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296 Views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1 概述. 一、轴心受力构件的定义: 轴向力作用线与构件 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 二、分类:. 轴心受力构件. 压. 压. 压. 拉. 拉. 三、工程应用情况:. 实际工程中理想的轴心受力构件不存在。. 图 4-1 轴心受力构件. §4-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的概念:. 一、受力特征:. 分为三个阶段:. I 加载至混凝土即将开裂: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 II 开裂后至钢筋即将屈服;.
E N D
第四章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4-1 概述 一、轴心受力构件的定义:轴向力作用线与构件 截面形心线重合的构件。 二、分类: 轴心受力构件
压 压 压 拉 拉 三、工程应用情况: 实际工程中理想的轴心受力构件不存在。 图4-1 轴心受力构件
§4-2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的概念: 一、受力特征: 分为三个阶段: I 加载至混凝土即将开裂: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受力, II 开裂后至钢筋即将屈服; III 全部钢筋屈服至且裂缝开展超过规定的要求。
N (kN) 200 混凝土:fc=30.8MPa; ft=1.97MPa; Ec=25.1103MPa. 钢筋: fy=376MPa; fsu=681MPa; Es=205103MPa; As=284mm2. 150 100 N 915 152 50 152 N 平均应变 0 0.001 0.002 0.003 0.004 图4-2 轴心受拉构件破坏的三个阶段
二、基本计算公式 (4-1) 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承载力与混凝土和构件截面尺寸无关; ﹡高强钢筋不能发挥作用。 三、构造要求: 1、钢筋连接有绑扎连接、焊接连接、螺栓连接、套筒挤压连接等多种方式。轴拉构件不 得采用绑扎的搭接接头。
2、纵筋一侧配筋率 且 (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配筋率的概念) 3、纵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布置,并宜优先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 4、箍筋直径 d≥6mm, 间距s ≤200mm (腹杆中 s ≤150mm)。 四、举例: P56例4-1 通过该例题,强调今后基本构件的设计中需注意的几点: 1、步骤,2、已知条件的查找,3、钢筋的选择 4、配筋图的表达。
§4-3 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概述: 轴压构件的截面形式: 正方形、矩形、圆形、多边形及环形等。 钢筋骨架
纵筋的作用: 1、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 2、承担由初始偏心引起的附加弯矩所产生的拉力; 3、防止构件突然脆性破坏以增加构件的延性; 4、减小混凝土的徐变变形。 箍筋的作用: 图4-3 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 1、与纵筋形成骨架,防止纵筋受力后向外凸。 2、密排箍筋或螺旋式箍筋约束核心混凝土横向变形,进一步提高构件承载力及受压延性。
一、配置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1、试验研究分析 轴心受压构件按长细比不同分为短柱和长柱,《规范》规定以为l0/i =28为界,其中l0为柱的计算长度,i为截面的最小回转半径。 (4-2) 混凝土压应力 钢筋的压应力 (4-3)
式中: ——混凝土弹性系数; ——钢筋与混凝土弹性模量之比, 当N较小时,构件处于弹性阶段,此时弹性系数 =1,故钢筋应力 与混凝土应力 成直线增长,当N增大时,混凝土出现塑性应变,弹性系数 就减小。 因此 和 的应力增长就成曲线形状(图3-4)。 在轴心受压短柱中,不论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是否屈服,构件的最终承载力都是由混凝土被压碎来控制的。 图4-4 应力-荷载曲线示意图
对于长柱的承载能力 低于相同条件下的短柱承载能力 。目前采用引入稳定系数 来考虑这个因素, 值随着长细比的增大而减小,可查表4-1。 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表4-1 注: —构件计算长度;b—矩形截面短边;d—圆形截面直径; —截面最小回转半径。
2、基本计算公式 (4-4) ﹡当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截面长边或直径大于300mm时,构件制作缺陷对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式(4-4)中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乘以系数0.8(构件质量确有保障时不受此限制)。 图4-5 轴心受压柱计算图
3、公式的应用 ﹡截面设计问题: 已知:N, , , , 求:A, 步骤: (1)根据构造要求及经验,定截面尺寸A(b,h) b,h 或令 , ,则
(2)计算 ,确定 (3)计算 (4)选配筋并绘制配筋图。 ﹡截面校核问题: 已知:b,h, , , , 求: 步骤:(1)确定 (2)计算 ,若 ,则 若 ,则
4、构造要求 1)材料构造要求 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为了减少柱截面尺寸,节约钢筋用量,应该采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对于高层建筑的底层柱,必要时可采用更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但钢筋不宜采用更高强度的钢筋,这是由于它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时,一般不能充分的挥其高强度的作用。 2)截面形式 轴心受压构件一般都采用正方形。在建筑上有美观要求时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圆形及其它截面形式。为了施工方便,截面尺寸一般不小于250×250mm,而且要符合模数,800mm以下采用50mm的模数,800mm以上则采用100mm模数,构件长细比一般为15左右,不宜大于30。
3)纵向钢筋 纵筋是钢筋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便于施工和保证骨架有足够的刚度,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通常选用16mm~28mm。纵筋要沿截面四周均匀布置,不得少于4根。全部受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一侧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为0.2%。纵筋间距一般不小于50mm。当构件在水平位置浇注时,纵筋净距不应小于30mm和1.5倍纵筋直径。 4)箍筋 ①应当采用封闭式箍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并保证构件在破坏阶段箍筋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侧向约束作用。
②箍筋采用热轧钢筋时,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应小于5mm和d/5(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②箍筋采用热轧钢筋时,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应小于5mm和d/5(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③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且不应大于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同时,在绑扎骨架中,不应大于15d;在焊接骨架中,不应大于20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④当柱中全部纵向钢筋配筋率超过3%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⑤当柱中每边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多于3根(或当柱短边尺寸而纵筋不多于4根时可采用单个箍筋,否则应设置复合箍筋(图4-6)。
图4-6 箍筋形式 二、配置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 1、受力分析及破坏特征 箍筋的纵向约束作用: 纵向压缩 横向变形 纵向裂纹 若约束横向变形,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 承载力提高当N增大,砼的横向变形足够大时,对箍筋形成径向压力,反过来箍筋对砼施加被动的径向均匀约束压力。
应用:仅在轴向受力较大,而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时采用,通常配置的箍筋比较多。应用:仅在轴向受力较大,而截面尺寸受到限制时采用,通常配置的箍筋比较多。 2、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4-5) 由隔离体平衡得到(图4-7) (4-6a) (4-6b) 图4-7 混凝土径向压力示意图
(4-7) 根据轴心受力平衡条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如下: (4-8) 式子变换后得: (4-9) 式中 ——构件核心截面面积; ——螺旋式(或焊接环式)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
但考虑到混凝土强度等大于C50时,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作用将会降低,给出一个折减系数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取0.8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取1.0;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4-10) 按式(4-10)算得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大于按式(4-4)算得构件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的1.5倍。 当遇到下列任意一种情况时,不考虑间接钢筋影响,而按式(4-4)进行计算: 1)当l0/d>12时; 2)当按式(4-10)算得的受压承载力小于按式(4-4)算得的受压承载力时;
3)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小于纵向钢筋的全部3)当间接钢筋的换算截面面积小于纵向钢筋的全部 截面面积25%时。 3、构造要求 在计算中考虑间接钢筋作用时,其螺距(或环形箍筋间距)s不应大于80mm,及dcor/5。同时亦不应小于40mm。螺旋箍筋柱截面尺寸常做成圆形或正多边形,纵向钢筋可选6~8根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