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论文写作-规范与修辞

论文写作-规范与修辞. 庄桥中学 马龙. 一、论文结构. 题目 中文摘要 外文摘要 关键词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录和致谢. 一、论文结构. 题目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参考文献. 1.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论文题目不应超过 25 字,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 1.1 标题特征词的选用. ( 1 )“论”。“论 ……” 、“ …… 论”。 “试论”, “略论”或“简论”。 ( 2 )“谈”。“试谈”、“浅谈”,“管见”。 ( 3 )“议”。 “刍议”, “浅议”。

pre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论文写作-规范与修辞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论文写作-规范与修辞 庄桥中学 马龙

  2. 一、论文结构 • 题目 •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关键词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和致谢

  3. 一、论文结构 • 题目 • 摘要 • 关键词 • 正文 • 参考文献

  4. 1.题目 •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论文题目不应超过25字,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不设副标题。

  5. 1.1标题特征词的选用 • (1)“论”。“论……”、“……论”。 “试论”, “略论”或“简论”。 • (2)“谈”。“试谈”、“浅谈”,“管见”。 • (3)“议”。 “刍议”, “浅议”。 • (4)“析”(包括“分析”、“透析”、“剖析”)。 “试析”,“浅析”、“简析”。 • (5)“探索”。 “探讨”, “探析”,“试探”、“浅探”, “新探”。 • (6)“思考”。 • (7)“研究”。

  6. 1.2标题的分类 • 议题式再谈因材施教— “排序算法”的教材处理与分析是非题与选择题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结论式“少”而“精”是我们追求的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信息技术学科的论文这种类型的比较少) • 副题式 • 疑问式(如何…,怎样…)如何把准课堂脉搏―――关于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点滴体会 • 并列式提炼生活素材 开放教学课堂营造创新环境 培养创新能力

  7. 1.3标题实例 • 挑好的比较难挑,因为自己水平有限,而且每个人的角度不同,评价也会不同,但挑差的就相对容易一些,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上一次论文比赛中的一些题目

  8. 2.摘要 (1)客观。摘要应围绕原文中提出的新观点、新方法、新论证进行概括和提炼,不得夸大,不得缩小。 (2)简洁。摘要是原文的浓缩,字数有所限制,一般字数为200~300字。 (3)完整。摘要是一篇独立的短文,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含有与原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 (怎样的背景下发现了怎样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或部分解决问题的,或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有了怎样的观点或结论)

  9. 3.关键词 •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词条。 • 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用分号分隔。

  10. 4.正文 •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论文的首篇。绪论应说明选题的目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然而… …但是…) •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论文的主要部分,要求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 • 结论:结论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要突出设计(论文)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一般为400~1 000字。

  11. 4.1小标题层次 一(1级) (一)(2级) 1.(3级) 1)(5级) 正文 (总论点统摄) (1)(4级) 二 (二) 2. 2) (2) 3. (三) 三

  12. 5.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的著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05代替GB/T7714-1987,2005-03-23发布,2005-10-01实施。

  13. 5.1普通图书(包括专著、教材等) •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识].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 5.2期刊文章 •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 [11]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12]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13]闵周植.‘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哲,2001,(1):16-18.

  15. 5.3报纸文章 •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4]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16. 5.4电子文献 [9]刘江.假如陈景润被量化考核[N/OL].新华每日电讯,2004-03-12(7)[2004-04-04].http://search.cnki.net/ccnd/main-frame.asp?encode=gb&display=chinese. [10]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1999,18(2):4[2000-01-18].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Pqbxb990203.

  17. 二.修辞手法 1、引用: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但是也能显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批阅者以个人印象得分,所以应积累一些材料。不一定非要名人名句,有时一句有哲理、发人深省的句子很能起到得分作用。引用方式:一般在文章第一段诠释主题。但是这个引用不要多,一行左右。然后在文章的议论过程中,再引用一次,加上自己的心得和思想,要做到主题的升华,但是不要超过三行。(放在理论分析中,不要放在结尾),恰到好处的引证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 2、对比:在议论文中一般可以用一到两次。一次在例证中,详细论证正面,反面略写,起到对比效果就行,不要对半分。如果没有反面材料,可以用假设论证或反问论证。(假如….,就….;难道….?)但是假设论证的结果要有余地,不要把话说死。 3、设问:在议论文中,用一次就行。一般在第二段或第三段开头,起到承上起下作用(提出新问题或见解)。不要一问就答,而是问而不答或慢慢答。 4、排比:能用一到两次,使语言增加力度与气势,一般用在最后第二段中。用前先打草稿,尽量工整,不出现语病。用不好就别用。 5、反问:可以用在排比句后面,增加气势到一定境界。或者单独用。

More Related