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532 Views
教学内容. 风湿病基本概况 小乌桂汤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掌握小乌桂汤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熟悉风湿病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诊治要点。 了解风湿病的分类、治疗及小乌桂汤的源流。. 手骨关节病. 牛皮癣性关节炎甲周及手指骨 X 线改 变. 结节性多动脉炎皮肤损害 : 足背皮肤梗死. 韦格纳肉芽肿鞍鼻改变. 复发性多软骨炎耳软骨炎. 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 杨梅舌. 风湿病的定义及现状. 定义: 风湿病是指一大类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主要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类疾病,常可以侵犯多个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现状: 患者多 误诊误治多
E N D
教学内容 • 风湿病基本概况 • 小乌桂汤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 掌握小乌桂汤在风湿病中的应用。 • 熟悉风湿病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及诊治要点。 • 了解风湿病的分类、治疗及小乌桂汤的源流。
风湿病的定义及现状 • 定义:风湿病是指一大类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主要累及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类疾病,常可以侵犯多个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 现状: 患者多 误诊误治多 专科医生少 发展快
风湿病的分类(1)(ACR,1993) 分 类疾 病 Ⅰ.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RA、PSS、SS、PM、 DM、 MCTD、系统性血管 炎等 Ⅱ. 脊柱关节病 AS、RS、PSA等 Ⅲ. 骨关节病原发性、继发性 Ⅳ. 感染相关的风湿病 病毒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 V. 代谢及内分泌 痛风、假痛风、淀粉样变、 相关风湿病 Whipple’s 病
风湿病的分类(1)(ACR,1993) 分 类 疾 病 Ⅵ. 肿瘤性 滑膜肉瘤、滑膜瘤、转移瘤 Ⅶ. 神经血管性 雷诺病、红斑肢痛症、交感 神经营养不良 Ⅷ. 骨及软骨性疾病 骨质疏松、骨软化、致密性 骨炎、缺血性骨坏死 Ⅸ. 关节外疾病 滑囊炎、筋膜炎、附着点炎、 肌腱炎、纤维织炎 Ⅹ. 其它有关节表现 复发性风湿病、绒毛结节性 的疾病 滑膜炎
风湿病临床特点-1 ◆病因多样化:免疫、遗传、感染、环境等 ◆患病率高: RA:0.32% AS:0.11—0.26% OA:40岁以上10—20%,60岁以上75%
风湿病临床特点-2 ◆多反复发作,并长期进行性发展。 ◆诊断困难,不易根治。 ◆致残性强,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社会经济负担。
肾内 免疫学 急诊 皮肤 血液 风湿病 骨科 消化 呼吸 风湿病临床特点-3 学科广泛
风湿病的共同特点 1. 反复发作 2. 全身症状:发热、皮疹、关节炎、淋巴 结肿大等 3. 多系统损害:免疫、心、肺、肾、消化、 血液、关节等 4. 血清学检查:多种自身抗体,如ANA等
风湿病诊断依据 1、临床特征: (1)发热 (2)皮疹 (3)关节痛/炎 (4)浆膜炎 2、辅助检查: (1)自身抗体 (2)遗传标记: DR4 (3)影像学 (4)病理学 * 病史为主、检验为辅、正确运用诊断标准
病史的采集 性别和年龄 关节有无炎症表现 多少关节受累 有什么特殊关节受累 有无多系统损害 自身抗体检测 影像、特检、病理等 风湿病诊断思路
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病-分论:RA分类标准(1987) 1.晨僵:至少1小时 (≥6周)。 2.多关节炎:14个关节区中≥3个同时肿胀或积液 (≥6周) . 3.手关节炎: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 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关节炎 (≥6周)。 5.皮下结节 6. X线:手和腕关节的X线改变。 7.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因子阳性(该滴度在正常人 的阳性率 <5%)。 *具备4条或4条以上,敏感性94%,特异性89%
风湿病-分论:RA分类标准(2009,ACR) 受累关节数(0-5分) 1 中大关节 0分 2-10 中大关节 1分 1-3 小关节 2分 4-10 小关节 3分 >10 至少一个为小关节 5分 血清学抗体检测(0-3分) RF或抗CCP均阴性 0分 RF或抗CCP至少一项低滴度阳性 2分 RF或抗CCP至少一项高滴度阳性 3分 滑膜炎持续时间(0-1分) <6周 0分 ≥6周 1分 急性期反应物(0-1分) CRP或ESR均正常 0分 CRP或ESR增高 1分 6分或以上肯定RA诊断
风湿病-分论:RA关节病变 RA:双手近指小关节过伸,远指小关节过屈,呈“天鹅颈”状改变,掌指关节脱位。
风湿病-分论:RA肝脾病变 Felty综合征.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伴肝脾肿大
风湿病-分论:RA影像学表现 RA晚期。关节间隙狭窄,部分指间关节融合;双手小指近节指间关节脱位;各腕骨骨质疏松,边缘不清,见小囊状骨质破坏区。 RA双侧髋关节面增生硬化,关节面下见小囊状密度减低骨质破坏区,双侧股骨头碎裂扁平,关节间隙变窄。
风湿病-分论:RA影像学表现 RA MRI示膝关节囊积液扩张,图A示T1加权呈低信号,图B示T2加权呈高信号。
