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likes | 626 Views
要点: 1 .印花色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 .在印花色浆中,原糊所起的作用。 3 .粘度及流变曲线意义。常用糊料属于哪种流变类型。 4 .淀粉与印染胶或黄糊精原糊在印花性能方面的差异。 5 .海藻酸钠原糊应用特点。 6 .乳化糊( A )的组成及应用特点。. 第三章 印花原糊. 第一节 原糊的作用及要求 第二节 印花色浆的流变性 第三节 印花原糊各论 第四节 调浆设备. 第一节 原糊的作用及要求. 一、 印花色浆 二、 原糊(在印花中)的作用 三、 (印花)对原糊的要求. 返 回. 印花色浆. 1. 定义 :
E N D
要点: 1.印花色浆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在印花色浆中,原糊所起的作用。 3.粘度及流变曲线意义。常用糊料属于哪种流变类型。 4.淀粉与印染胶或黄糊精原糊在印花性能方面的差异。 5.海藻酸钠原糊应用特点。 6.乳化糊(A)的组成及应用特点。 第三章 印花原糊 第一节 原糊的作用及要求 第二节 印花色浆的流变性 第三节 印花原糊各论 第四节 调浆设备
第一节 原糊的作用及要求 一、印花色浆 二、原糊(在印花中)的作用 三、(印花)对原糊的要求 返 回
印花色浆 1.定义: 由染料、糊料和助剂组成的粘厚染料溶液. (染液与印花的最大区别在于糊料) 2.基本条件(或要求): (1)能使染料充分均匀地上染纤维. (2)能防止染液在纤维中渗化. 返 回
原糊(在印花中)的作用 1.作为增稠剂~保证花型轮廓. 2.作为分散介质及稀释剂~保证染料和助剂的均匀性及合适浓度. 3.作为载体~保证染料和助剂转移到纤维织物上. 4.作为粘着剂~保证色浆粘着花筒和织物. 返 回
(印花)对原糊的要求 1.应是染料的良好溶剂或分散介质,相容性好. 2. 较高的成糊率. ~高,利于上染(糊料阻碍染料扩散). 3. 良好的吸湿性和水溶性.~便于完成汽蒸和水洗过程. 4.具有适当的流变性能. (指粘度\触变性\粘弹性\成膜性等) 既要保持好花型,又要利于印制均匀. 5.具有较高的给色量. ~(决定于原糊对染料的亲和力\原糊对织物的渗透性\原糊的含固量. ) 6.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不结皮\不起化学反应. 返 回
第二节 印花色浆的流变性 一.粘度 二.流体的流变类型 三.印花原糊的触变性 四.常用原糊的流变特征 五.印花原糊的塑弹性 返 回
粘度Ⅰ 1.液体流动中的剪切速率 (也称切变速率):单位-- ~液层间的速度梯度. 2.切(变)应力 (也称剪切应力):单位-- ~液层单位切面积所受作用力. 返 回
粘度Ⅱ 3.粘度系数 (简称粘度):单位Pa·S 流体在流动中所受剪切应力与其剪切速率之比。 即 粘度的倒数称为流度. 4.影响原糊粘度的几个因素: (1)原糊的分子量\分子形态及温度\浓度等.煮糊程度也有影响(煮糊不够—膨化不充分;过煮—分子过小) (2)切应力作用会使粘度产生变化. 返 回
流体的流变类型~P31-33曲线图 1.牛顿型流体: 2.非牛顿型流体: (1)塑流型流体:(亦称宾汉姆塑性流体) (2)假塑性流体: (3)胀流型流体: (4)粘塑流型流体: (亦称非宾汉姆塑性流体) 返 回
牛顿型流体 1.特征: 粘度不受切应力影响;且只要有切应力作用就发生流动. 2.说明: 印花原糊不属此类.低分子溶液或高分子稀溶液属此类. 返 回
塑流型流体 1.特征: 切应力须达到一定值—在屈服值以上,才产生流动. 2.说明: 油墨\油漆\稠厚原糊属此类. 返 回
假塑性流体 1.特征: 有切应力即流动;且粘度随切应力增大而减小. 2.说明: 大多数高分子溶液和印花原糊属此类. 返 回
胀流型流体 1.特征: 有切应力即流动;且粘度随切应力增大而增大. 2.说明: 高浓度悬浮体属此类. 返 回
粘塑流型流体 1.特征: 切应力须达到一定值—在屈服值以上,才产生流动.增大到某值后,粘度不再变化. 2.说明: 小麦淀粉及低醚化度的羧甲基淀粉属此类. 返 回
印花原糊的触变性 1.原糊(一般高分子)的粘度特征 2. 原糊的触变性 3.印花原糊对触变性要求 4.影响原糊触变性因素 返 回
原糊(一般高分子)的粘度特征 1.粘度表示方法: 2.说明:结构粘度受切应力影响;牛顿粘度不受影响.结构粘度由大分子相互缔合(并包含大量溶剂)而形成. 返 回
原糊的触变性 在外力作用下,原糊的粘度减小.而外力去除后,粘度又逐渐变大.这种可逆变化称为原糊的触变性. 返 回
印花原糊对触变性要求 应具有良好的结构粘度或触变性.以保证印花过程的顺利完成~粘度降低完成色浆向织物转移\粘度回复保持花型轮廓清晰. 返 回
影响原糊触变性因素 (1)原糊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2)原糊的浓度 (3)切应力的大小. 返 回
