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likes | 782 View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科学涵义和特征. 1、文化的内涵. 广义文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一层次. 社会意识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 制度和组织机构,精神文明. 第二层次. 文化事业. 第三层次. 受教育的程度. 第四层次. 社会发展三 大 系统 : 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 社会主义三大建设 : 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现代化三大目标 : 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E N D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涵义和特征
1、文化的内涵 广义文化,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一层次 社会意识形态及与其相适应的 制度和组织机构,精神文明 第二层次 文化事业 第三层次 受教育的程度 第四层次
社会发展三大系统: • 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 • 社会主义三大建设: • 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 • 现代化三大目标: • 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 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 把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作为科学内涵; • 把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根本目标。
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 先进文化就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体现社会进步方向的文化。 •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 ------ 尼赫鲁·甘地
案例 文化霸权-美国“文化帝国”梦 • 在宣传上花1美元,等于在国防上花5美元。 ----艾森豪威尔 • 一个自由电台的威力等于20个师。 --基辛格 人们在吃喝玩乐中享受着西方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对外文化扩张和渗透是美国称霸世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流行文化渗透到世界各地》 • 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 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 • 世界各地的娱乐界充斥着美国制造的产品。 • 印度新德里正在播放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肥皂剧 《焦躁不安的年轻人》,爱尔兰都柏林的一幢公寓里整天传来美国乡村音乐之王加思·布鲁克斯的歌声。 •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一家影院门前,人们排着长队等着观看获得本届奥斯卡奖的好莱坞影片《尽善尽美》。 • 巴特·辛普森的卡通片在韩国汉城异常火爆,麦当娜在巴西圣保罗的歌坛地位如日中天,美国电视系列剧《奎因大夫》在波兰华沙电视台大行其道。
1、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文化维系着社会的稳定。 (2)文化承载着民族命运。 强国必使文化强: 亡国必致文化亡: 文化带来尊严: (3)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先进文化力的主要作用: 理论指导力; 理想凝聚力; 道德教化力; 舆论导向力; 科技创造力; 法纪整合力; 艺术熏陶力;
2、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 (1)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 (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3)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 (4)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 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 •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 • 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 • 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 • 消极因素危及青少年身心健康。 • 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党风、政风受到很大损害。 • 一部分人国家观念淡薄,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
文化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 由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长期存在; • 由于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仍有相当影响; • 由于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指导思想 • 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 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2、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坚持“二为”的服务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 •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 •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根本任务: • 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精神建设
1、民族精神 •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核心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浓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和精神支柱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航天精神、新女排精神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丰富的民族精神 五种精神
2、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把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新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 强化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 • 培养爱国情节,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民族凝聚力。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著名杂交水稻专家 • 以色列沃夫奖、泰国金镰刀奖、世界粮食奖、 • 一项惠泽世界人民的发明 • 一位赢得全世界尊重的农学家 • 历经坎坷,矢志不渝 • 研究出来了超级杂交水稻,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多公斤,每年能多养活7500万人口 袁隆平
人民公仆牛玉儒 用生命浇铸金色盾牌 面对黑恶势力,她拍案而起 面对平民百姓,她柔情似水 她在自己的岗位上护佑着人民的安康 她用生命和热血浇铸着金色盾牌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中国十大女杰”、 “五一劳动奖章” 任长霞
青年志愿者徐本禹放弃公费读研机会,献身贵州贫困山区。让人们看到了青年人的希望,中国的希望。 徐本禹认为,自己只是很幸运。他寄语当代的大学生,要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因为有很多孩子想学习却没有机会,人一定要学会感激。 • 为母换肾的田世国
桂西恩 • 他是中国艾滋病高危区的最早发现者, • 他以良知和勇气揭开真相, • 让阳光温暖这个曾被忽略的角落。 •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传染病科主任 艾滋病防治专家 2003年度贝利·马丁奖获得者 • 他对艾滋病患者关爱让很多人都流下眼泪。 • 退休后临危受命,枪炮声中艰难复馆,奇迹25小时解救人质,花甲老人战火中再叙传奇。 • 从事了40多年外交工作的老外交官,2003年6月成为伊拉克复馆小组组长。 • 成为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位在6名武警的保护下开展工作的外交官。 • 在局势多变的伊拉克,孙必干临危不惧的风范得到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 孙必干
二、思想道德建设 •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坚定理想信念 • 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 读百种爱国主义图书; • 唱百首爱国主义歌曲. • 2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的品德教育 • 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职业道德:恪尽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 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 责任感: • 社会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家庭责任感。 (4)法制与德治结合
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 • 1、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 • 教育具有经济的功能。 • 教育具有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 教育具有发展科学的功能。 • 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建设 • 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 第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 • 第三,科学在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 •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 对于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 促进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法国对美国文化入侵的抵制 印度宝莱坞对抗美国好莱坞 1、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2、如何看待网络文化 3、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4、如何认识当前的消极文化现象 5、如何对待文化侵略 法国对美国文化入侵的抵制 印度宝莱坞对抗美国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