網路新聞)
一.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1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比爾·蓋茨與夫人梅琳達·蓋茨一起創辦了慈善組織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批評者認為基金會的創立只是對公眾負面評論微軟公司壟斷行為的回應。 該基金會在為貧窮學生提供獎學金、愛滋病、瘧疾與肺結核防治方面有很大貢獻。 ※ 在美國,個人捐款約占83%以上
一.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2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2006年6月15日,比爾·蓋茨宣佈,他將在兩年內淡出微軟公司日常事務,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衛生及教育慈善事業上。 ※ 主要促進全球衛生及教育領域的平等
一.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3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6月25日,世界第二富翁巴非特宣佈將自己的市值370億美元資產捐給蓋茨慈善基金。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現有資金約270億美元,再加上巴菲特的慷慨捐助,基金會已有資金超過600億美元。
一.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4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2006年,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準備向中國捐獻兩億美元用於援助中國的防愛滋病工作。
二.股神慈善家巴菲特-1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二○○六年,我做了一個承諾,要逐步捐出自己所有的波克夏海瑟股票給各種慈善基金會,這個決定讓我高興極了。 現在,由於我跟蓋茲夫婦比爾和梅琳達要請求數百位美國富豪也做出承諾:捐出至少一半的財產做慈善,所以,我應該再次說明我的目的何在,並解釋這些目的背後有什麼思考。
二.股神慈善家巴菲特-2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首先是我的承諾:我將在有生之年或死亡之時,捐出九九%以上的財產做慈善。如果純粹以金額來看,這項承諾是很龐大,但以相對價值而言,其實有很多人每天都佈施他人更多。 擁有一大堆財產的人,最後往往會變成財產的奴隸。 對我來說,最重視的資產除了健康,就是朋友。
二.股神慈善家巴菲特-3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捐財產 我沒有任何犧牲 擁有某些東西,確實能讓我更加享受生活,但是擁有太多,反而會讓我吃不消。例如,我喜歡擁有一架高檔的私人飛機,卻不想擁有六棟房子,那會變成一種負擔。擁有一大堆財產的人,最後往往會變成這些財產的奴隸。對我來說,我最重視的資產,除了健康,就是那些好玩有趣、形形色色、長長久久的朋友們。
二.股神慈善家巴菲特-4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做出承諾,邁向行善之路 就算我們動用超過一%以上的股票,拿來花在自己的身上,這些錢並不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幸福快樂。相反的,如果能捐出剩下的九九%股票,肯定可以對其他人的健康與福祉,帶來莫大的改變。
三.洛克菲勒慈善世家的治理保障-1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而一度占據美國十大財團之首的洛克菲勒家族卻已歷經整整六代掌門人仍雄踞財富榜無可爭議地作為“世界財富標記”閃著傳奇的光芒。“慈善事業是留給後代和社會的最大一筆財富。” ※1921建立北京協和醫科大學
三.洛克菲勒慈善世家的治理保障-2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與很多大的基金會一樣洛克菲勒基金會設有專門的投資機構與其運作部門相互獨立。但資料顯示1964年洛克菲勒基金會的8.62億美元資產中的5.53億美元投到6家石油公司其中45%屬於新澤西美孚石油公司。
四.歐美企業家是如何做慈善-1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在成熟的公民社會投身慈善事業作為公民意識的體現得到主流價值觀的推崇許多富豪也將投身慈善作為自己商業取得巨大成就後用所獲財富回饋社會的方式同時對市場、政府之後的社會資源第三次分配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社會產生重大轉變。據資料顯示在美國等國家每年慈善捐款占GDP3%的以上。
四.歐美企業家是如何做慈善-2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慈善事業的開拓者、“鋼鐵大王”卡耐基有句名言“一個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蓋茨2008年6月退出微軟公司時宣布將580億美 元財產盡數捐給自己與妻子名下的基金會作為慈善世家創始人洛克菲勒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而其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捐助超過了10億美元。 (資料來源:北京新浪網2012.06.21)
五.捐款誓言~蓋茲巴非特籌6000億-1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2009年5月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夫婦(Bill & Melinda Gates)與巴菲特(Warren Biffett)這三個美國最有錢的人,正敦促億萬富豪把至少一半財產捐出來做慈善事業。這項名稱為「捐款誓言」(Giving Pledge)的運動如果成功,可能使慈善作業為之改變。
五.捐款誓言~蓋茲巴非特籌6000億-2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這項有史以來最重大的募款努力,初步針對「富比世」雜誌編列的美國400大富豪。「富比世」去年估計這些富豪身價總和約有1兆2000億元,捐出一半就是6000億元。相形之下,根據國稅局的資料,美國人一年的慈善捐款總額約有3000億元。
五.捐款誓言~蓋茲巴非特籌6000億-3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蓋茲宣稱這個主意是巴菲特先提出來的,而他們去年3月致函慈善元老,高齡95歲的大衛‧洛克斐勒,請他出面號召一些富豪於去年5月在紐約聚會,展開這項運動。
五.捐款誓言~蓋茲巴非特籌6000億-4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有些接到邀請函的人原來無意與會,可是洛克斐勒、蓋茲和巴菲特三人聯名的魅力大得讓人無法抗拒,最後有14名主要人物到場,包括紐約市長彭博 (Michael Bloomberg)、金融巨鱷索羅斯(George Soros)、電視談話節目天后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傳播業鉅子特納(Ted Turner)。
五.捐款誓言~蓋茲巴非特籌6000億-5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這些人身價總和約有1300億元,而且長久以來對慈善捐獻一直非常大方。言談幽默的巴菲特很快就掌握主導角色,把這項集會描述成探索性質,並要求每個人描述自己的慈善捐獻理念。有12人發言,每個人講了大約15分鐘,總共花了大約三小時。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2012.06.17) ※ 捐款誓言推動之後,影響台灣捐款人,有39%受訪捐款者願意捐出更多善款
六.美國富人怎麼處理財產-1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善意的舉動──捐出去。雖然美國是一個金錢社會,但是許多美國富人願意把自己積累的財富回報社會,以各種形式捐出去。美國的第一和第二大富翁,比爾-蓋茲和巴菲特,都決定把他們的主要財富捐給蓋茲基金會,用作慈善事業。
六.美國富人怎麼處理財產-2 貳.各國社福捐款概況(美國) 正常的舉動──傳給子女。雖然許多美國富人把錢捐出去,但大部分美國富人還會選擇把錢留給子女。掙錢不容易,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生活得好一些,避免自己當年創業時的那份苦。就是巴菲特,也計畫給每個子女留下十億美元。都是留錢給子女,美國富人的做法跟中國富人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