常用原糊的流变特征 1.印花粘度指数(也称PVI值或PVID值) 2. PVI值的一般选择及调整 3.常用糊料流变性 返 回
印花粘度指数 (1)概念:在剪切速率为10:1的条件下,所测得的两个粘度值之比. (取值范围0.1-1.0;PVI值小,则说明结构粘度大或触变性好).几种常用原糊的PVI值和n值见P36表. (2) PVI值与结构粘度指数的关系: PVI值= (3)混合PVI值: (PVI)A及(PVI)B分别为A和B糊的PVI值. WA和WB分别为A和B糊的重量. 返 回
PVI值的一般选择及调整 (1)印花方式对流变性的大致要求 (2)花型或图案特征要求 印制大块面、满地花的花纹,或者要求印透性和印花均匀性好的产品,应PVI值高\触变性弱\粘度低的色浆. (3)纤维性质和织物组织结构要求 亲水性强的,宜用含固量低\PVI值低\粘度低的色浆. 疏水性纤维织物或难渗透的紧密织物则反之. (4)助剂(如电解质、吸湿剂)对PVI值有较大影响. 返 回
常用糊料流变性 (1)小麦淀粉糊\天然龙胶: 结构粘度大,粘度随切应力加大有明显变化. (2)糊精\印染胶: 粘度较小,粘度随切应力加大时变化小. (3)羧甲基纤维素: 醚化度高,结构粘度小;反之,较大. (4)乳化糊\合成增稠剂: 切应力高于一定值时,粘度急剧下降. 返 回
印花原糊的塑弹性 • 概念: 受外力作用时,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 • 印花对原糊塑弹性要求: 适当塑性变形能力,弹性不宜大. (否则影响花纹清晰度和颜色的均匀性) 返 回
第三节 印花原糊各论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 二、海藻酸钠 三、纤维素衍生物 四、植物胶类 五、乳化糊 六、合成糊料 七、常用印花糊性能:见P46-47 返 回
淀粉及其衍生物 (一)淀粉糊: 1.淀粉性能及成糊原理 2.糊化方法 (二)淀粉衍生物 返 回
淀粉性能及成糊原理 (1)淀粉结构对成糊影响: 支链淀粉成糊率高,渗透性较好. 直链淀粉成糊率低,稳定性较差. (2)成糊原理: 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温度、搅拌),淀粉颗粒可在水中膨化至原体积的100倍,然后解体形成胶体 (3)淀粉糊应用性能 A.除活性染料和涂料外,均可应用. B.给色量高\印制轮廓清晰\蒸化时无渗化\不粘烘筒. C.印透性\印制均匀性差,不易洗除(影响手感). 返 回
糊化方法 煮糊法和碱化法见P38-39. 不同淀粉原料含直链和支链的比例不同.故糊化性能有所不同. 返 回
淀粉衍生物 解决淀粉糊弱点 1.羧甲基淀粉: (1)由淀粉醚化制得.醚化度在1.2以上既可调制活性染料色浆. 淀粉-ONa+ClCH2COOH→淀粉-O-CH2COOH+NaCl (2)原糊制备见P40:容易制糊. 2.印染胶和黄糊精: (1)淀粉水解(酸性条件下焙炒)制得. 黄糊精颜色深黄(转化好),印染胶颜色浅. (2)原糊制备见P40 (3)适用性:成糊率低(50%) A. 主要适宜还原染料.B.一般与淀粉混合制糊. 返 回
海藻酸钠 1.海藻酸钠分子特点: 与纤维素相似,而含COO-基团. 2.海藻酸钠糊的应用性能: (1)稳定性:pH稳定范围5.8-11.不耐硬水. (2)印制性能:各项性能良好.尤其适宜活性染料印花(得色率好). 3.制糊方法:见P41 返 回
纤维素衍生物 1.甲基纤维素 Cell-O-CH3 2.羧甲基纤维素 Cell-O-CH2COOH 返 回
植物胶类 1.龙胶 2.荚豆种子胶(合成龙胶) 3.阿拉伯树胶 4.结晶树胶 返 回
乳化糊(A) 1.概念: 主要由火油(9-16C烷烃)和水经乳化剂 乳化所形成的粘稠溶液.一般都是油/水型. 2.特性: (1)加入稳定剂(亲水性高分子物)有利乳化糊的稳定. (2)乳化糊主要用于涂料印花;也可与其它原糊拼混用于一般染料印花. (3)印花效果:(涂料) 得色鲜艳;手感柔软;花纹精细;不粘花筒和刮刀. 3.制备方法:见P44. 返 回
合成糊料 1.组成:含三类单体的共聚物 (1)亲水性单体(80-85%):保水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等. (2)疏水性单体(15-20%):增大分子量(给色量提高) 丙烯酸酯或苯乙烯等 (3)交联性单体(1-4%):增稠 双丙烯酸丁二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等 2.应用性能: (1)主要代替乳化糊.也可用于分散染料, (2)成糊率高(1-2%),含固量低(0.3-0.6%) (3)触变性优良,印制轮廓清晰,给色量高,特别适宜筛网印花. 3.制糊法:见P46 返 回
返 回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