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45 Views
第三课 教学史料. 《 汉书 · 武帝纪 》 : (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 汉书 · 武帝纪 》 : 九月 ,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 人。.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
E N D
《汉书·武帝纪》: (汉武帝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汉书·武帝纪》: 九月,列侯坐献黄金酎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汉书·刘辅传》: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二十二史考异》: 汉武帝临终前,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四人,受遗诏辅汉昭帝。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通典·选举》: 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以定其迁。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低。又制郡口十万以上,岁察一人,其有秀异,不拘户口。
“自汉代以来,通过打击诸侯王势力、削弱武将军权、分割地方官权力,中央集权日益加强,到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与上述论述有关的有( ) ①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②北宋派遣文官做地方官 ③元朝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 ④宋代推行二府三司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唐代谏官隶属门下省,职责是谏诤皇帝的过失。到宋代,制度改革,将谏官从门下省独立出来,职责变为纠绳宰相的过错。下列改革措施的用意与此相同的是 ( ) A.以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立通判加以牵制 B.设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大部收归中央 C.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把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D.设立参知政事、三司使和枢密使
有学者认为: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影响到社会开放的程度。从这一观点出发,唐朝社会开放程度较高,主要得益于实行 A.察举制 B.均田制 C.朝议制 D.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