风湿病的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传统NSAIDs、倾向性COX2抑制剂、选择性 COX2抑制剂 • 糖皮质激素 •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柳氮磺吡啶 、羟氯喹、甲氨喋呤、环磷酰胺、 来氟米特、 生物制剂 • 免疫及生物学治疗 1、靶分子治疗 (HLA、TCR疫苗及基因治疗) 2、免疫净化(免疫吸附) 3、免疫重建 • 抗痛风药 • 软骨保护剂 • 植物药
风湿病—痹病 中医古籍对痹病很早就有病因、病机、分类、治疗等方面的相关阐述。 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
风湿病—痹病 《内经》:内痹和外痹,如五脏痹、五体肢节痹,反映了痹病的基本内容。 《素问·痹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皮痹不 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风湿病—痹病证候特征 • 行痹:游走不定,恶风寒。 • 痛痹:疼痛剧烈,部位固定,遇寒加重,得热 则缓。 • 着痹:疼痛重着,手足沉重,肌肤麻木。 • 热痹:疼痛灼热,欣红,肿胀剧烈,筋脉拘急。 • 顽痹:关节剧痛,肿大,僵硬变形,屈伸受限。 共同特点:肢体关节疼痛
风湿病—痹病 • 《医宗必读·痹》 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正为先。 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 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 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 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大抵 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 无顽麻。
孙思邈《论痹》 “凡治痹症,不明其理,认毒烈诸药 套药施之,虽舒缓一时,终伤其肺, 累及性命,此医之罪也”
小乌桂汤 –组成 麻黄10 桂枝10 当归10 党参15 石膏20 干姜15 炙草10 川芎10 白芍15 北芪20 川乌10 知母10 防风10 附子10 丹皮10 ——小续命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小乌桂汤 –桂枝芍药知母汤 • 出处——《金匱要略》: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 组成: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枚 用法: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小乌桂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 功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 • 主治:风湿历节 • 配伍特点:方中桂枝、麻黄、防风温散寒湿于表,芍药、知母和阴行痹于里,白术、附子助阳除湿,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同时麻、桂得术能兼除表里之湿,合以附子可温经复阳;生姜既助麻黄散寒,又助白术、甘草和中。 诸味相伍,合而用之,则表里兼顾,风湿俱去,有温散而不伤阴,养阴而不碍阳之妙。
小乌桂汤–乌头汤 • 原文: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 组成:川乌 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 • 用法:麻黄 芍药 黄芪 炙甘草各9克 川乌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上五味,哎咀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140毫升,不知,尽服之 • 功用: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 主治:寒湿历节
小乌桂汤-小续命汤 • 源流:出自《千金要方》: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医方集解》:内虚邪中,时人罕用。 • 组方:麻黄 桂枝 当归 党参 石膏 干姜 川芎 丹皮 甘草 • 功用:温经通阳,扶正祛风
小乌桂汤-方解 • 麻黄、桂枝发汗解表,驱邪外出,桂枝亦有“以枝达肢”之意,助药力去行病所。 • 白芍缓急止痛,配桂枝调和营卫,助邪外出。 • 黄芪、党参、防风、甘草益气固表。 • 附子、川乌温经散寒止痛。 • 当归配川芎行气活血,从而获得“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疗效。 临床根据具体辨证作相应加减。
小乌桂汤-功用 补肝肾、益气血、活血通络、祛风散寒除湿。 调整全身整体功能、扶正固本祛邪,在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理论的指导下,主要用于治疗以“关节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风湿病,以寒痹不肿最为适宜。
小乌桂汤-临床应用 • RA、AS、OA等以关节疼痛症状为主要表现,寒湿痹、寒热错杂以寒为主、久痹复感风寒。 • OA等以退行性改变为主的关节病变:可加用狗脊30、菟丝子30、寄生30、牛膝10。 • 关节肿胀可加用薏米30、土茯苓15、川萆薢15。 • 合并有皮疹可配合荆芥连翘汤。 • 有水肿蛋白尿表现的可合用五苓散、真武汤等。
小乌桂汤-临床应用 加引经药 • 上肢关节痛+羌活、白芷、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 • 下肢关节痛+独活、牛膝、防己、萆薢通经活络,祛湿止痛。 • 腰背痛+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温补肾气。
小结 • 风湿病的基本概念、临床特征、诊治要点。 • 小乌桂汤的组方原则、主治、治则及方药。
思考题 1、对风湿病有什么认识? 2、痹病与风湿病的联系? 3、小乌桂汤在风湿病中如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