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likes | 376 Views
关于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思考. 1. 理论基础 2. 人民币汇率的实证 3. 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考. 金融 0604 卞雯晶 吴秀秀. 1. 理论基础 . 绝对购买力平价 相对购买力平价 名义汇率 & 实际汇率. 1.1 绝对购买力平价. E ¥ / $ =P RMB /P US P RMB 表示在中国销售的一个基准商品篮子的价格 P US 表示在美国销售同样一个基准商品篮子的价格 E ¥ / $ 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预测汇率 绝对购买力平价描述了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过程,即汇率等于国家间 相对价格之比. 1.2 相对购买力平价.
E N D
关于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的思考 1.理论基础 2.人民币汇率的实证 3.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考 金融0604 卞雯晶 吴秀秀
1.理论基础 • 绝对购买力平价 • 相对购买力平价 •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
1.1 绝对购买力平价 E¥/$=PRMB/PUS • PRMB表示在中国销售的一个基准商品篮子的价格 • PUS表示在美国销售同样一个基准商品篮子的价格 • E¥/$表示绝对购买力平价预测汇率 绝对购买力平价描述了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过程,即汇率等于国家间 相对价格之比
1.2 相对购买力平价 (Et-Et-1)/Et-1=∏c,t-∏us,t • ∏表示通货膨胀率 • Et-1表示基期汇率 • Et表示当期汇率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一种动态分析,描述的是一段时间内汇率的变动规 律,即:汇率水平将根据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1.3 名义汇率&实际汇率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CPIUS/CPIC • 名义汇率是指两国间货币的相对比价,也是官方公布的价格 • 实际汇率是指两国间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用来表示两国在进行贸易时,商品是按照什么比例进行交换的 官方公布的名义汇率总是由于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等影响 因素而不能准确反应人民币的购买力。我们需要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确 定实际汇率。
2.人民币汇率的实证分析 • 在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指标中,我们通常用一国当年的CPI来表示该国同时期的通货膨胀率。 • 本次分析将以中美 两国作为研究对象。
2.1 以1994年为基期的中美两国CPI数据报告 注解: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它是一个环比指数。而在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需要将其转化为定基指数,并以此来代表一国的价格水平。
3 理论结合实践的思考 • 通过前面的图表分析,尽管存在一定的相关联,但人民币对美元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不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的。 •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无论是相对购买力平价,还是绝对购买力平价,都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的。现实生活中与一价定律的假定相反,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确实是存在的,这些贸易壁垒可能会高到使得一些商品和劳务在两国之间无法贸易的程度。我们常说的贸易品主要是一些制造品,而相对而言,服务业则属于非贸易品。非贸易品的价格完全由其国内的供求关系决定。它的存在,会导致实际情形与购买力评价理论的大幅度偏离。无论是相对购买力平价,还是绝对购买力平价,都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的。现实生活中与一价定律的假定相反,运输费用和贸易管制确实是存在的,这些贸易壁垒可能会高到使得一些商品和劳务在两国之间无法贸易的程度。我们常说的贸易品主要是一些制造品,而相对而言,服务业则属于非贸易品。非贸易品的价格完全由其国内的供求关系决定。它的存在,会导致实际情形与购买力评价理论的大幅度偏离。 • 商品市场上的垄断或寡头行为可能会与运输费用和其他贸易壁垒相互作用,进一步削弱不同国家商品价格之间的联系。 • 因为各国人们的消费方式不同,不同国家公布的通货膨胀数据(我们通常选用CPI)所依据的商品篮子不同,各国政府对价格水平的计量存在差别,因此,即使不存在贸易壁垒而且所有商品都是可贸易的,汇率变动也不可能抵消官方所衡量的通货膨胀差异。
短期的价格黏性,会使的汇率变动引起的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会较长期更明显。短期的价格黏性,会使的汇率变动引起的对购买力平价的偏离会较长期更明显。 • 此外,为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基期的选择至关重要。基准年若已包括了名义汇率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所有偏离,则其后的计算会比较准确。 • 由前面的数据可知,1994--1996年间,中国CPI比美国CPI高出许多。根据B-S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品生产率提高较发达国家快,而非贸易品(如服务行业)的生产率相近且提高速度明显不如制造品部门,因此,这将导致贸易品部门的工资率提高从理论上而言快于非贸易品部门,但事实上,两者的工资率具有相似性,当制造品部门的工资率提高时,非制造品部门的工资率也会随之提高,这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CPI高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